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228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顾婆子一把将她的手拍开,“你这丫头,摸着肚子丑不丑?站没站相,快过去,别在我跟前碍眼。”

  “哦。”顾乔嘟囔了一下嘴,然后又道,“娘,我马上来洗碗。”

  “行了行了,今天我和你娘都有空,洗碗喂猪我们来,你们小孩自己玩你们的去!”顾婆子连忙挥手。

  “哦。”顾乔起身,走到了灶房门口,深吸了一口冷冽的空气,这才感觉好受了一些。

  吃饱了她好像就有些犯困,不过这个时候跑去睡觉,一定会被念叨的。

  百无聊奈的她,于是踏出灶房,在院子里瞎逛起来。

  村里有的人家晚饭比较晚,譬如隔壁顾拓家,这会儿才放鞭炮,鞭炮顿时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

  鞭炮声停下后,顾拓的大嗓门也接着响了起来,“给我倒酒来!”

  闻到鞭炮特殊的味道,再听到“酒”字,电光火石之间,顾乔的脑海里瞬间炸开了一道金光!

  “有了,我有了!”她急忙往屋子里跑。

  “你这孩子,瞎嚷嚷什么呢?”顾婆子听到她喊的这话,顿时哭笑不得。

  “奶奶,我是说,我知道对联写什么了!”顾乔趴在灶房门上,兴奋地喊道。

  顾婆子失笑,“还惦记着对联呢?行吧,你说说你想写什么,我虽然不懂,但你娘和沈昭肯定能鉴别一二。”

  顾乔立即念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哟!可以啊!”梅氏眼睛一亮。

  沈昭也讶异地朝顾乔望去。

  顾乔脸色一红,立即声明:“不是我写的,我忘了在哪儿看到的了,刚才听到叔祖念叨酒,还有鞭炮声,突然就想起来了。”

  “那横批呢?”梅氏又问。

  “横、横批?这个……要不沈昭你来想吧!”顾乔立即将这个重任推到了沈昭头上。

  没有金刚钻,她可不敢揽这瓷器活。

  她最多认识几个字、会背几首诗而已,于实际创作上来说并无半分造诣,可不敢托大。

  沈昭见她面露恳求之色,略微沉吟,随后说道:“要不就‘辞旧迎新’吧。”

  “可以,就这样写。”梅氏赞成。

  顾乔立即就去屋子拿了纸出来。

  作为一个手残党,她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立即请了沈晚来帮忙染色,等把春联的纸张染出来后,两人小心翼翼地将纸张晾在了竹竿上,等待纸张吹干。

  “反正这春联明天贴也来得及,倒是不急这一时片刻的,让它慢慢干吧。”顾乔讲道。

  “嗯。”沈晚抬头看向红色的纸,一双眼睛亮晶晶的。

  紧接着她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讲道:“巧儿姐,我们做灯笼吧!我看书里说的,城里家家户户都点着灯笼,可好看了。”

  “灯笼?好主意!可是我不会做,我们去找你哥一起吧!”顾乔说着,转身去找沈昭。

  可沈昭竟然不在灶房里。

  她下意识地往灶房和院墙中间,也就是平日里沈昭劈柴的小巷走去,然后就瞧见沈昭正扒拉柴禾。

  “你在干什么呢?”顾乔问道。

  沈昭吓了一跳,立即收了手,然后回道:“没什么,我看看柴垛上的药材晾得怎么样,有没有受潮发霉。”

  “哦,走吧,和我们一起做灯笼去!”

  “灯笼?”

  “嗯,小晚提议的,走吧,一起!”顾乔笑着邀请道。

  “哦,好。”沈昭这才抬起脚步跟着她往屋里去。

  梅氏和顾婆子两人已经将灶房清理干净,顾乔和沈晚立即拿着竹篾那些进来。

  听说要做灯笼,顾婆子这个编织高手自然要上阵指导和帮忙,沈昭也过来了,一时间,一家人和一匹狼围坐在地炉旁边,做着手工艺活,竟是别样的温馨。

  大约弄了半个时辰,顾乔和沈晚合力做的一只圆灯笼终于成功了。

  两个人第一次弄,就做了最简单、最原始的那种圆灯笼,工艺显得很是粗糙,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顾乔在糊灯笼的纸上画了一只兔子,沈晚则在另外一面画了她的花样子,然后还空了一个地方,两人便将笔递到了沈昭手里。

  沈昭略微迟疑片刻,在那空白处画了一棵树。

第330章 显摆的顾凌(四更)

  “一棵树?为什么画一棵树?”顾乔疑惑,紧接着反应过来,“哦,昨晚的年糕是嫦娥奔月,今天的灯笼是吴刚砍树对不对?你看,月兔有了,桂花树有了,嫦娥也有了,就差吴刚了,你再弄一个吴刚!”

  说完顾乔自己笑了起来。

  沈晚也被逗笑了,“巧儿姐,你可真能想。”

  “不是,你看这像不像嘛?兔子和一棵树,那就是月兔和月桂嘛。”

  “那这朵花呢?”梅氏问她。

  “这,这是兔子的食物,兔子吃花。”顾乔立即讲道。

  “噗嗤!”就连顾婆子都忍不住笑了,“小晚说得没错,你可真敢想。这好好的一幅画儿,怎么到你嘴里就变成了吃花,就不能是兔子闻花,兔子赏花?”

  “对哦,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那就赏花吧,你们赢了。”

  众人顿时忍俊不禁。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沈昭却将这句“兔子不吃窝边草”听了进去,手指下意识地攥在一起,有些无处安放。

  “哥,你把笔给我吧,我去把笔洗了。”沈晚低头看着他的手。

  沈昭愣了愣,这才松开手将笔给了沈晚。

  “巧儿姐!巧儿姐!”

  就在这时候,顾学西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

  自从顾乔家小团子长大后,村里人来顾乔家,都只敢在院门外喊。

  顾学西也一样,有顾乔在的时候他还敢摸两下小团子,没她在,他心里也犯怵,所以只敢站在院门外往里喊。

  “哎,来了!”顾乔立即走了出去。

  小团子也蹭地一下起身,跟着她出了灶房。

  顾乔出来后才发现天都已经黑了,顾学西点着麻秆照亮,麻秆上的火苗在冷风中被吹得将灭将熄。

  “你怎么来了?”她立即问道。

  “巧儿姐,咱们去村里玩吧,这大过年的,待在家里多没意思啊。”顾学西喊道。

  “去村里?可今年又没下雪。”顾乔有些兴趣缺缺。

  关键是不下雪就算了,还冷飕飕的,她宁愿待在家里烤火好吧。

  “别啊,叫上小晚和沈昭吧。今晚村里的伙伴全都出来了,有好多好玩的游戏,你不想玩,万一小晚想玩呢?她又不好意思开口。”顾学西的眼神往灶房里瞟去。

  接着他又添了一把柴,“而且今晚和平时不同,今晚得守岁,你难道要枯坐一整晚啊?”

  说完他还抖了抖身体。

  顾乔也跟着抖了抖身体,抖完后一把拍向他的胳膊,然后翻了个白眼,讲道:“演技太浮夸,说吧,你肚子里又装着什么坏水?”

  “巧儿姐,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呢?”顾学西委屈巴巴地控诉道。

  “行,那换个词,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姐,你换了一整句话,不是一个词。”

  “啧,小西,越来越油嘴滑舌了啊,行吧,跟你走一趟,我倒要瞧瞧,你到底在玩什么花样!等我叫小晚他们啊。”顾乔说完就往灶房里走。

  “姐,你话可真多。”

  顾乔扭头瞪他。

  顾学西连忙解释:“不是,我是说你又换了个词!”

  顾乔懒得搭理他,立即进了灶房,然后将去村里玩的事情说了。

  沈晚果然有些跃跃欲试,沈昭则拒绝道:“你们去吧,我想呆在家里。”

  “哥?”沈晚有些诧异。

  “我不太喜欢热闹。”沈昭讲道。

  “这倒也是,你啊……算了小晚,咱们俩去吧,让你哥去,那对他来说不是玩乐是折磨。”顾乔朝沈晚挤了挤眼睛。

  沈晚望着她哥,有些遗憾。

  “小晚啊,你得学着离开你哥生活,走,跟姐走。”顾乔将她拽了出来,然后冲梅氏和顾婆子讲道,“奶奶,我和小晚去村里玩一会儿啊。”

  “去吧去吧,就是注意,别冻着了啊。”顾婆子这方面倒是不拘着她们。

  顾乔立即拉了沈晚出了门,与顾学西汇合,还在院门口碰面的时候,将手心的瓜子花生分了一半给他。

  “谢谢巧儿姐。”

  “不用客气,走吧。”

  “沈昭哥呢?”顾学西疑惑。

  “他不去,不管他。”

  “哦,不去正好。”

  顾乔偏头,“你说什么?”

  “没说什么,我们赶紧走吧。”

  三人便立即朝村里走去。

  这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夜里风又大,三人走到一半的时候风突然将麻秆上的火苗给吹熄了,四周立即变得漆黑无比。

  顾学西立即从怀里掏出火折子,正打算对着火折子吹气,身后就传来了脚步声。

  “什么声音啊?”他忍不住说道,然后扭转头去。

  火折子吹亮的这一瞬间,一张脸乍然出现在他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