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61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梅氏这边也做好了晚饭,鱼香早就从灶房里溢了出来。

  她将鲤鱼简单地煎了,然后掺了白水加汤煮开。

  顾乔觉得自己是许久没吃着肉了,所以对于鲤鱼的那一点儿泥腥味也可以忽略不计。

  又或者因为这是古代农村,好山好水,所以那便不是泥腥味而是乡野山味,总之她觉得这鲤鱼鲜美极了。

  顾婆子却有些遗憾,“这几天忙,要不然磨豆子推豆腐,往这汤里再加一块豆腐,那才叫美味。”

  说起推豆腐,顾乔一脸向往。

  她以前只吃过豆腐,可没做过豆腐呢!

  不过更让她期待的是她放在角落的那一坛西红柿,只盼着她的西红柿能做成,到时候用来煮鲤鱼,那才叫绝了。

  不过今天这一顿,已然让她口齿生津。

  等吃完了饭,梅氏刷碗,顾婆子出门去与村民约定打谷时间,顾乔则拿了柴刀削竹篾。

  顾婆子编织家什都需要竹篾,所有家里人有空的时候便会削竹篾,总归会派上用处的。

  中秋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顾乔只觉得自家厢房上头的瓦片仿佛都覆了白霜。

  想到以前在现代,与奶奶一起坐在葡萄藤下闲话家常的场景,又想到顾晓家的桂花糕,顾乔陡然想起来她家差点儿什么了。

  ——果树!

  等到来年开春去集市,她得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果树,不然这一年到头都吃不着水果。

  大约在院子里坐了小半个时辰,顾乔瞅见时间快到了,遂对梅氏讲道:“娘,顾凌他们约了我一块儿去河边做南瓜灯,我去找他们了啊。”

  “南瓜灯?倒是好多年不曾听过这名字了,也是族老家的曾孙才能想起这玩乐的东西来。你去吧,但是注意安全。这天黑路窄的,别摔河里了。还有,要做南瓜灯,自己摘家里的南瓜去,别去别人土里偷瓜……”

  梅氏一说起来就絮絮叨叨没完,顾乔耐心听完,这才回道:“娘放心,今夜月明,我一定好好看路不会摔的,也会注意安全听您叮嘱,您别担心了,那我去了啊!”

  说着她和梅氏招手,然后欢快地就着月色跑出了自家院门。

  只是她却没有立即往河边赶去,而是去自家院墙下掏出了自己晚饭后悄悄藏在那里的烧火棍,这才急忙往村头跑。

  谁知道刚走到半道,就遇到从其他人家赶回来的顾婆子。

  狭路相逢,顾乔连忙将烧火棍藏在身后,然后喊道:“奶奶。”

  “这是去哪儿呀?”顾婆子问她。

  顾乔又将做南瓜灯的借口说了一遍,顾婆子却扫了眼她身后,随后点了点头,吩咐道:“那早去早回。”

  “好的,奶奶。”顾乔这才与顾婆子错过身,小心翼翼地遮住烧火棍,假装镇定地与她告别,然后撒腿跑了。

  “这孩子。”顾婆子摇了摇头,颇为无奈。

  顾乔一路小跑,一直来到了村头河边。

  远远的她就看到几个黑影,为首的那个正是顾凌。

  “顾凌。”她出声喊道。

  只是这一出声,那几个小孩吓了一跳,立即作鸟兽散,各自躲在了土坎后、树后。

  顾乔“噗嗤”的笑出了声,然后走了过去,冲着他们藏身的地方喊道:“是我,顾巧儿。”

  顾凌这才从树后走了出来,一只手拎着一口铁锅,另一只手拍了拍胸脯,心有余悸地责怪道:“顾巧儿你做什么,吓死我了!”

  “我喊你的啊,是你自己听不出我的声音,还怪我。”顾乔想到他们刚才跟兔子似的,仍忍不住笑。

  “这里挨着河,那么大水声,我哪能听得清楚是谁的声音。不是,你竟然还笑,烧火棍拿来了没?”

  “拿来了,我们去哪里?”顾乔立即好奇地问。

  “我带了锅和米,这里离村子太近了,一烧火村里人就能看见,我们去下游。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得先把食材弄到手。”

  “食材?”顾乔疑惑。

第89章 错上贼船,兴奋偷菜(二更)

  “你家吃饭只吃白米吗?当然还要有菜了!”顾凌给了她一个大白眼。

  拜今夜月色所赐,这个白眼顾乔非常清楚地接收到了。

  她顿时惊讶,“你不是说就是野地里煮饭吗?”

  “对啊,月亮饭就是野地煮饭啊,可光吃饭不行,还得吃菜啊。”说着他大手一挥,不再理会顾乔,而是对他的小跟班们说道,“赶紧找吃的,找到什么算什么。”

  “好!”小孩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显然准备大干一场。

  不一会儿就有人提了一个半大的南瓜过来,兴奋地朝顾凌邀功道:“顾凌、顾凌,我摘了一个大南瓜!”

  一会儿又有人扯了几窝白菜过来,“顾凌,我找到了小白菜!”

  再一会儿,又有人捧了一把长得弯弯曲曲的豇豆过来,“顾凌,还有豇豆!”

  ……

  顾乔看得目瞪口呆,这哪里是找菜,分明就是偷菜啊!

  “愣着干什么,找菜啊!”顾凌瞅见她还杵在旁边不动,连忙催促她。

  顾乔担忧不已,“顾凌,这样偷菜,明天我们会被全村人追着打的吧?”

  “不会的,你相信我,煮月亮饭是传统,摘了谁家的菜,那就是谁家的福气,大人们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拿我们小孩儿撒气的。”

  “真的?”顾乔将信将疑。

  “真的!你相信我嘛,不然我爹、我曾祖父怎么可能放我出来?”顾凌再三保证。

  顾乔还是保留了一分怀疑,没有动手去偷菜,顾凌索性也不再叫她了。

  很快,小伙伴们偷了好些菜,大家分工合作,一些人提着菜,一些人带着锅碗瓢盆,叮叮当当地朝下游走去。

  绕过河湾后,顾家村已经被山挡着看不见了,顾凌这才停了下来,在河滩上选了个位置,然后让大家搭灶,准备生火。

  顾乔这才发现,就她只出了一个烧火棍,其他人带的东西可多了。

  菜刀、砧板、锅、碗、瓢、盆、筷子、勺子……

  除了工具类,还有米、油、姜、蒜等。

  顾凌显然是这一次活动的组织者,不一会儿就安排好了众人的活计,谁撘灶、谁捡柴、谁生火、谁洗菜……安排得有条不紊,一个不落。

  顾乔是女生,不肯去河对面偷葵花,便被顾凌安排去淘米洗菜。

  这大晚上的,河滩上全是柚子般大的石头,被月亮一照,仿若白色。

  顾乔端着米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过去,来到河边。

  河水在河湾处形成深潭,静水深流,又在出湾的时候因为河道变窄陡然湍急起来,然后奔腾冲刷来到河滩浅处,被河底的石头阻拦腾起一层一层的白浪。

  顾乔在这白色的浪花里淘干净了米,将米送回去后又来洗菜,只觉得指缝间河水清澈冰凉,抬头时迎面夜风习习,这无边静谧的夜色叫人的心都平静了几分。

  等她洗完菜回去,就看到男孩儿们已经搭好灶生起了火,而旁边堆着一大抱干柴,足够煮完他们的菜了。

  “顾巧儿,你看看煮饭的水够不够?”顾凌问道。

  “这就是我掺的水,够了,直接放上去吧。”顾乔答道。

  “炒菜我们也不会,这个位置还是让给你吧。”顾凌说着起身,将正中央的位置让给了顾乔,还将锅铲递给了她。

  顾乔愣了愣,随后反问道:“我说,你叫我来这里做月亮饭,不会是因为你们都是男孩没人会做饭吧?”

  顾凌这才挠了挠头,“嘿嘿,被你看出来了。”

  顾乔:“……”

  没办法,来都来了,米也淘了菜也洗了,总不能打道回府吧。

  她叹了口气,然后握紧锅铲,强忍住了一锅铲敲在顾凌头上的冲动,对他说道:“那你把菜切了。南瓜切片、小白菜拧断、豇豆切段。”

  顾凌一听,浓眉立即拧成了毛毛虫,不过他向来有主意,一把抓住了旁边的小伙伴,然后对他说道:“听见没有,听巧儿姐吩咐,把南瓜切成片、小白菜拧断,然后豇豆、豇豆……”

  他抬头反问顾乔:“豇豆切成什么样?”

  “豇豆也切成段,就是一小截一小截的那种。”顾乔白了他一眼。

  顾凌却假装没看见一样,转过身就将她的话又复述一遍,还故作深沉地问那小伙伴,“听懂没有?听懂了就赶紧切吧。”

  顾乔:“……”

  这小祖宗,倒是挺会支使人,还会摆架子。

  不过比较令人惊讶的是,他这样并不惹人讨厌,因为苍蝇一样乱转的几人,还真就在他的调度下变得井井有条。

  不单如此,他自己也没闲着,拿着烧火棍守着她,一会儿吹火一会儿添柴,把火看得好好的。

  “行了,可以把中间那根大柴撤了,饭再焖一会儿更好吃。”顾乔收了锅铲,将锅盖盖上说道。

  “这样太难等了,不然我再重新搭个灶,这边炒菜,等菜炒好,那边的米饭也该熟了。”顾凌讲道。

  说着也不等顾乔同意,直接就吩咐其他小孩搭灶,然后自己又从焖饭的那个灶里掏了燃烧的柴禾过来,迅速把这边的灶给点燃。

  看他三下五除二地将灶弄好,顾乔也不再说什么,架上锅准备炒菜。

  其实她还挺喜欢这种在郊外做饭的感觉的,就像是在重温小时候的回忆一样。

  她还记得当她还是顾乔、那会儿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每年三月开学,刚开学她就开始期盼着白杨树发芽,因为白杨发芽后学校就会组织春游。

  她读的小学是乡村小学,春游的项目就是让学生们自行分组,八人或十二人一组,大家一起商量谁拿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然后凑钱,大清早的去逛菜市,买好食材,随后八点到学校集合,等校长叮嘱好注意事项后,就由老师带队去往山里,走上一、两个小时,寻一处风景独好、水草丰茂的河滩地带搭灶生火、做饭做菜。

  哪一组第一个做好菜,哪一组做的菜最好吃,都是能评奖的。

  那时候大家都没有手机,只有老师会带上照相机,然后给大家照相。

  而通常照相留下的,也都是集体合照。

  而关于做饭,除了自己自带的食材,有的小组还会去山上打蕨菜、挖笋子,又或者去河里捉螃蟹、钓鱼。

  顾乔至今还记得,三年级的那次春游,她握着菜刀老神在在地给同学们说:“炒这个菜不要姜片,要切姜丝。”

  “姜丝?僵尸!哈哈哈哈哈!”

  霎时间,旁边的同学们立即笑得人仰马翻。

  现在想来,那都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用十几年前来形容已经不够贴切,或许用上辈子来形容更准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