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300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巧儿表姐!”梅执让的声音陡然响起。

  顾婆子她们这才看到,田氏带着小儿子站在村口岔路处,正等着送她们呢。

  顾乔这才从自己的情绪里拔出来,然后深吸了一口气,下了牛车同顾婆子她们一起朝田氏走去。

  “舅母。”她低低地喊了一声。

  两家人打了招呼,又说了好一会儿话,田氏这才讲道:“孩他爹今晨就带着执恕过去了,让我告诉你们不用着急,等你们到的时候,他和七叔定已收拾好铺面。先前运去的东西他们也都会安置好,等你们去就能住下了。”

  “巧儿她舅就是这般周到仔细,我们一家搬家,反倒是辛苦你们了。”顾婆子立即谢道。

  “婶婶言重了,都是亲戚,搭把手而已,就是以后走动起来,可能没有那么方便了。”田氏说到这里,眼泪也泛起泪花。

  “谁说的,执勇还在城里呢,难道你这当娘的还不兴去看看他?”梅氏立即笑道。

  “这倒是。”田氏立即又笑了起来。

  两家人又拉扯着聊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依依不舍地道别。

  “巧儿表姐,我明年就去学堂上学了,等我长大了我也来城里找你们!”梅执让连忙冲着远去的牛车喊道。

  顾乔心中的感伤也被小执让的这一句话略微冲散,这才将手放到嘴边,冲他喊道:“好的,表姐在城里等你,你好好读书,争取早日相聚。”

  “那你等我!”梅执让继续喊道。

  “好——”

  山野里,顾乔回答的那声“好”远远地荡开,而她看着站在村口的田氏和梅执让,脸上笑着笑着,竟也有了泪。

  在这个秋日,她想,她大概终于懂得“离愁别绪”是什么滋味了。

  尤其是在这交通通讯极其不发达的古代,这一去,还真不知道何日再见了。

  不过这离愁别绪很快就被汝陵城铺子里的小团圆给冲散了。

  梅崇岭他们早早地就收拾好了铺子,还做了一大桌饭菜等着她们。

  原本按照计划,她们抵达了还要搬东西、整理东西等等,却不想这些活计梅家三父子并梅崇岭四人早早地就干得差不多了,还准备了热腾腾的饭菜给她们。

  不单如此,他们还将赶牛车的顾斺也留下来一起吃了饭,等吃完饭后,方才送顾斺离开,父子俩却留在了这里。

  铺子里一共三间房,原先是伍秀兰一间,梅崇岭一间,另一间空着。

  现在顾婆子一家来了,便要重新安排一番。

  顾婆子不愿兴师动众,一家人又是挤惯了的,她干脆让沈昭与梅崇岭、梅执勇一间,她们四个仍住一屋。

第441章 铺子给沈晚(二更)

  伍秀兰听了,怕她们挤得慌,又道:“小晚可以和我睡,正好我可以好好教她针法。”

  她虽是顾婆子家的租客,可也是梅崇岭的干女儿,这两年与顾婆子一家颇为亲近,又与沈晚颇为投缘,所以是发自内心地提出了这条建议。

  沈晚考虑到顾婆子这段时间腰疼,与顾乔挤在一处翻身都不方便,遂点了点头,回道:“我与秀姨一起吧,正好向秀姨讨教针法。”

  “我与执恕就在阁楼将就一晚。”梅涣青说道。

  既如此,住处的事情便算是商定好了。

  梅涣青父子之所以留下来没走,正是因为有事与顾婆子一家商议。

  “婶婶,现如今咱们已与卢氏那边停止了灰豆腐的生意,这马上就要到初一,也不知道还能不能与望江楼那边联系上,日后,咱们这豆腐生意怎么做?”梅涣青出声询问道。

  卢氏与望江楼掌柜勾结一事败露之后,顾婆子一家就与她断了联系,后来顾婆子一家因为孔威的关系回了顾家村,顾婆子遂托了梅涣青全权处理卢氏的事。

  卢氏吃进去的银两自然不愿再吐出来,梅涣青念着当初是她找的路子,又是她第一个买了顾婆子家的鸭蛋与盐菜,也算是有份恩情在内,不愿闹将得太难看,在征得顾婆子的同意后,只是撤回了卢氏独家代理的权利,两家从此分道扬镳,桥归桥路归路。

  现如今,铺子里的灰豆腐就只做零售,所以顾婆子家这些时日断断续续的制作豆腐,又有梅涣青一家仍维持原状,铺子这边也还能供给得上。

  顾婆子想了想,回道:“先前那陆少曾经提过合作,也不知道孔威将军走后,这合作还作不作数,不如回头我们去随州城一趟?”

  梅涣青点了点头,“有道理。我寻思着,就算与他家合作不成,咱们灰豆腐也仍有销路,毕竟现在灰豆腐在随州城里已经小有名气。但是,若要长期合作,必要形成气候。之前在顾家村,你们还是请了柳婶婶帮忙这豆腐才做得出来,如今这铺子里地方窄小,怕是……”

  “这正是我担心的事。地方小一些都还不算打紧,关键是这铺子里人来人往,偶尔还有人来院子里上茅房。这灰豆腐的炒制日后还怎么保密,这是个大难题。”

  顾婆子今日一来就发现这铺子私密性太差,不免忧心忡忡。

  “奶奶,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顾乔凑过去问道。

  此时铺子已经关了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听她出声,遂都朝她那处望去。

  顾乔也不怵,径自讲道:“咱们一家人挤在这铺子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这置产的事情早晚要提上日程。趁着灰豆腐生意还没找上门,咱们早点儿把住的事情解决了,换个宽敞的、方便做灰豆腐和榨菜的地方,岂不美哉?”

  “巧儿说的是有两分道理。”梅涣青点头,又道,“现在汝陵城里的宅子倒也不贵,价钱还不及这铺子。”

  言外之意,顾婆子一家是买得起宅子的。

  “舅舅,为什么一定要在城里买呢?如果我就置在城郊不远呢?城郊的地可便宜多了。”顾乔反驳道。

  “城郊哪有现成的房子?”梅涣青拧眉。

  “那我们就自己建啊,想要什么样的就建成什么样的,岂不更好?”

  “你这孩子,脑袋里还惦记着你的农庄呢?那些个农庄,都是大户人家才有的,咱们这小打小闹,不成。”梅氏摇了摇头,并不赞同。

  “娘,您没试过,怎么就说不成?”顾乔失落不已。

  “这件事还是要从长计议,毕竟一旦做了决定,家里的银钱便要全部投到里面去。这样,我这几天在城里访一访,同时也托人问问城郊的事情,先比较了再说。”顾婆子做了决定。

  现在再怎么讨论,那都是纸上谈兵,究竟哪种方式更适合她们一家,还是等实地考察了再说。

  顾婆子讲完,又看向梅涣青,讲道:“这几日就多辛苦你们家了,灰豆腐的生意也全得你们撑着。”

  “婶婶这是说的什么话?对了婶婶,我瞧着榨菜生意不错,去年在顾家村让村民们种芥菜,成效颇好,今年可否在梅家村和罗家村进行推广?到时候春天咱们再去收菜头便是。至于卤池,等到了春天,宅子一事定然解决好了,但这芥菜秧苗却过些日子便要播种,所以还是早做决断为好。”

  “行,你不提醒我都忘了,这马上就九月了。这榨菜要的人也多,而且我琢磨着,明年扩大规模,没准真的可以像巧儿说的那样,推出榨菜包子等吃法。不过暂且就这三个村吧。另外,这种了咱们就得收,不然那芥菜头村里人也吃不完,咱们把明年预收的斤数先合计出来,每个村收多少,不然到时候村民们种多了,反而惹出埋怨。”

  “婶婶提醒得对。”

  接下来,两人又对榨菜种植以及铺子里的生意等事进行讨论。

  梅氏见无自己的事便先去铺床,顾乔和沈晚也去帮忙,其他人也忙活自己的手头的事。

  沈晚见顾乔神思不属,不免推了推她,轻声问道:“巧儿姐,你还想着农庄的事情呢?”

  顾乔眉梢微动,点了点头。

  心里却想着,明日她也要与奶奶一起去打听置产的事情。

  待到了第二日,顾婆子却并没有先去打听这事,而是叫了她与梅氏,宣布了一件事。

  “昭儿他们落户是大事,落户必须要有居所,我还是像先前想的那样,想将这铺子署到昭儿名下,你们两个看看有没有什么意见?”顾婆子问道。

  这便是旧事重提了。

  梅氏先前就没有意见,此时得知了灵芝来源,也就是她家的发家之本,又怎会再有意见?

  顾乔更没有意见了。

  顾婆子见二人心中无怨,这才继续讲道:“我瞧着昭儿怕是不愿意接受这铺子,我是这样想的,这铺子不如直接划到小晚的名下。昭儿疼妹妹,定不好再拒绝。而且日后小晚有了这嫁妆,也能寻到更好的人家,你们觉得呢?”

第442章 落户,陆少上门(三更)

  “这……”梅氏不禁看向顾乔。

  她倒是对这划分没什么意见,但想到自家女儿都没有这样的嫁妆,难免怕女儿多想。

  “看我做什么?我觉得挺好的啊。这下沈昭可没法拒绝了,而且落户这事还是快些为好,拖久了这心里总是不踏实。”顾乔回道,一分芥蒂也无。

  顾婆子心中欣慰,遂笑道:“那这事就这般说定了。另外,小晚有的你也有,等咱们家缓过这段时间,奶奶就帮你置办啊。”

  “奶奶,你可以不用操心我的。”顾乔咧开嘴僵硬地笑了笑。

  不是因为她会挣钱,而是她觉得自己根本就用不着这所谓的嫁妆,毕竟她并不打算嫁人。

  顾婆子瞧她那神情就知道她心里想什么,顿时戳了戳她的脑袋,无奈摇头。

  翌日,适逢沈昭月末放假,顾婆子便带了他与沈晚去了衙门,将铺子转到了沈晚名下。

  沈晚还以为是落户,尚且来不及看契书,稀里糊涂地就签了字摁了手印。

  接着,知县大人亲自命人登记造册,给沈昭兄妹落了户头。

  至此,沈昭兄妹彻底与罗洪一家断绝关系、再无牵连。

  办完这事后,沈晚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落户得有居所,经沈昭一说,这才明白过来她变成了铺子的主人。

  “奶奶,我……”

  “小晚,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且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别说两家话。”顾婆子慈爱的摸了摸她的头。

  感受着顾婆子掌心的温暖,沈晚瞬间热泪盈眶,顿时朝顾婆子跪了下去。

  “奶奶,小晚和哥哥今生遇见您,遇到干娘和巧儿姐,真是莫大的福分。小晚日后定然会孝敬奶奶和干娘!做牛做马,报答你们的恩情!”

  “快起来,奶奶不要你做牛做马,就要你做我孙女。昭儿,愣着干什么,快将小晚扶起来啊!”顾婆子连忙喊道。

  沈昭这才动手扶沈晚,讲道:“小晚,快起来,奶奶说得对,咱们日后孝顺她,一家人和和美美的便是。”

  他是知晓自己妹妹的脾性,所以没有拦着她跪下。

  其实他也该跪下,只是他知晓顾婆子是不愿他们口口声声提恩情,所以才忍住了。

  “行了行了,今儿是高兴的日子,不准哭哭啼啼的。走,咱们回家去,把这消息与你干娘他们分享,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顾婆子遂才携了兄妹二人回去。

  为了庆贺,梅氏特意煮了酸汤鱼。

  今年的西红柿种了许多,全家人都爱吃这红酸汤,顾乔弄了不少装坛,吃到来年夏天绝对没问题。

  一家人都爱吃这酸汤鱼,伍秀兰更是梅氏手艺的忠实粉丝,忍不住叹道:“你这手艺可比五味楼的掌勺师傅好太多了,叫我说啊,要是你去开个酒楼,五味楼不用十天半月就能被你挤得垮掉。这滋味……啊,太香了!”

  伍秀兰说着,又盛了一碗饭,又道:“我都不用吃菜了,就这酸汤泡饭,我都能吃一碗!”

  “噗嗤!”屋内众人顿时笑了起来。

  无他,伍秀兰先前已经吃了整整两碗饭,这是第三碗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顾乔却将这事牢牢记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