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79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酒楼?

  顾乔当然希望能做成长线买卖,但也留了个心眼,谁知道这是不是妇人为了砍价诓她呢。

  她看了顾婆子一眼,见顾婆子颔首后,遂回道:“这里一共九十枚鸭蛋,三文一个,若是您全买了,正价是二百七十文,我就只收您二百六十文怎样?六六大顺嘛。”

  “六六大顺,我看不如四季发财,二百四。”

  “这一下就相当于白送了十个蛋,这个价,”顾乔摇了摇头,“真卖不了。”

  “那就你退一步我退一步,二百五。”妇人又道。

第116章 长线买卖,发财大计(一更)

  二百五?

  “二百五十二吧,婶婶您加两文,让我这个小孩儿买颗糖怎么样?”

  “整数不挺好吗?就二百五了。”

  “那我宁愿送您一个蛋,二百四十九。”顾乔主动让价。

  妇人不禁笑了,“你这丫头,刚才还两文钱都要和我论呢,这会儿怎么却主动减价?”

  “因为我不喜欢二百五这个数。”顾乔哭笑不得。

  她总不可能再喊价二百五十一,这样显得自己太小家子气了,索性大方一点儿,主动降价。

  “不喜欢?做生意,我倒是头一次听说自己不喜欢就降价的,你这丫头到挺有意思。婆婆,这丫头做主卖了,您就没意见?”妇人转而看向旁边的顾婆子问道。

  顾婆子笑答:“这是我孙女,鸭子是她养的,鸭蛋怎么卖,自然听她的。”

  妇人挑眉,只觉得这祖孙俩都很有意思,便回道:“我是五味楼的女掌柜,这些鸭蛋我全要了,下次若你们还有鸭蛋,便直接拿到城东五味楼去!至于价格,我这长期的买卖,你怎么也得给我两文五一个,怎么样?”

  顾乔和顾婆子相视一眼,两人无需言语便能明白对方所想,顾乔这才转头应道:“好,成交。”

  就这样,顾乔成功地将她的鸭蛋全部卖了出去,并且为日后的鸭蛋找到了出路。

  随后,顾婆子和顾乔帮妇人把鸭蛋送到了五味楼。

  途中,通过交谈,顾婆子和顾乔这才知道,这妇人叫卢氏,她家那口子就是五味楼的掌柜,说白了,她这女掌柜就是老板娘。

  这冬天来了,蔬菜渐少,她买这些鸭蛋就是为了做咸鸭蛋和松花皮蛋,以增加冬季的菜品。

  顾乔一听,顿时嗅到了商机。

  她家才三个人,要种蔬菜供应酒楼并不现实,不仅是量达不到,更兼路途遥远,运输都成问题,但如果她家能提供某些菜式做特色菜呢?

  比如说顾婆子的盐菜,又比如说她的酸汤鱼?

  想到这里,等送走卢氏后,在赶往城门口的路上,顾乔立即将自己的打算给顾婆子讲了。

  顾婆子沉吟片刻,也觉得可行,当即讲道:“看来今天得多种一些青菜,等到青菜收了制成盐菜,我们再拿来找卢氏商量。”

  “好!”顾乔点头。

  路总是自己走出来的,不去试试怎么知道?

  “对了奶奶,今儿卖了鸭蛋,我油布欠的债就全部还完了哦。”顾乔笑眯眯的讲道。

  “还完了、还完了!不仅如此,还有节余,来,这些钱你都拿着。”

  顾婆子一共给了顾乔一百四十文。

  当初顾乔买油布花了两百二十文钱,后来整个夏天陆陆续续采药、晒药,卖掉药材换了八十四文,就还欠顾婆子一百三十六文,今日卖鸭蛋一共挣了二百七十四文,所以顾婆子还该给她一百三十八文。

  顾婆子自己添了两文钱,凑了个整数。

  眼下看到这么一大笔巨款,顾乔哪里肯接,忙说道:“奶奶,您就收着吧,这是咱们一家人的钱。”

  在外财不露白,顾婆子也不好和顾乔推来推去,遂将铜板重新揣回了衣襟里,然后对顾乔说道:“那奶奶帮你存着,以后当嫁妆。”

  “奶奶?”

  “害羞了?”

  “不是。奶奶,我觉着咱们还是拿着这钱明年买猪崽吧,这样更实际。”

  顾婆子一听,顿时笑了,“你这个小财迷哟!”

  “这可不是我财迷。奶奶您看啊,咱们辛辛苦苦种粮,一百斤谷子才能卖三百文,可是咱们这一百个蛋就差不多卖了这么些钱。而咱们的鸭子五十文买的,养了几个月,这一百个蛋,也就是近十多天生的,以后还会生,还能挣钱。这说明什么?人挣钱,累死人;钱挣钱,笑死人。咱们家的鸭蛋,不就是钱挣钱吗?”

  “这听着还挺有道理。”顾婆子笑,“所以你是不是想说,养猪也是钱挣钱啊?”

  顾乔点头。

  顾婆子顿时大笑,两人这才与梅涣青他们汇合,然后回村。

  “对了,庆侄儿,最近几天你家有空吗?能来帮我犁几块地吗?”顾婆子对罗庆说道。

  “这时候就犁地吗?”罗庆有些惊讶。

  “这不我去年冬天在地里种了青菜吗,能长活,今年就打算多种一些。”顾婆子回道。

  “既是这样,我今日回家,后日过来怎么样?也让这牛休息一日。”

  “行。”

  过了两日,罗庆果然赶着牛来了。

  他先犁顾乔家门口的那块田,顾乔站在田埂上观看的时候发现,泥土翻上来的时候,躲在泥里的泥鳅和黄鳝也跟着翻了上来。

  她立即拿了鱼篓,却只敢捉泥鳅,不敢捉黄鳝。

  站在田里,她四处张望,随后发现了不远处的顾学西,连忙朝他喊道:“小西,快来!”

  顾学西听到她的声音,立即拎起背篓,从不远处跑了过来,然后问道:“巧儿姐,怎么了?”

  “你去河边摘菜回来?急着回家不?若是不急,罗叔在犁地,有好多黄鳝,你要不要?”

  “黄鳝?要啊!”顾学西立即放下背篓,说着就下了田。

  两人跟在水牛后面,果然捡了不少泥鳅和黄鳝。

  等罗庆犁完地,两人都是大丰收。

  “这比我们捉黄鳝快多了!”顾学西嘿嘿一笑,然后将自己手里的鱼篓还给了顾乔,眼睛却巴巴望着那鱼篓,有些不舍。

  顾乔将鱼篓推了回去,说道:“你拿着,黄鳝归你,回头把鱼篓还给我就行。”

  “啊,给我?”顾学西有些惊讶,他以为顾乔只是害怕黄鳝不敢捉,请他帮忙呢。

  他知道顾乔的大方,但也没有想到顾乔竟然把黄鳝全给了他。

  “拿着吧,我有泥鳅就行了。”顾乔笑道。

  这黄鳝长得像蛇,她可不敢杀。梅氏也不敢,至于她奶奶顾婆子,看着挺坚强刚硬的一个人,也怵蛇,对于长得像蛇的黄鳝自然也是敬而远之,所以这家里没人杀黄鳝,自然也没法弄来吃了。

  顾学西又惊又喜,还有些不好意思,最后挠了挠头,接了,忍不住讲道:“巧儿姐你怎么和顾凌一样啊,只要泥鳅不要黄鳝?”

第117章 规整鱼田,鱼溜鱼棚(二更)

  “顾凌?”

  “是啊,他和我们出去捉泥鳅、黄鳝,把黄鳝全给了我们,然后把我们的泥鳅都换走了,我觉得黄鳝挺好吃的啊,你们怎么都不喜欢。”顾学西露出一个不理解的表情。

  “他把黄鳝全换了泥鳅?”顾乔不禁嘀咕,然后想起前段时间顾凌送过来的泥鳅。

  这家伙,难道就这么喜欢她娘炸的泥鳅?

  不行,下次得让他回自己家做去,虽然她们一家可以跟着吃泥鳅,可炸泥鳅多费油啊。

  “行了,你快回去,把泥鳅给你娘做了,加道菜。”她对顾学西讲道。

  “好嘞!谢谢巧儿姐!”顾学西立即开心地抱着鱼篓走了。

  等顾学西走后,正在收整犁的罗庆才问道:“巧儿啊,这田不是要留来喂鱼的吗?那黄鳝要是留在田里,明年这田里还有更多黄鳝呢!你怎么全给了你的小伙伴?”

  “罗叔有所不知,我们一家都不吃黄鳝。再说了,明年开春,这田里肯定还有漏网的黄鳝,到时候还能繁殖更多呢!”

  “你说这事,我倒忘了提醒你,这田埂得重新垒一下了,不然泥鳅黄鳝钻洞,全跑别人田里了。”罗庆说道。

  顾乔立即点头。

  既然决定这块田以后重点养鱼,顾乔立即拎了装着泥鳅的鱼篓进了院子,然后与顾婆子商量。

  “这样,你舅舅不是说你外叔祖懂得鱼塘养鱼吗?不如你去找他问问,咱们要做什么、准备什么,一块儿全弄了,不然今天听人说弄这样,明天觉得不对劲又弄那样,最后人累死了,还白忙活一场。”顾婆子给顾乔提建议。

  顾乔想了想,也觉得顾婆子说的在理,说做就做,立即去了梅家村请教梅崇岭。

  梅崇岭正在田里劳作,顾乔去家里没找着人,还是找了梅执勇他们,最后才找到了梅崇岭。

  “嘿,我正在这里挖鱼塘呢。走,我去你田里看看去!”梅崇岭当即放了锄头。

  “那敢情好!”顾乔大喜过望,这要有梅崇岭亲自临场指导,她的稻田改鱼田的计划就更有保障。

  梅执勇也好奇,正好这日不用收药,家里又有梅执恕在晒药,他便跟着梅崇岭一道去了顾乔家。

  等到了顾乔家,看到她家门口的田,梅崇岭不禁疑惑:“巧丫头,你把这块田换下来了?”

  顾乔点头,“这块田自带泉眼,虽然地势高,却并不怕旱;而且就在我家门口,也好管理。还有啊,外叔祖您看,这田狭长,靠着我家这一面的田埂一直到那头去,不用规整,我以后就是树篱笆,也只用树另外那三面的,能省不少竹篾。”

  “关键是这泉眼,抗旱。”梅崇岭点头,很满意这块田,随后又道,“还有一条你没说到。”

  “什么?”

  “抗涝。”

  “抗涝?您是说洪水?”顾乔惊讶。

  “对,这养鱼和种庄稼一样,不仅怕旱,也怕洪灾。这块田地势高,若是山洪来了,这块田或许能不受波及。毕竟能淹了这块田的山洪,少见。”

  那可不是,若是能把这块田都淹了,顾乔家也离被淹不远了。

  顾乔恍然大悟的“哦”一声,她倒是没想过这一点,看来这块田换得还挺值。

  “你等我再瞧瞧,看看你家这田怎么弄。”梅崇岭摸了一把胡子,认真地打量起顾乔家这块田来。

  看了许久,他心中已有主意,便对顾乔和顾婆子说道:“我自己那鱼塘,正在挖鱼溜,我准备把挖鱼溜和鱼沟的泥堆到中间,做个鱼棚,种些瓜豆。这鱼儿怕晒,所以必须得建鱼棚遮阳。”

  “等等,什么是鱼棚,鱼溜和鱼沟又是什么呢?”顾乔觉得自己也快变成十万个为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