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 第211章

作者:甜饼 标签: 穿越重生

  “看看, 是不是特别柔软, 而且防水防潮, 不像真皮那么娇贵,又便宜又好打理,应用的范围太广了。”厂长是齐楚达介绍的, 毕竟他以前就是皮革厂的科长,对这个行业的事门清儿。

  当初舒雨和乐辰化工合作开发新型面料,然后用燃犀基金投资面料厂的时候,就请齐楚达帮着 ,于是他 了现在这位厂长。多年的管理经验,难得的是人也不迂腐,很知道跟上时代。新旧结合,水平着实不错。

  这也是乐辰继速干面料之后,又研发出来的新款PU革面料。和老式的皮革有极大的不同,已经无限接近舒雨在后世用过的PU革。

  “在世界上也是领先水平,乐辰确实有本事啊。”老厂长感慨着,用粗糙的大手摸着柔软的PU革,就像抚摸自己的爱人一样,满满都是感情。

  “速干面料的出口一直刷新记录,现在就看看PU革的出口是不是也能刷新记录。”面料厂是燃犀控股,但也是独立的面料厂,是直接对外经营的。当然,在有冲突的情况下,会优先供货给莉莉丝。

  厂长哈哈大笑,“肯定能,这样的质量和价格,除了我们哪个国家都做不出来。”

  舒雨也很满意,莉莉丝在乐辰占有股份,又单独投资研发面料共享专利权,再控股面料厂,面料厂又供货给莉莉丝。整个产业链,从头赚到尾,还不用怕任何人来卡脖子。

  只要不上市,根本没人知道这些复杂的控股关系,到底属于谁。

  这也是明明有国外的化工产品可以选择,舒雨却宁愿投资巨额资金给乐辰进行研发的原因,她只相信控制在自己手上的才是自己的。控制在别人手上的,随时会被人卡脖子,到时候再奋发,所花的研发费用,只会更多。

  中国工厂的代工车间里,工人正在缝制羊毛呢大衣,大到羊毛面料,小到一颗纽扣,都是从美国运来的。由中国工厂制作完成,验收之后再发往美国。就算这样,成本也比美国制造便宜一半还要多。

  于飞盯着这批货,又盯着工厂将工艺书销毁,剩下的辅料全部打包,这才放心。虽说他从中拿了好处,但他也很清楚,巴迪服饰若是倒了,自己很难再找到这么好的工作。所以大方向危害巴迪服饰的事,他绝不会做,但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拿点回扣,他倒是心安理得。

  这批货物是巴迪打翻身仗的依靠,就是巴迪本人也十分上心。等到货物到港,这才轻吁一口气,抽查了几件样品,虽说他随口就能挑出一百个毛病来,但在低廉的价格面前,他忍住了。

  身边的人自然是马屁如潮,“这样的质感,就是那些一线大牌也未必能赶得上。果然得要你亲自操刀,一出手就把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给比下去了。”

  巴迪大方笑纳,“设计的再好,宣传上头也得加紧。”

  毕竟不是一线大牌,不是光凭一个名字,不管推出什么新品,都会有人买单。

  下属自然满口称是。

  杂志铺天盖地的宣传,明星上身示范,效果确实不错。这也是莉莉丝的短板,所以巴迪亲自和时尚杂志的主编见面,希望就新一季的产品,达成更紧密的合作。

  餐厅里,巴迪表示的像个十足的绅士,亲自给对方倒上红酒,“我记得这是你最喜欢的口感。”

  “你居然还记得,真令人惊讶。”主编不知是真感叹还是假感叹,总之表现出来的很像真的。

  “我们可是老朋友。”巴迪笑道。

  “内页没有问题,可是封面……”

  “一定,必须得是封面。”巴迪强调,没有封面还有什么意义。

  “好吧好吧,封面。”一番条件的拉锯,主编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莉莉丝还是没有找过你们吗?”巴迪漫不经心的问道。

  主编嘴一撇,确实为这件事心中不爽,却忘记了,最早艾玛是怎么日日到杂志社,想与她见面的,是她自己把人晾在那儿一晾好几日。然后莉莉丝,就再也没有光顾过他们的杂志社。

  “他们可瞧不上我们杂志社,走的全是电视台的渠道。”主编满嘴的酸味。

  就跟身边的舔狗忽然有一天不跟你早安晚安,直接挽了个白富美结婚去了,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

  “电视台凑凑热闹还行,说到专业性,哪里比得上杂志。”巴迪轻拍对方的马屁,乐得主编笑出一脸褶子。

  “也不知道他们的新款出来没有?”巴迪故意问道。

  主编沉吟了一下,还是说道:“广告已经在拍摄当中,听说是皮革。”

  巴迪心中一喜,主编的消息渠道果然更加灵通。

  “广告公司是签了保密协议的。”主编提醒道。

  “我明白,咱们私下聊聊天而已,就算知道了,又怎么样?我不可能改,她也不可能改。”巴迪心里莫名有些激动。

  秋冬款皮衣和羊毛大衣是不变的永恒,他们一人选了一个主题,不知道莉莉丝是不是故意避开,倒是聪明的很。

  两者相较,都是高单价,皮衣更时尚,但羊毛大衣更经典。在高单价的单品上,明显是经典款更受欢迎。想到这里,巴迪觉得自己这一仗,已经稳赢。

  几日后,听说莉莉丝的广告当晚播出,巴迪特意打开电视机,等着看他们怎么败在自己手上。以为就凭几件免烫的衬衣就能打赢自己吗?这种面料她能进货,别人也能。服装公司比拼到最后的,还是款式,而不是什么面料。

  想到这里,他稳稳坐到沙发上,还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在他看来,这是迟早要喝下去的庆功酒,他不过就是提早一点喝下去。

  舒雨也拿到广告录像带,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播放。

  一个高挑的模特涂抹着鲜红的嘴唇,穿着紧紧绷在腿上的牛仔裤,上身一件V领竖条纹衬衣,衬衣的下摆打了个结,露出半截小蛮腰,再将一件皮衣往身上一披,皮衣肩膀上嘻皮士风格的流苏勋章,直接将模特的叛逆和张扬的青春表达的淋漓尽致。

  下楼跨上一辆拉风的摩托车,戴上头盔随着拉轰的声音一路往前。越过无数被堵在路上的私家车,一路上吸引无数的目光,直接将车停到一幢办公大楼的地下停车场。

  随后就见她,将皮衣肩膀上的流苏取下来,再将衬衣下摆系上的结打开,一个转身进入电梯。张扬的气质瞬间沉稳下来,站在一群西装革履的成功人士当中,即特别又和谐。

  就在她走出电梯的时候,有一位男士也跟着走了出来,“嘿,是你。”

  模特一回头,原来是一辆豪车的车主,被堵在路上,两人曾经目光交汇而过。

  广告就在这里戛然而止,然后一行粗大的字体,“新款面料,邀您品鉴。”

  这一次,广告没有在面料上做太多文章,因为PU革是廉价的象征。仅凭一支广告根本不可能打败人们的固定认知,你就是再强调这是改良过的PU革,是无限接近于真皮的质感,又比真皮好打理,消费者一样会半信半疑。

  最好的办法,就是吸引人去现场看,只要看到了,就成功了一半。手感,颜色,款式都是直接刺激人感官的存在,然后靠着导购员的现场解说,阐述新型PU革的优势,再加上只有真皮四分之一的价格,不怕人不动心。

  广告款是一款烟灰蓝,属于即紧跟潮流,又在小范围内有一点自己的表达。而店面辅的货,除了黑色和咖啡两款经典色系外,还有一款鲜艳的大红色。

  看完广告的巴迪,愉悦的喝下杯中的红酒,莉莉丝也不过如此。他承认这款皮衣的款式和肩章有独特的地方,设计感十足。但想和他的羊毛大衣比拼,还差些火候。

  第二日,下属慌慌张张敲开巴迪的办公室大门,“不好了,莉莉丝那边的新品……”

  巴迪一脸放松,“新品如何?”

  “用的是新款改良之后的PU革。”下属急切道。

  巴迪一听放声大笑,“笑话,PU革算什么面料,更加不能和我们相比。”

  “这次的PU革和以前的很不一样,听说是有专利权的新型面料,和之前的免烫速干面料一样,是一个厂家的出品。”下属手里已经拎着一件包装袋。

  来不及打开就被巴迪伸手抢过去,捞出皮衣只上手那么一摸,立刻脸色大变,“这不可能。”

  这细腻的触感,柔软的纹理,怎么可能是PU革。不仅有真皮的优点,还没有真皮的缺点,没有异味,也不需要特别的打理。

  最重要的是,翻开标签牌,巴迪眼前一黑,直直坐了下去。

  售价只有羊毛大衣的五分之一。

  “我们不是一个客户群,没事的,没事的。他们这种是便宜货,会买这种便宜货的,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客群。”巴迪喃喃自语,拼命安慰自己。

第209章 但愿如此

  事实上,莉莉丝和巴迪面对的就是同一个客群, 一群出生于中产阶段家庭的年轻女性, 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

  一线大牌对于他们来说,过于奢侈,可以选择, 可以有几件点缀, 但不是日常选项。但纯粹廉价和毫无设计感的服装,更不可能是他们的选择。

  莉莉丝切入的, 正是这一块的市场。而巴迪与一线大牌无力竞争,切入的同样是这一块市场。只是巴迪划分的更精细,想要切中的是这一块市场中, 消费能力更高的那一批。而莉莉丝,则是用一网打尽的方式,用更多的产品,更多的分类,企图达到通吃的目的。

  消费者亲手触摸PU革时, 所有不是真皮所带来的疑虑, 统统消失了。质量是摆在明面的东西, 眼睛看得到,触摸得到,根本做不了假。

  更何况,时尚的款式,低廉的价格, 消费者根本抵挡不住真香定律。

  “中国有句老话,一个便宜三个爱。”舒雨和艾玛通电话时说道。

  “但这个便宜不是廉价,更不是指真正意义上的价格。消费者愿意买一线大牌出清库存时九十九美元一个,至少是五年以前的旧款包包。也不愿意买没有品牌,没有设计感,同样是九十九美元一个的新款包包。前者消费者会觉得占了大便宜,后者消费者会考虑值不值得,是不是有更便宜的。”

  所以莉莉丝在稳固了自己的品牌定位后,已经被戏称为最有科技感的服装品牌。一旦这个标签打上去,你推出新款面料的行为,就会自然而然的被消费者接受,而不再是纠结于这个面料本身。

  一家年轻的,有科技感,设计感的服装品牌,就是莉莉丝的定位。莉莉丝从来没有刻意强调过自己的价格优势,但当你准备好消费者所需要的一切,甚至超过他们的预期时,再等消费者再发现你的价格,无一例外都会陷入真香定律。

  但当你把便宜当成优势宣传的时候,一定会适得其反,让人质疑你就是地摊货。

  于是越来越多陷入真香定律的消费者挤爆门店,新款PU革不费吹灰之力推广出去。

  也让面料工厂不停的接到订单,无一例外都是,和莉莉丝一模一样的那种。乐得厂长合不拢嘴,连宣传费用都省了,直接用莉莉丝的爆款带动面料销量,定位精准直接。

  “所以这就是舒总说我们不需要宣传的原因?”厂长摸摸下巴,不由得抖了一下肩膀,邪乎,太邪乎了。这精准的定位和算计,恐怖如斯。

  巴迪的期望到底还是落空了,哪怕杂志含沙射影的嘲笑PU革档次太低,也挡不住真香定律。

  同时,杂志社的含沙射影还激怒了环保组织,声称就是因为世界上有一群人把尸体穿在身上充当时尚,才造成人类对动物的虐杀。你们竟然还不支持PU革取代真皮,必须道歉。

  杂志社飞快的道歉,迅速撇清自己,闭口不提这个话题。

  莉莉丝顺势宣传一波环保理念,然后做了个优惠活动。

  巴迪的经典款羊毛大衣,毫不意外的,滞销了。

  就如同巴迪所宣称的那样,羊毛大衣是不会过时的经典款,可正因为如此,今年买和明年买又有什么区别。那去年买的,是不是也可以拿出来穿一穿,反正也是不会过时的经典款。

  但莉莉丝的皮衣,已经形成一股潮流,销量越高就会有越多人效仿。从众心理不是针对哪一个,而是针对所有人都有效的心理学。更何况,莉莉丝的针对性很强,不管上班还是聚会,几乎是全场景的适用。

  而皮衣在秋季的时尚属性,是其他任何材质,都无法比拟的。以前因为真皮的价格过高,让一些人望而却步,那这一回,还犹豫什么,不买一件等于没有青春。

  同步发售的中国市场,一样有一堆人追捧,这个时候的真皮大衣正好席卷全国,但大多是中老年人的款式,属于年轻人的款式不仅少,还毫无设计感。

  “又不是真皮的,还卖这么贵?”对于九三年来说,同样的价格,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感受肯定是不同的。

  “你懂什么,这叫时尚。”女生昨天看到广告,今天就来找同款,还以为自己来得早,结果导购员不时高喊缺货,让她心惊肉跳。

  再不敢犹豫,赶紧冲到货架上,挑出自己的码号,抱到手里就不撒手。旁边不时有人盯着她手里的衣服,吓得她赶紧说自己要的,对方这才将骇人的目光收走。

  “这些都是托吗?有这么些有钱人吗?”同来的女伴,还是不敢相信,这么贵的衣服,一个个跟不要钱似的一抱就是一堆。

  “这个价格买到国际大牌,你就偷笑吧。国内是不是个牌子,就敢标高价,还是莉莉丝良心。”女生抱着广告上的整整一套款式,去试衣间试衣服。

  女伴咂咂舌,陪着买完衣服,心里有些不服气,干脆去商场看看。

  此时舒雨正在商场里闲逛,不是为了买东西,单纯就是看看市场行情。秘书陪在身边,轻车熟路的当向导。

  “这是深城老张的厂子出来的货,照抄了几个国外的杂志款,又觉得暴露,自己请人改良,结果改成了现在的四不象。”秘书也是工厂的老人,对深城熟的很,有机会挑中给老总当秘书,自然知道要好好表现。

  “就这,还敢标一千八,谁敢信。”舒雨摇头,其实她对这个时候的物价只剩一点模糊的概念,现在一边看一边回忆,才有了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位。

  九十年代整个十年间,服装的价格不是虚高,是非常虚高。根本没有任何品牌的服装,进了商场随便就能卖三百五百。秋冬款更是不得了,随随便便就能过千。当然,这里是京城,换到一般的省会城市,价格会稍低一个档次,但也同样虚高。

  哪怕是在小城市里的商场,在深城十块钱的货,扭头进商场就能卖一百八。不过这个时候的人对于服装,有一种以前没有,现在就想使劲美一下的追求,物价也几乎是一天一个样。

  反而到二千年以后,这种乱相反而会收敛,等再晚个二十年,大家就会发现,服装以及很多日常用品的价格越来越低,所占收入的比例也越来越小。当然,奢侈品牌除外。

  “幸好还有动物园,不然普通人连衣服都买不起了。”秘书也算这个时候的高收入人群,也一样吐槽现在的物价。

  “不是还有莉莉丝吗?”舒雨笑道。

  秘书娇笑,“您还说呢,我几次去买衣服,看中的不是断码就是缺货。”

  此时拎着莉莉丝手提袋的女生,看着商场里的标签,跟自己的女伴吐槽,“人家杂志上登过的国际大牌,根本没有这些品牌的名字,价格还标的特别贵。”

  “我觉得,还是动物园适合我。”女伴已经失去了继续逛下去的兴趣。

上一篇:穿书七零不做炮灰

下一篇:尘埃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