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 第82章

作者:甜饼 标签: 穿越重生

  舒雅叹气,“也是,出口的衣服多贵啊,美国人觉得便宜,对我们来说也是天价。”

  “我是说,一家哪里够,我的计划是未来要在国内开上千家服装超市。”

  “真的假的啊。”舒雅根本不敢相信。

  就算路英,也只是笑,根本不发表看法,年轻人对未来多一些期待,不是坏事。希望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对了,你许姨父家的女儿过生日,说好了去吃饭,你可别忘了。”

  “忘不了,我礼物都准备好了。”这里说的许姨父是指许警官,舒雨和他们家的关系一直处的很好,每年互寄的年礼,他们的生日,包括去深城,也不忘带些礼物给他们。

  “你就不用准备礼物了,你露个面就是礼物。”路英又对舒雅调侃道。

  今年电视上播放了红楼梦,可谓是红的一塌糊涂,哪怕舒雅只演了一个小角色,但只要说是红楼梦的演员,在老百姓眼里,仍是了不得的大明星。

  “路阿姨,您就别嘲笑我了,我就是一个小配角,还不知道毕业之后,有没有戏拍呢。”舒雅摸了摸这张脸,住在这条胡同里的人,已经认出她是红楼梦里的演员,时不时有小朋友凑在一起壮胆,用戏里的名字叫她,她刚反应过来,琢磨着怎么回应呢,叫的人早一哄而散,自己吓跑了。

  至于更广泛的范围,黛玉宝钗才是焦点,她一个小配角,还达不到路人皆知的状态。

  当然,在熟人眼里,这层身份又不一样。黛玉宝钗再好,那也不认识呀。身边认识的人是大明星,怎么能一样。

  到了晚上,路英送他们俩回学校,车里还有两箱苹果,“你们一人带一箱回宿舍,跟同学一块吃。”

  出版社的福利越来越好,路英自己也吃不了这么多东西,便常让他们姐妹俩带去学校,人多力量大,多少东西都能消灭。

  舒雨背着牛仔包,抱着一箱苹果进宿舍,“小的们,快来接驾。”

  “喳。”有人开门,有人接过苹果。

  不一会儿,宿舍里就响起“咔嚓咔嚓”的声音。

  “你阿姨的单位真厉害,福利这么好。到底是哪家单位,看看咱们以后能不能分去。”宿舍里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脾气禀性各异。

  就目前来说,刚开学没多久,都还收敛着个性,努力展示出自己最和善的一面,这段时间一般被称为蜜月期。

  “一所中学下头的三产公司,是家出版社,只要你看得上,社长都给你当。”舒雨当然知道,能考上这所学校的同学,日后根本不愁分配,去中学都不可能,更不会去一所中学的三产公司。

  问话的同学讪讪的,“那,那我可高攀不起。”

  “苹果都吃了才说高攀不起,不行不行,为了咱们能安心吃苹果,我看不如……”

  “把她卖了。”

  “臣附议。”

  “已阅同意。”

  一片玩笑声里,是没心没肺的大笑。

  “咦,隔壁是什么声音,我怎么听见有人哭呢。”一群人大笑之后,隐约听到隔壁传来的哭声。

  “好像真有人哭。”舒雨也听到了。

  “问问去。”

  “走。”几个人汲上拖鞋,去隔壁敲门。

  “出什么事了。”隔壁宿舍来开门的女生一脸愁容,见是他们勉强笑了一下,“是何婉家里有点事,吵到你们了吧。”

  就隔着一道墙,他们刚才的欢声笑语,人家也是听得很清楚的。

  舒雨尴尬的摸摸脸颊,“不会不会,你们不嫌我们吵就好。”

  既然没什么事,当事人何婉躲在蚊帐里不肯露面,他们也就不再深究。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不觉都写到一百章了,今天留评给大家发小红包,群么么大家!!!

第101章 工作室

  直到几天后, 宿舍里的温阮回来, 把门一关,压低了声音道:“你们快过来,我知道前几天何婉为什么哭了。 ”

  “为什么呀?”宿舍里的人凑过去,人人都爱八卦, 更何况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八卦。

  舒雨也竖起耳朵,把身体从朝着书桌的方向,转向朝着温阮。

  温阮等到自己成为焦点人物, 才将听来的消息娓娓道来, “我听说, 她爸的单位停产了。每个月只能拿一半工资, 福利也全停了。她妈没工作, 奶奶身体也不好,常年用药。为了给她凑生活费, 她爸竟然去卖血, 她同学知道了,偷偷写信告诉何婉。她看了信才知道这些, 哭了一个晚上呢。”

  “好惨。”翁琴有张特别可爱的娃娃脸,听完一张脸蹙的跟个包子一样,率先喊道。

  其他人也是心有戚戚然, 都觉得心里堵的难受。

  有人说起自己家亲戚的事,也有人说起同学的事,总归在全国各地,已经出现了很多工厂开工不足, 半停产甚至停产的情况。

  “现在全国都是如此,国家会想办法解决吧。”温阮想当然的说道。

  “国家肯定会想办法,但解决这么严重的问题,需要多长时间呢,几个月还是几年,工人等不起啊。”舒雨知道,像这样阵痛的过程还要持续十几年。

  生活在后世的人,可以轻描淡写来一句,这是改革必经的阵痛。总会过去的,看看现在就很好嘛。可当一切都很好的时候,当年这一批正当壮年的工人,早已是白发苍苍。

  而处于阵痛中的人,他们的痛苦是真的,失业是真的,付不出子女的学费是真的,付不出老人的医药费也是真的,甚至有地方会出现极端的情况,吃穿都无法保证,直接落到赤贫的境地。

  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就此改写,也是真的。

  “是啊,何婉就等不起,她找学校说要退学去找工作。老师把她拦下来,说会上报给学校,酌情减免她的学费。”温阮知道的还真不少。

  这个时候还没有助学贷款,但学校有减免学费的权力,也可以提供部分勤工俭学的岗位,但对于大部分需要帮助的学生来说,这几个岗位无疑于杯水车薪。

  “要是有人能帮帮他们就好了。”翁琴不光长的像娃娃,声音也软软萌萌的。

  “不如我们想想办法?”舒雨说道。

  “我们能有什么办法?”这是同学一致的看法,他们只是学生,社会和家庭对他们的要求,就是好好读书。

  “是要捐款吗?我可以问我爸要一点。”宿舍里一个柔柔弱弱的声音响起来。

  说话的是丘兰,穿的都是好衣服,却搭配的稀里糊涂。一看就知道,处于家里刚富起来,却还没来得及脱胎换骨的阶段。

  不过她性格倒是和善,就是有点沉默,不爱说话。刚才听到何婉的事,别人都是叹气,就她一个人默默流下眼泪。

  “她不会要的,何婉的性子我知道,很好强的。”有人轻声提醒。

  大家都是同学,本来没有高低之分。如果她接受同学们的捐款,以后要怎么面对大家呢。维护外表的自尊,控制内心产生的自卑,足以催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

  “我倒是有个主意,就是做起来有些麻烦,需要大家齐心协力。”舒雨知道,自己再不说话,很快又要歪楼。

  “什么主意,快说快说。”一听舒雨有主意,大家伙都激动起来。

  “我们可以试试看,利用手里的资源做点生意,贫困生自己也可以参加到生意里,所以算是自救,不算求人。”

  舒雨的主意是好的,但一群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想不出来,能做什么生意。更何况,生意就一定赚钱吗?要是赔本呢?

  “开家摄影工作室,你们觉得怎么样?”舒雨也没有去想什么新招,摄影工作室有现成的模版可以参考,而且并不复杂。

  “舒雨说的是天长地久那样的吗?他们家的婚纱可是天价,婚纱是国外的品牌,化妆师去香江学过技术。再说了,谁会来学校里拍婚纱照呢?”曲歌是当地人,知道的比较多。

  大家听完,都深吸一口气,我的天,这成本他们怎么可能开的起。

  舒雨笑说道:“我们不拍婚纱,拍写真,而且面对的就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消费群体。”

  这个时候还没有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的研究,其实还要加一个,学生的钱也好赚。能上大学的孩子,除非是贫困生,一般来说家长省吃俭用,也不会让孩子在外头节衣缩食。

  再加上学生没经历过自己赚钱的辛苦,花起钱来很大方,当然,这个群体的消费力,现在才慢慢打开,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被发现这是个金矿。

  “天长地久也能拍写真,你知道多少钱一套吗?最便宜的一套也得一百八十八元。”曲歌不相信这个价格,在学校里能有市场。

  说到这里的时候,曲歌忽然解开了一个疑惑。她第一次见舒雨的时候,就觉得她有点面熟,但一直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见过。

  现在提到写真,她才恍然大悟,天长地久的分店,曾经有一套非常出名的写真册,不知道多少人看过之后,点着要拍一模一样的。

  而舒雨就和照片里的模样,长的极为相似。

  不过算算时间,实在对不上,舒雨当时才上高一,而且是外地人,怎么可能跑到京城给天长地久当模特。

  所以她只当是人有相似,甚至没有说出来。

  “贵有贵的拍法,便宜也有便宜的拍法。我们可以推出九块钱的基础套照,我相信在学生当中,肯定有市场。”说起这个年代的婚纱摄影,舒雨绝对走在时尚潮头,所以对自己是相当有信心。

  “九块钱?”曲歌抽了抽嘴角,“要是真的,先给我来十套。”

  “我不知道天长地久是什么,但我知道舒雨说的是什么?”钱慧举手示意自己明白。

  “就是去年,两个小年轻,一个摄影师一个化妆师,在我们当地招待所租了一间房,给大家拍写真。一套是六张,一共十五块钱。他们没有门面,就在报纸上打广告招揽生意。”

  说着从行李里,摸出一张照片,“我不知道天长地久是什么样的,我想肯定比不上,反正我们的是这样的,拍的人还挺多的。”

  钱慧被抹了一张大花脸,蓝色的眼影画在她稚嫩的脸上,显出极重的妆容感。戴着奇怪的帽子,脖子上挂着廉价但夸张的项链,所谓的衣服,其实就是一块布在身上一裹。

  “都是半成品的布块往身上套,反正他们只拍半身。”照片加上钱慧的解释,大家明白了。

  “这也是写真?”被天长地久养刁了胃口的曲歌,自然是看不上这种地摊货一样的写真。

  但宿舍里的其他人,则是爱不释手,“真能拍出这种效果,我肯定要去来一套。”

  舒雨心想,京城人看不上,是因为有她这个重生者,恰巧推动了这一行业的发展,硬生生越过初期阶段,拔高了大家的欣赏水平。如果我不来,你也一样捧着地摊货的写真当成宝呢。

  “看样子真能行啊,不过九块钱是不是太少了。”虽然看不上地摊货的写真,但这个思路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

  “所以我们得充分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人家要买的东西,我们只要借就好。这需要所有人的努力,肯定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舒雨提出要求,大家愿意干就一起干,谁都得出力。

  “我问问我爸,他应该可以……”丘兰的话还没说完呢,急性子的温阮就笑着接茬,“是不是可以出点钱。”

  丘兰脸一红,点头道:“嗯。”

  舒雨说完自己的要求,大家各自领取任务,一个个初生牛犊不怕虎,拍着胸脯明天就去找人的找人,找关系的找关系。

  丘兰也领到任务,找她爸募捐五百块钱用于启动资金。

  丘老板接到女儿的电话,追问道:“五百够不够,要不然给你多拿点。哦哦,这事啊,跟你们老师说,这个女同学我包了,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说她的生活费学费我包了。你们是学生,哪里会做生意。行吧行吧,我不管了,出钱就行。”

  一脸宠溺的挂了电话,喜孜孜的对老婆说道:“快给兰儿汇一千块钱过去。”

  老婆噘了一下嘴,“我看那些同学是知道咱们家有钱,逮着她薅吧。”

  “去去去,头发长见识短,她不出钱别人怎么会带她玩,咱们家别的没有,就有点钱,这个时候不花,什么时候花。”丘老板是农民出身,承包乡里的小机械厂,赚到第一桶金。

  赚钱之后的头一件心事,就是希望改换门庭。女儿学习好,给他争气,以后肯定是国家干部。在他眼里,国家干部工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是国家的人,是干部,走到哪儿都能挺直腰板。

  他就是赚再多的钱,也是个农民,走到哪儿都要给人点头哈腰,直不起身板。

  丘兰习惯了父亲总会多给,她也习惯了不会把多给的钱自己留下来,直接将一千块交给舒雨,“给你。”

  “你是第一个完成任务的,厉害。”舒雨称赞之后,却没有接钱,而是让她直接管帐。

  “我,我不行的。”丘兰有些慌乱,她以为自己只是负责拉赞助的,没想到还得负责管帐。

上一篇:穿书七零不做炮灰

下一篇:尘埃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