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173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巧儿,你在想什么?”顾婆子突然用手在顾乔眼前晃了晃。

  “啊?没什么。”

  一家人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终于恢复了往日的轻松气氛。

  而另一边,顾旌正在对族老禀明事件始末。

  族老双手拄着拐杖坐在堂屋上方的椅子上,听完他的话后,这才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那顾晓,是阿仁家的女娃?”族老问。

  “正是。”

  族老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对村中事务无比了解,却对村里这小一辈的孩子们不是很关注,能够让他记住的,也无非是与他曾孙顾凌交好的顾松和顾学西,以及顾巧儿罢了。

  见族老抿着唇不说话,顾旌还以为他是在伤怀,便感慨道:“这仁堂哥为人忠厚老实,却不想生的这女儿如此气狭善妒、不知感恩,竟胡编乱造,差点儿就伤了大伯母一家。”

  “谁说她是胡编乱造?”族老抬眸,眸光沉静地看向顾旌。

  “怎么不……等等,曾祖您的意思是?”

  “她说的是实话。”族老撑着拐杖,意图站起身来。

  顾旌见状连忙起身去搀扶族老,并偏头问道:“曾祖,孙儿不明白。”

  “不明白?”族老也同样偏头望着他。

  顾旌立即恭敬地回道:“请曾祖指点迷津。”

  “阿旌啊阿旌,你在我身边这么久,竟然连这小小的把戏都瞧不出来么?”族老叹气,有些失望。

  顾旌抿着唇,只更加恭敬地扶着族老。

  族老遂开口说道:“今日之事,那顾晓只怕当真是听到了陆氏一家的谈话,并非造谣。而陆氏一家吃了五彩银鱼,恐怕也确有其事。”

  “为何?”

  “就凭这谣言传播的速度太快,呈到我跟前来的速度太快。”族老杵着拐杖,嗓音却比拐杖落地的声音更加铿锵有力。

  他透过堂屋门,望向院子,继续讲道:“你什么时候瞧见咱们顾家村的流言蜚语能够这么快就传到各家各户的?就算这两天农闲,也断没有这个道理。”

  “曾祖的意思是有人在后面推波助澜?难道不是顾晓那丫头?”

  “那丫头要是有这能耐,就不会被人扒出来。恐怕,是陆氏。”

  “大伯母?她为何这样做?这不是让她们家陷入困境吗?”

  “困境?她们家现在在困境里吗?”

  “这……”

  “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顾旌听到这句话,恍若当头棒喝、醍醐灌顶。

  他张大了嘴巴,久久不能回神。

  族老却呵呵地笑了,声音如老风箱一般。

  “那陆氏机敏,否则怎会生得出举人儿子?今日之事,环环相扣,也不怪你看不出。首先,谣言传得如此迅猛,更能加重村民的疑心,这就种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然后,将顾晓揪出来,再用她卖艾绒制作方法的那件事引发众怒,接下来的事情,便自然会顺利许多。这时候那颗怀疑的种子便起了作用,大家都会认为,幕后之人就是这顾晓一家。定是她眼红顾婆子家,所以才会糊涂的做下这等事情。”

  “可大伯母怎么一定敢肯定,村里人最终会站在她这边呢?”顾旌问道。

  “她之所以敢这么大胆,一是五彩银鱼已经吃进了肚子里,她咬死不认,没人能拿她怎么样。二是她家只是吃了鱼,你想想,梅家村那户得到梅老馈赠的人家不也同样吃了鱼吗?同样没被赶出村子,因为这罪名还不够啊。”

  顾旌点头。

  顾慎继续讲道:“其三,咱们村无人死亡,大家的紧张程度和恨意都明显弱于梅家村,不至于极端处置这件事。”

  “也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村里人在这场灾难前得到了陆氏一家的示警,在这场灾难后得到了她家的赠与,无论如何,她家对村子都有恩情。既然不能将她家赶出村子,试问,又有谁愿意得罪恩人呢?毕竟这恩人,以后没准还能给予更大的恩惠。”

  族老定了定,唇角微勾,最后叹道:“没有人是白痴。”

  顾旌恍然大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大伯母,果然非常聪慧。”

  “不止她聪慧,看来她那孙女,也颇得她真传。”说到这里,族老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颇有些意味深长。

  顾旌却仍有疑问:“这件事,虽说那顾晓说自己只是好奇,只怕村里人仍是不信。可她却是说真话的那个人,女孩子的名声最是重要,这样的惩罚会不会……”

  族老偏头看向顾旌,问:“所以?”

  “我想着仁堂兄救了您,那顾晓毕竟是他的女儿。”

  “你也说了,救我的是阿仁,不是顾晓。”族老的声音里已经带了几分不悦。

  顾旌心中一凛。

  族老瞧见长孙毕恭毕敬的样子,忍不住叹了口气,这才耐心解释道:“那女娃说的是真话没错,可说真话的背后却是要害人。正所谓害人终害己,合该让她好好尝一尝自己种下的苦果。至于你大伯母那边,我说过了,没有人是白痴。”

  言外之意,这个时候顾旌还想着用“真话”来鉴定事实,还惦记着困龙潭五彩银鱼的这件事,就是个大白痴。

第252章 小小豆腐挣大钱(加更)

  顾旌自然也听出了这弦外之音,顿时面色讪讪。

  族老却长叹了一口气,讲道:“晒金河的五彩银鱼有什么吃不得的?早前先帝没到这汝陵城微服私访,村子里谁家不是捕鱼到城里去卖?现如今不敢去困龙潭,不过是过不去那阴风岭,也没想到晒金河里又有了五彩银鱼而已。梅家村死了人,那梅老脾气古怪又没有什么人缘,村里人自然拿他撒气。所以你平日出去,记得与人为善、和气生财,不然我百年之后,只怕这村里人,也会拿你们出气。”

  “曾祖,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顾旌连忙讲道。

  顾慎却摆了摆手,“就算大寿过百,也终于咽气蹬腿的那一天,且记着我的话。”

  “是,孙儿记住了。”

  “我累了,扶我去坐着吧。”

  “是。”

  等把顾慎扶到椅子上坐稳后,顾旌才退出堂屋,然后伸手拉门。

  “等等。”顾慎喊道。

  “曾祖,还有何吩咐?”

  “昨日小凌下学后做了什么?去问一问。”

  “是。”顾旌满腹疑问,却不敢再问。

  他轻轻地替顾慎将堂屋大门合上,这才转身去了自己的厢房。

  晚饭后,顾凌正在灯下温书,魏氏则在缝补衣物,顾旌看到这一幕,心都柔软了几分。

  他走上前去,拉了凳子坐到一旁,然后问了顾凌些许功课上的问题,随后想起祖父的交代,这才询问了昨日顾凌下学后的事情。

  顾凌顿了顿,随后抬起头来,回道:“没什么啊,就是和小西他们一起在宗祠附近玩了片刻。”

  顾旌眯了眯眼睛,想到刚才顾凌那一瞬间的身体僵硬,立即问道:“真的?没干别的?”

  “别的?哦,有啊,我们还去捉蛐蛐了!”

  顾旌是谁,顾凌的亲生父亲。

  尽管顾凌已经掩饰得十分到位,顾旌却看出了顾凌的不自在和紧张。

  他几乎瞬间明白过来。

  原本他还以为祖父让他问话只是让他多关心一下孩子的成长,却不想祖父所指竟然会是这个。

  他立即讲道:“是你在背后煽风点火,伙同你的小伙伴,让谣言传得这么快的吧?”

  “爹,你说什么呢?我听不懂。”顾凌眼神闪烁,干脆装傻、抵死不认,他连忙忙埋头看书,“我得赶紧温习功课了,不然老是考第二,输给那个沈昭太烦人了。”

  顾凌和那沈昭向来不对付,轻易不会提起沈昭的名字,眼下却故意提起,似乎是在与顾婆子一家划清界限。

  顾旌什么人,立即明白过来。

  不过见妻子魏氏一脸茫然,担心地瞧着他们父子二人,他便不再说什么,只将震惊强行压到了心底。

  怪不得祖父让他来问,恐怕也是在提醒他,这件事到此为止,因为他们家顾凌也掺和了进去。

  这孩子,还真是……太胆大妄为了一些!

  叹了口气,他只能出了房门,去院子里纳凉去了。

  顾凌瞅见他爹走了,这才松了口气。

  妈呀,事情暴露了,看来还得给顾巧儿说一声才是。

  烦死了,还要通过沈昭传话。

  顾凌突然觉得,当初沈昭让自己传话报平安的时候,是不是就是故意不去顾家借粮的,才好让罗洪暴揍他一顿,最后达到被顾婆子接到她家去住的目的?

  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

  沈昭虽然黑心,人蔫坏蔫坏的,但是对于顾婆子一家倒是真心实意,不会做这种事。

  “唉。”

  “累了?累了要不就歇着吧。”魏氏心疼他。

  “不累,我再看会儿书。”他打了个哈欠,继续看书。

  心道:沈昭,你等着,我一定会考赢你的!

  顾晓的这件事情落实后,顾婆子家紧接着又传来好消息。

  卢氏下了订单,要十斤灰豆腐!

  灰豆腐在烤制后会比水豆腐更加轻,那日顾婆子与卢氏谈下来的价钱是八文一斤,这个价格说贵不贵,说便宜也谈不上,总之顾婆子她们还是很有赚头的。

  “这样吧,第一单就让你们家来接。你让巧儿她舅母把豆子泡好,明日我们过去帮忙,盯着她做灰豆腐。”顾婆子立即讲道。

  “成,有婶婶盯着指导,我求之不得啊!”梅涣青也不客气。

  第二日,顾婆子一家便去了梅家村。

  这灰豆腐其实也没有太大技巧,只要豆腐点得好,炒制的时候注意火候,基本上就能成。

  田氏是个干活好手,第一次就做成功了。

  梅涣青连忙对顾婆子迭声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