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191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还说没事,上面都有血迹。”

  “一会儿回家用药敷一敷就成。”沈昭说得倒是轻松。

  “会不会影响你拿笔?后天你们不是又要考校功课吗?”顾乔担心。

  “不碍事。”

  顾乔抿唇,却不好再说什么,只得转身急忙往家里赶。

  沈昭也跟在她后面快步朝家走去。

  等到了家中,顾乔径自去了卧房,不一会儿就拿来了一个小罐子来。

  瞅见沈昭正在柴垛上找药,她立即喊了停,然后对他讲道:“用这个吧。”

  “这是什么?”

  “三七做的,独家秘方。”顾乔摇了摇小瓶子。

  当初沈昭拿了那么多三七来,顾晓想到家里难免有磕碰,又想到正月里沈昭的伤多亏了那一株三七,便自行留下了几株,按照桃木手串上的文字内容,试着做出了这止血化瘀的药。

  疗效比起药师炮制的自然要差一些,但对付平日里的小伤还是没什么大问题。

  这不,眼下就用上了。

  殊不知,这更是加重了沈昭的疑虑。

  分辨药材便算了,这炮制药材更需要秘方,顾巧儿究竟是怎么会这一切的呢?

  顾乔却浑然不知道沈昭心思缜密至此,为避免与他同处,转身挑着箩筐便出门打猪菜去了。

  等将红薯藤割回家后,顾婆子也回来了。

  “红薯藤快割完了吧?”顾婆子问她。

  “可不是,该收红薯了。”顾乔回道。

  “那就明日磨豆腐,后日进城卖,紧接着就开始收红薯吧,等把红薯收了也好收稻谷,接下来还有豆子、芝麻和棉花,这些可都是要抢收的。”

  春天要抢种,秋天要抢收,顾乔一想到这些就觉得头皮发麻。

  “那后日可得把榨菜一块儿送进城。”顾乔立即提醒道。

  “嗯,记得到时候再提醒我一次。这年纪大了,总爱忘事儿。”顾婆子敲了敲自己的脑袋。

  这一敲,可不立即想起了一件事。

  她顿时板起脸,训斥顾乔道:“对了,你们割蜂蜜的事情你娘都和我说了。阴风岭的岩蜂蜜,以前倒是也吃过。但采摘这蜂蜜极其危险,你们三个胆子也是够大的,竟然……以后可不许去了,听到没!”

  “哦。”顾乔也确实不敢去了,别提那蜇人的蜜蜂,就光是想到今天水下那乌黑的水蛇,还有自己被河水冲着撞上礁石的场景,她现在都还心有余悸。

  顾婆子瞪了她一眼,确定了她不是敷衍,这才饶过她。

  一晃就到了进城的时间。

  这一次进城只有顾婆子一人,顾乔她们全都先下地挖红薯去了。

  还未到打谷的日子,顾家村的田野里就分外热闹——家家户户都在挖红薯。

  这时候沈昭他们学堂还未放假,梅氏便带着顾乔和沈晚,先将近处田里的红薯收了。

  顾婆子回来后,她们挖了半块田的红薯,速度也不算慢。

  而顾婆子也带来了好消息,榨菜独特爽脆的口感被卢氏相中了,卢氏愿意花钱买,但价格只出到五文一斤。

  顾婆子想着,这榨菜虽然工艺繁杂,乍一看好似没有灰豆腐挣钱,但她家一共十来坛榨菜,一坛榨菜重二十斤来斤,十多坛榨菜,三百斤怎么也是有的。

  按照五文一斤来算,若是卢氏陆陆续续都买了,这三百斤便是一千五百个铜板,快赶得上她家去年卖稻谷的钱了,所以最后便也应了。

  “你说这芥菜,种在田里最多自家吃,平日里瞧着一文不值,没想到这一加工,竟然就能挣这么多,比种稻谷划算多了。”她忍不住感叹。

  “可不是,而且在冬天里种,也不耽误事。”梅氏也感慨不已。

  “能卖出去就好。不过说到这里,我倒有个想法。”顾乔开口。

  “什么想法?”

第276章 榨菜产业和红薯干(二更)

  “芥菜也属于高产作物,咱们今年冬天加大种植规模,明年多买几口大缸,多做些榨菜,把这直接做成一个产业,就像族老家建酒坊酿酒一样。而且族老家酿酒肯定要买酒缸,咱们都不用去找买缸的路子,搭借族老家的东风便是了。”

  “产业?你的意思是把榨菜生意做大?”顾婆子询问。

  “对。奶奶,榨菜和红薯不同,榨菜要经过三道工序,多少菜块放多少盐,最后入坛放多少香料,那都是有比例的,就算别人家想偷学,也没那个机会。所以一旦咱们家真的做强了,还可以鼓励全村人种榨菜,我们直接收购芥菜菜头进行加工就行,甚至压榨的时候都可以请村里人帮忙,只把配料秘方掌握在手中即可。”

  “还请人帮忙,你这个丫头,还真是敢想。”顾婆子笑道。

  “奶奶,我是认真的。今年冬天咱们先自家种,等到了明年,若是明年真的有销路了,咱们便可以也像族老家那样,请工匠来挖卤池,做出规模来。”

  顾婆子想了想,回道:“这事得从长计议,这样,先等手上这批榨菜卖了再说。”

  “好吧……”顾乔也知道,这只是一个设想,能不能实施,还得看卢氏那边的需求量。

  接下来,榨菜的构想暂且先放下,一家子正式投入到挖红薯的工作中。

  这挖红薯也要讲究功夫,一锄头下去,得往深了挖,不然锄头容易伤到红薯,破皮或者断成两截的红薯可不好保存。

  这要挖得深,就得有劳动力。

  所以顾婆子负责挖,沈晚负责捡,顾乔和梅氏则负责搬运。

  顾乔毕竟是个十二岁的姑娘,哪怕今年挑猪菜,练出了一些力气,可这红薯可比猪菜沉多了,她只能少量的搬,以至于这一来一回都不知道跑了多少趟。

  沈昭下学了就飞快的赶回家里来帮忙搬运红薯,如此愣是用了整整五天的功夫,才将地里所有的红薯都收干净。

  望着在院子里和墙根下堆成了小山似的红薯堆,顾乔开心不已。

  “再晒个一日,等这表皮上的泥土都干了,咱们便把好的、大个的红薯挑出来,放到棚窖里去,这样咱们到了过年都能吃上红薯。”顾乔兴奋地讲道。

  沈晚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这红薯是她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因为在去年她饿着肚子的时候,就是哥哥从顾家带来的红薯拯救了她,她永远忘不了记忆里那独特的、软糯香甜的味道。

  今年开挖红薯的第一天,顾乔就用灶膛烤了红薯,更是让她重温了一次这种美妙的感觉,心里只有满足和感恩。

  总之,一听到吃红薯她就能兴奋半天。

  “那这些断了的红薯怎么办?这几块田土所有的红薯加在一起,断了的还是不少呢?”梅氏担心。

  “对啊,就是给猪吃,猪也吃不快呢。”沈晚跟着说道。

  顾乔扫了眼地上的红薯,略微沉思片刻。

  这红薯也留不到她家打谷的时候,何况若是打谷请人吃红薯,都舍不得拿好的出来,净给断的、残的,若是放在去年或许不会有村民说什么,可今年家家户户都种了红薯,这样做只怕会被村里人戳脊梁骨。

  是得想个方法好好处理这些红薯。

  “有了,红薯干!”

  “红薯干?”众人惊疑。

  “对,红薯干。”顾乔陡然想起她以前最爱吃的零食。

  等等,红薯除了做红薯干还能做什么呢?

  想到这里,她立即伸手抓起红薯放到手中。

  红薯虽然出了土,但仍然具有生命力,所以她这样一摸,便能读取红薯的相关资料。

  这一次,她重点浏览了关于红薯加工的资料,顿时锁定了薯粉这一栏。

  这制作工艺,应该难不住她奶奶,就是平底的锅具,怕是要借她舅舅家制作盘子粉的铁盘一用。

  想到这里,顾乔立即将红薯干和红薯粉的做饭都给顾婆子和梅氏说了。

  顾婆子和梅氏以前连红薯都没见过,又怎么会做这红薯干和红薯粉呢?

  不过食物大抵都是相通的,所以梅氏决定按照顾乔的方法试一试。

  “听你这么一说,那红薯干蒸熟了还要晒,现在天色已经晚了,咱们便先做红薯粉吧。”梅氏提议。

  “可红薯粉需要平整的盘子,得去舅舅家借他家的铁盘子。”顾乔接道。

  “行,那沈昭去借盘子,你留在这里指挥我们做。”

  说做就做,沈昭立即去了梅家村。

  顾乔则与沈晚将截断的红薯全部集中起来,然后将其中一大半用井水彻底淘洗干净。

  接着顾乔又将平日里剁猪菜的木盆清洗干净,砍刀和木板也洗干净。

  顾婆子则按照顾乔的安排将水磨也清洗了,梅氏又帮忙准备好木桶、纱布等接下来要用到的东西。

  紧接着,院子里就响起了“剁剁剁”的声音。

  那是顾乔在砍红薯。

  红薯太多,顾乔只能先剁一部分。

  她将红薯砍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随后用干净木盆装起来,由沈晚端给顾婆子。

  顾婆子那边则像平日磨黄豆一样,将砍成小块的红薯加一点儿水,用勺子舀到磨石的洞里,然后推动磨盘,开始研磨。

  只是磨盘水槽下方用于接红薯汁的木桶上却放了一个筲箕,筲箕上铺了两层纱布,用于过滤粗糙的渣滓。

  这样就不用等一会儿全部磨完了再来做一次过滤的工序,还可以让红薯粉在研磨的过程中逐渐沉淀。

  顾婆子那边在推磨的时候,顾乔这边接着又开始剁新的一盆红薯。

  梅氏则负责张罗晚饭,沈晚就到处打下手。

  等沈昭把铁盘子借回家来的时候,梅氏已经做好晚饭了。

  一家人遂先吃了晚饭。

  吃完饭后,沈晚洗碗,顾乔喂猪,沈昭则接替了顾乔砍红薯的活计。

  等到把今日淘洗的红薯全部研磨好后,天色已经全黑了。

  借着油灯的光亮,顾乔打量着磨好的红薯汁。

  “咱们一边磨一边等红薯粉沉淀,还是节约了不少时间,等到一会儿彻底沉淀了,就能进行下一步了。”顾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