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52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顾乔也不知道该再说什么了。

  彭氏又开了口,“巧儿你先去收谷子吧,我带晓晓回家就是。不过是小孩儿间的玩闹,你也不用放在心上。”

  既然大人都这么开口了,顾乔又真忙,便不再耽搁,立即赶回了家。

  她回来的时候,始作俑者顾凌早就回家吃晚饭去了,顾乔不禁叹了口气。

  “晓晓没事吧?”顾婆子正与梅氏一道将筛好的谷粒装袋,见她回来不禁问道。

  “没事。”顾乔简单地回了,然后赶紧过去帮忙用瓢舀稻谷。

  三人同心协力,终于在天黑之前将稻谷全部筛选完毕,并装入麻袋中捆好。

  “明儿一早我就去罗家村找你罗叔,让他拉着牛车过来。”顾婆子讲道,随后扭头望着院子里堆着的九袋稻谷,又道,“这里估摸着能有十二石左右,恐怕牛车得分拉两趟。”

  “我和罗叔说好了,他说看我们家粮食有多少,不行就让他三哥一起拉牛车过来,两人一道进城。”顾乔回道。

  “那敢情好,一趟全部解决,省事。”顾婆子点头。

  就这样,第二天一大早,顾婆子就去了罗家村,请了罗氏兄弟二人过来。

第75章 养猪大计,积善之家(一更)

  顾乔家捆好的九只麻袋全部装上了牛车,然后顾婆子与顾乔随着牛车一起进了城。

  顾婆子家的稻谷都已经精心筛选过,粮铺老板看到颗粒饱满,不禁十分满意,立即按照之前的约定上称,随后结算。

  这一结算下来,十二石稻谷,也不过才二两七钱银子。

  顾乔看到顾婆子手心里细碎的银子,顿时有种深深地挫败感。

  虽然早就算好了这一笔账,可真看到一年的辛苦劳作才不过当初当金簪的银钱,又想到那些银钱压根不够用,她这心里就非常不是滋味。

  而且还要还梅涣青一百文钱,这样下来又少了一些。

  “奶奶,您的金簪,咱们今年赎不回来了。”这是顾乔最在意的事情。

  “傻孩子,其实我就没想过赎回来,之所以选择活当,不过是留个念想而已。”顾婆子安慰顾乔道。

  人啊,总得有个念想,万一哪天能够赎回来呢?对不对?

  毕竟那是老头子留给她的东西。

  “走吧,我们割点儿肉、打些麻油回家去。别不开心,你得这么想,咱们今年秋收以后,粮食就不用再花钱买了,这样剩下的钱不就可以留做他用了吗?”

  “对哦,不用买粮了!”顾乔立即兴奋起来。

  要知道去年六文钱一斤白米,这可是她们家支出的大头,如今不用买米粮,这钱就省出来了。

  “奶奶,我们可不可以买猪啊?喂猪!”顾乔一心惦记着她的养猪大业。

  “养猪?”顾婆子倒是没想过这事,一来之前手上没钱,二来猪吃太多,养猪也是需要大成本的。

  仔细想了想,她回答顾乔道:“你这么一说,倒是可以考虑,不过等过完年后咱们再养猪吧,开春了集市上才有小猪崽卖。”

  听到顾婆子这么说,顾乔心里便留了意,随后祖孙俩逛了集市,简单地添置了一些东西后,便与罗家兄弟在城门口集合,一道回村。

  路上,顾乔特意打听了沈昭家的事情,顾婆子干脆直接说出了沈昭救她的原委。

  “那孩子心善,若是有可能,两位侄儿下次见他被打骂,还请相帮一二,我老婆子在此谢过了。不过这认他做干儿子的事情,还请两位保密,我这把老骨头了,倒不怕那罗洪,就怕罗洪找沈昭撒气,那我就罪过了。”顾婆子无不恳切地讲道。

  听到沈昭小小年纪就敢与顾全恶斗,还救了顾婆子一命,罗氏两兄弟立即对这孩子有了好印象。

  何况这两兄弟都是古道衷肠的人,以前遇到罗洪打人就曾说过他,只是两家住得太远了些,也管不了多少,而且太过干涉,罗洪反而会变本加厉的鞭打那侄儿侄女,所以后来便不太管了。

  “如今既然得婶子嘱托,定要看顾一二。”罗庆立即应了下来。

  “那就谢谢二位了!”顾婆子感恩戴德。

  顾乔也对罗家兄弟刮目相看。

  事实上,从第一次见面罗庆搭载她们开始,罗家就帮了她们家许多。

  这其中虽然有交易的成分在,但更有情分,顾乔悄悄记在了心里,心道:来年种红薯,一定要分一些藤给他们!

  等到村口告别的时候,罗庆见顾婆子和顾乔下了牛车后车上还剩下一个布包,不禁冲着她们的背影喊道:“婶子,落东西了!”

  顾婆子回过头来,笑道:“那是给你们两兄弟的,今日多谢了。等新米碾出来后,我们家立即就把年初犁地说好的大米给你们家送去。”

  说着也不作停留,挎着篮子牵起顾乔便走了。

  罗庆打开布袋一看,竟是一小袋稻谷,里面还卧着二、三十个鸭蛋。

  稻谷只是为了防止鸭蛋撞碎而已,最重要的是鸭蛋。

  除了鸭蛋之外,另外还有一袋面粉,约摸两斤重。

  “这……”罗庆不禁看向自己哥哥。

  罗老三扭头望向顾婆子远去的背影,不禁叹道:“这顾婶子一家也是客气,明明说好了只是帮她家拉粮进城,不费什么功夫,她却又给了鸭蛋,又给了面粉。”

  “对啊,就像我第一次拉她们进城一样,回来的时候她也是悄悄塞了东西。”罗庆接道,所以他对顾婆子印象深刻。

  “这也是爹当初答应帮她家犁地的一个原因。这样的人家,大方、稳妥又周到,和咱们家一样,是积善之家,帮她犁地,也算是结交了一段善缘,以后可多来往。”

  罗庆闻言,点了点头,两兄弟遂不再闲谈,赶着牛回了家。

  而这头,顾婆子回到家后,先找了个隐蔽的地方将她的银子藏好,毕竟全村都知道她们家卖了粮,就怕招贼。

  顾乔一大早就出了门,昨晚的鸭蛋还没来得及掏,立即蹲仓底掏鸭蛋去了。

  自从她发现鸭子开始下蛋后,她每天就多了一项工作——掏鸭蛋。

  家里一共养了十七只鸭子,只有九只是母鸭,都已经陆续开始下蛋,从最开始每天三枚鸭蛋,到现在每天八、九枚鸭蛋。

  前几天的鸭蛋全部都送给罗家兄弟了,顾乔有些心疼,却也知道罗家兄弟帮自家良多,不得不送。

  此刻掏出九枚鸭蛋,确定都是自己的,她心里说不出的开心。

  将掏出来的鸭蛋小心翼翼地放到提篮里,她这才转身去了灶房。

  “我正愁今晚吃什么呢,咱们就用刚炼的猪油炒个鸭蛋怎么样?”梅氏笑容满面的讲道。

  虽然切肉炼油弄了一身烟火,可这样的忙碌却让她倍感踏实。

  鼻端的油香味,意味着温饱甚至是美味,让她浑身充满了使不完的劲。

  “好嘞,娘,我来打蛋,打几个?”

  “三个吧,一人一个。对了,加点儿葱段一起打。”

  “好嘞!”

  顾乔立即从碗柜里取了一只陶碗,然后捡了三枚鸭蛋放到柜子上,将蛋对着碗沿敲了敲,等蛋壳裂了缝后,对准碗双手用力一分,便将蛋打到了碗里。

  新鲜的鸭蛋蛋黄结实,掉到碗里都不散,而且蛋清非常透亮,看上去就让人非常欢喜。

  顾乔的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还哼起了歌。

  她依次将三个蛋打进碗里,随后又取了一双筷子,顺着一个方向开始用力打蛋。

  筷子碰到碗沿,叮叮当当作响,这声音与厨房里柴火噼啪、炼油滋滋的声音交织融合,令人心情愉悦。

  这一夜,顾乔吃了一顿喷香的晚饭。

  第二天起来,就要开始舂米了。

第76章 碾米借粮,放水捉鱼(二更)

  因为村里人都等着借米下锅,所以这天村口的磨盘旁异常热闹,大家都等着排队取米呢!

  而且这是今年的第一批新米,吃到新米,某种程度上也是沾了喜气。

  大伙儿热心,你推一会儿磨盘,我推一会儿磨盘,一个个都干劲十足,女人们则负责在旁边将碾好的米运到风簸那里,然后将大米和米糠分开,此举则为“吹米”。

  等到一麻袋谷子碾完,得了大概两箩筐的白米,顾乔和梅氏便开始分米。

  顾乔见人多,干脆按照当初分田租地的那个编号,用升子来装,一家两升米,倒也能扛过这几天时间。

  领米的人一个个喜气洋洋,跟过节似的。

  说到过节,等收了箩筐回家后,顾婆子和梅氏商量,决定中秋前让梅氏去一趟梅家村,亲自带上节礼去看梅涣青和梅崇岭。

  这两人今年都帮了她们家里不少忙,所以去走动一下是必须的。

  “奶奶,还有三天就是中秋,要不我们明天放田水捉鱼吧,如果有鱼,还能拎几条鱼去。”顾乔建议道。

  “行,虽然节礼我和你这次进城都买好了,但礼多人不怪,顺便看看你的养鱼计划,到底是成了还是没成。”顾婆子笑道。

  “肯定能成,这个夏天我都盯着呢,田水就没干过。”顾乔骄傲地讲道。

  话是这样说,但她心里其实还是挺没底的,毕竟她也不知道她的鱼就算活下来,能长多大。

  梅氏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呀,小心风大闪了舌头。”

  梅氏最怕她说大话,不禁摇头。

  顾乔鼓了鼓腮帮,不禁嘀咕,“我也好怕打脸怎么办?”

  还好她声音小,不然梅氏又要问她“打脸”是什么了。

  翌日,顾乔想到要捉鱼,还没等顾婆子叫她,自己就从床上翻身爬了起来。

  一大早,她先是去打开鸭子的圈门,把鸭子放了,然后又去割草喂兔子。

  兔子们长得很好,因为顾乔经常去喂它们,所以它们已经不再胆小害怕,看到顾乔过来就知道有吃的,立即蹦蹦跳跳到了圈门口。

  顾乔将草撒了下去,看见兔子的三瓣嘴一点点将青草蚕食,只觉得那模样可爱极了。

  而看到这些兔子,她就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沈昭,这好多天没见,也不知道沈昭的伤好了没?

  等今天捉了鱼,明天她争取上一趟山。

  这样想着,她又转身去了鸡笼那里。

  昨日碾了米,便有了米糠,她将菜叶剁碎,然后与米糠拌在一起,放到了鸡笼前的食槽里,又往另一面的食槽里添了水。

  等把兔子和鸡喂完,捡了鸡笼里的鸡蛋,她又去把仓底的鸭蛋掏了,这早上的例行活计才算是做完。

  别看,这些活计也是要花费好些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