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267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老头一只手牵着五、六岁大的孙子,一只手捧着书卷,对孙子讲道:“你乖乖听你爹爹的话,祖父考完试后就回来陪你捉泥鳅。”

  顾乔目瞪口呆,这古人参加科举的热情,可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梅执勇则被吓到了,“我哥以后不会也变成了老头还没考上吧?”

  “说什么呢!”顾乔一巴掌朝他打去。

  梅执勇登时跳了起来,“你轻点儿啊,疼疼疼!”

  不过他的注意力向来容易被转移,立即又指着远处,说道:“你们看,那边在做什么?”

  大约距离他们十多丈远的地方摆着一张桌子,旁边站着两个士兵模样的人,有一些青壮年正在那里排队。

  这些青壮年可就真真正正很“青壮”了,一个个身形魁梧、体格健硕,长得五大三粗、孔武有力不说,说话也声若洪钟、颇为豪气,与这边的读书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梅执勇说话间便好奇地挤了过去,在那边与人叽叽咕咕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不一会儿又跑了回来。

  “快点儿,回去了。”顾乔喊道。

  沈昭已经找到了考棚,自然要赶着回去温书了。

  “你就不好奇那边发生了什么事了吗?”梅执勇卖关子。

  “不好奇,爱说不说。”

  顾乔搂着沈晚的胳膊,格外淡定。

  反正以她对梅执勇的了解,梅执勇肯定会忍不住自己说的。

  果然,见大家都没有探听的欲望,梅执勇撇了撇嘴,主动讲道:“这边在准备院试,那边则在招兵。”

  “招兵?”顾乔终于扭头看向他。

  “对啊,招兵。跟咱们汝陵城里一样,是靖安军在招新兵。果然被我猜中了,嘿嘿!”梅执勇得意地笑了起来。

  “切,招兵而已,你得意什么?不过现在又没有战事,朝廷怎么会突然招兵呢?”顾乔沉吟。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大熙朝连年征战,现在虽解了内忧,外患却未除,这西部诸国蠢蠢欲动,自然要征兵。”

  “哟,你现在懂的不少嘛。”顾乔惊叹。

  梅执勇挑了一下眉毛,颇有些得意,“那是自然,做商人须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天下大势与咱们行商的最是密切相关,自然要多留意。”

  “可以啊,你现在说话越来越像舅舅了。”顾乔没憋住笑了,心里却也是真心佩服她这二表哥。

  才短短半年磨炼,却似换了个人,飞速地成长起来。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问道:“对了,你就不想去当兵?这好男儿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多英勇啊。”

  顾乔话刚说完,脑袋顶上就挨了梅氏一记。

  “你这孩子,瞎说什么呢!”梅氏训斥她道,又转而看向梅执勇,“执勇,别听她胡说八道。”

第387章 真正的四更

  哪知梅执勇却摇了摇头,“姑母放心,我才不去当兵。我这笨手笨脚的,别去了战场就丧了命。我还是更喜欢算盘一些,我就在家打打算盘算算账好了。”

  顾乔顿时笑了,她这二表哥倒挺有自知之明,而且不像一般男孩子那样盲目崇拜英雄,很是惜命嘛。

  她立即讲道:“二表哥我看好你。术业有专攻,没准你以后做大做强,成为富甲一方的富商也不一定呢。”

  “真的?你觉得我能行?”乍然被人寄予厚望,梅执勇有些兴奋。

  “真的!”顾乔小大人似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只是这一侧身,顾乔的手就停在了梅执勇的肩头,整个人僵住了,然后连忙喊道:“奶奶,你看,那是不是孔伯伯?”

  “你说什么?”街上人来人往,顾婆子只听到顾乔叫自己,却没有听到她说些什么,立即凑近。

  顾乔抬手指着孔大的方向,然后说道:“你看那是不是孔伯伯?”

  习武之人五官敏锐,顾乔这一指,不远处的孔大立即扭头,眼神瞬间锁定了她,吓得顾乔一个哆嗦,手收都收不快。

  “将军?”旁边的侍从握紧了手中的剑,全身警戒。

  孔大抬手制止了他的动作,笑了笑,“无妨,熟人。”

  “熟人?”侍从不解。

  孔大却将缰绳丢到了侍从的手里,抬步便朝顾婆子他们走去。

  见孔大朝自己走来,顾乔立即讲道:“奶奶,咱们走吧。”

  “这会儿走不合适,别怕。”

  不一会儿,孔大就来到了他们面前。

  “婶婶,巧儿,咱们又见面了。”孔大笑道,脸上的络腮胡随着他说话一抖一抖的,虽然这样笑起来释放了善意,但却更让人觉得害怕。

  沈晚一向有些怕他,不动声色地挪动了一下脚步,将半个身子藏到了梅氏身后。

  梅执勇不曾认识孔大,更是暗暗防备。

  孔大瞧见几人的反应,不禁有些好笑。

  “我又不吃人,怎么瞧见我就躲?”他懂得唇语,所以自然知晓刚才顾乔准备逃走的打算。

  “没有,就是看到伯伯你有些惊讶。”顾乔笑着讲道。

  孔大心道:若非他会唇语,恐怕也会被这丫头脸上那无害的笑容给欺骗了去。

  “哦,是吗?”孔大笑了笑,随后又道,“婶婶你们今日进城来,可是为了沈昭应试的事?”

  “正是。”顾婆子点头。

  “这小子倒是个读书的料。”孔大由衷夸奖,又道,“你们落脚处找到了吗?若是还没找到,就与我住在一处好了。”

  “不用麻烦,谢谢你了,我们已经找到了住处。”顾婆子连忙道谢。

  “这样啊……”

  几人正在寒暄,不远处的侍从却走了过来,朝他禀告道:“将军,陆少祈到了。”

  “将军?”顾乔愕然抬头看向孔大。

  顾婆子和沈昭他们也被这称呼惊到了,立即看向孔大。

  “姓孔,将军?你是上将军孔威!”梅执勇愕然出声。

  “大胆,不得直呼将军名讳!”

  “刷”的一声,侍从腰间的佩剑便拔出了一半,折射出寒洌嗜血的光芒。

  梅执勇立即缩了缩脖子,往后退了一步。

  孔威将手一抬,让侍从退后,随后看向梅执勇,讲道:“你这小子,我倒未曾见过,还算是有两分眼力。”

  这便是承认了他的身份。

  霎时间,顾乔他们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虽然不知道孔威究竟是何人,可能称之为上将军的,定然位高权重,不是他们升斗小民能够高攀的。

  孔大低头对侍从吩咐了两声,然后对上顾婆子他们惊疑的目光,回道:“先前在顾家村养伤,隐瞒身份,实属无奈。这小子说得没错,我就是孔威,近来负责随州府招兵事宜。顾婶婶救了我一命,若是有什么需要,大可上知府府衙寻我。这是我的令牌,你且留着。若是我能帮上的事,我定然全力以赴。”

  说着,孔威将一个木制的令牌交到了顾婆子手里。

  “这——”

  顾婆子正要推拒,孔威却将木牌推到了她手里,然后未置一词,转身便与侍从离开。

  顾婆子望着他走远的背影,仍沉浸在震惊的情绪当中。

  “巧儿,你看看那个人,是不是当初骑马差点儿撞到我们的那位陆少。”沈昭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顾乔身旁,压低了声音讲道。

  顾乔这才抬头看去,果然看到了一个紫衣少年。

  虽然两年未见,但当初这紫衣少年与那知府儿子莫少当街策马疾行,行事太过猖狂,又因这紫衣少年还出言相帮过,所以顾乔印象十分深刻。

  尤其是这紫衣少年生得一双多情的桃花眼,当初还夸她好漂亮的一双眼睛,却不知道那正是顾乔那一刻心中所想。

  她不禁拧着眉头,然后就瞧见那紫衣少年与孔威一道进了一处医馆。

  抬头一看,那匾额上写着“济世医馆”几个大字,可不正是当年他们卖了灵芝的地方。

  “是他。”顾乔回道。

  “孩子们,街上太乱了,咱们先回去吧。”顾婆子对他们讲道。

  不知为何,在随州城与这孔大重逢,她这心里极不踏实,手心里更全是汗,不一会儿就将那木牌打湿了。

  她只能归结于天气太热的原因。

  “娘,您没事吧?”梅氏见顾婆子脸色不太对,连忙扶住她。

  “没事,回吧。”顾婆子回道。

  顾乔和沈昭相视一眼,也不再说话,一行人这才回了客栈。

  等到了客栈后,顾婆子立即招来梅执勇问他孔威将军的情况。

  梅执勇如实回道:“我也是前些天听那些招兵的人说的。这孔威将军,是二十年前的武状元,后来领着个闲散职位,不想先皇驾崩、赵王叛变,朝廷派了许多老将前往,竟无一人能够收拾叛军。后来这孔威将军毛遂自荐,当今圣上便封了他一个五品将军,令他领命前往。这孔威将军也当真有本事,竟然将局势一下扭转,遏制了叛军长驱直入之势。”

  “两军羌河对峙,不是定国公亲自挂帅吗?”沈昭突然出声。

  “是定国公亲自挂帅不错,但定国公世子罹难,国公爷白发人送黑发人,当时在城墙上又中了一箭,已经无法行军布阵,便是这孔威将军扛起了重任,出谋划策,才有后来的局面。”

  “不可能。”沈昭反驳,“定国公麾下那么多心腹大将,哪里轮到孔威一个五品将军指手画脚。”

  “怎么不可能?说书先生就是这样说的!不对啊,你怎么知道这些的?”梅执勇看向沈昭。

  “我……我们夫子偶尔提到。”

  “反正就是孔威将军厉害,后来孔威将军与叛军周旋,最终打破了僵持局面,不费一兵一卒就攻破了随州城,杀了赵王,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太平盛世。所以我们都要感谢孔威将军呢!而孔威将军也被圣上封为上将军,这可是我大熙朝开国后的第二位上将军。至于那第一位,就是我朝第一任定国公沈耀。”

  “咦,定国公竟然姓沈,沈昭,与你同姓呢!”顾乔忍不住打趣道,“没想到你们沈家出了挺多人物的嘛。”

  “之前把随州知府拉下台的那位钦差大臣还姓顾呢?”梅执勇紧跟着讲道。

  “那也是我们顾家的,你嘚瑟什么,你得想你们梅家的?”顾乔瞧见梅执勇和沈昭争锋相对的模样,忍不住拆台。

  梅执勇果然犯了难,立即嘟囔起来:“我们梅家,我们梅家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人物……”

  他在脑海中认真搜索,然后突然蹭地一下站起来,讲道:“我们梅家也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