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 第126章

作者:甜饼 标签: 穿越重生

  “你的意思是,她能出国学习了?”

  黄灵点点头,“可我们不知道,就是……”

  “不知道该怎么办对吧。”舒雨笑了,“把她调去美国的卖场工作一段时间,如果能够正常交流,她就可以开始考虑报考设计类学校。”

  “太好了,她就在外头,我让她进来。”

  丁妞得知自己能去美国,按着胸口激动的不成样子,这是什么年代,大学生都削尖了脑袋往国外钻,都不一定钻得出去。可她竟然能去美国,黄灵姐说的没错,舒雨从来没有食言过。

  “别高兴的太早了,去美国念书未必有你想像的那么好。”舒雨提醒她,让她先去美国公司工作,是为了锻炼口语,否则交流不了,还念什么书。

  “去适应一下语言和环境,你得自己去收集学校的信息,自己去报考。一旦学校录取,公司会帮你支付学费,生活费公司可以借给你,或者你打工去赚一部分。当然,你还得跟公司法务签一个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舒雨当然会照顾最早跟着她的班底,否则别人这么死心塌地跟着她是为什么?但也不会因为关系好,而忽略该有的防范,该签的合同也必须得签。

  “我明白,我都明白,我能吃苦,我也不怕吃苦。”丁妞根本不在乎合同的事,她遇到舒雨才有机会从一个服务员变身成为化妆师,也是继续跟着舒雨,才有机会去美国,未来也许有机会做一名设计师。

  一辈子遇到一个这样的人,已经足够幸运,她根本没想过离开舒雨,更没想过离开莉莉丝。

  身为一个从农村出来,从苦水里泡长的女孩子来说,幸运这种事从来都不是应该的,她万般珍惜,绝不想随便挥霍掉上天恩赐给她的幸运。

  “那我就期待你创造奇迹。”舒雨笑着鼓励她。

  骆秘书进来,提醒舒雨晚上有个聚会需要参加。

  “噢,不是你提醒,我差点就忘了。你陪我一起去吧,如果你晚上没有约会的话。”舒雨起身道。

  “当然,我没打算这么早交男朋友,再说国家不都提倡晚婚晚育吗?”骆秘书满脸笑容,开什么玩笑,约会有上进心重要吗?

  看看公司上进的人,一个个都去了美国,她打败了那么多的竞争者才站到这个位置上,如果轻易把时间浪费在约会嫁人这种事上,那也太可惜了。

  更何况,这可是深城外资企业的聚会,参加者不是外国人就是中国高管,这种机会她怎么能错过。

  他们的宿舍都在工厂里,舒雨换了身衣服,下楼的时候,骆丹已经安排好车子,等在楼下。

  “你这条小黑裙选的不错。”舒雨夸了一句,裙子是她设计的,莉莉丝出品,他们是服装公司,员工有打折买衣服的小福利。

  裙子的款式简单,重点突出腰臀比,而骆丹的腰臀比就非常不错。比起一些看起来时髦花哨,却无法突出身材优点的款式来说,这样的选择非常聪明。

  司机开车将他们送过去,舒雨穿的是一件米色的无袖轻礼服,衣领部分有金属压边,注重剪裁和质感,能应付大多数场合的需要。

  两位女士一进门,举办方就有人将他们迎了进来,“两位美丽的女士,欢迎你们的到来。”

  “谢谢您的邀请,听说是为了欢迎从美国远到而来的朋友,提前透露一下,是什么公司要过来设厂?还是开设办事处。”舒雨问道。

  任何地方,都有圈子,他们这些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人,就同属于一个圈子。但这个圈子又会分成真正的外国人,中国高管以及工作人员,等等无数个小圈子。

  迎接他们的中国人耸耸肩,“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基金组织,专门帮助发展中国家,我也不是太懂,不过我们公司的老外很激动,大概在美国很有影响力吧。”

  专门帮助发展中国?好几个听到这话的中国人都是一脸感动,只有舒雨忍住呕吐,好吧,她大概知道是个什么样的组织了。

  N基金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一位供职于BBC的华裔记者,当中国人看到他华裔的面孔时,都情不自禁的对他说起了中文。

  然后迎接他们的便是一脸懵逼,这位记者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告诉大家,他不是中国人,不懂中文。而且正因为不懂,他需要请几位可以沟通的中国记者当助理。

  这个要求可把现场的中国人激动坏了,只有舒雨退后一步,没去凑这个热闹。

  骆丹自然是跟着舒雨共进退,不过她也很奇怪,为什么人人都争相去混个脸熟,只有自家老板根本不想搭理他呢。

  舒雨看出秘书的疑问,只笑了笑,“中国这么穷,教育这么落后,派出国的记者也必须会说当地语言,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

  骆丹很想说,这代表中国记者没钱支付请助理的费用。但很显然,这绝不是老板的答案。

  就在她努力思索的时候,舒雨开了口,“这代表一种尊重。”

  “而尊重是互相的。”

  骆丹眨了眨眼,“也许,美国没人会说中文。”

  中国人下意识的就会替别人辩解,也不知道这代表的是善良,还是不自信。

  舒雨哈哈大笑,“也许吧。”

  美国那么大一个国家,怎么可能没人会说中文,况且他们还是一个移民国家,从中国沿海省份,无论是建国前也好,建国后也好,都去了不少移民。美国更不缺两岸三地的留学生,要说找不出一个说中文的记者,简直是笑话。

  骆丹知道自己闹了个笑话,赶紧弥补,“有没有可能是找不到即会说中文,又能符合要求的人选,所以选了华裔,也算是另一种尊重。”

  “可能吧。”他们选华裔记者的原因,是因为一旦他们开始工作,编瞎话,抹黑,造谣的时候,能显得更加可信。毕竟这些记者,可都是华裔呢。

  这份恶毒,简直深入骨髓。

  舒雨笑的充满讽刺,骆丹看得出来,只是她不懂,讽刺的点到底在什么地方?好吧,她也承认,这就是老板,怎么可能事事都让她看懂。

  “舒总怎么在这里,不去跟BBC的大记者认识一下吗?”过来的是一位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中国高管。

  舒雨笑了笑,“已经有很多人去认识他了,不缺我这一个。我看于总跟N基金的人相聊甚欢,是有什么合作的计划吗?”

  “哈哈,他们又不做实业,哪里有什么计划,不过是理念相合。你们这些小姑娘,是不会关心这些话题的,人权虽然和每个人都有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活的那么清醒。大多数人,浑浑噩噩当中,连对错都没认清楚,这一辈子也就走完了。”

  都说小姑娘不会关心,还说这么一大堆废话,不就是中年老男人惯用的套路吗?他们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这些了。

  多吃几年饭的阅历,多看过一些世界的经历,故作深沉的思想。既然没有健硕的身材,也没有年轻的面容,那就用阅历把自己包装成思想有深度的文化人,一样是勾搭小姑娘的利器。

  舒雨笑了笑,“佩服佩服,于总忧国忧民,不是我们这些市侩的商人可比的。”

  于飞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低声道:“晚一点我们和N基金的人有个小聚会,舒总一起来啊。”

  “我不懂这些,还是不耽误于总和他们交流大事了。”舒雨傻了才会跟他们去参加什么小聚会,这些人的人品,根本不值得相信。

  于飞有些遗憾,这时又过来两个熟悉的中国高管,一起坐下开启了恨天骂地的聊天活动。

  开头往往是,看人家国外如何如何,结尾必是一句,国家再这么搞下去,肯定如何如何。反正洋溢出来的意思是,中国没请他们去管理国家,简直就是十一亿中国人的损失。

  中年男人最爱聊政治,而所谓的聊政治就是骂政府,不知道算不算中国特色,舒雨不动声色的听着,不时微笑一下,算作是对他们的回应。

  有美女的回应,他们聊的越发起劲,有些话也开始说的越发直白起来,也显得没拿舒雨当外人。

  等聚会结束,舒雨谢绝了好几个小团体的邀请,带着秘书上车。

  骆秘书小心翼翼道:“我听到好几个人议论,说您不太合群。”

  舒雨冷笑一声,“以后这种聚会,尽量帮我拒绝。”

  来也是浪费时间。

  骆丹表示明白,“那我也……”

  外资企业的员工也有他们的小团体。

  “你继续参加,我们也不能当聋子,留你当个眼线也好。”舒雨开着玩笑。

  “我保证当好眼线。”骆丹不知道舒雨是开玩笑,还是真有这个想法,反正乖乖表态就对了。

  工厂还要继续扩充生产线,招聘工人,培训员工,宿舍楼也在建造当中。新款已经上船运往美国,就看欧洲招聘的设计师,有没有能力出几个爆款。

  许然的合资机械厂经过谈判,终于将美国的生产线整个拆到中国,开始生产艾伦品牌的机械零件。

  路晁的贸易公司自从有了开门红后,便如有神助生意爆红,而他本人也成了最受工厂欢迎的生意人。

  一旦有空闲时间,路晁便会来深城和舒雨相聚。

  总经理办公室外的骆秘书,敲门进办公室送完资料,顺手去茶水间给自己泡杯咖啡。

  之前办公室的同事过来倒水,调侃她道:“不要怪我们没教你,这几天,舒总不叫,你可千万别敲门进去。”

  骆秘书吃惊道:“为什么?我刚刚还进去了。”

  同事被噎了一下,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着她,“你是不是没谈过恋爱。”

  “对呀。”骆秘书一脸理所当然。

  同事再次被噎,跺脚,“我就不该多余提醒你。”

  说完要走,可还是按纳不住好奇心,“舒总的男朋友也在办公室,你也敢进去。”

  骆秘书翻了一个白眼,“他们一人一张桌子,都在办公事。”

  “啊,真的假的。”同事不敢相信。

  骆秘书的白眼都快翻成死鱼眼了,“所以你是上班的,人家是当老总的。”

  办公室里的路晁伸了一个懒腰,从桌子后头跳起来,把办公室的门给锁上了。舒雨捂着嘴笑个不停,“身手不错,反应速度更是一流,没白练。”

  路晁别扭的哼了一声,就见舒雨指着自己的脖子,“还没按完呢。”

  见她这么说,路晁傲娇的一扭头,不过还是走到舒雨身后,双后按到她的肩膀上,任劳任怨的给她按摩酸痛的肩膀,“你应该把手里的工作分摊一些出去。”

  “已经在做了,但这事急不来。”舒雨叹气,她明年还得回学校上课呢,到时候许然得一肩担下两家公司,莉莉丝必须有人进行日常管理,否则许然也忙不过来。

  “黄灵怎么样?”路晁问道。

  “我也看好她,人特别仔细,也没什么私心,在公司还算有威信。进行日常管理应该能胜任,但也仅限于此了。”

  “有许然控场,让她顶到你毕业,应该问题不大。”路晁有些心疼道:“你也太辛苦了。”

  “谁不辛苦,你和许然还不是一样,姚厂长那边有好消息,我以为你会陪他去美国。”舒雨不动声色转移话题。

  提到这件事,路晁确实非常高兴,“这件事能圆满解决,真不容易。不就是喜欢外资企业吗?我们给他弄个外资企业不就行了。在贸易公司上班,确实锻炼人,要是以前,我可出不了这个主意。”

  “你们搞的可真复杂。”舒雨自然是知道这件事的,不过他们还没机会当面讨论当中的详情。

  “艾伦机械厂,贸易公司,还有莉莉丝,三方投资,共占乐辰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国营企业欢迎外资,但又不允许外资占绝对控制权。

  当年的规定非常之复杂,中央有中央的文件,地方有地方的理解,不同性质的工厂也有不同的规定,复杂程度远不是一般人能搞清楚的,除非你身为国营大厂的管理者,或是制定相关政策的政府部门。

  舒雨在文件上签过字,这一点倒是知道,不过她更关心,“装置的事那边怎么说。”

  “哈里非常用心,从德国给我们找了一个MDI的装置,而且是七十年代的水平。现在正在谈判,希望他们转让技术。”

  “一定要转让技术,虽然谈判的时候难一点,但对未来的好处数之不尽。”舒雨很清楚,□□的方向就是用市场换技术。

  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只要某种产品,不是只有你一家能够制造,那么我选谁的都可以,谁转让技术,我就要谁的产品。

  当然,实际的谈判中,不可能这么简单。拿我国比较著名的一次高铁技术转让的谈判来说,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就是一本书,而且还真的写成一本书出版了。

  过程当中的各种角力,斗智斗勇,以及战略战术,可谓说是即艰辛又充满智慧。

  “是,姚厂长要亲自过去跟他们谈判,我前几天去京城,就是跟他商量这件事。”

  “有把握吗?”舒雨担心的问道。

  “很难说。”路晁也不能确定。

  “嗯。”舒雨才刚嗯了一下,路晁就低下头,凑到她的脸颊边,“你有办法?”

  “你坐下来,听我说。”舒雨这么说,表示她是认真的。

  路晁也认真的坐到她旁边,想听听自己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惊喜。

上一篇:穿书七零不做炮灰

下一篇:尘埃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