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216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沈昭瞅见她抿着嘴巴鼓着腮帮,又瞪圆了眼睛,跟只小松鼠似的,顿时忍不住笑了。

  他一笑,顾乔想到两人尝猪血的那模样,也绷不住跟着笑了。

  两双笑眼相对,顾乔甚至忍不住嘿嘿笑出声,就跟两个小傻子似的。

  顾乔连忙用右手侧着挡住嘴巴,忍不住讲道:“你个憨憨。”

  说完她立即坐直身体不看沈昭,继续吃着碗里的饭,只是在扒饭的时候想到刚才的动作,不知为何,越回忆就越想笑。

  吃完饭后,村里的妇人帮忙将碗筷洗了,顾乔他们又去还了桌椅板凳,如此才算是暂时忙完。

  小团子跟在顾乔身后,像个跟屁虫似的,跟着她去了顾拓家,又跟着回来。

  有人忍不住嘀咕:“我怎么瞧着她家这条狗那么吓人呢?”

  “可不是,这也长得太大了吧?”

  想到这段时间村里时不时响起的狼嚎声,有人又道:“别说,这狗长得可真像狼。”

  “怎么可能是狼,你看我们在的时候它不也乖乖的吗?而且当初它还救了柳氏的儿媳呢。”

  ……

  村民们的话题忍不住围绕着小团子展开来。

  又有人说:“不过她家今年杀猪囤了那么多肉,家里有条狗,也不怕偷儿。”

  “那可不,这小团子可厉害了,比狼还厉害。”柳氏挑眉。

  事实上,知道真相的她看到小团子都会打哆嗦好吧。

  要知道小团子就是一匹狼,一匹真正的狼好吧!

  所以在帮顾婆子家收拾好后,她立即回了家,一刻钟都不敢在她家院子里多呆。

  虽然眼下看着这小团子就跟条看门犬似的听话,但谁知道它会不会突然兽性大发啊。

  其余村民也相继散去。

  等把人都送走了,顾婆子他们回到灶房,还要忙活别的事情。

  伍秀兰看着木板上堆放着的肉,有些担心,“这么多猪肉,能吃得完吗?”

  梅崇岭则疑惑,“按说过年了,村里的人家便是杀不起猪的,也会割两斤肉回家过年,如今这日子渐渐好了,怎么你们村都没人找你们割肉啊?”

  “找我们家干嘛?族老家早早就放了话出来,今天要杀两头猪,哪家需要过年肉的可以上他家割去。”

  “白割吗?”不懂民风民俗的伍秀兰抬头问道。

  “怎么可能?”顾乔笑了,立即替她解答,“就是让村里人上他家买肉的意思。价钱应当与城里一样,不过省了村里人进城的功夫,再加上那又是族老家,养的猪也放心,大家就是沾沾喜气也会买的。”

  “哦。”伍秀兰豁然开朗。

  “不过奶奶,咱们家虽然不能卖给村里人,但也可以杀两头猪,其中一头拿到城里去卖啊。”顾乔连忙讲道。

  顾婆子顿时笑了,“忘给你说了,咱们家的猪,有两头已经卖出去了,你舅舅联系的屠户。”

  “啊?”顾乔一听,顿时吃惊。

  她这才发现,顾婆子熬的猪食果然比昨天要少。

  想到这里,她又急急忙忙地赶到猪圈,站在圈门口一看,果然,她家圈里只剩下三头肥猪了。

  她的心顿时有些空落落的。

  一转头,顾婆子已经拎了潲桶过来了。

  “奶奶,什么时候的事啊?”

  “你舅舅早就和我说了,也是早先时候就联系的屠户,昨天你们进城的时候,你舅舅通知的屠户,屠户过来赶的猪,估着价卖的。我们家卖了两头,你舅舅家卖了一头。前些日子忙着做灰豆腐,都忘说了。”

  “卖了多少钱啊?”

  顾婆子没说话,给顾乔比了个手势。

  顾乔压低声音确认道:“四两?”

  顾婆子点头,又道:“原本我是打算把猪喂大一些再卖的,但是咱们家不是打算修卤池、买水缸吗?这么大的动静,还是需要一些钱的。虽说灰豆腐也挣了一些,但是村里人的眼睛都盯着呢,咱们若不想露馅,还是把猪先卖两头出去,才好请工匠。”

  “嗯。”顾乔点头。

  祖孙俩喂了猪后,又回了灶房。

  梅氏像上了发条一样,已经在拌肉了,这是她为了灌香肠准备的。

  而洗干净的大锅里这重新盛了水,煮着洗干净的猪头肉,还有猪脚、猪肚、肥肠等。

  “奶奶,这是要卤肉了吗?”沈晚问道。

  “对。”

  “欸,奶奶,能不能卤蛋!”

  “卤蛋?”

  “对对对,卤鸡蛋,鸡蛋卤来也很好吃的!”顾乔疯狂安利。

  以前她早餐吃粉条,都喜欢让老板加一个卤蛋,正好现在顾婆子要卤肉,家里还有鸡蛋,可不是一拍即合吗?

  “行啊,你去把鸡蛋拿来,我们试一试。”顾婆子讲道。

  快过年了,无非就是图个团圆喜气,既然孙女想做,她也不拦着她。

  顾乔很快拿了二十只鸡蛋,然后用清水将蛋壳表面的鸡屎等脏东西刷干净,接着又在地炉上架起锅,加入冷水,把鸡蛋放进去。

  “这样煮蛋容易碎,要不然你用蒸吧。”梅氏建议。

第313章 卤肉炒色,邀请过年(三更)

  “才二十个蛋,不怕,蒸屉太大了,而且浪费灶火,我将就用地炉吧。”顾乔回道。

  “行。”梅氏也不纠缠这个问题。

  “肉拌好了吧?我们来帮忙。”梅崇岭说着就要起身。

  “七叔,我端过来,咱们在火边灌香肠吧,这样身上暖和一些。”梅氏连忙制止。

  沈昭见状立即前去与梅氏一起抬装肉的木盆。

  两人很快将木盆搬到了火旁。

  梅氏又找了用细竹条箍成的小圆圈,然后套在沈昭之前洗干净的粉肠上面,随即将粉肠翻过来,便开始往粉肠里放肉,每放几片肉,便用拇指将肉往粉肠里推,使其塞紧。

  梅崇岭也立即上手帮忙。

  这灌香肠他以前也做过,所以对他而言并非什么难事。

  “我能帮忙做什么吗?”伍秀兰蹭了一顿饭,也怪不好意思的,连忙问道。

  “这个油腻,你就别碰了。再说你不是说要教小晚针法吗?抓紧时间。”梅崇岭对她讲道。

  “对对对,别弄脏了手。你教小晚吧,小晚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可以拜个师傅。”梅氏也笑道。

  “那……好吧。”伍秀兰也知道自己不擅长这些事,索性不再添乱,立即让沈晚取了针线,然后教她。

  沈晚也学习针线去了,顾乔要忙活她的卤蛋,那就只有沈昭帮忙给香肠捆线。

  香肠灌了肉后,大约两指长就要对它进行捆绑,这样方便日后食用的时候拿取。

  这只是个小伙计,但一节香肠要捆两头,梅氏和梅崇岭同时罐,两人都麻利,沈昭捆完这头捆那头,竟也没有时间做别的。

  顾乔则负责看管灶火和她的鸡蛋。

  不到半个时辰,她的鸡蛋就煮好了,顾婆子这边的肉也煮熟被她捞起了锅。

  “巧儿,先别管你的鸡蛋,把灶火看好,我要炒色了。”

  “炒色?”

  “对,控制住火,中火就行,别太大了。”

  “哦。”顾乔立即转身找火钳,然后就看到灶边的柴堆下放着一个箩筐,她立即“咦”了一声,然后忍不住揭开盖子,便看到润湿的米糠和一个麻布口袋。

  “奶奶,这箩筐里装的是什么啊?”

  “发的麦子,哎,别三心二意的,赶紧看着火。”

  “哦,好的!”顾乔立即扣上了箩筐的盖子,取了火钳,转身用火钳将灶里的柴禾拆开,然后用灶灰盖住两根燃得比较旺盛的柴禾。

  “好了吗?”顾婆子问她。

  “好了!”

  顾婆子见她弄好后,就用大马勺从旁边那口锅里舀了一勺今早炼制出来的猪油,随后放入锅中。

  接着,她又往猪油里加上碾碎的糖。

  顾乔一边看着灶膛里的火,一边仰长了脖子看顾婆子,便将那箩筐忘到了脑后。

  不一会儿,她就听到一种奇异的声响。

  她立即站起来,就发现顾婆子不断地搅动马勺,而锅里的糖已经变成棕色,甚至在不断地冒着小泡泡。

  接着顾婆子就将刚才那些煮好的猪头肉等全部倒进了锅中。

  锅里立即响起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是热油遇水炸开一般。

  顾婆子则用大马勺翻动着锅里的肉。

  顾乔发现,肉的表皮果然变成了棕色。

  原来这就是炒糖色,那不是和她奶奶做红烧肉上色的方法一样?

  “巧儿,可以把火加大了。”顾婆子抬眸对她讲道。

  “哦,好。”顾乔立即将灶膛里被她分散的柴禾架起来,接着又架了两根干柴。

  顾婆子则在炒色结束后,又将先前煮肉的油汤滤掉表层的泡沫,然后将干净的油汤倒进锅里。

  接着她又转身去了柜子那边。

  眼下火很大,汤汁还没开,所以顾乔根本不用管着火,好奇的她立即凑到了顾婆子的跟前。

  柜子上放着一个小木盆,盆里放着一个大的纱布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