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317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到了秋日再说吧,终归是我们乡邻,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陆少祈挑了下眉,不置可否,反正等农庄正式交付之后,就没他什么事了,他最多也不过是提些建议而已。

  接下来,第二批、第三批芥菜头也相继送到,而春种也开始进行。

  顾婆子学着当初顾乔的样子用油布罩了田育了秧苗,命人放水淹田,又耙了地,就等着秧苗长成之后移种。

  顾乔这边则用油布搭建出了一人多高的温棚,虽然春日还是有些寒冷,但温棚里温度却要高上许多,她便早早地撒上了西红柿的种子。

  另外,鱼塘里也喂了鱼苗,就等着天气暖和些了将荷花种子撒下去。

  农庄田多地广,除了划出来做荷塘和栽种西红柿的,有一半种了稻米,剩下的顾乔打算留来种红薯和蔬菜。

  其实红薯和蔬菜还可以种到山上去,但她暂时尚未想要还要种些别的什么,只能先这般安排。

  土地太多,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可再头疼也不能空置,顾乔遂先种上粮食,想着稻田养鱼,到了秋日至少可以收获一批鲤鱼,借着酸汤鱼盈利。

  就这样,一眨眼就到了清明。

  顾乔家的稻米秧苗用了温棚,长得很快,再加上清明节前气温已经升高,顾乔担心过完节再想找农民帮忙干活就难了,毕竟这些农民都要忙活自家的地,遂赶在清明节前将秧苗全部栽种下去。

  另外,菜种也撒了许多。

  等到过节的时候,恰好得个空隙,可以回顾家村祭拜。

  这一次,顾乔特意雇了马车,因为回来的时候,还可以将她的三外祖母接到十里庄去,而梅涣青家也要开始准备搬家事宜了。

  到顾家村的那日,正好是寒食节的头一天。

  顾乔和顾婆子经过村里,索性就先去了族老家拜访。

  “族老,这次我们一家回来,主要是祭祖。另外,你们家的酒在汝陵城里销得颇好,我们农庄也想先用你家的酒试试,若是好,以后就从你家进酒。”顾婆子讲道。

  其实族老家的酒好归好,但偌大一个随州城并非没有更好甚至价格还比这个便宜的,但顾乔左思右想,还是决定这桩生意与族老家合作。

  虽然她家搬离了顾家村,可旧房子和墓地都得有村里人帮忙看着,田地也是租给村里的。

  若自己一家富了,往后遭人嫉恨,在祭祖或者田租方面搅和不清,那便麻烦了,不如现在先把族老笼络进来。

  “难为你还惦记着我这个老头。”族老笑呵呵的捋了一把胡子。

  “都是亲戚,再说族老帮衬我们良多。另外,我们还有一桩生意要与村子合作。”

  “哦,什么生意?”族老很感兴趣。

  毕竟这是有利于全村人的喜事,若真能谈下来,村民们必然对他这个族老更加信服,也能令他更有威信。

第471章 取到木姜子,灾难来临(四更)

  顾婆子遂从身边的竹篮里取出来一个秀气精致的竹篓来。

  “这竹篓村中人皆会编制,我第一批准备要五百个,但做工务必精巧,不得粗糙。若是这一批货拿去卖得好了,我再来订下一批。往后或许还会增加其他的竹篾编织品。至于这五百竹篓,族老想找村里哪些人家做,这便是族老您来决定了。至于价格,我可以出到一文钱一个。”

  眼下看来,这收入确实不算什么,但若是一户人家每天晚上编织一个竹篓,那就有一文钱的收入,二十天下来就能割一斤猪肉吃,总是聊胜于无。

  最重要的是,这桩生意还会变大。

  “行,我去给村民们说。”族老答应了下来。

  顾婆子这才告别族老,带着小辈们回了自己家的院子。

  这一走,竟然又是几个月,还好正月里来上了一次坟,不然就是半年之久了。

  “回来了?”柳氏热切地喊道。

  她和村里人一样,看着顾婆子他们一家的眼神里都充满了好奇,因为村里人都知道他们并不在汝陵城里住了,而是去了随州城。

  随州城,那可是州府啊!是他们这辈子或许都去不了的地方,却不想这一家人竟然把灰豆腐的生意做到了城里去,听说他们家还在城郊买了地建了房子,也不知道那房子建得气派不气派。

  瞧见顾婆子家还雇了马车,她更是在心中想到:这家人到底挣了多少钱啊?

  “家里一切可好?”顾婆子也问道,等她回答后又与她寒暄了几句,态度倒是一如既往的客气,柳氏十分受用,自然愈发亲热。

  不过想到顾婆子一家舟车劳顿,她也不好拉着人一直说话,这才松了手回了自己家。

  “奶奶,家里倒是没太多变化呢。”沈晚见她走进来,连忙说道。

  “说明你叔祖母帮咱们看得好。”顾婆子走了进来,又笑道,“这次回来都不用烧火做饭了,族老让我们今晚去他家吃,明日又是寒食节,咱们把带来的冷食供上后,后日再呆上一天,各处走走,大后日就回城了。”

  明明才刚到家,可想到大后日就要走,顾乔竟就开始舍不得。

  不过人得朝前看,她立即喊了沈昭,对他说道:“这两日咱俩寻机会上山一趟吧。”

  “去干什么?”沈昭疑惑。

  “木姜子。”顾乔压低了声音讲道。

  去年她倒是摘了许多木姜子,但也只是炼了油,没能摘了枝丫扦插在自家土里。

  这木姜子必须要春天扦插,每到春日总有事耽搁,或者被顾婆子看得紧,一直耽搁没寻到机会上山,这一次,要将酸汤鱼做起来,她就必须要将这灵魂食材取到手。

  才开始人们或许还不太能接受木姜子的味道,但等大家领略了木姜子的香味之后,需求量进一步增长,她以前储的油自然就不够用,还得想方设法种植才是。

  就像她的西红柿一样,之所以要高价搭建温棚,也是怕端午开张后以前准备的酸西红柿不够用,所以要尽早续上。

  “行。”沈昭点头。

  等到寒食节当日祭拜完后,顾乔便说要在后山等等,借等待小团子的名义留在原地,让顾婆子她们先回去。

  顾婆子还约了族老与村里人谈事情,只好让沈昭和沈晚陪着她,先与梅氏回了家。

  顾乔和沈昭让沈晚帮他俩打掩护,随即迅速上了山去。

  大约半个多时辰,两人终于找到了木姜子所在地,顾乔迅速折取枝丫。

  等把正事做完后,她忍不住讲道:“拉了小团子做了借口,但我心里是真的想要再见到它的。”

  “我知道,走吧。”林中危险,沈昭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走吧。”顾乔迅速与他返程。

  等走出密林,两人才松了口气。

  待到路过当初那秃杉留下的巨坑时,瞧见那坑里长满了灌木和野草,顾乔不禁笑了起来。

  “一晃时间竟然这么快,好几年了。你瞧,坑底里那棵树都比你高。”

  沈昭略微弯了下唇,两人略微放慢了步子,虽都没有明说,却显然都在回忆。

  过了好一会儿,沈昭突然问道:“对了,你不是说这桃木手串一共有十八种目标植物吗?怎么自那年在秘境里收集了鸽子树的种子后就没有再遇到其他树了?”

  “你不提我都忘了。”顾乔抬起手来,看着手上的桃木手串,忍不住抱怨,“按照这个进度,两年才能收集一棵目标植物,那等到十八种植物集齐,我岂不是老了?而且现如今进了城,我怎么觉得就更不容易遇见目标植株了呢?”

  说到这里,她也十分惆怅。

  “我看随州城左丘山树林繁茂,若有机会,到时候去访一访。”沈昭建议道。

  “好。”

  两人这才下了山与沈晚汇合。

  顾乔将木姜子藏了起来,所以回家的时候也没被顾婆子发现。

  两日后,她们回了十里庄,顾乔赶紧将用油布装了稀泥裹住枝头的木姜子拿了出来,然后扦插在了她家后院的小山坡上。

  这处小山坡只能从她家后院进出,是她特意留下来的,就是为了栽种这木姜子的。

  木姜子插好后,她又去温棚观察了西红柿苗的长势,随后又投入到了紧张忙碌的筹备阶段。

  按照计划,十里农庄将在端午节第二日开张,到时候头一天可借助端午出游的机会,在随州城内广发“传单”,用望江楼造势,第二日便用开渔节作为暖场项目,随即推出一系列活动,正式开业。

  而现在离端午两个月不到,自然要抓紧时间。

  只是不想就在她绷紧了弦筹备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乱了她的计划。

  那天是四月初六,许是天气阴沉,刚到亥时,她便觉得十分困顿,便吹了灯歇息。

  只是没睡多久,她就听到了风将窗户吹得呼啦作响的声音,感觉到冷风一股脑地涌进屋内,她这才披着衣服下了床去。

  刚走到窗边,眼前就闪过一道白光,映得四周都亮堂起来,紧接着就听到天上“轰”的一声,是打雷的声音。

  她面色一变,立即将窗户合上,然后开门去了隔壁。

第472章 抢救(一更)

  沈晚胆子小,顾乔不放心她,立即去拍她的门。

  “小晚,小晚!”

  “轰隆!”又是一声。

  “啊!”房间里传来沈晚的尖叫。

  “小晚!”顾乔继续拍门。

  好在沈晚虽然害怕,还是走过来开了门。

  顾乔见她面色苍白,还直接裹着被子,立即搂住她进了屋,然后将房门关上,就着闪电偶尔闪现的光走到了她的床铺前,将她安顿坐下,这才急忙去关了窗,然后点燃了油灯。

  油灯亮起,温暖的灯光立即驱散了黑暗和冷寂。

  “别怕啊,我陪着你呢。”顾乔走到床边,脱了鞋直接坐了上去。

  沈晚立即将被子分了她一半,两人拢着被子盘坐在床上。

  “哈……”顾乔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眼里都溢出了眼泪水。

  她其实最喜欢在这种电闪雷鸣的暴雨天睡觉了,外面的疾风骤雨会让她觉得待在自己的房间和床上是一件非常安全且温暖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本来困倦不已的她更是瞌睡上头。

  沈晚却吓得睡不着,只觉得每一道闪电都劈在头顶,每一道惊雷都落在脚下,随后有可能劈到砸到自己,于是像个惊惧的小兔子一样睁着大大的眼睛。

  顾乔看着她的表情,不禁失笑,“睡吧,没什么好怕的,真的。”

  “你先睡吧,我、我不怕的。”沈晚回道,却明显气短。

  “那我们躺下来?”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