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104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这……这能说明什么吗?”梅氏疑惑。

  “不能说明什么,我只是不喜欢有人跟着学我做同样的事情,还不打招呼而已。”

  顾乔只是单纯的觉得不舒服而已。

  顾晓若是有心要跟着她和顾婆子学,大可以问她种这些东西做什么用,但是从头到尾,顾晓都表现得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私下里却处处模仿。

  无他,顾乔觉得自己想干的事情被剽窃了,所以很不爽。

  就是不爽。

  这也是她现在口口声声“顾晓”,而非“晓晓”的原因。

  “反正从现在开始我不喜欢她了,您是我娘,您也不能喜欢她。”顾乔立即讲道。

  听到这霸道的口吻,还有这莫名其妙的要求,梅氏哭笑不得。

  顾乔又补了一句,“您不能因为她长得漂亮可爱就喜欢她,我才是您女儿。”

  “那你还送她兔子。”

  “那是为人处世。她帮我捉了兔子,我送了顾凌他们,总不好落下她。而且我只是不喜欢她,却也承认她做事细致认真。兔子在她手里,恐怕比在顾凌那三个男孩儿手里活得好多了。”顾乔回道。

  “你倒是都打算好了,小小的人,还知道为人处世。”

  “那可不是!”顾乔得意地扬了扬眉。

  “行了,这马上就隆冬了,我给沈昭兄妹各做了一件冬衣,罗小胖的也做了,过会儿吃了午饭,你跑罗家村一趟,给他们送去。”梅氏叮嘱道。

  顾乔嘀咕:“做沈昭和沈晚的就行了,何必做罗小胖的呢?浪费布料。”

  梅氏听见了,立即笑答:“这不是你说的吗?为人处世。”

  顾乔没憋住,顿时被梅氏逗笑了。

  顾婆子巡完地回来,就瞅见娘俩正笑得欢,不禁问道:“这是讲了什么好听的笑话吗?怎么就笑成这样了?”

  “没说什么,奶奶,麦子长得好吗?”顾乔连忙问道。

  “长得好极了,不止麦子,青菜和芥菜都长得很好,过几天就可以去追肥了。”顾婆子回道。

  前些日子断断续续堆了些杂草在粪坑里,如今就等着肥料沤烂发酵好,回头好用来追肥。

  “趁着这几日没事,咱们推点儿豆腐吃吧。”顾婆子建议道。

  蔬菜因为中途被兔子啃掉,后来补种的到如今还没有长大,顾乔家一直吃的都是之前晒的盐菜、干豇豆、菌子以及坛子里腌制的菜。

  这天天吃都腻味了,顾婆子便想吃豆腐了。

  “我还说一会儿让巧儿给沈昭他们送衣服去呢,这样的话,要不等明日豆腐做出来再去?”梅氏征询顾婆子的意见。

  “行。”顾婆子也不是吝啬之人。

  就这样,梅氏连忙泡了豆子。

  顾婆子又道:“明儿磨豆子弄豆腐,叫上高氏来帮忙吧。”

  自从菌子中毒事件后,高氏就不好再没脸没皮地来梅氏这边打秋风、摘蔬菜了,柳氏也有意修复两家关系,两家倒比以前和睦许多。

  梅氏连忙笑着应了,“好。”

  第二日,梅氏去请高氏,谁知道高氏竟然没来,反倒是柳氏来了。

  正在磨豆子的顾婆子有些惊讶,梅氏在顾婆子开口之前就附在她耳边说了两句,顾婆子眼眸一抬,里面闪现出惊喜的颜色,随后连忙对柳氏说道:“大喜事儿啊,那就提前恭喜弟妹了。”

  柳氏连忙“嘘”了一声,随后捂住嘴笑个不停。

  “什么事啊?”顾乔不禁问。

  “嘘,不能说。”顾婆子朝她摇了摇头。

  顾乔瞧着她们三人神神秘秘的样子,又见柳氏笑得见眉不见眼,心里隐隐有所猜测。

  不过既然大人们不说,她也就不问了。

  等到豆汁磨好,梅氏那头也生了火,顾乔便和顾婆子一道将豆汁抬进灶房里去,然后把豆汁倒入锅中加热。

  这一次,顾乔终于能够完整地看到做豆腐的过程了。

  她负责烧火,柳氏便负责在锅里搅动豆浆,顾婆子和梅氏则在准备纱布和十字架,然后将十字架挂在大锅正上方的横梁上,又将纱布弄成的布包吊在上面。

  等到豆浆熬开后,她这边听从顾婆子的吩咐退了柴火,梅氏和柳氏则像她上次看见的那般,将豆浆舀进了那布包中。

  这便是豆包,它的主要用途便是将豆腐渣和豆浆分离。

  这可是个力气活,顾乔瞧见柳氏摇晃布包,额头都弄出了汗。

  要知道这可是腊月啊。

  “接下来要做什么?这还是豆浆啊。”顾乔望着锅里略带黄色的豆浆,有些疑惑。

  “接下来啊,就要点卤水了,这可是最关键的一步。”顾婆子回道,手里端着一只碗。

第154章 去看沈昭,冬日砍柴(三更)

  顾乔连忙凑过去,见顾婆子还在搅动碗里的略带白色的水,不禁询问:“奶奶,这就是卤水是吧?您先前放的是石膏粉?”

  “对,就是石膏粉做的卤水。”

  说着,顾婆子端着碗来到灶边。

  她试了一下豆浆的温度,然后点了点头,左手端着碗,右手拿着勺,然后一点点将碗里的卤水倒了下去,与此同时,右手配合握住勺子搅动豆浆。

  顾乔与顾婆子一样,一直全神贯注的观察着豆浆的变化。

  令人惊奇的是,原本还是液体的豆浆,竟然在倒入卤水后,随着勺子的搅动变成了豆腐脑一般的液体。

  顾乔只觉得,这就好像初中时做化学实验的那种奇妙体验。

  顾婆子没有继续倒卤水,而是观察了一番,紧接着又补充了一些卤水。

  柳氏在旁边笑道:“这做豆腐了,看着容易,但这豆浆烫不烫还有卤水的多与少,那可都是大有讲究的。一旦哪个环节把握不好,这豆腐啊就成不了。就算是成了,那做出来的豆腐也不好吃,要么太嫩要么太老。”

  “那可不是。”顾婆子将装卤水的碗放到旁边,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堆了起来,“我还记得当年自己第一次点豆腐,就做得太嫩了,结果石头一压上去,豆腐就全散架了,当时可心疼死我咯。”

  “我还不是!”两个老婆子立即相视笑了。

  做了这么多年妯娌,当年看对方出糗跟看笑话似的,如今想来,却早已没了那么多计较,只剩下会心一笑。

  “一晃啊,几十年过去咯!”柳氏忍不住感慨。

  “可不是,不知不觉就老咯。”顾婆子答道,然后将锅盖盖上。

  “奶奶,这豆腐还没成吗?”顾乔忍不住问。

  “没呢,得等到豆腐脑出来,清水也出来了,才能开始压豆腐。”

  “哦。”顾乔点了点头。

  等到豆腐花与清水分离的时候,顾婆子将豆腐花舀到了提前准备好的木盒子里,那木盒子里放着纱布,她将纱布把豆腐盖上后,又加了干净木板,然后几人合力搬了石头将豆腐压住。

  如此工序,便是最后的压豆腐了。

  “这还得等些时候,这样,巧儿你和我下地里去,豆腐都做好了可不能没有菜,和叔祖母摘白菜去!”柳氏对顾乔说道。

  顾乔忙望向顾婆子。

  顾婆子挥手,道:“去吧。”

  顾乔这才跟着柳氏出了门去。

  既然柳氏有意示好,顾乔一家也配合,等顾乔和柳氏把菜摘来后,梅氏这边已经焖好了两家人的米饭。

  “我已经和高氏说好了,让她别做饭了,中午你们一家人都过来,咱们吃顿便饭。”顾婆子对柳氏讲道。

  “这怎么好意思?”

  “怎么不好意思,我们这是想吃你家的新鲜大白菜呢!”顾婆子笑道。

  就这样,梅氏做了一大锅白菜炖豆腐,又炒了一个干豇豆,拌了一份凉拌地米菜,两家人围着地炉,吃得满足不已。

  顾拓一个劲地夸顾婆子做的豆腐好吃。

  等到他们走后,顾婆子又割了四块给他们带回去。

  这一次顾婆子做的豆腐比上一次多,一共做了两板豆腐。

  她的那个木板模子是方形的,一板豆腐横切三刀、竖切三刀,便能切出十六块豆腐来。

  她又切了六块豆腐,让梅氏给梅涣青带四块,给梅崇岭带两块过去。

  顾乔这边则切了四块,给罗洪一家送去。

  这吃的送的加一块儿,两板豆腐最后竟然就只剩下不到一板。顾乔数了数,还剩十四块。

  “去吧,早去早回。”顾婆子对两人嘱咐道。

  梅氏和顾乔这才一起出了门。

  冬日里天黑得早,而且外面太冷。

  为了节约时间和少受冻,母女俩分头行动,顾乔主动要求去罗家村,梅氏则去梅家村。

  顾乔觉得竹篮太重,就用了自己的那个布袋。

  那个袋子足够大,装了三件冬衣再装四块豆腐,毫无压力。

  沈氏看到顾乔这又是送衣服又是送豆腐的,立即亲热地将顾乔拉到灶房里烤火。

  沈晚正在做地炉旁边缝衣服,见顾巧儿过来,面色微红的喊了一声“巧儿姐”。

  顾乔应了,走了过去。

  一看,沈晚那针脚密密实实,顿时汗颜。

  要知道,沈晚年龄可比她还小一些。

  不过等瞧见沈晚中指上拿针的老茧,以及她指头上的小伤口,她就有些于心不忍。

  沈晚却瞧着她的布袋,有些惊奇,“巧儿姐,你这花色和图案,倒是稀奇。”

  “我也不懂,这是袋子上原本就有的。”顾乔含糊道,然后扭转头,客气地向沈氏建议,“婶婶,要不衣服先拿给小晚和小胖试一试?若是不合身了,我再让我娘改改。”

  “哼!我不试!”罗小胖扭开头,还瞪了顾乔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