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307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当官的可比从商的好查,顾乔心里有了主意,又细细地问了李氏相公的名字等具体信息。

  等到柚子叶粑出了蒸屉,一家人聚在一块儿品尝美味的时候,顾乔又将农庄的设计图纸拿了出来,征求大家的意见,增减了些许东西,这才放到一旁。

  说完正事,就不免闲话。

  梅涣青遂讲了这些日子村里发生的事情,这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昨日罗小胖大婚的事情。

  “什么?顾晓逃婚了?”顾乔有些震惊,但随即又觉得并不是很意外。

  “逃了,我今早从村子里出来的时候,走到两村岔道,恰好遇到罗小胖去顾家村寻人回来。他毕竟是罗家村子孙,当时还有两、三个罗家村的村民陪在一旁,我也是从他们口中才得知顾晓已经跑了的事实,又与他们一同进了城。可是奇了怪了,路上竟然没有碰到人。你说这样一个小丫头,她能跑到哪儿去?”梅涣青摇头。

  梅氏叹了口气,从不议人是非的她忍不住讲道:“罗洪如今已经瘫痪在床,罗小胖又被惯得没个正形。当初顾晓被迫与罗小胖定亲,不过是名声臭了、形势使然。如今罗洪一家败落,她又岂会甘心?”

  那日打罗洪板子的并非衙役,而是孔威的手下,且他的手下又非寻常士兵,这五十大板落下去,彻底将罗洪打成了一个废人。

  如今罗洪屁股和腿上的伤是养好了,但人却起不来了,彻底瘫痪在床。

  听说他脾气愈发暴躁,成日摔东西,在家中撒气。

  沈氏和罗小胖每日白天要出去与里长收粮征税,回到家中已是累得只剩半条命,腿都抬不起,可却还要打起精神应对罗洪,替他洗漱擦洗身体还不算,还要服侍吃喝、把尿把屎。

  时日一长,沈氏泥人也有了两分脾性,何况现如今的罗洪已经不是想打她就打她的罗洪,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废人,所以夫妻俩的矛盾骤然加剧。

  在这种苦不堪言的日子中,这家人迎来了罗小胖娶妻的日子。

  村里人知晓他们得罪了知县,根本无人愿意进门帮衬,还是罗家村族老看不过眼,顾念着同族的情分,指派了几个人去帮忙,这才胡乱地帮罗洪一家整理出了些许迎娶新娘子的喜气来。

  再说顾家村这边。

  顾晓自知道罗洪一家与沈昭断绝关系,并得罪了知县大人后,就一直在琢磨着退婚的事情。

  她让彭氏出面去谈了一回。

  彭氏去的时候只遇到了罗洪在家,沈氏他们都被里长叫去干活了。

  别看罗洪是个废人,但是他的脑袋还没废。

  现如今他家小胖再想娶妻就更不容易了,何况这顾晓又是他家小胖自己喜欢上的。

  且他知晓这彭氏也算能干,若是两家结为亲家,这彭氏只有一个女儿,以后做什么可不都是这女儿的?这点又与其他人家不同。

  其他人家别说不愿意嫁女儿过来,就算愿意把女儿嫁过来,那嫁出去的女儿也是泼出去的水,他家至多只能多张嘴巴吃饭。

  可顾晓就不一样了,还带着彭氏,这彭氏干活一把好手,也能帮衬他家小胖许多。

  所以听到退婚,他死活不干,直接将彭氏赶出了屋子。

  彭氏毕竟是个妇人,哪里见过这么凶悍的男人,还用东西砸人赶人的,登时魂飞魄散地回了家。

  罗洪这边却让沈氏连夜去请了族老,他能言善辩,将彭氏的行为上升到两族颜面,说是顾家村欺人太甚,便是这种破鞋,与他家定了婚约还想悔婚云云。

  罗家村族老也怕他闹得狠了,便去找了顾家村族老商量。

  顾家村族老对顾晓恨之入骨,若非她一番设计陷害,他的曾孙顾凌也不会参军,借此逃离顾家村。

  思及此,他自然对顾晓嫁入罗洪一家的事情喜闻乐见,巴不得顾晓跳入那个火坑里,这辈子都翻不过身来。

  当下,他便派了孙子顾旌去彭氏家里说了,只道:若想退婚,也无不可,只须她们一家与罗洪家商量妥当,两家都愿意退,那便妥当的解决。但若是单方面无理由的退婚,那可不成,毕竟先前她们一家就让顾家村丢尽了颜面,现在万不可再平白损害顾家村的名声,让顾晓安心待嫁。

  这话听着公道,实则那罗洪一家哪里肯退婚?

  族老这样一说,反而彻底堵死了彭氏一家的退路。

第454章 原来是你(三更)

  不单如此,族老还特意叮嘱村里人盯着彭氏母女。

  村里人因为顾晓勾引顾凌未遂的事情,已经觉得蒙羞,好几家即将及笄的丫头也在谈婚论嫁的时候或多或少的遭到了质疑,心中多少对顾晓一家抱有成见。

  如今这么做,也是为了维护村里的名声,一个个自然十分积极且警戒。

  因此,被密切监视的顾晓只能在九月初八的这天被罗小胖娶了回去。

  要说这罗小胖,对这顾晓也算是一番痴心,虽然已经没有了排场,但却愣是从家中拿了二两银子作为聘礼,并且亲自将顾晓接回了家。

  两人拜了堂、成了亲,也入了洞房,可谁也没有想到,一觉醒来,新娘子不见了。

  新娘子是嫁到了罗家村后才消失的,所以这与顾家村也没什么关系。

  眼下,罗小胖已经在四处寻找顾晓的下落了。

  “我估计这人是寻不到了,这顾晓走的时候,据说是把那二两银子的聘礼也给揣在身上带走了。而且我今天和他们进城后,还特意带他们去车行问过,车行的人说并未有小姑娘来租车。这顾晓一个小姑娘,总不可能往荒山野岭里躲,但汝陵城里又不见人,还真像是失踪了。”梅涣青叹了口气。

  “怪不得舅舅今日没赶得及和我们去登山,原来是帮忙寻人去了。”顾乔点头。

  “遇到了就帮个忙寻找一下。”梅涣青回道。

  事实上,对于顾晓他大概是存了和族老一样的心思,觉得顾晓嫁入罗洪一家再合适不过。

  如今人跑了,虽说她一个小姑娘翻不出什么风浪来,但是总归让人心里不踏实。

  “这顾晓还真是……等等,舅舅,那顾晓她娘呢?”顾乔突然想到。

  “她丢下她娘跑了,看样子也不打算管了吧。”

  听到这句话,顾婆子不禁唏嘘,“这一家人……”

  她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梅氏却道:“或许彭氏也是知情人,毕竟谁愿意看着自己的女儿跳入那样的深坑呢?有没有可能是彭氏在外接应?”

  “这……这我就不得而知了。”梅涣青摇头。

  “行了,管他们家做什么,反正以后罗小胖一家再也不能作妖了,顾晓就是想找我们麻烦,怕也没有那么能耐。这世道,女子要生存如此艰难,况且她身上只有二两银子,恐怕要活下去也极其不易。”

  顾乔想到顾晓那张漂亮的脸蛋,就不禁替她惋惜,明明顾晓可以有其他的路走的,可她心思不正,愣是将一手牌打成了今日这般模样,也着实令人唏嘘。

  一家人觉得这话题有些沉重,又重新聊起了别的。

  翌日,顾乔又要开始奋斗她的农庄大业了。

  她与顾婆子、梅涣青一起去了覃家村。

  梅涣青已经打听过了,覃家村早先年种植花木果树确实颇有名气,其中尤以一个叫覃老三的人最为出名。

  梅涣青这些年做药材行商又兼货郎,汝陵城附近的十里八乡都去过,所以覃家村的村民对他并不陌生,还有人善意地将他领到了覃老三家里去。

  覃老三家住在村尾,还未走近,就能看到他家屋前院后全都栽种了梨树。

  这时节正是梨子成熟的时候,梨树叶子已经掉了许多,暗黄色带麻子斑点的梨子却一个个挂在树上,跟小灯笼似的,肥肥胖胖看着霎时喜人,看得人口齿生津。

  “这梨子可结得真好。”梅涣青称赞道。

  “那可不是,我们这覃家村啊,要说栽种这些谁最厉害,那必然数我三叔!”村民立即夸赞道。

  转眼间一行人就来到了院门前。

  村民叩响了柴扉,喊道:“三叔,三叔在家吗?”

  “汪汪!汪汪!”

  有黄色的小土狗跑了过来,对着门口一阵狂吠。

  村民担心顾乔这个小姑娘害怕,立即解释道:“村里小孩儿不懂事,老爱偷果子,所以家家户户都养着狗看家护院。你们莫怕,咱们不过去,它是不会咬人的。”

  正说着,一个老者就从屋内走了出来。

  “大黄,坐下。”老人吼道,然后迈开腿、佝偻着身子走了过来。

  等到他拉开柴扉,顾乔忍不住惊讶出声:“是你!”

  老头子皱起眉头,一脸茫然,随后看向旁边的村民。

  村民这才介绍道:“三叔,这些人是准备来买果苗的,所以我带他们来找你。”

  “喔?”老头子撇了撇嘴,再次看了顾乔一眼,随后又抬头看向旁边的梅涣青,最后才将目光移到了顾婆子的身上。

  顾婆子也笑道:“老人家,又见面了。”

  老头子认真地瞅了她几眼,随后恍然大悟!

  “我想起你来了!”说完,他伸手指向自家旁边的梨树,又道,“你这个老婆子,当初在我这里买了桃树苗,还让我帮你嫁接了枣树。非不肯买我的梨树苗,说什么梨树苗寓意不好!你瞧瞧,我家这里的梨树好不好?嗯?”

  顾乔暗自失笑,没想到这老头子这么“记仇”呢!

  这老头,正是当初售卖桃树、枣树给她家的那位。

  顾乔还清晰的记得,老头当时说包存活,养不活可以找他,她不过回了一句“怕是找不着您”,老头儿就较真地报上了家门,梗着脖子捍卫名声。

  怪不得她说自己听到覃家村的时候怎么这么耳熟呢,竟然一时没有想起来。

  眼下见着了人,便全都对上了。

  “哟,这丫头长这么大了啊?愈发水灵了!”老头子倒是挺会夸人。

  “三叔,你们认识啊?”带路的那个村民忍不住问道。

  “认识、认识,小泉,进屋去喝口水。你们也都进屋,都进屋坐。”老头子立即请到,又冲屋里喊,“老婆子,家里来人了,快去倒水。”

  “哎,来了!”

  老头子又将那大黄狗赶走,然后将一行人请到了家里面。

  先前带路的那个村民借口家里有事便离开了,只留下顾乔他们在这里。

  顾乔他们这才看到,堂屋里还有个两、三岁大的女娃,女娃正在逗弄竹篮里比她还小、尚在襁褓之中的嫩娃娃。

  老头子可得意了,指着这两个娃娃便讲道:“当初给你说了,我家屋前屋后都种了梨,如今我曾孙子都有了,还有了两个,你说说,什么梨就是离,是不是假的?”

第455章 果园设想,风害(四更)

  “咳咳,是是是。”顾婆子算是看出来了,这老头倔强,她也懒得与他在这个问题上多加争论。

  “对了,你家枣树结果了没?今年若是没结,明年肯定能行,桃树也是。”老头子又问。

  “老人家有心了,还惦记着这桃树、枣树。树都长得很好,不过果子我们一家怕是吃不上了。”顾婆子笑答。

  此时老头家的婆子已经将茶水端了上来,那老头是个性急的,也顾不上让大家落座喝水,便着急问道:“为何?”

  “我们搬家了,那树长得好好的,便不想动它,留给邻里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