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129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第191章 买到小猪,爬墙葡萄(四更)

  “这有什么用吗?”顾婆子问。

  “当然有用!”顾乔回道。

  她请顾婆子将锅里的汤汁一并舀到木桶里,然后撒上了些盐,等冷了后方才盖上盖子,然后拎到了屋子阴凉的角落放好。

  “等两日后豆子稀了,还需要这汤汁呢。”

  一晃,两日时间便过去了。

  等顾婆子和顾乔揭开棉被和木盖子后,果然看到豆子发酵好了。

  原本黄色的豆子颜色变得略微深了一些,还变得稀了,并且豆子和豆子间有粘稠的液体。

  “接下来怎么做?”顾婆子问顾乔。

  “接下来就同腐乳差不多,按照咱们的口味调制佐料,与这豆豉拌做一起,然后想吃水豆豉的,便用前两日留下来的汤水泡着,用坛子装好;想吃干豆豉的,咱们得费功夫将豆豉捏成团,然后放到火上炕干。”

  说做就做。

  顾婆子和梅氏也不知道究竟是干豆豉好吃还是水豆豉好吃,便决定各做一半。

  她们用盐、花椒、香叶等佐料与发酵好的豆豉拌做一起,然后将其中一半豆豉倒入了晾干的空坛子里,接着又掺了豆汤。

  另外的豆豉则捏成了一个又一个约摸汤圆两倍大的团子,然后用筛子装着,接着将筛子吊到了灶头上。

  “这没个十天半月功夫,怕是烤不干。”顾婆子一边固定筛子一边讲道。

  “等半月过后,就能知道咱们的豆豉是成还是不成了。”顾乔却很有耐心。

  “不过,咱们今天可以先尝一尝腐乳成了没。”顾婆子刮了刮她的鼻头,讲道。

  她的手上还有黑色的烟灰,这一刮,顾乔的鼻子立即沾上了一抹黑色。

  “哈哈哈哈,花脸猫。”顾婆子还笑她。

  梅氏正把坛子的盖子打开,偏过头一看,顿时也笑了起来。

  “呜呜!”小团子围着顾乔,尾巴甩了甩。

  “你怎么也跟着瞎起哄!”顾乔说着,立即捡了一枝柴,伸进灶膛里往锅底一刮,然后粘在手上,迅速地往小团子的两腮一抹。

  小团子背上的毛虽是灰色的,脸颊两侧靠着下颌的地方,以及下颌、肚皮却是乳白色的毛,这一沾灰,顿时像画了胡子一般。

  它现在还没长开,毛茸茸的一团,又肥又圆,这两道胡子画上去顿时不伦不类,不但不显凶悍,反而蠢萌蠢萌的,叫人忍俊不禁。

  霎时间,屋子里满是笑声。

  “哎哟。”顾婆子甚至捧着肚子,只觉得要笑岔了气。

  好在梅氏最终忍住了笑,将腐乳给捞了起来,用美食堵住了大家大笑的嘴。

  腐乳口感细腻,风味十足,除了咸一些,简直就是无可挑剔。

  但如果不咸它就放不长。

  “这样的话,咱们早上就可以用腐乳配馒头了,或者年糕,这样一来就有滋味多了。”顾婆子笑道。

  顾乔算了算,她家的早餐种类越来越多了。

  这几日正是白菜抽薹的时候,可用年糕与白菜苔一起煮来吃,也可以煮甜酒酿汤圆,还可以馒头配腐乳,三天之内保证不重样,真好。

  日子在忙碌中过得更快,这一晃,盐菜也腌制好了,顾婆子赶紧又进了城。

  这时候罗庆已经开始犁地了,为了进城买猪崽,他还耽搁了一天的时间。

  因为猪崽比较多,牛车装不完,顾婆子还借了卢氏酒楼的驴车,付了三十文钱,顺道把猪崽和坛子一块儿运回来。

  这一次,顾婆子和梅涣青家各自买了六头猪,罗庆家买了四头,顾旌家竟然又买了八头。

  这样与上次相加算起来,顾婆子和梅涣青家各养六头,罗庆家养了八头,顾旌家则养了十一头。

  十一头猪,每头猪崽两百文,那就是二两多银子,若是按照族老家去年的收成来看,怎么都没有这么多钱,何况族老家还买了小牛。

  “这么看,族老家肯定有不少家底。”顾乔忍不住猜想。

  “村里人都这么说,可谁也不知道族老的家底是多少,何况他家才办了满月酒,没准收了不少份子钱。”顾婆子对于捕风捉影的事情并不感兴趣,而是指着背篓里的植株,对顾乔说道,“枣树买来了,你快看看种在哪儿合适,另外还有葡萄藤。”

  “葡萄!”顾乔喜出望外,立即走上前去。

  这一次她没有跟着进城,没想到她奶奶竟然买了这么多好东西。

  旁边的荒地已经开垦出来,顾乔略微思考了一下,决定将葡萄藤种在院墙根下,这样葡萄藤长出来的时候就不用做架子了。

  “不行,葡萄藤容易招蛇,还是种到旁边的荒地里去吧。”梅氏建议。

  “没事的娘,我再种上蛇倒退,也就是河白草,蛇就不敢来了。”她的植物百科可不是摆设。

  “可以,种院墙下好,到时候葡萄挂着也好看。”顾婆子赞成。

  如此,顾乔便将葡萄藤种在了与蔷薇花相对的另外一面院墙底下,另外又将枣树种到了荒地里。

  原本这荒地里她还想扦插木姜子树的,可自从沈昭上山遇到了狼和虎后,顾乔就再也不敢上山了,自然也不敢去摘木姜子的枝丫。

  顾婆子则和梅氏将买来的坛子全部洗干净,然后放到院子里晾干。

  “明日就把盐菜全部装了,这二月,竟然一晃也要过去了。”顾婆子不禁感慨。

  她不说顾乔还没觉得,这样一算,自己来到顾家村竟然一整年了。

  家里的房子、院子似乎都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一年下来,粮仓满了,家里的吃食多了,田里也全是蔬菜粮食,猪圈里还有小猪,粮仓下还有鸭子……

  日子,正在一步步向好。

  “奶奶,我打猪菜去了哈!”顾乔连忙讲道。

  家里有了小猪,从今天以后她便多了一个重要的活计——打猪菜。

  六头小猪,这可不是六只鸡、六只鸭,吃得可多了,所以顾乔不敢含糊,赶紧挑了箩筐去割草。

  “注意安全,别走远了,要是挑不动,就回来喊我们,听见了没!”梅氏不放心,连忙对她叮嘱。

  “知道了!”顾乔应道,开心地出了门。

  这养猪可是她的主意,她定要养出个名堂来。

第192章 顾乔受伤,砍剁猪菜(一更)

  这个时节,虽然天气冷一些,但是依然有草,再加上顾家村就只有她家和族老家养猪,所以猪草倒也不是很难找。

  大约半个多时辰,顾乔终于割了两箩筐的猪草。

  “小团子,走啦!”她朝在草丛里撒欢跑的小团子喊道。

  听到自己的名字,小团子立即朝她的方向跳跃着跑过来。

  “乖,咱们准备回家咯!”顾乔揉了揉它的小脑袋,对它讲道。

  “呜呜!”小家伙欢快地甩了甩身子。

  顾乔笑着站起来,先是掂了掂箩筐的重量,觉得自己应该能行,随后才将箩筐的绳子拎起来,绕在扁担头上固定好,等两头绳子都绕好后,她蹲下身子去,试着抬起扁担朝前前。

  这单独拎的时候倒不觉得箩筐有多沉,可当所有的重量压在肩膀上的时候,顾乔脚下一个踉跄,差点儿没摔倒。

  她连忙蹲下身体,将箩筐放下,然后深吸了几口气,调整呼吸,这才再次抬起扁担。

  一步。

  两步。

  她晃晃悠悠地伸出脚,竟然抬起两筐猪菜走了起来。

  以前她都是用背篓背东西,这还是她第一次尝试用扁担抬东西。

  肩膀和扁担接触承重的那个地方火辣辣的,顾乔咬牙坚持,努力往前迈步。

  因为第一次挑东西没有经验,顾乔走路的时候,两头的箩筐一齐往前又一齐往后,一下一下地晃荡。

  箩筐被绳索吊在扁担上,就像秋千,荡悠悠的,而且极有节奏,摆幅越来越大,顾乔已经快控制不住了。

  糟糕!

  她刚在心里这么想,整个人就随着往前摇摆的箩筐向前栽去。

  “扑通”一声,箩筐掉进了田里,顾乔也被拌倒摔在田埂上。

  “嘶。”扁担砸在顾乔脖子上,这都不算,最要命的膝盖磕在田埂上,疼得钻心。

  手掌也挫伤了,顾乔从田埂上爬了起来,发现巴掌上全是泥巴。

  “呜呜!”小团子跟在她后面,连忙叫了起来,随后从她身侧挤到了她前头。

  “没事啊。”顾乔出声安抚它,然后侧身就着旁边的田水将掌心的泥巴给洗干净。

  手掌有些火辣辣的疼,但是她却管不得了,连忙将倒进田里的箩筐给捞了起来,又将散在水田里的猪草捞起来。

  这个时候田水还是很凉,还好不刺骨,顾乔忙活了好半天才将两个箩筐并猪草全部打捞起来。

  虽然摔了一跤挑箩筐失败,虽然她的膝盖和手掌也还很疼,但顾乔仍是决定自己咬牙坚持,靠自己将猪草挑回家去。

  毕竟顾婆子和梅氏都很忙,她不能连这么一点儿小事都做不好,而且总不能日后天天打完猪草还要跑回家去求助顾婆子和梅氏。

  想到这里,她揉了揉膝盖,然后重新将箩筐上的绳索绑到扁担上,试图再次将箩筐挑起。

  “呜呜!”小团子在她前头蹦蹦跳跳。

  “没事,我能行的,你走我后头去,不然我怕踩到你。”顾乔又对它说道。

  她对小动物总是很有耐心,而且常爱与它们对话,因为她发自内心地觉得,它们并不是不懂,只是不会说话而已。

  “乖,去后面。”她用手推了推小团子的肥臀。

  小团子哼唧两声,最后还是乖乖地站到了她后面。

  这一次,顾乔张开双臂,用两只手抓住箩筐的绳索,不再急功近利,而是保持节奏往前迈步,步子也不敢迈得太大,以防再次出现箩筐晃荡将她拽得扑倒的情形。

  如此一般艰难前行,最后她一路走一路歇,竟然没有再次跌倒,而是顺利地将猪菜挑回了家。

  “哎呀,你怎么自己挑回来了?累不累?”梅氏连忙放下手里正在清洗的菜薹,急急忙忙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