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121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顾乔忙将最后一块纱布搭在竹竿上,然后擦了手急匆匆地进了灶房。

第178章 请吃喜宴,一见钟情(三更)

  沈晚对做甜酒酿也感到好奇,梅氏笑着抽走了她手上的麻线,对她讲道:“去看吧。”

  “谢谢干娘!”沈晚跟着沈昭叫梅氏干娘。

  这几日相处,沈晚已经同梅氏三人熟络起来,行事也大方多了。

  两个小孩围着顾婆子,看她怎么做甜酒酿。

  只见顾婆子将蒸熟的糯米倒进了筲箕里,然后打来了干净的井水,竟然直接浇在了饭粒上。

  这就是个急速降温的过程。

  随后她拿来了一双长筷子,将糯米饭粒扒开,使其松散。

  这时候糯米饭粒仍在冒着白色的水汽,还有微微热度。

  顾婆子将从城里买来的酒曲洒在了上面。

  顾乔发现,那就是些白色的粉末,不免感到十分神奇。

  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啊。

  古人竟然在很早以前就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用于酿酒的酒曲,如麦曲、米曲等,这才有了后来酿酒业的长足发展。

  等顾婆子将酒曲与糯米饭粒拌匀了后,她又找来了一个干净的木盆,然后将筲箕里的糯米饭粒倒进了木盆里。

  接着,她将木盆里的饭粒用勺子压得平平整整。

  “接下来呢?”顾乔好奇。

  “接下来啊,咱们得耐心等待。”顾婆子一边回道,一边找来了木制的小锅盖将木盆盖住,然后又去卧房里拿出了去年的那床破棉被。

  沈晚瞧见她竟然用破棉被将木盆裹了个结结实实,还将裹好的棉被放到了地炉旁,忍不住问道:“奶奶,这木盆还要烤火吗?”

  “这得暖和才能酿成甜酒,这两天啊,火可不能熄了。”

  所有的美食都需要一个耐心等待的过程,尤其是这古代,因为存储受限的原因,大部分的美食都需要发酵,自然就更需要时间的考验。

  顾乔想到甜酒的美味,就忍不住流口水,不由得期待起两日后揭开锅盖后的场景。

  只是还没有等到甜酒酿好,罗洪便来了。

  沈昭已经可以下床,但顾婆子她们一合计,只怕罗洪将沈昭接回去后又让他干重活,便让沈昭装作重伤下不了床的模样。

  罗洪听说沈昭虎口逃生,又见他瘫在床上精神萎靡,巴不得顾婆子一家人留着他,只说想把沈晚带走。

  “罗家侄儿啊,昭儿他也是可怜,现在伤重动弹不了。他最是亲近小晚,便让他兄妹二人在一处好了。马上就要开春了,也不知道昭儿能不能赶得上族学开学。我们族老可是应允了要帮昭儿和小胖出束脩的呢,这多好的读书机会啊。”顾婆子说着,一边说一边抹眼泪。

  果然,罗洪听到这话,再不说其他,只道麻烦顾婆子一家照顾沈昭了。

  嘴巴上说着麻烦了,特意来一趟却不见带粮带米。

  等他走后,顾乔不禁冷哼一声,“若不是用罗小胖的束脩敲打他,恐怕他愣是要将小晚拉回去做苦力。”

  “嘘。”顾婆子让她小声些,别让沈晚听见了。

  顾乔撇了撇嘴,心里却跟明镜似的,这罗洪若不是为了将沈晚抓回去当苦力,只怕压根不会登门。

  沈昭和沈晚在她家呆着,他正好节约粮食。

  这一趟过来,不过是为了确定沈昭的情况,好做打算而已。

  顾乔这心里正不平,没想到院门又被人敲响了。

  “谁啊?”顾乔连忙到院子里去开门,一见是顾旌,她不由得愣了愣,连忙喊道,“旌叔好。”

  “巧儿,你娘和你奶奶呢?”顾旌问道。

  顾乔立即朝身后喊道:“奶奶,娘,旌叔来了!”

  顾婆子和梅氏急匆匆地从屋里走了出来。

  “旌侄儿,可是家里有什么喜事?”顾婆子见他神采奕奕,不禁笑问。

  “婶婶真是神机妙算,初二那天顾斺家生了个大胖小子,我这是挨家挨户的报喜来了呢,邀请你们下个月初二去家里吃满月酒,到时候还要请婶婶搭把手来帮厨。”顾旌回道。

  “哟,初二那天生的?我们这关门闭户的都不曾听说,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到时候一定来!”顾婆子连忙回道,又道了喜。

  顾旌说完,又面带喜色的离开了。

  “娘,斺叔是旌叔的亲弟弟,那这个孩子岂不是顾凌的堂弟?”顾乔不禁问道。

  顾婆子点头,然后不禁叹道:“这生了个女儿还好,生了个男娃?只怕族老家要热闹了。”

  “什么意思?”

  “没什么。这可是咱们顾家村第一次有人家办喜事,族老家的曾孙子,还得备一份厚礼啊。”顾婆子已经开始操心起礼物的事情来了。

  “咚咚咚。”门又被敲响了。

  “嘿,今儿怎么这么热闹?”顾乔惊奇,转身去开了门,忍不住嘀咕,“这回又会是谁?”

  刚一开门,就瞧见梅涣青和梅执恕两人。

  “啊!是舅舅!”顾乔开心地喊道。

  梅氏和顾婆子看到梅涣青父子也很高兴,连忙将人请进屋里。

  梅涣青是来瞧沈昭的,顺便给他带了一身梅执勇的旧衣服。

  趁着大人们在屋子里说话,顾乔偷偷拉起沈晚,然后将梅执勇拽了出来,带他去灶房里看睡在稻草窝里的小团子。

  “表哥,我们家小团子乖吗?”她扬起眉毛问道。

  “小团子?”梅执恕偏头看向窝里的小东西。

  “对,它的名字叫小团子,乖吗?”顾乔又问。

  梅执恕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小家伙柔软的毛,然后笑了,“是挺可爱的。”

  “它是狼。”

  “嗯?”梅执恕的手顿住。

  沈晚有些着急,不禁看向顾乔,因为那日顾婆子和她们说好了的,小团子是狼的事情是不能对外说的。

  顾乔却给了沈晚一个安心的眼神,继续对梅执恕讲道:“我说它是小狼,不是小狗。”

  这一句话,吓得梅执恕连忙收了手,“表妹,你开什么玩笑?”

  “哈哈哈哈哈!逗你的,小团子是小狗,嘿嘿嘿。”顾乔的恶趣味得到了满足,立即笑了起来。

  “你这个丫头,怎么总是捉弄人!”梅执恕连忙用手指戳了戳她的额头。

  顾乔捂着额头,笑得更欢了。

  沈晚则完全懵掉了,看了看梅执恕,又看向顾乔。

  梅执恕见她笑得前俯后仰,颇为无语,他叹了口气,一偏头,这才注意到了蹲在顾乔身旁的沈晚。

  沈晚一脸茫然,那模样像极了他以前偶然遇到的梅花鹿,一双眼睛纯净清澈,叫人不忍伤害。

  梅执恕呆了呆。

第179章 卖萌可耻,田水牵扯(四更)

  “表哥?”顾乔见他发呆,不禁顺着他的目光,然后就发现他正盯着人家沈晚。

  梅执恕这才回过神来,连忙撇开视线,“啊,那个,我去看看爹他们好了没?”

  顾乔瞅着梅执恕脚步忙乱,不由得又看了看身旁的沈晚。

  沈晚脸色微红,不禁小声问顾乔:“巧儿姐,你怎么骗大表哥啊?”

  “你不觉得骗他很好玩吗?”顾乔绷不住又笑了。

  “好玩?”

  “你啊,和你哥哥一样,一板一眼的。不对,你哥心眼可多了,你怎么一板一眼的?”

  沈晚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等到梅涣青带着梅执恕离开的时候,她跟在顾乔身后将梅氏父子送出了门。

  瞧见梅执恕看过来,她不由得往顾乔身后躲了躲。

  顾乔没发现她的动作,拉着她的手笑嘻嘻地去了灶房。

  第二日,甜酒酿便发好了,顾乔发现,原本的糯米饭粒里竟然渗出了一层汤汁,低头去闻,已经隐有酒味。

  “这甜酒还得再放放才好吃。”顾婆子说着,将盆里的甜酒酿舀进了一个空坛子里装着,然后将坛子放到了阴凉的角落里。

  等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顾婆子将梅家送来的吊浆粑干粉加水揉成了粑粑,梅氏又将买来的芝麻炒香磨成粉末,二者合一做成了黑芝麻馅的汤圆,佐以今年新酿的甜酒,最后弄了一锅应景的甜酒汤圆。

  汤圆白白胖胖、圆圆滚滚,盛在漂浮着糯米粒的甜酒汤里,看上去令人食指大动。

  顾乔用勺子舀了一颗汤圆,吹了吹,然后轻轻咬了。

  白色的汤圆软糯可口,黑色的芝麻香酥细腻,糯米粒的甜酒芬芳醉人……

  “哇,好好吃。”她立即将剩下的半颗汤圆送进嘴里,又喝了两口甜酒汤。

  沈晚的眼睛也瞬间被点亮,同样被美食所征服。

  “吃了汤圆,团团圆圆,以后都会好好的。”顾婆子笑着为她们祈福。

  元宵节便在这简单的幸福里过去了。

  过了元宵,天气便暖和起来。

  过年那天下的雪早就化成了水,不见任何踪迹,顾婆子和顾乔开始商量家里今年耕种和养猪的大事。

  顾乔建议将家里一半的田用来种红薯。

  “稻谷还是要种的,不能用田来种红薯。”顾婆子在这件事上非常执着,怎么都不同意顾乔的建议。

  “奶奶?咱们家一共十二亩地,粮仓里还有那么多稻谷,”顾乔不明白,“就算分一半,也就是六亩地用来种稻谷,也完全可以保证咱们家一年的粮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