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 第57章

作者:甜饼 标签: 穿越重生

  不懂事的人就得用不懂事的方法,别不好意思就对了。

  舒雅在家,也在旁边帮衬着,常红心别的不行,学缝纫倒是真有天赋。没两天教会常红心,又送舒雅回京城,舒雨便该去学校报道,开始她的高中生活。

  顺便去邮局给岳婆婆打了一个电话。问她有没有婚纱的料子以及相关的配件,岳婆婆手里当然不会备着这些,拿着笔一项项记下来,“姑娘,这些东西可不便宜,你真要?”

  “真要,您不放心我改天给您送一笔定金过去,但东西的质量一定得好,要最好的。”舒雨毫不犹豫的说道。

  “你也就是遇上我了,放心吧,有些东西我儿子的厂子里没有,让他去别的厂子给你挑,不行去批发市场给你找。你真心要,过半个月来一趟,先拿些东西回去。”岳婆婆是天生的会做生意,不收定金但是分批发货,有诚意你就来,没诚意我也不用压太多货在手里。

  “我一准来,您放心。”舒雨放下电话,想了想又给燕子打了个电话过去,约了再过二十天,让她来取货。

  燕子一直等着她的电话,接到电话心里松了口气,嘴上却说,“你的要价可不能太狠了,现在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周边好几家都拿了好货,也不知道是不是跟你的衣服撞了车。”

  舒雨笑了笑,“要是撞了车,你再找找别家就是了。”

  一句话噎得燕子是吐不出也咽不下,挂了电话气得直唉哟。

  升到高中,大半都是熟悉的同学,这回同桌的是初中时坐在自己前排的女生,她几乎是抢到了舒雨的旁边坐下,“没有程燕可真不习惯。”

  “可不是吗?”舒雨也同样不习惯,新同桌也算是之前小团体的成员之一,倒也不缺人说话。

  从原校升上来的学生,都十分的放松,看肢体语言都看得出来,大咧咧的坐着,高谈阔论,十分自在。从其他镇子或是别的学校过来的,就相对拘谨,灵活些的已经开始找人攀谈,内向些的还在暗中观察。

  不过终究是十几岁的少年人,这一丝的疏离感很快被打破。

  同桌王露继承了程燕的爱好,正在八卦暑假里吴县的头条新闻。

  “桂华的店早就到期了,还欠了房东好几个月的租金,房东不仅要不到租金,还要天天被人闹上门,现在铺子根本租不出去,房东都快闹心死了。”

  舒雨心念一动,“他们家的房子好像是个人的吧,不是单位的。”

  “可不是,房东就是把靠街的一面墙打开,腾出一间房做了铺子,一家人都住在这里头呢,现在天天有人来扔砖头,都快气死了。”王露是县城人,消息也算灵通。

  利用中午的时间,舒雨跑了一趟,私人建的房子,有好些年头了,面积也不大,三间房带一个厨房,厨房是搭在院子里的,开了门院子就只剩一个过道,等于是没有院子。

  刚一敲门,就听到里头有人应声,“我们和桂华没什么关系,他还欠我们房租呢,别来了。”

  “跟桂华的事无关,就是来问问,您家卖不卖房子。”舒雨没指着对方一定会卖,但是问问也没关系。

  里头的人听了,一个女声愤怒道:“不卖,卖了我们一家人住大街上啊。”

  又有一个男声传出来,“先让人进来听听。”

  舒雨被让进来,这一对夫妻男的是手艺人,干木工活的,女的在家带孩子,没有工作。

  从农村嫁到城里的女性,一般都是当家庭妇女,一方面是因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不太适合出去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用工单位要求城镇户口,基本不给农村户口进入用工单位的机会。

  农村户口想要吃皇粮,读书几乎就是唯一的出路。

  在当时来说,也是一种调控手段,农民呆在农村种地好歹不会饿死。城里本来就有大量待业青年,再跟他们抢用工机会,可就真得饿死人了。

  男主人经常在外头做工,接触的人多,所以还算是好说话,也比较客气。女主人就有些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打量着舒雨,也不知道她是在警惕什么。

  “你一个小孩子,问这种话干什么,你们家大人呢?”男主人一看是个孩子,便有些后悔把人让进来。

  “我舅舅在缝纫机厂上班,叫金明天,您一打听就知道是谁了。认识的人都知道,我们家的事,我们姐妹可以作主。”舒雨说道,只要对方一打听就知道他们姐妹的身份。想必也知道,他们真的有钱买得起这套房子。

  “我知道乍然一问,您肯定没主意,不然您再想想,过几天我再来。”人家都没想过卖房子的事,也不信任她这个孩子,当然不会现在就答应。舒雨也没指望马上就能得到结果,扔下一句话便走。

  晚上放学回家,和舅妈两人加班加点的制作大衣,好在常红心学会之后,有白天的时间可以用,进度大大超前。

  等了几天,再去孙木匠家里敲门,是孙木匠亲自开的门,搓着手道:“你是舒雨吧。”

  “我就是。”上次来她没报名字,其实小县城,对方一打听就知道,她等这几天时间,也是等着对方去打听的。

  孙木匠点点头,和他打听的一样,姐妹俩手里有父母留下的抚恤金,听说还有抚养费,确实有钱买得起这套房子。

  他们家这几天也不平静,父辈就传下来的房子,到他这一辈子卖掉,总觉得有点不孝。但桂华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警察都统计出来了,一共在吴县骗了三万多块钱,被骗的人数过百。

  这么些人,每天来几个就够他们受的,现在的人可不管你是不是房东,反正桂华以前在这儿开店,那你肯定也得承担责任。

  好几户偏执的人家咬定孙木匠不放,警察都说了不关他们家的事,还是不好使。

  其实哪里是不懂事,无非是桂华跑了,孙木匠还在。能咬出多少是多少,反正他们是受害者,干什么别人都会同情他们。

  桂华的父母和老婆也没少受气,父母直接搬到乡下去住,老婆带着孩子跑了,去了什么地方没人知道。就剩下孙木匠呆在县城碍大家的眼,可不就成了别人泄愤的对象。

  要是以前孙木匠肯定不会卖房子,但现在整天提心吊胆的,既然有人想买,便动了心思,干脆卖掉县城的房子去镇上盖一间,还能换个宽敞点的院子。

  “你们能出多少钱?”孙木匠问道。

  “你们想卖多少?”舒雨反问道。

  县城里的房子目前极少有交易的,价格不用说,肯定不高。后世曾经就有住在深城的孩子回忆过,自己的祖父用深城的一套房子换了一台彩电。然后哭笑不乐的问网友,这是什么水平的交易。

  一度引发沙雕网友的欢乐吐槽,更是引来不少人吐槽关于那些年错过的房子。

  “八,八百。”孙木匠一咬牙,说了一个自己都心虚的价格。

  舒雨“噗嗤”一笑,“孙叔,您是在开玩笑吧,消遣我也没什么意思。您不愿意卖,我也不勉强的,无非就是再换一家问问。这么大的县城,我又不着急,总能找到合适的。”

  “这样吧,您诚心想卖,我让我外公来跟您谈。合适的话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房,您看行不行。”舒雨知道这价格得磨,对方看她年纪小,又是主动找上门的,开的价肯定低不了。

  不过她也表明了态度,虽然是我主动找的,但要是不行,可以再换一家,无非是在县城安个家,哪套房子都行呐。

  “我,我家有个铺面可以出租的。”孙木匠还在努力,虽然他的铺子一个月才十块钱的租金,但也是一笔收入不是。

  舒雨摇摇头,“我们家不做买卖,再说房间也不够用,就是买下来,也得改回来。”

  这就没辙了,舒雨扭头跟外公打了电话,外公很是惊讶,“你们买房子做什么,长尾镇的房子不好吗?是不是你舅妈说什么混帐话了,还是又干了什么混帐事。”

  把家里的钱借出去给人骗,他也就忍了,毕竟儿子都没怪她,自己当公爹的也没什么可怪的。

  可要是跟外孙女过不去,他可不能依。

  舒雨赶紧解释,“不是这样的外公,高中三年呢,我不太想住宿舍,每天回家又太远。再说舅舅的工作,阳阳以后读书,都得着落到县城里。迟早是要买的,不如早买。”

  “那我跟他聊聊,八百简直是开玩笑,到我们村里建个三层小洋楼都够了。不行就找别家,又不是非他们家不可。”

  “他们家离学校近。”舒雨找了这么个理由,其实真正的理由是,这个铺面过几年可以用起来,给舅舅开个裁缝铺子。

  “行,我明天找他去。”金外公应下来。

  像他这样身体健康的老人家,最喜欢后辈来麻烦他,麻烦他是因为他有用,立刻精神百倍,出去找人打听孙木匠的消息去了。

  舒雨扭头又给舒雅打了一个电话,说要动用姐妹俩的存款,在县城买套房子。

  “就写你的名字。”舒雨名下都有两套房子,怎么也得先给姐姐来一套,等过几年上京城,再去京城来一套。

  钱一点点的赚,房子慢慢的买,她不慌不忙低调稳当的,悄悄增加着自己的资产。

  “我人都不在,直接用你的名字吧,那钱是咱们俩的,写谁的不一样。”舒雅根本无所谓的态度。

  “那我决定了,写你的。”舒雨也不跟她掰扯,都说了她人都不在,写她的她也反抗不了。

  舒雅没反对买房子就行,外公那头的行动也飞快,直接找了块地,跟孙木匠谈条件,五百块钱的同时,让柳湾镇把这一块好地批给他当宅基地。

  这年头农村和小城镇的宅基地不算难批,但想找块好地方也不容易,金外公人头多熟,一下子摆平了孙木匠可能需要很大力气才能摆平的事。

  孙木匠一盘算,也不矫情了,五百就五百,麻利的搬到媳妇的娘家暂住,然后张罗着去起房子。

  买房子的事惊呆了金明天,根本想不通为什么要在县里买房子,更不明白为什么要买这套有麻烦的房子。

  舒雨只能拿读书和工作来说事,然后使了一个眼色给外公,这是他们路上商量好的。

  金外公会意,转头对金明天道:“你也在单位挂个名,别以为他们俩姐妹的房子就是你的,你只是暂住,属于无房户。无房户单位是给分房的,凭什么不要,你是不是傻啊。”

  金明天的脸涨得通红,“我不是那个意思,从来没那么想过。”

  他只是下意识的觉得,自己有地方住,根本没操心过单位分房子的事。

  舒雨也是今天去过户,才听说缝纫机厂在讨论建员工宿舍的事,一问金外公才知道舅舅提都没提过这件事。所以特意让外公提醒他,一定得参加单位分房。

  这事她不能提,提出来好像是她赶舅舅舅妈走一样。外公提醒就不一样,不会落埋怨。

  而单位分房是这家注定会破产的工厂,给员工为数不多的福利之一。金明天是正工员工,而且是无房户,完全符合条件,不参加才是傻子。

  金明天就属于那个年代培养出来的傻子,根本不知道去争取利益,也根本不会去想这个社会也许会有变化。习惯于依赖国家或是单位给他们安排一切,自己只要好好干活就行。

  这里的傻子不是贬义词,而是感叹词。许多家庭可能都会在未来的二十年三十年里,感叹当初的父辈有多傻,那些年错过的机会也好,房子也好,十个手指头都不够用的。

  金外公一点情面也不留,“既然没想过,为什么不报名,听我的,明天就去报。”

  “单位里住房紧张,还有好多小年轻等着房子结婚。”这也是金明天没有报名的原因。

  “别人紧张,你借住在舒家,就不用紧张。以后小雅小雨结婚,带着外孙女婿住进来,你们还好意思一起住?”金外公干脆把话点明了。

  常红心在旁边听得脸一阵红,一阵白,心里更是猫抓一样痒痒,可她不敢说话。

  家里的存款被她败了个一干二净,换到别人家,打到半死娘家人都不敢说什么。可在金家,丈夫也好,公婆也好,都没为这件事对她动手。光这一点,她就只能装鹌鹑。

  其实在她心里,早就视长尾镇的房子为己物,不是说她想要,而是想着以后肯定是阳阳的。金家就这么一个孙子,外孙女还能占房产吗?没有这个道理。

  之前这些事没说开,大家就这么住着,也没人提。今天金外公把话挑开,常红心知道公爹说一不二,丈夫更不可能反驳。心中涌起巨大的危机感,是啊,他们竟然没有房子。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文中政府部门,单位,职务等等,都会模糊化处理,也可能会改个名字出现,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深究!

第82章 君临天下

  “他爹, 你明天一定得去挂个名啊, 不然以后阳阳怎么办,娶媳妇都娶不到。 ”常红心一下子急了,他们老了可以回农村,下溪村的房子公爹总得留给儿子吧。但阳阳怎么办, 必须得在城里有套房。

  金明天无奈道:“我知道了,明天就去。”

  缝纫机厂这几年的效益特别好,等着拉货的车经常从出货区一直排到厂门口, 相应的, 建宿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哪家工厂效益好了不建宿舍, 是得被员工骂到死的。毕竟关系着全体员工的利益, 老员工等着分大房子娶儿媳妇, 新员工等着住进老员工的旧房子娶媳妇,一个等一个, 都急着呢。

  金明天去报名, 登记的人看了他一眼,“无房户才有资格。”

  “我就是无房户, 长尾镇的房子是我俩个外甥女的,我爹作主,早把户主改到他们姐妹名下, 你们可以去查。”

  “你们家老爷子是个狠人,就不怕以后闹纠纷吗?”登记的人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写下金明天的名字。

  金明天哭笑不得,知道同事是误会他们家造假, 这事解释不清,反正看到自己的名字登上了就行。

  所有申请分房的员工名单都会被贴在墙上公示,是有人质疑金明天的资格,但是一查,长尾镇的房子还真是落在舒雅和舒雨的名下,他金明天确实是无房户。

  新盖的员工宿舍金明天肯定分不着,那都是领导和老员工才够得上的,最终分给金明天的是一套老宿舍的小两居。得等新宿舍盖好,老员工搬进新居腾出旧居,金明天才能领到钥匙。

  虽然暂时搬不了,但常红心还是很高兴,长尾镇的房子不是他们的就不是他们的吧,城里的楼房更好。

  半个月的时间很快到了,舒雨背着一个牛仔包,拎着一个编织袋,跟舅舅一块去了川市。

  她看了一眼川市这条熟悉的商业街,之前丽姐开的那家店,仍然开着门,装修和店名都没有变。但是进去一看,全是审美一般,质量一般的大众货,完全没有之前的品质和新意。

上一篇:穿书七零不做炮灰

下一篇:尘埃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