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225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你们这是在念叨什么呢?”梅涣青走进屋来,瞅见几个孩子嘴里都念念有词,不禁疑惑。

  “我们在背书呢!”梅执勇抢先回道。

  看到梅执勇说要背书,梅涣青惊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他笑了笑,随即对顾乔讲道:“米浆磨好,水也快开了,巧丫头你不是要看米粉怎么做的吗?走,咱们去灶房。”

  “终于要开始了!”顾乔激动得就要起身,作势欲起,却马上停住动作看向旁边的沈晚,“你坐稳了啊,我要起来了。”

  她生怕自己突然起身,让坐在旁边的沈晚栽倒下去。

  沈晚想到刚才的事情,脸仍然有些烫,立即扶好凳子。

  顾乔这才起身,只是刚走两步,又扭头看向扶着凳子发呆的沈晚,疑惑道:“小晚你不去吗?先前你不也说了要看盘子粉吗?”

  “哦,啊,好。”

  “你这是怎么了?怎么魂不守舍的?”顾乔不解。

  “没有,我就是……”

  顾乔一把抓住她的手,“好了好了,快点儿,我都等不及要看了。”

  沈晚见她全部的注意力都在盘子粉上去了,这提起的心才稍微松了下来。

  两人立即来到灶房。

  “三外祖母好,舅母好。”顾乔立即朝灶房里的杨氏和田氏喊道,沈晚也跟着她叫人。

  “哎!巧丫头和晚丫头来了啊?”田氏喊道。

  顾乔走上前去,见她们往磨好的米浆里倒入一盆略微半透明的液体,顿时好奇,“这是什么啊?”

  “这是煮熟的米浆。”杨氏回头。

  “煮熟的米浆?”顾乔陡然想起小团子才来她家的时候她熬制米浆喂它的场景,立即说道,“我知道了,是不是这磨好的米浆,放到锅里去煮?但这颜色怎么这么淡呢?”

  “这是加了水的,米浆熬开后加入水,再煮熟,然后等它冷了,再倒入这一桶生米浆内搅拌均匀,回头做出来的粉条才有韧性,不容易断的同时口感也更好。”杨氏又道。

  “哦!”顾乔惊讶不已,“我还以为直接用米浆上盘就能蒸出米粉呢。”

  “当然不是,那样的米粉会断不说,口感还会很干,不好吃的。”田氏也笑着回答。

  说话间,她已经将生米浆和熟米浆搅拌均匀。

  梅涣青那边则将盖在蒸屉上的抹布揭开,然后弯腰往锅里瞅了瞅,说道:“水开了,可以开始了。”

  田氏立即取下铁盘,用刷子将铁盘表面刷上了一层油,接着拿起大马勺舀了一整勺米浆倒入四方的铁盘里,随即放下大马勺,两手握住铁盘两边的中间部位,开始左右晃动铁盘。

  随着她晃动铁盘,铁盘上的米浆顺着矮的地方流去,然后逐渐将整张铁盘铺满。

  待米浆摊开均匀后,她立即将铁盘塞到了蒸屉里,又开始摊第二张铁盘。

  顾乔注意到,他家这蒸屉是特意为了做盘子粉而打造的。

  这蒸屉和平日里整馒头的那蒸屉完全不一样,它像是个凸起来的大锅盖,若是从正上方往下俯视,造型就像是铜钱,外圆内方。

  圆的部分与灶平齐,恰好可以扣住铁锅。

  方的部分是凸起来的,大约两指高,左右两侧和后方是密封的,正前方开了口,能看见一共有两层。

  铁盘子恰好可以从前方的口推进去,然后放平。

  等两张铁盘都放进去后,再将蒸屉上搭着的布往下罩住,这样就是一个高温密封的环境。

  而在等待盘子粉出笼的时候,田氏也没闲着,继续用剩下的铁盘子摊匀米浆。

  顾乔数了数,他们家一共有六张铁盘。

  她感觉四张铁盘就完全够轮换着用了,可她舅舅家这一套却有六张铁盘,羡慕不已的同时又有些疑惑,这是一套的话,另外两张属于备用?

  但很快她的疑惑就解开了。

  从蒸屉里拿出来的铁盘很烫,还冒着白色的水汽,暂时不能直接将粉皮揭下,而是连同铁盘一起放到了旁边的空桌子上。

  等到第二锅铁盘出炉的时候,最先出锅的那两张铁盘的温度才降下来,杨氏才开始去撕粉皮,但这样干等着第一轮的盘子进蒸屉就未免太浪费火力,所以最后两张铁盘就派上了用场,直接放入了蒸屉里。

  而杨氏这边的盘子粉也不是像那日他们做红薯粉一样用冷水泡,而是揭开后挂到了竹竿上。

  “三外祖母,为什么要把粉挂在上面啊?”沈晚好奇。

第326章 有个厉害的东西给你看(四更)

  “这是为了让它散掉水汽,同时冷掉,不然粉皮叠在一起,中间是温热的话,粉皮会坏掉的。”杨氏回道。

  “哦!”顾乔和沈晚同时点头。

  顾乔认真地在旁边看了许久,最后见田氏热得抬胳膊抹汗,忍不住问道:“舅母,我能试一试吗?”

  “这铁盘很沉的,你可以吗?”田氏有些不放心。

  “应该可以吧。”

  “那好吧。”田氏犹豫了一下,才将铁盘给了她。

  顾乔站上前去,端着铁盘,然后单手握住大马勺,往里面舀米浆。

  等把米浆装进去后,她学着田氏先前的样子握住铁盘两侧,开始晃动铁盘。

  可是没想到刚一动,铁盘里的米浆流速很快,立即就顺势越过铁盘那还不到一厘米高的沿流了出去。

  霎时间,“啪嗒”一声,地上洒了一摊米浆。

  顾乔完全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顿时懵了。

  “要不还是我来吧。”田氏觉得米浆撒了可惜,毕竟那可都是粮食呢!

  杨氏走过来拿铁盘,却说道:“没事,谁第一次做就能做好了,你再给她添一些,让她慢点儿。”

  田氏听到婆婆如此说,只好给顾乔添了一勺米浆。

  顾乔有些不好意思,动作却更轻更慢了一些。

  只是这一次,她那铁盘上的米浆很奇怪,虽然不像刚才那样往外洒了,却怎么也不肯跑到中间,以至于米浆在四周循环往复地流动,中间却空了出来。

  田氏立即拿了另外一个空铁盘舀了米浆,同步教学,讲道:“你这样,让米浆都流到底部,然后稍微用力,把铁盘底部往上抬一抬,米浆就会往你面前流了,这样就能把中间覆盖了。”

  说话间,她那一张盘子上的米浆已经摊了均匀。

  顾乔学着她的样子,谁知米浆是流下来了,却是一条一条的。

  她顿时放弃了,“舅母,还是您来吧,我不耽误您的功夫了。”

  “怎么样,看着容易做着难吧?”梅涣青坐在灶门口朝她讲道。

  顾乔放下铁盘,点了点头,“还不是一般的难。”

  “这其实也没有什么技巧,就是熟能生巧。”梅涣青总结。

  “嗯。”顾乔点头。

  若是在她家,她或许会再多试几次,寻找其中的诀窍或者关键点,可这毕竟是在她舅舅家,她可不好意思肆意妄为。

  “巧丫头,这个你应该能行。”杨氏冲她招手。

  这时候粉皮已经快将两条竹竿挂满了。

  只见杨氏转身伸手用手背贴着粉皮的里侧,然后小心翼翼地抬手,接着将整张盘子粉摊在了垫了纱布的桌子上。

  “要做什么啊?”顾乔和沈晚凑上前去。

  “很简单,就是将它折起来,和叠被子差不多,这样,把上面叠下来,下面叠上去,再将两面合二为一叠在一块儿,这样刚好方便菜刀切开,会了吗?”

  “嗯,看会了,就是不知道动手怎么样?”顾乔羞赧地笑了笑,毕竟刚才摊匀米浆也看着挺容易的。

  “那试试。”杨氏将地方让了出来。

  只是没想到,顾乔再次出师不利。

  她拎着粉皮的两只角,刚要将它从竹竿上取下,粉皮和竹竿接触的那地方却像是牢牢地黏在了一起似的,她这一用力,粉皮立即从那处断了一个裂口,然后直接断成了两半截。

  顾乔:“……”

  “丫头,你不要直接提,要用手背这样往上抬,不然受力不均很容易断的,你看,小晚就不错。”

  果然,沈晚比她行事稳健得多。

  随后,沈晚小心地学着杨氏先前的模样折叠粉皮,谁知道这折粉皮却不比折被子,被子折得不好看还可以摊开了重新来过,折粉皮可不行。

  沈晚没比对整齐,这粉皮落了下来,再想撕开,就容易扯断,最后只能折得歪歪扭扭的。

  顾乔也跟着将自己断了的那半截折了,比起杨氏折在旁边的,她和沈晚的粉皮都奇丑无比。

  顾乔有些丧气。

  坐在一旁摘菜的梅氏瞧见了,顿时笑道:“别说你俩不成了,我都不行,所以我都不敢上去乱帮忙,还是摘菜切肉好了。”

  “娘。”顾乔无语。

  正说着,梅执勇突然跑进灶房里来,冲顾乔喊道:“表妹,你们在做什么呢?快出来,我们去村口看野猪去!”

  “野猪?”

  “嗯,村里有人上山猎到了一头野猪,大家都去看了呢!走走走!”

  “你这孩子,这种事情你最积极。”梅涣青扫了他一眼,有些无奈。

  “好吧,我们去看看。”顾乔觉得她可能不适合帮忙弄粉条,立即讲道。

  “我留在这里帮忙吧。”沈晚却如此回道。

  “你不去吗?”顾乔看向她。

  “不去,你们去吧。”

  “快点了表妹!”梅执勇催道。

  “去就去,注意安全啊!”梅涣青叮嘱道。

  顾乔这才匆匆地洗了手,跟着梅执勇与沈昭他们汇合,然后一道去了村口。

  “这帮小子,还是丫头贴心,你看看小晚,还在这里帮我们。”梅涣青忍不住说道,越看沈晚就越觉得闺女好。

  梅氏“噗嗤”一声笑了,“闺女是好,那也得看什么性格,你看我家巧儿,不也跟着几个小子一块儿凑热闹去了吗?”

  几人顿时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