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194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可这话说出来,未免太过天真了一些。

  说到底,除非她能够割断罗洪和沈昭兄妹之间的这一层亲缘关系,否则她们将永远处于被牵制的弱势一方。

  “哎,行了,不说了。累了一天,赶紧打水洗漱休息,明天你和小晚在家里晒谷,我和您娘去把山上的芝麻收了,不然等到芝麻全熟炸开了,一颗都收不回来。”顾婆子讲道。

  接下来的日子,便在抢收和晒谷当中忙碌地过去了。

  顾乔家的这一批谷子收得早一些,还能借用村里人的地盘来晒谷,不过三日大太阳,谷子就晒得干巴巴的,马上收进了粮仓。

  而顾婆子和梅氏两人一起,也将芝麻收了回来。

  接着顾乔她们又收了黄豆和棉花。

  棉花的茎叶已经干了,白色的棉花一朵朵绽放在干枯的枝头上,看上去竟也别有一番意趣。

  顾乔戴着斗笠,拿了她轻巧的布袋,一朵一朵地摘着棉花。

  棉花茎叶扎手,头顶太阳晒人,这一天下来,四人的手多少都受了伤,一个个汗流浃背、狼狈不堪。

  不过一想到冬天能够睡上暖和的被子,穿到暖和的夹袄,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赶紧趁着太阳,把棉花晒了。明天你俩守着家,我和您娘进城。”顾婆子对顾乔和沈晚讲道。

  “娘也要进城?”顾乔惊讶。

  “嗯。”

  顾乔疑惑,可再怎么问顾婆子,顾婆子也不答话。

  等到了第二天,顾乔便看到罗庆拉着牛车来了。

  她们家去年的稻谷都还有剩余的,所以今年收下的谷子必定也是要拿去卖的。

  等把稻谷搬上牛车后,顾婆子她们便进了城。

  顾乔和沈晚便在家里乖乖地晒芝麻、棉花。

  “尝一尝,红薯干可以了,这个味道怎么样?”顾乔将红薯干递给沈晚。

  经过几日晾晒,红薯干已经变得绵软,吃上去软软糯糯还有嚼劲,沈晚登时眼睛放光,点头道:“好吃!”

  顾乔也吃了一根,自己非常满意。

  “反正就咱们俩在家,要不咱们再做一些红薯干,到时候给舅舅和叔祖他们送去,让他们也尝一尝!”顾乔建议道。

  “巧儿姐,咱们的红薯干是不是也能卖钱啊?还有打谷那天吃的那个水豆豉,我瞧着其他人家都没有呢!”

  “我发现你对挣钱好像比我敏锐呢。不过红薯干是零嘴,让卢婶婶的五味楼去卖也不合适,咱们还得去找卖糖的铺子商量。今年咱种的红薯还是不够多,原本都是打算用来喂猪的。这样吧,红薯干咱们先压一压,先把猪养出来,不然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怕最后啥也捞不着。”

  “嗯,我听巧儿姐的。”沈晚乖巧应道。

  “不过你今天的话,倒提醒了我一件事。你看啊,咱们家好吃的、新奇的东西那么多,卢婶婶那边肯定卖不完,咱们也不可能和所有的铺子都开展合作,只做一个收入最少的供应商,若是能把零售的链条也打通就好了。”

  “供应商?零售?巧儿姐,怎么你说的话我一个字都听不懂呢?”

  “就是省掉卢婶婶这一环节,不让她这个中间人赚差价。简而言之,若是咱们家自己有个铺面就好了。”

  “铺面?”沈晚惊讶极了,“在汝陵城里有个铺面,这得多大的能耐啊!得花多少银子啊!”

  “对啊,所以我就想想,你别理我。”顾乔抿唇。

  原始资金啊!她现在还处于积累原始资金的阶段。

  就看看到今年过年,她的大肥猪能不能帮她完成这最困难的一步,否则她再有多少好点子,也没有机会施展。

  “行了,多想无用,咱们先做红薯干吧?不能卖,好歹先紧着自己的口腹之欲,不然过两天没太阳了,想吃也做不了。”她拍了拍手,起身干活。

  两个小姑娘都是勤快人,手脚麻利,即便没有大人帮忙,也有条不紊地将新一批的红薯弄了出来,然后拿到了柴垛上去晾晒。

  等到了傍晚,顾婆子和梅氏便回来了,同行的还有罗庆。

  瞅见牛车上的大家伙,顾乔惊讶,“呀,这是什么?”

  “你娘的纺织机!”顾婆子笑着答道。

  “纺织机?”顾乔立即围绕着那纺织机转,顿时反应过来,“原来今日娘进城,是为了买这纺织机啊?”

  “可不是,你舅舅帮她寻到的纺织机,她亲自去试了试,这才买回来的。”顾婆子答道。

  “婶婶,咱们一块儿先把纺织机搬下来吧。”罗庆喊道。

  “好嘞!”

  顾婆子和梅氏这才与罗庆一起,将纺织机搬进了院子里。

  “放哪儿呢?”罗庆问。

  “放……放屋檐下吧。”顾婆子回道。

  “这东西沉,要不我今儿直接帮你们搬到屋子里去?”罗庆建议。

  “倒不是不好意思,而是屋子里暂时也摆放不下。先放屋檐下吧,回头我再瞅瞅,这家伙放哪里。”顾婆子回道。

  罗庆便也不再说什么,把纺织机搬过去后就与顾婆子一家道别。

  顾乔和沈晚立即围着纺织机转。

  “以前咱们家也有纺织机的,只是那一场大火……如今买了这机子,你娘可以织布,便能省下买布的钱,到时候多给你们做几身衣服。”

  “这纺织机多少钱啊?”顾乔忍不住问。

  “这是老机子了,你舅舅托人找的,花了两百文。”

  两百文?

  “你这丫头,又在算账呢?”顾婆子点了点她的额头,又道,“放心,肯定比咱们买布便宜。而且咱们家人多,一人几身衣裳,你自己算算?”

  顾乔立即明白过来,如果家里只有她们三个倒还不觉得,但现如今家里五口人,甚至在给沈昭他们做新衣的时候还得捎带着给罗小胖也做一套,这样算下来,一年穿衣的用度确实很大,买纺织机才是长久之策。

  梅氏抚摸着纺织机,笑着讲道:“这一个家啊,要想存钱,就必须开源节流。你们负责开源,我没什么本事,便负责节流好了。”

  “娘,您这才是最厉害的呢,吃的、穿的都替我们大家省了!”顾乔立即嘴甜地说道,然后搂住了她娘的胳膊。

  一家人顿时笑得乐不可支。

第281章 为难小团子,沈昭摇钱树(三更)

  “不过这纺织机放哪儿,倒真成了一个大问题。”顾婆子拧眉。

  “灶房里烟熏火燎的肯定不行,尤其是火星。要是飞一颗火星上去,到时候功夫全白费了,那就只有卧房。”梅氏讲道。

  顾婆子点头,“那只有把两张床重新挪一下位置,或者拼一下,看能不能摆得下。”

  “我先去做饭,一会儿再商量。”梅氏讲道。

  “娘,饭菜我们都做好了!”顾乔揽住沈晚,笑着讲道。

  “哟,两个丫头真乖。那就吃饭,吃完饭咱们就去移床。”顾婆子立即讲道。

  吃完饭后,四人果真去移了床。

  但卧房实在太窄,最后没有办法,只得将两铺床并在一块儿,这样里面的人就不太方便进出,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房子啊,是太窄了一些。”顾婆子感慨。

  一家四口都挤在厢房里,可不窄吗?

  “今年若是猪卖了钱,我倒想请工匠来,看能不能把房子修一修,搭个小间出来也成啊。”顾婆子感慨道。

  大抵农村人对于建房子都有一种特殊的情节,更何况她们家原来就是住大房子的人,而且现在也确实有建房子的需求。

  但顾乔却不这么想。

  “奶奶,如果真的有钱,还不如先建一个卤池,把咱们榨菜做成规模,到时候生意做上路了,咱们再建房子也不迟啊?毕竟钱生钱才是硬道理,眼下咱们还是先挤一挤吧。”

  “可挣钱不就是为了吃好、穿好、住好吗?”梅氏有些不太赞同。

  “娘,若是生意真的做成了,那就是先苦后甜,好日子在后头呢,我觉得不急这一、两年。”顾乔回道。

  顾婆子叹了口气,连忙摆手,“行了,八字都没有一撇的事情,说得这么热乎呢,等把猪养大了、卖掉了再说吧。”

  顾乔撅了撅嘴,“好吧。”

  可这所谓的原始启动资金,却成了她的心病。

  却不想,这件事的转机竟然会出现在沈昭身上。

  她曾经还笑罗洪,说罗洪压根不知道沈昭是棵摇钱树,可现在久了,就连她自己都忘了沈昭这棵摇钱树了。

  秋收结束后,沈昭从罗家村回来的时候,带了满满一筐药材。

  顾乔她们当时在地里收黄豆,所以并不知道他回了家并带了东西。

  到了傍晚的时候,沈昭借着劈柴的机会,将顾乔单独喊到了柴垛旁边,然后将背篓拿给她看。

  顾乔瞅见那一朵红色的、似盘子一般大的东西,顿时吓得往后一退。

  “灵、灵芝?”她话都说不利索了。

  随后她深吸了两口气,这才试探着将手伸了出去。

  可她忘了,灵芝并非植物,所以她脑海里没有任何提示。

  可没吃过猪肉她好歹也见过猪跑啊。

  “不行,这东西太吓人了,若是让顾家村的人知道咱们这附近出了灵芝,只怕要漫山遍野的将地翻过来寻找。”顾乔碎碎念道,随后又看向沈昭,问他,“你是不是在那地方找到的?”

  沈昭点头,接着又让顾乔看他背篓里的其他东西。

  顾乔一摸,嘴巴张得更大了一些。

  这一背篓,全是珍稀药材!甚至还有一株人形的何首乌!

  天呐,这得卖多少银子啊!

  她深吸了一口气,连忙将手中的灵芝装进了背篓里,然后手指绞在了一处。

  “我觉得,汝陵城都不一定能够收得下咱们的这一朵灵芝。这件事,咱们恐怕得找舅舅帮忙。”

  “要不,就对舅舅说这灵芝是小团子找的?”沈昭建议。

  “灵芝是长在树上的吧?小团子虽然是一匹有灵性的狼,可是你让它上树摘灵芝,这是不是太难为它了?”顾乔拧眉。

  “灵芝是长树上没错,可却是长在树干基部的,放心,小团子够得着。”说完沈昭忍不住开玩笑,“而且只说是小团子找来的,又没说是小团子摘的,万一是小团子的动物朋友送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