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2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因为她忍不住想,自己在那个世界的身体会不会也住了一缕异世的魂魄,如果自己对顾婆子和梅氏好,会不会结下善缘,让她的奶奶也能安心地走完生命最后的旅程?

第2章 家中无粮,断了活路

  翌日,顾乔是被饿醒来的。

  她昨晚就喝了小半碗稀粥,碗里不见一点儿油腥,又正是长身体的年纪,能不饿得快吗?

  她坐了起来,揉了揉肚子,随后穿好衣服下了床。

  梅氏还没有醒,额头上搭着一块方巾。

  顾乔走过去,伸手摸了摸她的脸,感觉不再像昨晚那么烫,这才松了口气。

  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生个小病都足以致命,顾乔不免担心。

  她伸手帮梅氏掩了被子,然后悄声出了门去。

  刚出门,就看到顾婆子拿着个木升子从院门口走进来。

  顾乔还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叫人,顾婆子倒先望见了她,连忙将升子往后藏去,说道:“巧儿醒了啊,快去洗把脸,奶奶很快生火给你做饭啊。”

  顾乔瞧见顾婆子的动作,不禁说道:“不是没有吃的了吗?”

  顾婆子神色有些闪躲,回道:“没,还有一些,我刚借到了。”

  赵王的军队在兵败的时候卷走了村里所有的余粮,顾家村已经闹起了饥荒。

  有的人家藏了粮,还能支撑一二;但她们家就三个妇孺,本来耕种的时候就没有什么收获,哪里还敢多藏,生怕惹怒了军爷丢了性命。

  这些粮食能够撑到一个月,已经很不容易了。

  顾乔从顾巧儿的记忆中得知,顾婆子还上门去亲戚家借了粮。

  但这是个谁也顾不上谁的年代,除了叔祖家借了她们一升米外,其他人家都说没粮,不肯外借。

  这不,才借的一升米也吃光了,所以顾乔才会有此一问。

  她不禁说道:“奶奶,我看见了,升子是空的。”

  顾婆子身体一僵,随后叹了口气,将藏在身后的升子拿了出来,但她很快振作起来,说道:“不,还有吃的。”

  顾乔不禁奇怪,哪里还有粮食?

  然后她就看到顾婆子走进屋里,扛来楼梯,爬上了阁楼。

  顾乔只能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等顾婆子下来的时候,她就看到她升子里装了小半升未去皮的黄色稻谷。

  她顿时惊讶,心里却止不住欢喜,问道:“我们家还有粮?”

  顾婆子的神情一瞬间变得有些复杂,随后点了点头。

  顾乔却觉得有些不太对劲,但说不上来,正要开口。

  “嘘!”顾婆子让她噤声,扫了眼梅姑,然后带着她去了厨房。

  到了厨房后,她用水淘了一下稻谷,然后泡着,又去烧火。

  顾乔就在旁边帮着捡柴火,心里却很疑惑:既然家里有粮,为什么前两天顾婆子还要到处借粮?

  而这疑惑很快得到了解答。

  半个时辰后,顾婆子端着熬好的粥去了屋子里。

  梅氏已经醒转过来,正恹恹地躺在床上,喊了声“娘”。

  “快起来把粥喝了,吃了才能好得快。”

  顾婆子将粥碗递给顾乔端着,然后把梅氏扶了起来,这才接过碗去喂梅氏。

  而梅氏看到碗里黄白相间的稀粥,顿时面色大变,“娘,这是?您怎么能把谷种给煮来吃了!”

  谷种,顾名思义,稻米的种子。

  顾乔顿时明白过来,怪不得顾婆子把东西放到阁楼上小心存放,怪不得前两天宁愿借粮都没有动它!

  “奶奶,这要是吃了谷种今年地里种什么?”她立即担心道。

  现在已经是二月底,过两天就要播种,把种子吃了,这一年的庄稼可怎么办?这是饮鸩止渴啊!

  而且乡下农村,种粮就是唯一活命的路子,这要是把种子吃了,不是断了活路吗!

  “树挪死,人挪活,我没把谷种全部下锅,先吃饱了再说!人要饿死了,什么都没了。其他的,我们再来想办法!”顾婆子连忙讲道,眼神坚决。

  顾乔一怔,只觉得她这个奶奶还真不愧是养出举人的女人!这样当机立断的勇气,不是一般人所有的。

  “快吃吧,吃饱了咱们再想办法。”她又给顾乔盛了一碗。

  顾乔眼眶微红,立即端起来喝了。

  夹着稻米壳子的粥并不好喝,还有些刮喉咙,但饿得狠了,顾乔竟然还觉得十分香甜。

  等她喝完后,她才发觉顾婆子没有喝,不禁问道:“奶奶,您怎么不喝?”

  “我在灶上已经吃过了,你们俩快吃,赶紧把身体养起来。”

  梅氏不知道,但顾乔却是知道的,顾婆子根本就没吃。但怕引起梅氏担心对病情不利,所以她没有戳穿顾婆子。

  等出了屋子后,顾乔迈开小步追上了顾婆子,劝道:“奶奶,人是铁饭是钢,就像您说的那样,要先吃饱了才有力气想出路,不是吗?”

  顾婆子望着小孙女,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意,不禁蹲下身来,解释道:“奶奶是大人,早上少吃一顿也没什么。等中午的时候,奶奶一定陪着我家巧儿吃啊。”

  说着她起身,准备继续往前走,手却被顾乔拽住。

  “奶奶,我虽然是小孩子,但家里的情况我也清楚。就算我们吃谷种,也只能管个几日,终究不是上策,我们必须要想法子。”

  顾婆子一怔,显然没有想到自家孙女能够条理清晰地说出这些话来。

  她略微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说道:“是得想法子了。”

  说完她低头看向顾乔,牵起了她的小手,说道:“跟奶奶来。”

  她把瓦罐放到了灶台上,然后牵着顾乔来到了院子西南角的井边,把水桶给拽了上来。

  “当年我和你娘就是躲在这口井里才逃出一劫。你娘亲体弱多病,就是那时候在水里泡太久过了寒气,我这老寒腿也是。”

  她似乎想到了某些不好的回忆,眸子透着几分红。

  随后她话音一转,说道:“你祖父生前送了我一支金簪,我和你娘出井的时候,我把那支金簪插进井底石缝里藏了起来。这些年赵王军队控制村子,银钱根本无用。”

  她顿了顿,继续道:“前段时间我就想把金簪取出来拿到镇上去当,可连日暴雨,无法出村,井水也涨了,太深不好取。这一拖,先是你生病,如今你娘也病了,就算井水再深也必须得把簪子取出来,不然就真的走到绝路了。”

  说着她立即起身,对顾乔说道:“若我一个人下井,却不像年轻的时候还有力气爬上来。你等着,我这就去找……找你叔祖,请他来帮忙。”

  很显然,这件事顾婆子并不想告诉其他任何人,眼下只是没有办法才想着去找人。

  顾乔也很快明白过来。

  世道崩坏,如果她奶奶的这支金簪露了财,只怕会引起祸端。

  “奶奶,要不你告诉我在哪个方位,我下去吧!而且我人小,在井里也灵活!”顾乔连忙讲道。

  “不行!井水很深,而且你大病初愈!”顾婆子立马否定。

  “可是奶奶,不是我恶意揣测他人。叔祖肯借粮给我们,不过是迫不得已,若真对我们孤儿寡母有照拂,为什么就住在不远处,却由得那顾全三番五次上门骚扰?”

第3章 下井捞簪,小人眈眈

  顾婆子被问住,没想到孙女如此透彻。

  她只得说道:“那个顾全,他有倚仗,所以你叔祖他们也不愿意得罪他。”

  顾乔皱眉,心里却道:说白了就是叔祖一家权衡过后,选择了顾全罢了。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何况这个叔祖只是堂的呢,又不是她爷爷顾盛的亲兄弟。

  “奶奶,让我下井吧,我可以的!”她认真地看向顾婆子讲道。

  当务之急,还是把金簪取出来再说。

  顾婆子发现,这个孙女好像大病一场后就变了一个人,竟不再似当初那般胆小怯懦。

  或许这几天家中陷入困境、连生事端,所以逼得她飞速成长起来。

  她不禁摸了摸顾乔的脑袋,欣慰道:“我家巧儿长大了。”

  “所以奶奶,让我下井吧。”

  最终,顾乔还是说服了顾婆子。

  “你等等!”顾婆子别无他法,只能先去灶上添了柴火烧了水,然后又走到院子门口,观察四周是否有人,确定无人之后立即把院门关上,对顾乔叮嘱道:“井水深,要是不对劲立即拽绳子,奶奶把你拉上来!”

  “不怕,我有经验。”

  “什么经验?”顾婆子愣住。

  “没、没什么,我是说我最喜欢玩水了!”

  顾婆子想起孙女夏天老爱跟着梅氏去河边捶衣,忍不住再次叮嘱:“这和村口那条河不一样,那小河水深至多到你腰,这井水可是能淹过你的!听奶奶的,一有不对就立即拉绳子啊。”

  “好!”顾乔立即点头如捣蒜。

  刚才差点儿说漏嘴了。

  她忘了自己已经不是顾乔,是顾巧儿了。

  当年她小时候和现实生活中的奶奶住在村里,自家后院就有一口井。

  那时候每年需要淘井,她是个皮猴子,甚至都不用绳子,双手双脚撑着井壁就可以顺着石头缝慢慢滑下去,然后拿着刷把刷刷刷地把井壁石头上的泥巴、青苔刷干净,又跟只猴儿似的蹿上来。

  等她上来后,奶奶就会用借来的抽水泵把井水抽干。

  等涌上新的井水,她再下去淘一次,然后再抽干,一年一度的淘井才算完事。

  所以对于下井这件事,她并不犯怵,甚至还很期待,总觉得是在重温过去和奶奶相处的点滴。

  不过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这还是二月底,天气还很冷,她这具身体泡在水里,不知道能不能经受得住。

  好在井水冬暖夏凉,应该不会那么刺骨。

  她很快将自己外面的旧棉袄和足底的鞋子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