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 第157章

作者:甜饼 标签: 穿越重生

  公司盖的楼房,虽然离工厂有一段距离,但附近学校和商场一应俱全,非常适合生活。三分之一的租金,房东又是公司,自己不换工作根本不必看房东脸色,或被逼着搬家,这样的好事,谁不想要。

  于是公司的风向一变,创业毕竟是未来两年的事,分房子可是现在的事。

  贺元春整天开会,工人也派了代表参与,不用说房子成了公司里的头等大事。若不是郁远志提前发话,讨论归讨论,不许耽误工作,否则取消分房资格,大家真有可能连工作都摆到一边,专心于自己到底分不分得上房子。

  等到了中高层的例会时,贺元春将讨论好的分配方案,以及按这个分配方案公司里的分房情况做了一个统计,交给舒雨。

  此时郁远志也将提前给舒雨看过的文件分发给大家,一看需要重新改变现在的管理结构,不用说,众人面面相觑,心里多有抵触。

  再看下一份,业绩考核。

  所以说假洋鬼子就是奸诈,以前公司只有业务人员和一线员工有考核指标,现在倒好,人人都有考核指标。

  每个岗位的考核指标都不一样,而且统统可以量化,这就非常厉害了。以前的粗放式管理,很多员工的工作无法做到量化,干的好不好,工作量饱不饱和,只能估计。但现在统统可以量化成指标,而且看上去就很专业。

  只是,每个自由的灵魂,都不希望受到束缚,如果上班都不能偷懒,那工作也就失去了灵魂。总之一句话,谁也不希望在自己头上套个紧箍咒。

  “今天争取讨论出一个结果,提前说一句业绩考核是未来创业投资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好了,现在开始吧。”舒雨说道。

  大家飞快的思考利弊得失,业绩考核和创业有关,那就没法拦。剩下一个改革管理层,一个分房指导意见,等于是一换一。

  到底换不换呢,大家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目光中找到了答案。

  换,怎么不换,为了这份分房指导意见,大家忙活了半个月,这么多的工人和管理层,都得照顾到,中间多少琐碎的工作要做,多少情绪要调节。这会儿大家都在外头嗷嗷待哺,就等着好消息呢。

  如果意见被舒雨打回来,他们的威信就全完了。很多之前做过的工作,统统等于白做。

  同意归同意,管理层怎么改革,他们还是得好好挑挑刺,找找毛病,不能让舒雨觉得,留学回来的,就什么都是对的。

  会议在亲切友好的交流中进行,气氛热烈,交锋无数,明枪暗箭冷箭,统统朝郁远志射来。郁远志的口才着实是好,摆事实讲道理,分析利弊。甚至甩出诱饵,分而化之。

  最后,舒雨笑容满面的在三份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给大家一周的时间安排好。”

  拖得时间越长,变数越多。

  管理并非是一味的打压和不顾所有反对情绪的强推,就算古代的大臣也敢和皇帝讲条件,更不用说公司。管理的本质就是互相妥协的艺术,让所有人开开心心的接受,才能将事情最快的落实下去。

  否则就算员工不敢反对,但阳奉阴违谁还不会吗?如果是整个管理层的阳奉阴违呢,难道把所有人都开了重新招?这明显是最极端的做法,根本不可取。所以舒雨选择用更舒服的方法,快速将她想要推行的管理都推行下去。

  公司的宿舍楼,舒雨和许然自然是各有一套,郁远志几个高层管理也都是有的,包括黄灵都搬进了公司宿舍。

  大量的工人住进新的宿舍楼里,按照约定,要把家里的老人或是孩子接到身边。如果老人故土难离,就把家里务农的爱人和孩子接到身边。

  爱人可以再去找份工作,孩子也能在身边就近入学。入学问题舒雨直接找政府部门,给厂里员工解决学籍问题。

  “工人其实很好招的。”有几个管理层隐讳表达过自己的观念,觉得不必为工人付出这么多。有员工宿舍就行了,六人一间,一层二十几间,一栋五层的宿舍楼就能住下六百人。工厂里有个两三栋,什么都够了。

  舒雨冷冷一笑,见过自私的,没见过这么自私的,没花他们一分钱。就因为自己和工人都住在公司提供的廉租房里,便觉得档次没有拉开。

  “不想和工人混住在一个小区,就自己搬出去住豪宅好了。”此话一出,再无人敢乱说这种话。

  两千年以前,工人确实好招,但熟练工人在任何一家公司,都是需要培养的,好不容易培养起来,拱手让出去给别人做贡献吗?

  年底回到京城过年,时间悄然滑到一九九一年,大城市越发的繁华,四处都是工地,修高楼的,修商品房的,已经开始初露基建狂魔的雏形。

  这个时候很多赚到钱的公司,开始盲目扩张,然后在几年后死于盲目扩张。舒雨正是害怕这种风气,所以一定要将公司的管理专业化,可控化。

  舒雨在京城过完年,直接在路英办公的大楼,买下另一个楼层。一边装修一边暂时在路英多余的办公室里办公,顺便接待来京城的黄会长。

  “今年慈善基金增加到二百万,可以把您去年念叨了好久,想做又没做的事,都给做了。”舒雨给黄会长倒上茶,不管他们的身份如何变化,但在舒雨这里,永远拿他当自己的老师。

  黄会长乐呵呵的笑,摸着发亮的额门,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发际线越来越高。

  “见到的事越多,想办的事就越多,开始心里那个急啊,恨不得一口气把所有的事都做了。后来才知道,这根本不可能。做一件就扎扎实实办好一件,再不时回头监管,让好事能真正发挥好的作用,才是我该做的事。”

  黄会长黑了瘦了,但精神却极好,有一种当老师时都不曾体会过的感觉。原来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满足感。同时,也是一种自身价值的体现。这种精神上的享受,让他觉得自己脱离了低级趣味,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对了,我还在老家结识了一个朋友,还是个美籍华人呢,跟着我跑前跑后,帮了不少忙。还问我们收不收捐赠,说要给我们捐点钱。不过我记得你说过,不接受外头的捐赠,所以我说得回来问问你。”

  舒雨沉吟道:“我们不接受捐赠,主要是接受社会捐赠就必须帐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但现在这个阶段,我们人手不够,暂时不想把摊子铺得太开。”

  “如果有人想定点捐赠一个项目,觉得我们比较靠谱,那也可以单独就这一个项目接受委托。我们就当是练兵了,也能达成老人家的心愿。”

  黄会长这下懂了,“那好办,他就是在国外待的时间太长,国内的事情不熟悉,规则也不懂。怕自己捐了钱,结果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又没得到帮助。他说了,不信别人,就信我。”

  说起这个,黄会长颇有些得意。

  舒雨笑道:“那说明他有眼光。”

  黄会长哈哈大笑,说起接手摄影工作室的事情,“当一个勤工俭学的点留下来,也挺有意义的。丘兰这丫头,我打过交道,要不是大学生又有大好前途,我真想请她到我们基金会工作。”

  舒雨抿了嘴笑,“这世上不缺少有才能的人,只是缺少机会,您之前挖掘的几个人手就很有能力。”

  黄会长叹道:“是啊,不过好在,现在的机会越来越多,有些人放在以前只能埋没,现在却可以大放异彩,赶上好时候了啊。”

  又定定看向舒雨,“你们这一批人,即赶上了好时候,又有文化,一定要好好工作,才对得起国家和人民。”

  说完又自嘲道:“看我,现在不流行说这些了。”

  “我不会辜负您的期待,更不会辜负这个最好的时代。”

  “好,好。”黄会长很是感慨,多好的日子啊,可惜他只赶到了一个尾巴,但就是一个尾巴,他也要牢牢抓住,尽可能的多做一些事。

  “对了,晚上吃饭,介绍你认识认识那位老人家。”

  舒雨当然点头答应下来,“我请你们才对。”

  “那就却之不恭了。”黄会长哈哈大笑,说好了地方,约着晚上再见。

  黄会长刚走,齐俊就进了门,拿来的全是去几个大城市一线地段看好的商业地产。

  舒雨凭着印象,在几个重点铺面上打勾,“这几个一定要谈下来。”

  齐俊乐了,“交给我呀。”

  “财务会派人去协助你。”舒雨翘起二郎腿,“怎么,你有什么想法不成?”

  “不敢不敢。”齐俊赶紧摇头,不过看舒雨盯着他一脸似笑非笑的样子,嘿嘿笑了几声。

  还是开口道:“您知不知道,楼下的外汇交易,老火爆了。老彭在里头赚了不少钱,已经翻身了。”

  看样子,齐俊是心动极了。

  舒雨叹了口气,炒外汇啊,专业人士进去都不知道怎么死,更别说他们这些普通人。金融鸦/片是说着玩的吗?赚钱的时候比什么都快,又快又舒服,哪里还看得起实体和工业,统统抛掉玩金融。

  可要是亏起来,那可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连挽救的余地都没有。

  “你想炒就炒,跟我说干嘛。”舒雨心说,我又不是你妈,之前警告过一回,你不听我可懒得再说第二回 。

  齐俊一听来了劲,双臂搁到办公桌上,再把头搁上去,跟小学生一样瞅着她,“可我的工资卡被我爸收着,您能不能说说……”

  为了炒外汇的事,齐俊上蹿下跳好几回,知道老头子收到手的一万块是不可能拿回来了,就想自己攒点工资。没想到老头子眼力劲太灵了,直接把他的工资卡拿到手里,要花钱就找他报帐,一下子将齐俊给拿捏死了。

  至于齐俊认识的人里头,老头子也都叮嘱到了,谁也不许借钱,借钱就做好准备有去无回,他是不认这个帐的。

  直接将齐俊所有的路都给堵死,他是干看着别人吃香的喝辣的,到了晚上开市就蹭蹭蹭的赚钱,羡慕的口水直流,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只能靠着和老彭的旧关系,跟着混吃混喝,看着钞票在眼前飞,手里却一毛钱都抓不住。这心情,可谓是挠心挠肝,挠得人坐立不安。

  舒雨听完大笑,“你也是会投胎,有个好爹,不然你呀。”

  说完摇摇头,不再言语。

  齐俊听出这意思,感情就是没他爹管着,他就要饭去了呗。

  那叫一个一脸不服气啊,“要不然咱打个赌。”

  “我出钱给你炒外汇呗,赚钱就算你赢了,咱们二一添作五,亏钱就算你输了,卖身给公司替我白干。”

  齐俊惊为天人,“你怎么知道。”

  就差膝盖一软,直接给她跪了。

  舒雨嗤之以鼻,“就你这点小心思,瞒得过谁啊。什么也不用想,我一分钱都不会借给你,你要是敢挪用公司一分钱,我就让你去坐牢,看你爹怎么打死你。”

  齐俊举起双手投降,“别介啊,我哪儿敢啊。”

  再说也没那个机会,金明天可是把财务大权把持的死死的,谁也别想突破封锁线。

  高高兴兴的来,灰溜溜的夹着尾巴走人,齐俊按电梯键的时候,一咬牙直接下到一楼,不去看十八这个数字。

  到了晚上,舒雨如约而至,在饭店的包厢里,见到了黄会长新结识的朋友。

  两个人一照面,不仅舒雨笑了,对面的人更是笑了。

  “叶爷爷,没想到是您。”舒雨后知后觉,叶爷爷是平湖省人,黄会长这一年基本活跃在平湖省,两个人都热衷于做慈善,认识简直是一定的。

  黄会长才知道,原来两个人竟然早就认识,高兴得笑出了牙花子,“这下好了,都是自己人。”

  “对对对,都是自己人。”叶爷爷也跟着笑。

  同时侧身对舒雨道:“我听然然说,我们家那个不成器的外孙女去找你了,要是有冲撞的地方,我替她给你道个歉。”

  舒雨赶紧否认,“哪里有什么冲撞,就是问了您的去处而已,怎么,她没留下来陪您吗?”

  如果说冲撞,那也是相互的,没必要在老人家面前说这些。

  叶爷爷摇摇头,“她留下干什么,我让她回去了。”

  然后一直打电话过来,叶安也打了好几回,说自己脚受伤,等伤好了就来中国陪他。可是这一说,都半年了,还在养伤。

  就连过年,他也是在中国过的,好在今年许然把美国的姑太太接回来,又把他接过来,才吃了一顿像样的年饭。

  不过舒雨因为今年外公和舅舅都到了京城,所以她一直在舅舅新买的房子里过年,去许然家拜年的时候,只见到了姑太太,当时叶爷爷搬去了酒店,正好错过。

  舒雨也没多过问叶爷爷的家事,虽然很希望叶安来中国,但这话没法跟叶爷爷开口,怎么说呢,您女儿可能是杀人凶手,让她来中国吧,显然不可能。

  而叶安在美国也没有任何异动,私人侦探那边完全没有进展。除非她来中国,再刻意安排一下,说不定还有可能从她身上诈出一点口风。

  “你什么时候回老家,一定要去我家里看看,就是你上回见过的那栋红房子。”叶爷爷买回祖上的老宅,心情不是一般的好,见着熟悉的人就要邀约一下。

  “对,那房子真不错。”黄会长显然是常客。

  舒雨自然是应了下来,等吃完饭,叶爷爷不用人送,他的助理开车等着他,于是舒雨就送黄会长去酒店。

  “叶爷爷是陪您才留在京城的吗?”舒雨一边开车,一边随口问道。过完年不回老家,一直留在京城,大概是和黄会长真的谈得来吧。

  黄会长摆摆手,犹豫一下,还是开口道:“他在找亲戚的后人,好像是刚好找到一点线索,人家搬到京城,所以他来看看是不是。”

  又接着说道:“当初我和他认识,也是因为他到乡下去找人。”

  结果那家人正好在闹矛盾,叶爷爷被卷入其中,被这家人奇葩的思路噎的说不出话来,黄会长路过帮他解围,两个人这才相识,最后成为好友。

  舒雨只“嗯”了一声,并未追问下去。黄会长倒是有了谈兴,“他那个女儿,外孙女,真是太不像话了。不事生产无所事事,打越洋电话过来要钱。我看他来中国,就是想借机会逼着女儿和外孙女走正道。”

  “一直断着他们的生活费吗?”舒雨一下子兴奋起来,还以为叶爷爷说到做不到呢,没想到竟然是玩真的。

  黄会长并不知道舒雨的心情,顺着就道:“对。”

上一篇:穿书七零不做炮灰

下一篇:尘埃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