重生一九八二 第112章

作者:甜饼 标签: 穿越重生

  “莉莉丝的服装可以在中国设厂生产,为什么艾伦机械厂生产的零件,不能将生产线搬到中国生产呢。”舒雨一句话点到他的头上。

  许然顿时陷入沉思,“腾”的一下站起来,又忽然坐下去,一会一脸兴奋,一会儿又摇头叹气。

  “不对啊,机械厂生产的是零件,高精度的零件。服装不一样,完全不一样啊。”

  “我倒是觉得,完全一样。”路晁也同样在思考,但他对中国工厂的了解,远不是许然可以比的。

  “中国虽然落后,但毕竟是可以自行研制两弹一星的国家,拥有几乎全门类的工业基础。中国工人甚至能够用隔着几个代差的生产线,靠手工校对,生产出最新的零件,和发达国家最新生产线生产出来的零件,达到一样的精度。”

  意思是中国的设备虽然落后,但工人并不落后,甚至技艺更加出色。再说到工资,努力,勤奋等等,更是完爆美国工人。

  路晁说的是实情,只是工业化靠手工校对,也许能生产出几个和人家一样精度的零件,一二台一样精度的仪器,但在规模化时,这样的追赶只能聊以□□,并不能代表就能达到和人家一样的水平。

  只有生产线上统一生产的零件是什么样的水平,才是这个行业内的真正水准。

  但用来表述中国工人的技术,却是半点问题都没有。

  许然听后连问几句,“真是这样吗?那,那我该怎么办,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哈里带着玩累了的舒雅和秘书过来,汇和之后一起回到庄园。许然拉着路晁去见姑太太,显然有事要商量。

  几个女生便和哈里坐在客厅喝咖啡,吃点水果和糕点休息。

  舒雅端着咖啡喝上一口,最后是给憋进肚子的。

  “我在路阿姨家里喝的,不是这样的呀。”还以为自己喝得惯呢,没想到压根不是一个味道。

  秘书默默帮她倒上牛奶,又加了一块糖,再拿勺子帮她搅好,最后将勺子拿出来放到一边。重新递给舒雅,“你再尝尝。”

  “你怎么知道要加什么?”舒雅奇道,秘书明明也是第一次喝。

  “我看哈里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感情是一直盯着人家有样学样呢?舒雅服了,不像自己想都不想,端起来就喝。

  “哈,你可真是细心。”

  秘书抿嘴一笑,默默的想,我倒是想和你一样,但是不行啊。

  终于将咖啡喝下肚,舒雅问道:“你们想到什么好办法了?”

  “是有个主意,不过可能得看具体情况,路晁对这块比较熟,等会儿看他怎么说。”关于工厂的事路晁比较熟,有姚荣光在,想打听也很容易。

  她能出主意纯粹是因为,用不了多少年,中国就会成为世界工厂,几乎所有商品,不分门类的都在中国制造。有些是中国自己的品牌,有些则是代工。

  既然姑太太只是想保有艾伦品牌的名字,那么工厂设在中国还是美国又有什么区别。

  无论是将工厂搬到中国,还是找中国工厂代工,都算是一个破开局面的办法,总比现在僵持着好。

  更何况,对于中国来说,现在亟需大量制造业进入,才能让更多的人有工作可做。美国工厂的成本大大降低,中国工人得到工作,简直是双赢。

  至于美国工人,连美国资本家都不关心,中国人又何必替人操心。

  这一谈到了晚饭时间他们才出来,姑太太一出来就握住舒雨的手,“这小丫头,真正是个头脑聪明的。当初看你的设计图,就知道必是兰心慧质,如今才知道,说兰心慧质都小巧了,得说胸有丘壑才对。”

  “姑太太过奖了,我也就是随口一提,许然没想到纯粹是灯下黑,自己整天做的就是这件事,反而想不到。”

  “唉呀,都是自己人,夸来夸去显得生份,我都饿了,赶紧上菜。”许然看出舒雨的尴尬,赶紧让大家落座。

  姑太太看着舒雨和路晁自然的坐到一处,心里大呼可惜,看了一眼许然,心道这个傻孩子。算了算了,傻人自有傻福,随他们年轻人去吧。爱情这东西,强求不得。能有这样的朋友,已经是运气。

  “你们刚到,肯定得倒时差,吃完饭早点睡,明天让哈里带你们去大卖场看看。”姑太太对大卖场那是赞不绝口。

  “扭腰不止我们一家大卖场,明天让哈里带你们到处走走。”许然说话。

  哈里举手示意明白,他日常的工作就是巡视卖场,协助卖场经理解决问题,以及解决商品从中国到美国,从入关到卖场的一切问题。

  “但你们是最特别的一家知道吗?”姑太太丝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吃过饭,大家开始打呵欠,连下午喝的咖啡都没能阻止他们的睡意。

  第二天一早,哈里带上三个女人去看大卖场,路晁和许然看样子已经有了主意,准备去和工会接触,试探对方的底线。

  “这一路上没什么人呢。”秘书有些奇怪。

  哈里挠挠脸,“市中心步行的人会多一点,一旦出了市中心,很少有人会在路上走。前头就是购物中心,大家都是开车过去,到那儿你们才能看到人。当然,能和中国人口密度相比的,只有扭腰的市中心。”

  美国虽然地广但人口也是聚集在几个大型城市,城市里的人口密度并不低。但他们有大量的郊区可以用来居住,并且许多人都有车辆可以当做代步工具,所以生活的方式和中国人极大的不同。

  哈里是去过中国的,因为许然的原因他还在学习中文,只是进度太慢。

  秘书对语言倒是有些心得,于是跟哈里聊起怎么学习,“你得找人练习,要有语言环境,不说是不行的。”

  “你在中国是怎么找人练习的。”哈里问道。

  秘书很是得意,“我守在酒店门口,看到外国人就问他们要不要购物或是去景点,我可以当翻译,购物还能帮他们还价,不要钱。”

  连舒雨也是才知道,她是这么练习的,难怪许然说在中国的环境下,能够将口语练习的这么流利,必然是聪明人。

  听舒雨夸奖她,秘书不好意思道:“我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如果不学个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可不想去当女工。”

  她有抱负,看出深城不断引进外资,必然需要很多语言方面的人才,于是她就勤学苦练,先自己练习,再去刷酒店的客人当陪练。

  “你是怎么付得起学习语言的费用的。”哈里听秘书讲她怎么学习,也略略提到她的家庭环境比较一般。于是产生了一个疑问,英德日三个国家的语言,想要进行基础学习,都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吧。

  “不要钱啊。”秘书神秘的一笑,对大家揭密,“我找人拿了一份深城大学的课表,照着课表去上课就行了,唯一要掏的钱就是去门口书店买一本教材,当然还得加上磁带钱。”

  这回轮到哈里目瞪口呆,“这样也可以?”

  简直无法想像,难道没人管吗?

  “为什么要管,我又不捣乱,只是想听课,想学习而已。有老师发现我不是学校的学生,问我怎么回事,我说想自学成才,他们还夸我呢。还说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问。”

  哈里就更没法想象了,抽了半天的眼角,发现自己无话可说。

  “好吧好吧,你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只有这一个解释了。

  “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舒雨对着姐姐感慨。

  其实大部分大学都是不在乎外人旁听的,只要你不捣乱,绝大部分老师都会欣赏年轻人的努力上进,而不会将你赶出去。像专业知识,语言知识这一类,如果暂时不需要一个文凭来证明,只是需要知识,去旁听几乎没有任何成本。

  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只是有人不敢尝试,有人坚持不下来,只有眼前这位秘书坚持下来。一边打零工一边学习,最终有了提升的机会,成就了自己的今天。

第126章 大卖场

  莉莉丝服装大卖场和超市入口直接并列在购物中心的正面, 大门顶上各有极为显眼的招牌。 但其实不看招牌,只看进入其中的人,也能很明显的分辨出区别。

  进入超市的多是家庭成员,一家人驱车过来购物, 而去服装卖场的大多是年轻人,三三两两结伴,或是恋人, 或是朋友,独自过来的也不少。

  “根据卖场的经理所说,独自过来购物的人, 通常不会空手离开。”哈里带着大家直接进入卖场的大门。

  “哇, 这些是?”秘书一进门就被吓了一跳,虽然公司有礼服生产线, 但摆在货仓里的商品和打理得整整齐齐, 穿在模特身上的华服相比, 从视觉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卖场的空间感十分足够, 走进去即不会显得压抑,也不会有空旷之感, 完全就象是走在奢侈品购物街上,四处是闪闪发亮的物品, 热闹但又不闹腾, 一切恰到好处。

  “设计的非常好。”舒雨之前只看过设计图和照片,如今真人站在这里,顿时点头, 完全符合她提出来的要求,非常满意。

  哈里也很自豪,“那当然,找的可是最好的设计公司,你提的要求虽然古怪,但在他们看来,什么古怪的要求没见过,可见他们没说大话,一切细节都把握的极好。”

  “你提了什么要求。”舒雅在旁边问道。

  “高贵,奢华,热闹,友善,亲切。”不能让客人感觉到空旷孤独,也不能让客人感觉到压抑聒噪。无论是装修还是商品陈列都要看上去,高贵奢华充满格调,但同时也要让客人感觉到亲切友善没有距离感。

  舒雅听完,眨了眨眼睛,“装修还有这么多的说头。”

  而且这些词听上去,完全象是背道而驰,要怎么融合到一起。

  “装修公司并非简单的做硬装,更要将硬装与陈列结合起来,达到客人需要营造出的效果。否则的话,我找几个工人随随便便就能刷墙面装顶灯,为什么要付给他们那么多钱呢?”

  由于一进门就是婚纱礼服区,闪闪发亮的礼服,陈列在仿若舞会一样奢华的场地,没有任何一个女孩子能够抗拒。

  尤其是可以随便试穿,没有导购来打扰你,只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才出现,不会因为只逛不买就享受导购的白眼。

  更没有奢侈品店里,店员热情周到体贴的跟进跟出,让你不买都不好意思。

  所以很多客人,尤其是第一次来的客人,总会忍不住想去试穿。

  这一穿,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漂亮的衣服,哪怕你暂时不需要,但只要你喜欢,总能找到购买的理由。没有钱没关系,不是有信用卡吗?

  舒雨一行人自然不会试穿,看过之后直接往里走,这里的一片是休闲正装区。

  一般来说年轻人初入职场,需要一些比较正式的衣服,但又因为他们的年纪其实并不喜欢太过正统的装束,特别是下班后想顺便约个会,都会觉得不方便。

  于是带条纹的衬衣,带着休闲风的西服,各种棉麻面料的裙子,裤子,一个系列分成无数件单品,可以由客人自行搭配组合。

  不管是职场新人,还是不喜欢严肃正装的普通人,都可以享受到面料舒适,制作精良的休闲正装,足以应对一般的办公场景。

  而这一系列的衣服,会紧跟国际市场的流行色。比如今年流行伴侣色,就是深浅两色,组成正反配套的效果。具体点说就是黄咖和米色,藏蓝和白色,暗绿和黄灰。

  于是这系列的服装就会搭上流行色,紧跟潮流。而在设计的细节上,也会参照流行做出局部的变化。

  “这些颜色很受欢迎,有客人说和在大牌专卖店购买的质感差不多。”哈里的主业和服装没有任何关系,但身处这个行业,他也做过一些研究,知道这些都是流行色。

  对时尚敏感的人群来说,只有紧跟流行的衣服才能得到他们的青睐。

  大牌的质量就一定好吗?那可不一定,他们的款式肯定是最新的,版型也绝对是最好的,但他们的服装从设计之初,就不是给你当工人服穿的。

  不能下水的游泳衣,穿一次就得扔的鞋子,不考虑清洗的裤子,理直气壮的告诉消费者,奢侈品就这样。潜台词大家都懂的,反正人家越端着,大家越趋之若鹜。

  但莉莉丝的衣服在设计之初就是给人当打的,在质量上经得起折腾和反复清洗。

  “陈列的很用心。”一看就是和奢侈品店学过,模仿他们的陈列和摆放。甚至还有花瓶插着鲜花,四处弥漫着花香味儿。

  客人走到这里,看到紧跟时尚潮流的衣服,款式和板型都不错的情况下,陈列的还如同品牌店一般用心,心中自然会升出好感。等试穿之后再一看吊牌价格,不买几件回去简直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听说还要增设童装区,我准备把备用的位置扩充起来,不用两个月就能搞定。”哈里指了一处角落,那个位置不太好,但用来放童装就没什么关系了。购买童装是刚需,有需要的人找也会找过去。

  再走过去是休闲日常着装,这里的款式就比较杂了,有漂亮的小裙子,有宽大的T恤,有牛仔裤也有亮闪闪的吊带小背心。基本上普通人从上学,到着装没有要求的工作地点,再到约会和晚上去酒吧的日常服装,甚至宅在家里的阿宅服,全部可以涵盖住。

  无论你是时尚达人,还是懒散的阿宅,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你需要的。

  而且在这里还有各种淘货和搭配的乐趣,平常的店里,可没这么多款式让你随意搭配。

  “目前最后一个区域是小礼服区,里头有好几款小礼服都已经卖断货了,不停有客人问我们什么时候补款。当听说我们不补款,只会上新款的时候,好多人都不敢相信,不过他们很容易就留下电话,让我们上了新款及时通知他们。”

  “非常好,就是得让他们留下这个印象,下次掏钱的时候就会更加爽快。”舒雨很满意。

  秘书和舒雅也是第一次来,他们除了不停的说好,几乎就没有别的想法。

  “这样的店,真的会开在中国吗?”舒雅问道。

  “当然,这是肯定的。”舒雨心想不然我让舅舅去倒腾国库券干什么,她手里几乎没什么流动资金了,必须弄点钱才能买店铺啊。

上一篇:穿书七零不做炮灰

下一篇:尘埃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