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 第130章

作者:甜饼 标签: 穿越重生

  不管是因为这里是她的家乡,还是因为之前下/药的事,把学校和教育局都拉下水。说是回馈家乡也好,还是补偿他们跑肚受的罪也罢,反正给出这笔钱,舒雨才算有点心安。

  “这也太多了吧,你们公司的事,你能作得了这么大的主?”黄副校长高兴归高兴,又开始担心舒雨能不能承担这么大的责任。

  “如果作不了主,这笔钱也不会在过年的时候打给我,您就放一万个心。”

  “我带你去教育局,我……”

  舒雨摆摆手,“我就不去了,给您留下公司的全名,到时候把收条传真到我们公司就好。”

  不管黄副校长怎么说,反正舒雨是溜了,跑到程燕家,程燕的父母出门,正好留她一人在家。

  一见舒雨赶紧将她让进来,“你不会真跑去捐了钱吧。”

  “真捐了,二十万。”

  “什么?”要不是程燕把电视机的声音开的有点大,这声尖叫怕是已经传到邻居家里。

  “别这么看着我,公司的钱,再说教育局的领导好歹为我挡过泄肚子的药好不好。”舒雨语气轻松道。

  程燕“噗嗤”一下笑了出来,“早知道你该拿给我喝。”

  “那你可考不上中专,分配不了工作。”

  “切,一个工作哪里比得了二十万。我们现在一个月六十块,干一辈子怕也攒不下二十万。”

  “你才第一年上班,会涨的。”不光会涨,过不了几年还会大幅上涨。

  “我爸现在一个月一百一,已经是高工资了,可你看看外头的物价,都不知道涨成什么样了。”一家三口都是正式工,都拿不低的工资,在吴县已经属于上班族里的王者水平。可应对大幅上涨的物价,仍然觉得钱根本不是钱。

  舒雨完全没有动员她离职或是去做生意的想法,有些人的人生是先苦后甜,而有些人是先甜后苦,还有一些人一辈子安安稳稳,没有大福大贵,也没有大灾大难。什么才是对自己最好的,真的只能由自己决定。

  程燕抱怨归抱怨,也确实没有离职的想法,抱怨完工资,又开始抱怨她的男朋友,“单位要送我去念大学,他死活不同意,他妈特意来我们家提亲,说是想早点抱孙子。”

  一眨眼,初中同学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舒雨有些感慨的摸摸程燕的脸颊,“那你怎么想?”

  “这不是还在考虑吗?他妈口才特别好,搞得我爸妈现在也觉得,是不是早点结婚更好。”程燕拉住舒雨的手,“你觉得呢?我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特别希望你在我身边。”

  “你傻啊,这么大的事,就算我不在,你也可以打电话给我。”舒雨用手指点了一下她的额头。

  “站在她的立场,维护自己儿子的利益,没有什么不对。甚至能为了儿子的利益,说服你的父母,这口才已经不止是了得的问题,而是未来任何时候,他儿子做了任何事,她这张嘴,都能让儿子立于不败之地。”

  她不知道程燕的男朋友是好是坏,是真心还是假意,不过这个婆婆有多了得,她已经知道了。

  程燕若有所思的托住下巴,“我好像有点明白你的意思了。”

  有时候就是一层窗户纸,没捅破的时候死活想不通,捅破了才发现,原来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舒雨笑了笑,掺和人家两口子的事,多半是吃亏不讨好,提醒一句便好。怎么拿主意,永远都得由当事人自己决定。

  “你们全家都要去京城?那,那你以后还回来过年吗?”程燕忽然有些惶恐,本来一年可以见一次,可如果他们全家都走,岂不是过年都不回来了。

  “这要看外公外婆的意思,这里是我们的家,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人家两口子的事可以不掺和,别的事还是可以提醒的。

  “国家现在出台了政策,要将房屋商品化,你以后若是有机会,一定要买一套商品房,哪怕贷款也要买。要是实在不行,首付可以找我借。”有着重生的优势,就算别的路不适合程燕,但买房子的事,必须得提醒又提醒,强调又强调。

  程燕见舒雨这么重视,只能重重点头,又斜睇她一眼,“知道了,买商品房嘛,一定买。”

  “这是政府给每个中国人派发的红利,你可千万别不当一回事。”

  “哈。”程燕做了个鬼脸。

  哪怕她根本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但她已经很习惯,舒雨偶尔会说几句没头脑的话。不过事后,总被证明,她能一语成谶。

  想了想,她还是认真将这句话记到了自己的日记本上,还特意用红笔加粗写下,“一定要买房。”

  上班的人放不了几天假,况且舒雨还得和舅舅先去京城,于是和舅舅还有舒雅提前出发。

  到了京城,金明天先暂住在小院里,舒雨又带他去看了惠民小区的房子。

  “您一个人的时候,先住小院,等把他们都接过来的时候,就搬到这里。”

  金明天看着一百四十平的房子,好半天不吭声,转了半天才道:“京城的房子多少钱一平。”

  “现在恐怕得二千多了,地段好的地方,三千以上。”

  金明天大吃一惊,“我还说自己赚了那么多钱,一辈子都够花了,结果在这里,也就一套房?”

  舒雨心想,可不是嘛。一千多年前的人都说了,京城居大不易,任何时候离中心越近,生活成本越高,但隐性的福利却足以弥补这一切。

  “您要是想买房子,就问问路姨,不一定非得新房,找个离学校近的地方,哪怕房子小点,旧点都没关系。”

  金明天一想,这话有道理,大人住在哪儿都行。最重要是给孩子念书提供方便,一咬牙,“那我就买一套。”

  “买房子也需要时间,钥匙您先拿好。”

  “我去看看店里的情况。”金明天也是闲不住的人,安置好了便想工作。

  舒雨也一次都没去过,于是下楼让路晁带他们直接去店里。

  “我年前去看过一回,生意还挺好的。”路晁开着车,和舒雨说起店里的情况。

  “我妈请了一个人代管,招了四五个服务员,她自己也经常去现场,不过毕竟是新手,等舅舅去了之后,再想办法改进。”

  金明天谦虚道:“我就是帮着你们看下店子,不让外**祸你们的东西,跟他们读书人可比不了。”

  “舅舅可说错了,读书人出来干买卖的,可没几个人能成功。就得从老百姓中间来的,才能急老百姓之所急。”路晁这些日子,看过太多工厂的兴衰,也看到了太多的故事。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多少带着一点自傲,让他们做技术行,能做好生意的真没几个,甚至还不如一些小学没毕业的农民。这些带着草莽之气的农民创办的工厂,一个大学生都没有,偏偏能把一些国营大厂打趴下。

  “现在是草莽崛起的年代,也是对他们最友好的年代,如果这个时候不崛起,以后就没他们的机会了。”舒雨是说给路晁听的,更是说给舅舅听的。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特点,草根的崛起,体制内真正的精英下海,海归精英创业,大学生创业,都是属于每个时代的特殊印记。

  不是说这些年代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功,只是表明每个年代主流成功者的属性。

第140章 路路通

  之前天长地久的分店, 曾经悬挂过舒雨和路晁大幅写真的地方, 已经被丽姐退租。 改造成为一家小的电器商城,路英替这家电器商城取名为路路通家电商城。

  路晁对这个名字提出多次抗议,一脸无奈道:“我跟老妈说了好几回,她都不肯改。”

  舒雨哈哈大笑, 金明天在一边凑趣, “我觉得这个名字好,朗朗上口,还好记。”

  路晁叹了口气,他就多余抱怨, 一个招牌上包含自己的小名也就算了, 关键还是自家开的,上哪儿说理去啊。

  “才初十就开门了?过年没休息吗?”金明天见店里人头攒动, 不由得感叹。

  “过年休了五天,初五就上班了。过年的生意比平时还好, 过年前那一个月就别提了,仓库里的货都差不多提空了。这些人交了钱, 得等十五过了,才能提货。”路晁介绍基本情况的时候, 店长已经得到消息迎了出来。

  一个矮胖的年轻人, 腼腆的冲着他们笑道:“可算是把你们盼来了,客人越来越多,都说十五以后才有货,也拦不住交钱的。人手也不够, 还老有买东西的人过来问这个怎么装那个怎么装,实在是应付不过来。”

  舒雨一行人跟着他,从一楼走到二楼,每个角落都转了一圈。

  电器城里销售的都是大件,所以也不需要多少人手看着,只按面积分派了几个店员介绍产品。

  舒雨在旁边听了一下,说是介绍产品,其实也就是介绍价格,对于产品本身没有任何了解。就算是客户问到了,店员也是一问三不知。

  而且电器城不负责送货,不负责安装,这些统统需要客户自己解决。就算这样,交款台还是大排长龙,收款之后开出提货单,客户自己拿着提货单,去仓库提货。

  这哪里是赚钱啊,简直就是印钞票。几乎不提供任何服务,就连产品有质量问题,也是客户直接和厂家联系,而不关家电商城的事。

  不过现在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客户也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对比于别处经常缺货,这一家电器城里能买到所有紧俏的电器,已经让人非常满意。

  金明天待下来便不想走,让舒雨和路晁先回去,“我留下来帮忙,下了班我搭公车回去。”

  舒雨没有坚持,回去之后路英也正等着她,关于路路通家电商城,她已经拟定好了合同,舒雨和路晁各占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另外百分之十赠予金明天。

  “我舅舅这边就不用了,他拿工资就好。”舒雨其实想说的是,如果金明天真的适应干这个,她会把自己的股份分一部分给他,可现在这样分,就等于是占了路晁的便宜。

  路英笑着摇头,“都是一家人,想那么多干什么,你舅舅难道不是路路的舅舅。再说你和路路忙的不得了,根本管不了家电商城的事。我也就这几个月能帮帮忙,到了下半年,我也没空再管。”

  舒雨敏锐的抓住重点,“您的是说,关于清理三产的管理条例要来了?”

  路英严肃的点头,“差不多吧,传消息的人说的一惊一乍的。”

  舒雨看路英的表情,应该是都准备好了,想想也是,论起对政治的敏感,和斗争时的分寸立场,路英可比她强得多。

  而此时,黄校长正在教育局的财务室里,一脸无辜的看着收到消息赶来的领导。

  “人呢,这种事应该好好宣传一下,怎么让人走了呢?”吴县走出去的人,能有一个舒雨,就能有第二个舒雨,宣传一波要是再来几个捐款的,就能解决今年的大问题啊。

  二十万对普通人来说,确实是巨款,但对于解决一个系统内的工资拖欠,其实还远远不够。不过人家留下的话是希望给一线的老师,特别是民办教师解决工资拖欠问题,这笔钱倒也能解决大问题。

  “人家要走我还能拦着,你们赶紧开个收条盖公章,给人家公司传真过去。”黄校长把传真电话交出去,就在一边等着。

  教育局的领导也知道他是个很轴的人,不由得张望一下,这么大的事,丁校长竟然不来。

  深知丁校长性子的领导,不由纳闷,黄副校长看着浓眉大眼,竟然也是个狡猾的?

  干脆回办公室打了一个电话过去,“丁校长,你们学校的老黄来我们这里,说是有个学生……。”

  “捐款嘛,知道知道,是学生的一点心意。”丁校长笑笑。

  “哦,那没事了。”领导按下电话,心想丁校长现在飘了啊,二十万都不放在眼里。

  要是丁校长接受这笔捐款,带来教育局,他们能操作的方式就要多得多了。并不是说他敢贪下这笔钱,而是在用途上作个变更,先把局里拖欠的待报销医药遇和加班的补助填上该多好。

  但若是黄副校长,领导便知道这事没戏,他一定会盯着,一旦变更用途,他肯定会闹,也绝不会向捐款方说好话遮掩过去。

  心里叹了口气,既然耍不了滑头,就得多宣传宣传,电视台报纸都走一波。

  于是电话一个个播打出去,很快各家派出记者。

  黄副校长有些懵,面对硬塞到自己面前的话筒,僵硬的笑了笑,好在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基本素质过硬,很快就将前因后果介绍一遍。镜头一转,重点突出办公桌上两捆现金。

  “您刚才说是哪家企业捐赠?”

  “深城莉莉丝服装公司,是一家开设在中国的外资公司。”黄副校长回道。

  当天晚上,捐款一事就上了新闻。吴县统共就这么大,许多人一听舒雨的名字就知道是谁。

  丁校长坐在家里,如往常一样边看报纸,边听新闻。

  等听到本地新闻开始报道时,就起身准备换台,现在的电视机还没有遥控器换台的功能,得手动。

  走过去刚一伸手,就看到新闻里出现了黄校长的脸,丁校长心里一咯噔,怎么回事?手上没停,却是拧向音量,将音量调大坐了回去。

  镜头一转,两捆现钞差点刺瞎丁校长的眼睛,二十万,竟然是二十万。

  丁校长气得呼哧呼哧,直从鼻子里冒热气,就差化身喷火龙,一团火喷死老黄。

  “好你个老黄,竟然,竟然敢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丁校长现在才明白白天教育局的领导打电话过来是什么意思。

  一定是觉得他不识好歹,还觉得他轻浮无状,二十万都不放在眼里,扔给副手自己不露面。天可怜见,他是被老黄骗了啊。

上一篇:穿书七零不做炮灰

下一篇:尘埃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