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298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顾乔坐在矮凳上,手肘抵着膝盖,忍不住用手托着腮,眸光便越过眼前的鱼竿与田里的亭亭荷叶,朝鱼塘当中的少年望去。

  少年裤腿高挽,两腿深陷在泥地里,行动却并不迟缓。

  他的衣袖同样撸得老高,露出了精壮的手臂,然后他弯下腰去,在水里摸着什么。

  不一会儿,就见他将两只手都伸到了泥地里,略微用力,往上一扯,紧接着在泥水里搅动了一番,然后就将一截成人手臂粗的莲藕给拔了出来,往空中那么随意的一扔。

  莲藕带着水珠在空中划过,随即精准无比地落到了田埂上的撮箕里,撮箕还晃了晃。

  顾乔眸中的光彩也跟着晃了晃,唇角的弧度也愈发深了一些。

  但笑着笑着,她不禁收回眸光,落到了眼前的鱼竿上。

  鱼竿一动不动,毫无鱼儿上钩的迹象。

  看到这鱼竿,她不免想到了梅崇岭。

  梅崇岭当年带着她在晒金河里撑竹排,又是捕鱼又是看景的,那样的日子,自从他去了汝陵城后,就再也没有过。

  而现如今,自己一家也要搬到汝陵城,那像今日这样挖藕钓鱼的日子,是不是也将一去不复返?

  想到这里,她就不免黯然。

  去城里是她想要的生活吗?

  似乎并不是。

  而且,她还要把榨菜发扬光大呢!

  电光火石间,她猛地想到什么,立即起身,抬步就朝院子里奔去。

  沈昭诧异地抬起头来,却只能瞧见她飞奔进院的背影。

  顾乔径直跑到了灶房门口,跨过门去直接撑在案板上,抬头便对正在揉面的顾婆子讲道:“奶奶,孔将军只说让咱们搬家,没说一定要咱们搬到汝陵城啊!”

  顾婆子揉面的手一顿,顾乔的声音已经继续响了起来,跟竹筒倒豆子似的。

  “那咱们是不是可以在汝陵城周围买块地,建个农庄之类的?就和咱们现在住的房子差不多,还可以种树养花、养鸡养鸭。而且咱们家不也攒了钱准备重新修建正房吗?就算这个钱不够,孔将军还留了钱啊?对不对?”

  因为激动,她的两腮变得鄢红一片,一双眸子也闪烁着光芒。

  顾婆子瞧见她那亮晶晶的眼神,就知道她是有多期待这所谓的“农庄”了。

  “奶奶,挤在城里多没意思啊?而且城里的宅子又贵。再说了,咱们家还要做生意呢,做榨菜得有卤池,得有地方放坛子,咱们家那铺子不行,您买宅子估计也好不到哪儿去,是吧?”顾乔紧接着又讲道。

  梅氏见状,生怕她说起搬家的事情令顾婆子心头难受,连忙数落道:“你这孩子,想一出是一出,今儿中秋,不提搬家的事啊。”

  顾乔撅了撅嘴,有些委屈地说道:“我是突然想到了这个主意,觉得挺好,所以想来与你们分享嘛。”

  “确实是个好主意。”顾婆子点了点头,然后笑了起来。

  这一笑,竟然颇有几分云销雨霁的意味。

  “奶奶你也觉得好?”

  “是可以好好考虑,你的藕呢?”

  “藕?哦,我这就去拿,奶奶您一定要好好考虑哈!”顾乔说着,立即喜笑颜开地飞奔出了门。

  “娘,巧儿说得简单,买块地盖房,哪里是那么轻巧的事情?”梅氏叹了口气,又道,“愈发骄纵了,也不知道这样惯着她,日后得成什么样?”

  顾婆子笑了笑,没说话。

  梅氏惊讶,“娘,您不会真在考虑巧儿说的吧?”

第438章 惊涛骇浪(三更)

  “为什么不考虑?”顾婆子反问。

  “娘?”

  “行了,我心中自有计较,今儿先过节,其他的事,回头再说。”顾婆子将这事跳了过去。

  梅氏无奈,只能继续炒她的红豆。

  而院外,看着顾乔坐在矮凳上忍不住哼曲儿,沈昭略微有些诧异,等把藕挖好上岸后,他忍不住问她:“钓着鱼了,这么开心?”

  顾乔眼睛骨碌碌地一转,理直气壮地回道:“没有,不过比钓着鱼了还要开心。”

  “那说来听听?也让我开心开心。”

  顾乔立即拧眉看向他,有些怀疑地问道:“你是需要找乐子的人吗?这话说得,也让你开心开心。”

  一边说着,顾乔还一边忍不住搓了搓手臂。

  “鱼!”沈昭突然喊道。

  “哪里!”顾乔惊惶,随后意识到他说的是鱼竿,立即伸手去抓鱼竿。

  沈昭的左手也伸了出去,帮她握住鱼竿,两人往上一提,一条肚皮雪白的鲤鱼就提了起来。

  这条鲤鱼足有筷子那么长,个头还不小。

  “我钓着鱼了!我钓着鱼了!”顾乔兴奋地蹦跳起来,扭头激动地冲沈昭讲道。

  只是这一转身,她的额头就磕到了沈昭的下巴,立即响起清脆的一声。

  顾乔:“……”

  她立即闭上眼睛皱紧眉头,将头往里缩,不敢去看沈昭的神色。

  这声音,听着都疼啊。

  但过了好一会儿,没听到沈昭出声,她这才小心翼翼地先睁开了左眼。

  只是这一看,整个人就愣住了,右眼也跟着睁了开来。

  心跳,仿佛在那一瞬间停滞了。

  沈昭的眼神,就那么定定地落在了她的脸庞上,仿佛直勾勾透过她的眼睛望到了她的心底,那样的毫无保留,那样的深情。

  扑通、扑通、扑通……

  顾乔也痴了,只能听到自己逐渐清晰的心跳声。

  他的眼神仿佛有魔力,就像是在她身上施了定身术,否则她怎么动不了了,只能放任他这么看着自己,而自己也只能这般情不自禁地看着他。

  “巧儿,你们钓到鱼了?”院子里突然传来了梅氏的声音。

  魔法这才被破除,顾乔恍然回神,连忙将鱼竿塞到沈昭手里,着急忙慌地转身就朝院子里跑去。

  只是跑到一半她又倒了回来,伸手去拿沈昭右手拎着的撮箕。

  她往外一拉,沈昭竟然没放手,甚至还往他的方向带了带。

  她不禁愕然抬头,然后便再次坠入沈昭那复杂深邃的眸光里。

  下一瞬,她正要用力将撮箕拽开,沈昭已然松了手,而她拎着撮箕,头也不回地就匆匆进了院子。

  沈昭这才垂眸,右手手指动了动,不知道该将手往哪儿放。

  而他的心里早已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他也完全没有料到,自己竟然没有控制住,甚至在她拿起撮箕的时候,还……

  想到这里,他的手不禁紧握成拳,眸光下垂,长长的睫毛掩映住了其间的惊涛狂澜。

  院子里,顾乔亦是心潮翻涌。

  “巧儿,你的脸怎么这么红?”梅氏不禁问道。

  “哦,太阳太辣了,晒的。而且我不是钓到鱼了嘛,激动的。”顾乔立即胡编乱造。

  “你啊,姑娘家家的,叫你稳住端方一些,你瞧瞧你,马上就十五岁的大姑娘了,怎么还跟小时候似的。”梅氏在井边淘洗米粒,忍不住讲道。

  “娘。”顾乔清洗着藕节上的泥巴,忍不住撒娇。

  “真是拿你没办法,看你以后的婆婆怎么受得了你。”梅氏半开玩笑地讲道。

  “那您就不要把我嫁出去啊,我在家多自在啊,永远做你的小棉袄不好吗?娘,你就舍得让我嫁到别人家里,任别人磋磨吗?”顾乔鼓起腮帮。

  梅氏摇了摇头,“又孩子气了。”

  顾乔撅嘴,不愿再讨论这个问题。

  反正每次说到她日后嫁人的事情,那便是她改变不了她娘,她娘也同样说服不了她,怎么都没有结果,索性打住好了。

  梅氏斜睨了她一眼,无奈地叹了口气,也认命地淘米去了。

  到了中午,一家人简单地吃了中午饭,然后便开始张罗炖鸡、烤月饼。

  还不到申时,晚上要做的饭菜便都弄好了。

  顾婆子和梅氏用小汤盅和碟子这些把饭菜装好,又装了月饼和酒,一家人就上了山去。

  中秋本不是祭祀的时节,村里人最多在家里供饭,几乎没有人家会去山上,所以顾婆子他们一路行来,一个村民都没碰上。

  到了坟地,梅氏负责摆菜碟,顾婆子则点上了香和烛,三个小的负责烧纸。

  “老头子,儿子,这次来看你们,是要给你们说件事。你们狠心留下我一个老太婆当这个家,我便做主了。这些天,家里遇到了一些事……”

  顾婆子一边烧纸,一边絮絮叨叨地讲道。

  顾乔也不去打扰她。

  顾婆子是一家的长辈,平日里和他们说话,也多是开导,可这世上,谁又能开导她呢?

  或许只有这样的倾诉,才能让她心中好过一些。

  ……

  祭拜完成后,一家人往家里走。

  走在山间的小路上,不知道是要离开这个地方还是怎么,在这条小道上发生的事情陡然间全部涌入脑海。

  顾乔记得她第一次挑起红薯藤就是在这条山道上,当时她摇摇晃晃、歪歪倒倒,身边还跟着小团子。

  那时候小团子还是个小胖墩,四条小短腿蹬蹬蹬的,差点儿没被她挤到稻田里去。

  时间一晃,她如今已经可以挑起一箩筐的红薯藤如履平地,而她的身边却再也没有小团子,甚至她往后或许再也不会从这条路上经过。

  直到回到家里,吃过晚饭,顾乔都沉浸在这种怅惘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这种怅惘,并不像悲伤那么浓烈,却如雾罩一般萦绕在心头,让人呼吸都好像变得湿漉漉的,说不出的难受。

  待到了朗月当空,皓辉洒下,她这心头的阴翳也不曾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