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138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等撒上盐后,顾婆子和梅氏再倒入下一盆拌匀的菜块,接着撒盐,如此这般,循环往复,直到将所有的菜块全部倒进缸中。

  随后,顾婆子听顾乔指挥,在菜块表面加上竹隔板,然后将顾乔从河滩上捞回来的洗干净泥土的石头一块一块地放到隔板上。

  榨菜之所以叫做榨菜,便是这“榨”的工艺。

  加入石块就是为了“榨”菜。

  等瞧见菜块基本上已经压平,顾婆子便打来井水,将菜块泡着。

  一天半后,顾婆子和梅氏将石块捡开,把菜块在盐水中淘洗干净,随后将盐水倒了,重新用竹隔板垫在水缸四周。

  随着梅氏他们将菜头丢进缸内,顾乔便负责用大木棍将丢进来的菜块层层压实,随后盖上竹隔板。

  如此等待一天后,再进行第二次腌制。

  这一次的盐要比上一次重。

  拌匀后又与第一次差不多的方法,进行压榨。

  “这一次要等二十天,那时候咱们家得忙着春种了。”顾乔拍了拍手说道。

  “恐怕等不到芥菜榨好咱们就要忙着春种了,而且盐菜也要出坛了,这事情还真是一茬接一茬。”顾婆子笑。

  “那可不是,明日就是寒食节了呢。”顾乔这才发觉,忙碌起来时间过得飞快。

  去年寒食节,她家都没有什么冷食可吃,今年可大不一样了。

  虽然不能生火,但梅氏早就准备充分,除了冷粥冷面,还有糕饼、凉菜等。

  等到去山上祭祀的时候,更不像去年那般冷清,而是特意做了祭品蛇盘兔,又烧了香蜡纸烛。

  顾婆子不免伤怀一番,站在顾盛坟前絮叨,将这一年的事情唠给他听了,又让他保佑一家人平顺健康,如此一番,三人才下了山。

  这个时节大蒜已经抽薹,顾婆子摘了蒜薹,趁着春种之前,装了鸭蛋、蒜薹和盐菜,与顾乔一齐进了城。

  这蒜薹炒肉正是五味楼这个时节最畅销的一道时令菜品,顾婆子将鸭蛋和蒜薹卖给了卢氏,继而又将竹篮子里的那一小份盐菜送给了卢氏。

  “上次你不是说要送给贵客尝一尝吗?我这次带来了。”顾婆子说道。

  “不用尝了。我上次不是说找个机会让人带去给员外家尝一下吗?谁知道那员外家前两日出城踏青,路过我这酒楼,在我这儿用饭,我就赶紧用这盐菜做了个炒饭。这盐菜味道正、又香,再加上贵客们这几日吃冷食吃得胃里都空了,这不,就问我盐菜怎么做的?非要买。我这正想着怎么联系你呢!”

  “真的啊?”顾婆子喜出望外。

  “不过员外他们家要不了多少。这有钱人啊就是讲究,要荤素搭配,不能多吃这等不新鲜的盐菜。量虽然要得不多,却出手大方,愿意出十五文一斤。”

  这个年代,猪肉价二十文一斤,盐十五文一斤,盐菜能出到这价格,那可真是出手阔绰了。

  “行,那你要多少?我家新做的盐菜大概还能有十日就能好,你看我什么时候给你送来。”

  “十日?那你就等好了立即给我送来吧。这样,要个十斤。嗯,我这店里再要个十斤,但这十斤,你得给我便宜一些。”

  “成,没问题,你看价格多少合适呢?”顾婆子虽然松了口,却又将难题推给了卢氏。

  卢氏笑道:“那我就厚着脸皮叫婶婶让我五文,可行?”

  那就是十文一斤。

  这看上去砍价是狠了一些,但与顾婆子内心最开始的期待是一致的,于是顾婆子爽快应了。

  回到家后,接下来就是忙得让人无法喘息的春种时节。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今年除了种瓜种豆,还要种棉花、芝麻、黄豆、葵花等。

  连日小雨滴答,正是播种的好时节。

  “谷雨下雨棉花肥,咱们得赶紧下苗。”顾婆子笑道。

  一家人连轴转,两三天的功夫种一块地,愣是在十日之内将需要栽种到坡上的作物全部种下了。

  等坡上的作物种下后,顾乔又去正房的地里检查她用竹席圈起来的空地。

  那是两尺见方的空地,是去年种西红柿苗的地方。

  虽然她已经留了种子,但万一有烂在地里的种子能够发芽呢?

  顾乔蹲下身去拔除杂草。

  有桃木手串的好处便是,即便幼苗很小,她肉眼尚且分辨不出,却依然可以靠着桃木手串的功能分辨出植物种类,不用担心拔错苗。

  “怎么样?出苗了没?”顾婆子问顾乔。

  “还在拔草,我再瞅瞅。”

  过了好一会儿,顾乔突然停下手,“奶奶,有,真有!”

  “呵呵,还真有啊,快拔了草,准备洗手吃饭了。”顾婆子喊道。

  “嗯,我很快的。我把草赶紧拔干净,然后把西红柿种子也撒下去!”

第205章 给沈昭谋庇护(二更)

  “那我过来帮你。”

  “不用。”顾乔手脚麻利,很快将杂草除尽,然后用小锄头松了地,然后又将珍藏的西红柿种撒了下去。

  “秧苗秧苗快快长,姐姐可等着你们致富呢!”顾乔忍不住念叨道,说着还特别中二的伸手隔空一抹。

  “呜呜!”小团子在院子里冲着她叫唤。

  “别吼,嘘,我在做法呢!日常做法求致富,哈哈哈哈!”说完顾乔被自己逗笑。

  “弄完赶紧来吃饭。”顾婆子又喊道。

  “哦,来啦!”

  一日,便又这么过去了。

  村里的地只剩下顾乔家的没有犁了,顾乔一家又赶紧去放水捉鱼,将以前那块大田里的鱼儿转移到门口的鱼田里,方便罗庆犁地。

  这次田里一共收获了五十多尾鱼,经过这一段时间,鱼儿又长了一些。

  顾乔瞧见挤在鱼溜里的鲤鱼,顿时满足不已,但又不禁担心,“奶奶,鱼儿这样一直挤在鱼溜里,会不会没有氧气死了啊?”

  “氧气?这又是什么东西?”顾婆子皱眉。

  “呃……不是,是漾起,荡漾起来。我是说田里只有鱼溜有水,太挤了,鱼儿没法游来游去,这样会不会闷死啊?”顾乔连忙将自己的话圆了回来。

  “嘶,这倒是啊。”

  祖孙俩一合计,最后还是决定将鱼捞起来,只留下肚子鼓起的母鱼,以及过几天插秧请人吃饭要用的鱼。

  其余的二十多尾鱼,顾婆子拎了四条去族老家,又送了四条给帮她家耙地的罗庆,又请罗庆带四条去给罗家村族老,这就是十二条鱼。

  除了送礼外,亲戚这边,梅涣青家给了六条,梅崇岭给了四条,又让梅执恕帮忙带了两条去给沈昭,如此一来,倒是一条不剩了。

  “我的鱼啊……”顾乔撅嘴。

  原本明日顾婆子就要进城卖盐菜的,还可以顺道卖鱼,现如今却一条鱼也不剩,哪里还有卖的?

  但如果不用鱼来维系人情往来,也要像去年一样进城去买酒买肉,最后还是得花钱。

  所以她虽然没卖鱼挣钱,却也变相的节省了人情来往的这一笔花销。

  “咱们争取今年好好养一回鱼,然后卖鱼。”顾婆子只能如此安慰她。

  事实上,如果没有沈昭,顾婆子大可不必去刻意维系与两个村子族老家的关系,但现在没办法了,为给沈昭谋个庇护,只能花些心思和银钱了。

  “嗯,今年好好养一波。”顾乔点头。

  而隔壁的高氏瞅见顾婆子家拎着鱼往外送,顿时眼红不已。

  “娘,大伯母什么意思?有鱼送给罗庆那等外村人,都不舍得送我们家两尾?”高氏一边用力的掐着蒜薹,一边说道。

  “还说呢!要不是你,你大伯母至于不理咱们家吗?前些日子灰豆腐、芥菜头这些不都送过来的吗?我都和你说过多少遍了,你大伯母能干,咱们与她好生相处,这好处是少不了的,可你呢?你看看你做的都是什么事!”柳氏一边翻着院子墙根下的土,一边吼道。

  顾康正在卸农具,闻言立即不平,“娘您说的是什么话,我们家两个大男子汉,怎么就要指望大伯母了?难道我们家已经要乞讨了吗?还要指望她们家施舍?”

  “你、你气死了我了,我是这意思吗?”柳氏气得胸口起伏,连锄头都举不起来了。

  “怎么不是这意思?我看你就是这意思!”老糊涂虫顾拓也跟着搅和,“行了,那陆氏自己不与我们家来往,没得我们家还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

  “你都知道不要用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难不成人家陆氏还来贴你?咱们家除了人多,要田没有几块田,要钱没钱,人家干嘛贴你,还不是看在你是顾盛他堂哥的份上,不然你以为谁爱搭理你!”

  “你!你给我闭嘴!”

  顾拓浓眉倒竖,怒目圆睁。

  柳氏胸口起伏,最后扔下了锄头,捂着脸就跑进了屋里。

  “这日子没法活了,呜呜……”

  不一会儿,屋子里就传来了柳氏的嚎啕声。

  顾拓也气得脸色发青,大声吼道:“哭,哭什么哭!以后谁敢与陆氏一家来往,就给我滚出去!”

  屋子里的哭声静了静,短暂的寂静后,柳氏的哭声更大了。

  顾康忍不住出声:“爹,那咱们家还租着大伯母家的地呢?”

  顾拓脸色一红,立即朝顾康看过去。

  顾康连忙缩了缩脖子,不敢再说话。

  至于这件事,家里也再没有人提起。

  隔壁院子的动静闹得那样大,顾乔一家自然也听到了争吵声。

  “奶奶,这叔祖一家,真是太……”顾乔摇了摇头,只觉得这家人不可理喻,她甚至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算了,不理会他们。”

  “那他们家租了田,插秧帮忙的事情怎么办?”顾乔问。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若是他们不来帮忙,那明年就不续租了。”顾婆子显然冷了心肠。

  祖孙俩没有再说什么。

  到了第二日,顾婆子便挑了箩筐,将今年才腌制好的盐菜送进城去。

  这两趟进城,鸭蛋、盐菜和蒜薹三项,一共卖了五百五十文钱。

  银钱到手,顾婆子按照顾乔给她写的小纸条去中药铺买了各种香料,又割了两斤肉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