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29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当然不是,你仔细想想,族老态度的转变。”顾婆子指点顾乔。

  顾乔垂眸,暗自回忆,随后她陡然抬起头来,“是因为顾凌!”

  顾婆子露出孺子可教的神情来,点了下头。

  顾乔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是因为顾凌为我通风报信,才导致顾全被舅舅他们逮住。族老深知顾全心性,所以就借此机会将他驱逐出村,让他没有机会伤害顾凌。”

  “那你说说,族老今天为何要扣下顾全的牛?”

  顾乔一边替顾婆子捏手臂,一边思考,回道:“全村只有一头牛,所以扣下?”

  “扣得住吗?”顾婆子反问。

  顾乔顿时反应过来。

  对啊,显而易见,族老是很了解顾全的,他肯定知道顾全是不可能放弃那头牛的,那他为何还要做这种无用功?

  难道从一开始族老的目的就不是牛?

  那会是什么呢?

  “难不成,是顾全家的房子、田土?”

  “还有那些牛粪。”顾婆子补充道。

  “牛粪?”顾乔这下是惊呆了。

  “你别不以为意,”顾婆子纠正她,“往年赵王军队在的时候,一年到头的牛粪堆肥,最后都是强制分到各家手里的。而现在赵王军队走了,牛是人家顾全的,村里无人有权让他再把牛粪拿出来。这谷物蔬菜,没有农肥哪里长得好?一年如此,两年三年呢?光靠年初沤的绿肥根本不够。”

  “所以就为了那些牛粪?可最后顾全不是把牛带走了吗?牛都没了,以后就不会再有牛粪,族老这样做不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吗?”顾乔依旧疑惑不解。

  “族老早就算准了顾全会把牛带走,但你别忘了,顾全的房产、田地都留了下来,会被充作族产。到时候再用这些银两买一头牛不就成了?”

  “这……”顾乔诧异地张大了嘴巴,随后明白过来,“村中有能力全部买下顾全家田地和房产的,怕也只有族老那一支。现如今顾全的田产和土地有价无市,所以村里必定要央求着族老买,族老便可借机提出将买来的牛由他看管、驯养的要求。这样一来,以后全村犁地、肥料一事都得仰仗族老,族老威望更上层楼。”

  “那你说说,族老有此财力,为何不直接买牛,反而这般费尽心思?”顾婆子笑问。

  “那当然是因为要名声啊!赶走顾全,虽显薄情,但却是为了全村人争利,村里人感激还来不及。若自行买牛,就会让大家觉得族老赶走顾全或许就是为了让自家人接替顾全养牛的角色,而现如今,村民们不但不会如此想,还会对族老感恩戴德,感谢他解除了全村的困境。”

  顾婆子叹了口气,“所以啊,族老这样,归根结底,是为了他那一支的长盛不衰啊。”

  顾乔心中先前那股五味杂陈的感觉又浮了上来,她不禁叹了口气,“怪不得奶奶您说人性逐利,原来如此。”

  “所以啊,在这顾家村,除了你叔祖家,剩下的同我们虽然都姓顾,却全是出了五服的。如今我们这一支没了男丁,日后要想在顾家村里安然生息,恐怕不易。就怕被抓着错处,步了顾全的后尘。”

  顾乔心中一凛,瞬间明白过来。

  田产太多,眼下大家都在挣扎生计,尚且分不出神来嫉恨,若是往后呢?

  “日后多与你那几个表哥往来,梅家男丁多,就算有事,也能护住你一二。”顾婆子叮嘱道。

  这也算是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了。

  顾乔吐了口气,“我知道了。”

  “若是能亲上加亲就更好了。”顾婆子拍了拍她的手,笑。

  “?”顾乔瞬间收回手,同时直起腰杆,瞪大了眼睛望着她奶奶,提醒道,“奶奶,我今年才十一。”

  “可以相看了。”

  “我……”

  这猝不及防地讨论相看是怎么回事?

  但顾乔紧接着反应过来,这是在古代,古代女子满十五周岁为及笄,及笄即算成人,可论婚配,而十一、二岁议论婚事提前订婚的大有人在。

  农村虽然晚些,却相对于她那个时代还是早得多。

  现如今顾家这样,顾婆子为寻庇护,所以才早早的就和她谈起了这事。

  “奶奶,我还小呢,您也别太操心了。就像您说的,至少这一两年内,咱们还很安全,而这一两年的时间,我们家一定能立足的!”顾乔说道。

  顾婆子望着她摇了摇头。

  “我去灶房帮娘!”顾乔立即跑出了房间。

  外面突然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

  顾乔站在屋檐下透过那半扇打开的院门向外望去,春雨笼在田间地头,激起了一层雨雾。

  她这心头仿佛也被雨雾洇湿,甚是烦闷。

  这个时代,女子就非要依附着男子生存吗?

  不,她不信。

  她没有什么大抱负,却也不希望成为他人附属,心之所愿,唯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吃饱穿暖、让家人平安喜乐而已。

  雨水顺着瓦片汇聚,如线滴落,交织成帘。

  顾乔的视线透过这雨帘朝外看去,手指逐渐收拢紧握成拳。

  她可以的。

  就像这半扇门扉关不住她的视线一样,这所谓的“古代”,也别妄图篡改她的意志、令她屈服。

  深吸了一口冰凉的空气,她转身去了灶房,然后与梅氏一道忙活午饭。

第42章 两家恩怨,西红柿苗

  日子,便在这阴雨连绵的时节里一天天过去了。

  这期间,顾乔的蔷薇成功地活了下来,还非常给面子地开了几朵花,但因为在发芽抽穗的中途被移植,所以花朵开得七零八落,品相不是很好。

  不过顾乔依旧很开心,望着那花,她总觉得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这段时日,她与梅氏两人戴着斗笠上坡种地,偶尔有梅涣青帮忙挑粪,虽然进度慢一些,倒也还是将土都种上了应季蔬菜。

  此外,梅涣青还带着梅执恕把田里死去的秧苗都补上了。

  另一边,顾乔利用她的桃木手串,将她路过的绿植全都“触碰”了一遍,只要梅涣青一到,她就逮着他问东问西,也挑拣出了好几样可以售卖的药材,并学会了翻晒之法。

  这日,端午节,穷苦人家遇到节气,没有银钱米粮,自然也谈不上节庆氛围。

  不过梅氏手巧,还是去摘了粽叶,包了几个一口就能吃掉的精巧粽子热闹热闹。

  没有糯米,她就用了籼米,也没加豆沙或肉粒,就是纯的白粽子,虽然口感不怎么好,也算应景了。

  顾乔还自己拔了艾草,正要去河边扯些菖蒲,梅崇岭却给她送来了。

  如此一般,挂上菖蒲艾蒿、吃起粽子,便算是过节了。

  想起梅崇岭特意送菖蒲,顾乔见顾婆子状态还不错,终于忍不住问道:“奶奶,外叔祖和咱们家是不是有什么恩怨啊?”

  天知道这件事她在心里憋多久了。

  梅崇岭只对她和颜悦色,对顾婆子和梅氏可都没有什么好脸色,便是上次救了顾婆子,用他的话来说,也不过是看在顾乔的面上。

  这其中到底是什么缘由呢?

  “唉。”顾婆子叹了口气,“你外叔祖独居一人,这些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也是可怜。你是她小辈,既得他眼缘,好好相处便是。”

  “那外叔祖膝下就没有儿女吗?”

  顾婆子愣住,仿佛想到了什么,脸色一瞬间变得有些不自在起来。

  “奶奶,到底是什么事啊?”顾乔愈发疑惑。

  顾婆子摸了摸她的头,“大人的事,你就别问了。”

  “奶奶!”

  “快去看你娘的粽子蒸好了没,我都饿了。”顾婆子将顾乔支开。

  顾乔怏怏不乐,却不敢惹顾婆子伤神,只得揣着疑问离开。

  这天仍在下雨,仿佛龙王发怒,雨水一阵一阵的。

  难得过节又下雨,不用干农活,等吃了午饭后,顾凌来找顾乔教他做木老虎,两个小孩便趁着雨水暂歇的时候出了门。

  砍树枝的时候,顾乔故意将树叶上的水弄到了顾凌脸上。

  顾凌伸手抹了一把,正要发怒,却见顾乔朝他勾了勾指头。

  “干什么?”他没好气地问道,身体却凑了过去。

  “帮我打听一件事,我还有更好的玩意儿给你。”

  顾凌往后一退,皱着浓眉,“什么玩意儿?”

  “毽子。目前就我家养了鸭子,等它们晚上回粮仓底下了,我可以拔几根毛给你做毽子。”

  顾凌顿时眼睛一亮。

  这个时代并不是没有毽子,但是顾家村除了顾乔家之外,再没有谁家养鸡鸭鹅,大人又舍不得花钱给小孩买,所以小孩们都只是见隔壁村亲戚家的小孩玩,自己却没有。

  “成交!要打听什么消息?”顾凌立即应了。

  顾乔便凑到他耳边把事情说了。

  听完后,顾凌拍了拍胸脯,“放心,就没有我曾祖父他不知道的事,我保证帮你问到!”

  “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说完,顾乔拿着柴刀,认真地教起顾凌做木老虎来。

  ……

  翌日,顾凌果然带着消息前来。

  顾乔向他打听的,就是梅崇岭和顾家的恩怨。

  原来梅崇岭膝下曾有一个儿子,叫做梅承望,年龄和她父亲顾熹相仿,二者都是家中独子,也都是读书的好料子,且同受她外祖父启蒙教导。

  梅承望在顾熹“开窍”前一直暂领风骚,在顾熹“开窍”后就变成了千年老二。

  他是个极其清高孤傲的性子,自视甚高,当年与顾熹同时过了童试,还闷闷不乐了好一段时日。

  若顾熹有新作问世,他也必定会论诗作文、不落人后。

  就这样一个清高的少年英才,却在与友人游湖之时不慎失足、落水而亡。

  “就这么死了?”顾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