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 第181章

作者:甜饼 标签: 穿越重生

  三家公司艾伦机械和贸易公司各占百分之二十,莉莉丝美国公司占百分之九。而属于政府的百分之五十一,其中还有百分之零点五属于齐楚达,以及几个不可或缺的技术人才,也都各点零点一或二的股份。

  其次便是深城的莉莉丝中国公司,不错,莉莉丝分为美国公司,欧洲公司和中国公司。这么做的也是因为,外资之前是不允许独资的,必须要由政府入股一部分,甚至在某些时候,必须占据百分之五十一以上。

  所以莉莉丝的中国公司,百分之五十属于地方政府,现在股份也抽到单独成立的国营企业里。剩下百分之五十由许然和舒雨共同持有,也就是各百分之二十五。

  中国公司其实就是一家工厂,出口到美国公司或是欧洲公司,他们的零售额都跟中国公司无关。这种的情况,在大家的接受范围以内。

  毕竟政府用土地等等固定资产投入,而且还有各种税收和政策的优待。他们也只有中国部分,不掺合国外的部分。

  莉莉丝欧洲公司和美国公司就很简单了,由许然和舒雨各占百分之五十股份。但他们又各自拿出百分之五,一共百分之十组成股权池,根据年限和贡献,准备奖励给公司高管。

  而亚瑟那边,也已经谈好,赠予百分之十的股份,组建单独的制作公司。剩下的股份,许然以自己完全没有出过力为由推掉了,让舒雨持有百分之九十。

  还有一个雨露慈善基金会,这家基金会的规模再一次扩大,因为路英和叶爷爷也要捐赠。最后挂在帐务公司名下,每年由他们四个人共同出资五百万,注资到基金会里,而且金额会根据实际情况,年年递增。

  资产安排的明明白白,以为这样就完了吗?不,舒雨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我两年前就跟莉莉丝的员工提出过创业投资的事,我想组一个基金,专门用来投资。比如说投资个人创业,投资看好的公司,投资股票等等。”而第一笔投资也已经有了人选,就是程少龙。

  “可以呀,现在有本事的人多了,可惜好多人都没钱创业,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买青苗嘛,就赌他能长成参天大树。”路英一惯的豪爽。

  许然根本不动脑子就直接表态,“我跟。”

  反正跟着舒雨折腾,就没有出过错,傻子才不跟。

  不过他也有一个意见,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意见,“基金的名字能不能跟我有关。”

  众人大笑的同时,路英力挺道:“可以是可以,就是你这个名字怎么取呢,泫然欲泣?淡然处之?”

  路晁继续跟进,“还可以幡然悔悟,荡然无存。”

  许然一连喊了好几个屮艸芔茻,要是叫这名字,怕是要亏得底掉,太不吉利了。

  舒雨跟着笑了半天,才出言解救他,“要不然就叫燃犀?”

  燃犀出自晋书中的典故,意喻明察事物,洞察奸邪。虽然不带有传统发财的吉利用语,但总算靠谱一点,比荡然无存什么的,强得太多。

  许然一想,自己是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名字来了,赶紧鼓掌表态,“就燃犀了,燃犀基金是您财富的指路明灯,一听就有品位。”

  燃犀基金由四个人分别出资,按投资的比例占据股份。一直充当背影板的金明天,弱弱的举手示意,“我的钱不多,可不可以算一个。”

  舒雨当然不会拒绝,于是投资者变成五个。

  从九二年以后,风气为之一变,之前羞于谈钱,现在则是官方直接发出号角,鼓励公职人员下海自谋职业,创造价值。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许多体制内的精英告别公职,下海经商。

第184章 计划启动

  燃犀基金用最快的速度办好手续, 然后和程少龙签完合同。 黄灵那边一直超额养着二十几个财务人员,一听可以派人, 立刻选派人手过去。

  舒雨本人也来到深城, 正式宣布之前就吊足了大家胃口的投资计划,正式启动。

  而公司的股权结构也一起公布出来, 众人哗然,这家美资企业,竟然是舒雨和许然合伙开的。

  “为什么不行呢?中国人在美国开办公司, 然后拿美元来中国投资,也一样是外资公司,你也可以这么做。”郁远志面向跟他打听消息的人,很轻松的解释这当中的问题。

  简单来说,你有美元,也可以你行你上。

  你有吗?没有那还BB啥。

  甚至有人去举报,莉莉丝并非外资企业,应该剥夺他们的各项优惠。舒雨听说这个消息,当场笑出声。

  “取消税收优惠,把百分之五十的股份还给我, 这笔买卖做得。”

  政府一算帐,美国注册的公司,投入的是美元, 每年都有外汇收入,能创造就业,关键他们自己还握着一半股份。去去去, 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你有本事拿美元来投资,创造外汇收入,我也一样给你所有税收优惠。

  而在公司内部,最轰动的就是投资政策的出台,短短一天时间,舒雨的案头就堆上了数百份的创业计划书。

  就连于总也闻讯而来,想约她见一面。

  舒雨欣然前往,见,必须得见,不见怎么知道他到底陷没陷在南省的房地产泥潭里。

  南省的房地产现在可不是泥潭,而是典型的香饽饽,于飞一见面就感谢舒雨的消息,若是当时他们不找机会进去,现在进去可不是一般的难度。

  舒雨笑笑,“房地产大进大出,于总好魄力。”

  于飞笑笑,也没隐瞒,“是朋友在西省联系了几个煤老板出的资,今年N基金也投入了一点。”

  N基金的活动经费靠的是美国政府拔款和一些人权斗士的捐款,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政府对中国加大资金倾斜,而且更加的隐蔽。有敛财的机会,他们也愿意掺一脚。

  舒雨心中一动,说实话,九十年代的煤老板就是拿来坑的。民营资本可以进入影视圈之后,超过大半的影视投资,都是从煤老板那儿拉来的,从调侃的角度来说,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文化事业的进步。

  但N基金的下场是她完全没有想到的,舒雨脸上的笑容越发真挚了,看面前的于总也顺眼起来,真是一位好同志啊。

  于飞当然也知道了舒雨和许然是莉莉丝公司股东的身份,心里感慨不已,现在的年轻人脑子真灵活,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不知道是不是无意,最关键的事,下意识的被每一个人忽略了,他们没有美元啊。

  能拿出外汇进行投资的,才叫外资企业,能够每年结入外汇的,才是外资企业,和老板是什么国籍无关。

  他甚至知道是谁去举报莉莉丝的,于是想拿这件事,给舒雨卖个好。

  没想到舒雨直接摆手,“不必了,是谁并不重要,身正不怕影子斜。莉莉丝很早便在美国注册,而且拿出真金白银在中国投资,每年结余的外汇更不是假的。谁要是能做得到,大可以效仿嘛。”

  于总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马上就堆出笑脸,“还是舒总大气,我等所不能及啊。”

  “谈不上,没时间跟闲人置气而已,咱们分分钟几百万上下的人,你说是不是。”舒雨顺道捧了一把于飞。

  于总眼睛都笑得眯成了一条缝,终于说出他的来意,对于舒雨的投资基金很感兴趣。

  他很奇怪,明明有那么多的好项目都缺资金,怎么舒雨要把资金浪费在这些费劲的事情上。

  南省的情况难道不值得她投资?

  舒雨心中一跳,知道关键的一环来了。

  “我刚才也说了,房地产是大进大出,借别人的光压了一笔钱在里头,再进去就得另起灶炉。你也知道的,这里头的事太乱了,没有得力的人手,或是亲历亲为,哪里敢往里砸钱。”

  舒雨的基业始终是在莉莉丝,这一点人人都很清楚,她不可能花精力投入到房地产上。

  于飞心思一动,正愁不知如何开口,这下有了计划。

  “现在民间借贷也很繁荣,好些人手里有钱,又没时间去做项目,干脆把钱贷出去,搞不好比自己做项目赚的还要多。”

  舒雨眼皮子一跳,笑道:“于总说的这种,没有法律保障吧。”

  于飞呵呵的笑,“借贷关系是要签合同的,怎么可能没保障。再说也有专门打理这些的机构,按固定点拿利息,什么都不用操心。”

  舒雨也跟着笑,难为对方把高/利/贷说的这么清新脱俗。

  “我考虑考虑吧。”

  干脆用了个拖字决。

  改革开放以后就开始有了民间借贷的土壤,最开始的原因其实是民营企业在银行根本贷不到款,现实的无奈催生了民间借贷。开始的民间借贷其实也没什么,一个出钱一个出比银行要高的利息。

  但时间一长,就有人嗅到了这其中巨大的商机,高/利/贷随之孕育而生。

  高/利/贷其实就是中间商,一手按比银行高的存款利息吸纳高息存款,一手按比银行贷款利息高的利息放出贷款,坐收中间差价。

  万一要是爆了,他们就直接跑路,留下一堆拿不到存款的老百姓。

  不爆就更好,美滋滋拿着高额差价,躺吃躺喝。

  当然,也随之催生了不放贷,只骗了存款就跑路的骗子。

  于飞不会无缘无故提到这个,查,一定要查清楚。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于飞从今年开始,借了大量资金,投入到南省的项目里。他自从在舒雨这里套到消息后,开始是拉煤老板入伙,利用管理能力撬动这笔资金,实际上只能赚取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大头终究是人家煤老板的。

  开始的时候可以满足他们的胃口,毕竟他们只是管理层,一下子赚到这么多钱,可以说是有了第一桶金。

  但他们满足了吗?显然是不满足的,开始借钱投入,亲戚朋友那点小钱他们还看不上,最后找到高/利/贷也就不稀奇了。

  高额的投入就有高额的回报,虽然回报都在帐面上,但他们喊一声,就能来百八十个接盘的,随时可以落袋为安。可他们讨论几回后,都觉得形势一片大好,特别是刚刚的南巡讲话,简直能奠定再涨十年的基础。

  现在抛,怎么可能,甚至还想再加大投入。

  N基金也是看到这种火热的景象,毅然投入资金。用在中国市场上赚到的钱,在中国市场进行活动,想想都美滋滋呢。

  夏明安静的等着舒雨的进一步吩咐,没想到,她只是看完之后,轻笑一声,“就这样吧。”

  “那边于总提了几次,似乎是想再和您见面。”

  “找机会推掉,我答应过员工的事,不能食言。”舒雨一指旁边的创业计划书,堆的都快成一座小山了。

  “有你的吗?”舒雨顺嘴问道。

  夏明摇头,“我对创业没什么兴趣,公司足够大,能够给我施展的平台,没必要去创业。”

  他可是私下里听人说过郁远志的收入的,乖乖咙滴咚,创业就一定能赚到这么多钱吗?而且还旱涝保收,走出去谁不是恭恭敬敬叫一声郁总。

  真要去创业,什么都得从头做起,哪里有在大公司上班体面舒服。

  舒雨笑了笑,“那也很好。”

  创业固然是好,但大家只看得到成功的,却不知道这一个成功的脚底下,可能踩了几百几千甚至上万个不成功的案例。

  职场上爬到高位,也一样能享受创业者成功之后的名望和尊重,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更安全的选择。

  翻开计划书,每看完一本,都要在后头留下自己的评语,大部分被直接打回去,只有少数留下,进入第二轮讨论可行性阶段。

  “华而不实,词藻堆砌,不知道你想说什么?建议重写。”

  “不看好,建议换个想法。”

  “想法是好的,做法全是空谈,建议重新想想,从怎么花钱想起。”

  贺元春负责把打回来的计划书还给员工,第一批递上去的,都是老员工,关系也很不错,不兴偷摸回去哭的那一套,直接就在办公室里当着众人的面翻开。

  看到最没文化的那个,被批了一个华而不实的评语,都快把大家给笑尿了。

  特别是贺元春,“我说老李,平时让你写个年终总结,你三天崩不出一百字,最后还是东抄西凑才交上来。这会儿竟然会堆砌词藻了,可以啊。”

  老李哭丧着脸,“我这不是担心自己没文化吗?特意找了大学生帮我写的,让他给我多描一描,显得有文化一点。”

  “本末倒置,舒总要的是商业计划书,你当是写散文诗集呢。”一起来的同事虽然计划书也被打回来了,但也不妨碍他嘲笑别人。

  “切,你也不比我好到什么地方去,我好歹有重写的机会,你的直接就是不看好。”老李伸长脖子看了同事的评语,顿时信心大涨。

  “怎么会这样呢?我以为最多是嫌投资太大,没想到是不看好。这可是现在最热门的产业啊,怎么可能是不看好。”同事完全不敢相信。

  “你想干嘛,反正被打回来了,我看看。”老李抢过来一看,“寻呼机啊,这创业投资,跟莉莉丝差不多了吧,你也太好高骛远了。”

上一篇:穿书七零不做炮灰

下一篇:尘埃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