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429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顾乔与梅氏和顾婆子商量,决定将所有田土的所有权划给梅涣青一家。

  “我和沈昭身上变数太多,到时候万一有点儿什么事,这些东西很有可能都变成朝廷的,不如给舅舅家,我们以后也和元佑一样,纯拿分红就行。”顾乔讲道。

  梅氏没有想到她对钱财看得这样淡,感慨地笑了笑。

  顾婆子倒是有些担忧,“你自己不要可以,给你娘留一份养老的。”

  “奶奶放心,肯定要给我娘和您单独留一份。不过我想的是让舅舅给我一笔钱意思意思就行,到时候我在随州城盘两个铺子,每年的收益就给你们养老。而舅舅那边,给了钱他也不会觉得是我白送的,他们一家也好心安。”顾乔回道。

  “还有我的呢?”顾婆子笑道。

  “那当然,您可是我奶奶!这方法怎么样,嗯?”

  “这样也可以。”顾婆子点头,“现如今十里庄本就是你舅舅一家在打理,出力最多的也是你舅舅和二表哥。这做得久了,他们总会觉得都是在帮你做,心里难免失衡。你不如只拿干股,让他们当家做主,这样也不伤了亲戚情分。”

  梅氏也点头,“现在你二表哥和你三表弟未曾成婚尚且不觉得,日后他们各自有了家庭,大家肯定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就算他们没有,娶进门的妻子未必没有,你奶奶说得对。”

  就这样,顾乔立即提笔回了书信,将自家一家的想法说了。

  若是梅涣青同意,只需让陆少祈直接将地契全部过户到他头上即可。

  至于房屋的地契,等到她回去后,也会进行过户。

  除了十里庄的事务外,顾乔还给她舅舅和沈晚他们寄了这边的兽皮等特产,兽皮拿回去,以伍秀兰和沈晚的针线活,定然能缝制出保暖的袄子那些来。

  尤其是梅蓁蓁,一眨眼就快半岁了,梅氏给她做了一个虎头帽,特别可爱。

  “昭儿说什么了?”梅氏又问。

  “他一切安好,正在潜心准备来年的春闱,让我们不要担心。”顾乔将信纸递给了梅氏。

  反正通过驿站来的信件都是官方书面的,也没什么不能看的。

  而通过商队的信,她才不给她娘看呢。

  夜晚,回到屋内,顾乔捧着信纸,对着烛台笑得跟个二傻子似的。

  而她也终于想到一个可以将信留存下来不怕被人发现的方法了,那就是——写英文。

  多年前教沈昭学英文的时候,那时候她在想什么?

  她想,若是有一天需要,这东西还可以当作暗语。

  没想到多年后还真有用上的这一天。

  她找来了一个盒子,将信件放了进去,看着盒子,仿佛看到了沈昭那张清隽冷漠的脸。

  屋外,鞭炮的声音陡然响了起来,一不小心,又过了一年。

  一眨眼,这已经是在大熙朝过的第七个除夕了。

第644章 三元及第,陛下指婚(二更)

  时间便在这日复一日的思念中悄然而逝。

  二月,圣上专门派了人来交涉制作酒精的问题。

  三月,在肃州与甘州交界处的台池县建立了第一个官府出资的醇酒坊。

  名为醇酒,其实就是制造酒精的。

  不过当朝天子真是个一毛不拔的,醇酒坊里专门设置了酿酒的部门,直接收购粮食酿酒,根本就不让顾乔插手,更别说让她赚钱了。

  倒是吹制玻璃比较困难,就算是身为天子,也不好叫臣子将人家的独门绝技平白贡献出来,何况顾睿已经降低了酒精瓶的价格,所以顾乔忙活了一通,反倒让顾睿挣了个盆钵满盈。

  不过兴许是为了补偿顾乔,当今圣上给了十里香一个参选贡酒的机会,但也仅仅是一个机会而已,十里香最后能否被选上,还要看自身的品质。

  果然,论起手段,顾乔哪里比得过帝京城那位坐在龙椅上翻云覆雨的掌权人?

  但是醇酒坊设在了肃州的台池县,这对增加肃州的赋税很有帮助,皇帝也在变相赦免她的流放之罪了。

  另外,顾乔主动将酒精技术捐献出去的这件事被军中人知晓,也达到了成就好名声的目的。

  三月中旬,土地解冻,顾乔开始在肃州城推广辣椒的种植。

  辣椒耐寒,顾乔对比了桃木手串里提供的辣椒的生长环境的资料,发现大部分土地都符合辣椒的生长条件,于是开始组织妇孺种植辣椒。

  既然狩猎的那些肃州小伙看不起种地的收入,她也不强求,发动妇孺小孩的力量,仿照十里庄收芥菜的模式,采取发放种子、教授栽培技术,最后再回购辣椒的合作方式。

  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产量和激发百姓的积极性。

  另外,顾乔认真地研究了肃州的地形、气候和农作物生长条件,把去年考察的结论与秦典吏进行沟通,建议修建井渠。

  肃州并不是没有水,而是水都停留在了山顶,如果将山顶上的这些水利用起来,那就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灌溉的问题。

  秦典吏听到她打着雪山的主意,顿时惊诧不已,但还是觉得她在这个问题上太过天真。

  他忍不住反驳道:“顾小姐说得没错,雪山上的雪水确实是我们的水源,我们的良田也基本上靠着雪山融化的雪水灌溉。但是顾小姐有所不知的是,这里天气炎热,这些河流最多就流经雪山底下的几个村庄,随后就断流了,那些远离雪山的地方根本没法获得水源。不单如此,就是离得近的庄子,这河水也是极为宝贵的。”

  “河水之所以流到一半就断流了,是因为蒸发量太大了。嗯,蒸发就是……就是被太阳烤没了的那个意思。所以我们要修建暗渠,将这些水通过暗渠运输,既减少水流蒸发,也省去了风沙等天气的影响,如此不但能保证水量供应的稳定,还减少了水渠修缮的工事。这是我画的图纸,您看。”顾乔说道。

  秦典吏立即凑了过去。

  虽然他内心认为不可能,但这女子来了肃州后,先是开了酒楼,接着又弄出了什么酒精,做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所以他还是想看看她能有什么好主意。

  顾乔指着图纸讲道:“我看了,肃州城附近的几座雪山下都是荒漠,我们可以从雪山这里每隔一段距离开凿竖井,然后再在底部开凿暗渠将竖井连接起来,然后在山脚,暗渠流出变成明渠,接着修筑涝坝,也就是蓄水池,这样就可以将雪水用于灌溉了。”

  “这……”秦典吏突然有些拿不定主意。

  “我特意观察了,这一带以砂砾岩层为主,十分坚固,若是在地底开凿暗渠,不用担心崩塌。但同样的,工程也会非常艰辛。”

  “你等我拿去请示一番。”

  “嗯。”

  秦典吏立即拿着这份图纸去找了上峰顾睿。

  顾睿看到这图纸,顿时笑了,“这不就是坎儿井吗?”

  “坎儿井?”秦典吏听到这个新鲜名词,有些好奇。

  “这井渠肯定可以,但是……就是工事复杂。这个工程,单靠我们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等我上书禀告陛下吧,若是能得陛下首肯,让西北军襄助我们,这事必定能成。”

  秦典吏听到顾睿这般说,顿时愣住了,“大人,这……当真可行?我是说这井渠。”

  “能成。”顾睿点头。

  要知道在他们那个地方,坎儿井可是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齐名的华夏古代三大工程之一。

  就在顾睿上书不久后,沈昭来信了。

  这家伙果真一鸣惊人,高中状元,成为大熙朝开国以来第一个三元及第的人物,以至于帝京城谈起沈子璋,个个都是啧啧称奇。

  从他的身世一直叹到他的才华,只道他整个人都是传奇。

  顾乔看到这个消息,心里乐开了花,仿佛那个中状元的是自己一般。

  却不想几日后,顾睿将她召了过去,然后将一封信件捎给了她。

  顾乔莫名其妙的接过,然后打开,这一看,眉头越皱越紧。

  “这、这什么意思?”顾乔拿着信件,十分不解。

  “来到大熙朝这么久,别告诉我你还不识字?”

  信件是顾睿的那位掌管琉璃坊的红粉知己传来的,信上清楚的写明了,在琼林宴上,陛下龙颜大悦多喝了几杯,一高兴就为沈昭指了一门婚事。

  其后,沈昭以自己已有未婚妻为由拒绝,惹得陛下当场黑脸,然后拂袖而去。

  沈昭许是担心她,所以就没有在信里提及这件事,但是……

  “但是沈昭明明给陛下说过我和他的婚事,而且就算我以前是籍籍无名的小农女,如今也该在皇帝那里挂了号,为什么陛下在明知道的情况下,还要故意在琼林宴上让沈昭难堪?”顾乔不解。

  “你若当真籍籍无名还好,现如今,陛下更是得慎重考虑你们俩的婚事。”顾睿坐在圈椅上,慢条斯理地用茶盖刮着茶水表面的茶沫,然后饮了一口。

  “什么意思?”

第645章 修渠大事,执勇探亲(三更)

  “沈昭不但是定国公府的嫡亲血脉,还是当朝状元,如此锋芒毕露,若是再加上你这么一个有主意、有声望的贤内助,你觉得呢?”顾睿反问。

  顾乔张了张嘴,无法接话。

  过了许久她才敏锐地意识到什么,然后看向顾睿,问道:“陛下为何如此忌惮沈昭?不,忌惮曾经的定国公府?”

  顾睿没想到她那么敏锐,略微垂眸,沉吟片刻后才讲道:“你若是想好好活着,就什么也别问,什么也别想。沈昭毕竟是国公府的最后一丝血脉,他若是坚持,陛下也不好怎样,琼林宴赐婚,不过是试探他的态度而已。”

  随后他摇了摇头感慨道:“而且沈昭比你狡猾,明明你们俩什么都没有,他却在随州城时就大闹一通,该知道你们婚约的人都知道了,陛下不过是在装傻。如今琼林宴上这般一闹,他也无法再装作不知道,最多是不承认。所以只要你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应该没人能拦住你们。”

  接着他看向顾乔,略微抬眉,“不过你若是不想和沈昭在一起,我更乐意见到,你可以考虑一下我最后的这个提议。”

  顾乔抿着嘴唇,总觉得顾睿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

  什么事情是自己不能去琢磨、不能去深挖的?

  顾睿这人忌惮的会是什么?

  顾乔想来想去,只有皇权。

  所以定国公府当年出事,除了与现任定国公沈珙脱不了干系之外,是不是还和皇家的人也有关系?

  想到这里,她顿时替沈昭担心起来。

  “什么都别想。”顾睿拍了拍她的肩膀警告道,然后离开了花厅,徒留顾乔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着杯子里沉浮的茶叶,只觉得浑身冰凉。

  但是她知道顾睿说得对,她现在能做的只有加速自己的成长,让帝京城所有将她这个沈昭未婚妻当作公敌的闺阁千金都闭嘴,让天下的百姓都觉得他们很登对,让圣上都无法拒绝这一门婚事。

  所以在圣上批复了井渠修筑工事后,她立即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忙碌中去。

  鞑靼人内乱,让边境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但西北军的操练却不能停,而这么多的士兵,军饷就是很大一笔,修筑工事一来可以操练他们,二来也让他们不至于闲下来浪费军饷,正可谓一举两得。

  为此,朝廷还派了工部的人来。

  顾乔虽是女子,但这个点子是她想出来的,所以前期勘探之时,许多地方都需要她与工部的人进行沟通,最终确定井渠修筑工事的工程方案。

  此前,顾乔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够与这些朝廷栋梁如此侃侃而谈,要知道在随州的时候,赵继这个知府去到她天然居吃上一顿饭,那可都是极大的荣幸!

  更别提她还在顾家村那会儿了,和族老对话都要打起十二分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