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咸鱼人生 第57章

作者:寒小期 标签: 前世今生 爽文 种田 穿越重生

  二太太也是被急急唤过来的,她也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何事,方才长嫂在说话,她便没吭声。此时,听了这话后,她下意识的道:“那就供啊,不就是几本书吗?”

  对呀!

  老太太要,你就供啊!

  多大回事儿呢!

  得了二太太的提醒,王妃的脸色好看一些。她懒得去追究老太太要那些东西干什么,只盼着得了东西的老太太能尽量的多安生一阵子。

  读书好啊,读书修身养性,最关键的是,读书安静不闹腾啊!

  至于老太太怎么就突然抽风了……

  关她屁事!

  然而,王爷和二老爷这对兄弟俩却显然不是那么想的,他二人很快就针对阴曹地府的科举制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王爷是打小被作为王府袭爵人培养的,自然对朝堂、对官场有着颇多的见解。

  而二老爷虽是府中次子,却胜在读书天赋不错,加之为人勤奋用功,年纪轻轻便科举高中,以二榜进士的身份入了翰林院。

  偏巧,翰林院本就是离科举制度最近的地儿,每三年一次的科举,都是他们负责的。

  又因为二老爷的身份特殊,他是王府出身,亲哥又是郡王,就注定了他这辈子都没办法外放为官,再说他本人的性子也不大适合当一方父母官。

  因此,好几届科举二老爷都有参与,还曾以巡考官的身份,去其他郡城、府城主持过乡试。

  知道的越多,受到的打击则越重。

  再往深了思考,若是在阴曹地府,老弱妇孺皆可参与科举,那为何在阳间却不行呢?到底哪一边才是正确的?

  刘家兄弟二人陷入了苦思冥想之中。

  王妃和二太太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无奈。

  还是王妃先开了口:“王爷可否先报给我几个书名?或者我去找修儿?总归他也是读书人,应当知道哪些是启蒙读物吧?”

  “知道也没用。”王爷摆摆手,“老太太让我们亲自誊抄来着。”

  沉默了一瞬,王妃悟了,她就说老太太不会吃饱了撑着去参加什么结局。还考秀才,考状元呢!想啥呢!

  这老太太就是变着法子的折腾人!

  甚至王妃回想起来了,她刚嫁入王府时,老太太就曾以心性不稳为由,让她抄写经文。

  就是个套路!!

  “那请王爷和二老爷赶紧开始誊抄吧,免得耽搁了老太太考……”考状元?

  哪怕并非读书人,王妃在闺阁之中也是学过诗书的,反正让她说出那个词儿,相当得困难。

  顿了顿,王妃果断的改口:“免得耽误了老太太进学!”

  这话还是有道理的,王爷迟疑了一下:“可老太太说得并不清楚,只道是科举相关用书,又说先供几本启蒙读物……”

  “所以咱们到底该供哪几本呢?”二老爷说出了王爷的疑问来。

  王妃笑得一脸雍容大方:“那当然是都供啊!”

  “你疯了?”王爷不敢置信的看过去,“你知道科举相关用书有多少吗?而且老太太明着说了,必须由我兄弟二人亲自誊抄。还说……”

  二老爷接上:“老太太说的是用最差的笔墨纸砚!依大哥之见,老太太此番作为,莫不是为了磨砺我兄弟二人的心性?”

  王爷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见他兄弟二人一搭一唱的,王妃就很无语。

  这还用得着思考吗?老太太不就是喜欢折腾人吗?不让你们直接用旧书,也不让人去书局采买,既说了要亲自誊抄,又非使用劣等笔墨不可……

  总结下来就一句话,逗你们玩儿!

  然而,王妃不能说这一切都是老太太拿你俩寻开心的,她只能继续劝道:“甭管老太太的初衷为何,身为子孙,如何能枉顾老太太的意愿呢?她自是想要王爷和二老爷亲笔誊抄的书籍,那就劳烦您二位赶紧用了早膳,一齐去书房用功吧!”

  不就是抄书吗?打量谁还没抄过似的。

  二太太也是这么想的,当下便附和的点头道:“正是这个道理,既然老太太喜欢,咱们当儿孙的便没有不给之理。若是不知道老太太究竟想要什么书,大不了就将所有相关书籍都誊抄一遍供上去,想来老太太总会自己拿喜欢的看。”

  对呀,就是这个道理。

  妯娌俩对视一眼,想起以前府上请了布庄、银楼里的人过来,让老太太仔细挑料子、首饰。

  一时挑不出来咋办?看哪样都好咋办?

  那就都留下啊!

  多大点儿事情呢!

  俩人达成了一致意见,双双拿眼看向自己的夫君。

  王爷、二老爷:……抄!

  **

  杨冬燕绝不会想到,自己随口一说,竟然让俩倒霉儿子想了那么多。

  所以说,想太多真的是一种病。

  至于为什么绝口不提是孙子想考状元一事,杨冬燕也是有着自己的考量的。

  主要是这事儿没法解释。

  不然呢?她死了才不过短短两年时间,她孙子就有五岁多了?

  咋解释?你说这事儿该从哪里说起?

  因为没法解释,所以干脆别解释了。也因此,杨冬燕直接就当没孙子这回事儿,把所有的事情都按在了自己的头上。

  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子咋就不能考科举了?阳间不行,阴间……

  还不都是她说了算!

  抱着这样的想法,杨冬燕优哉游哉的开始了抱猪崽的日常生活。

  春耕很快就结束了,又因为老魏家起了个好头,从去年开始,就有村里人耐不住往镇上赶。其实,打零工一事,原本就是有的,但真正每年农闲都会出门的,却还是在少数。

  诚然,乡下地头为了糊口生活,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很勤快的。可所谓的勤快也得看具体情况,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外出的。

  多数人,在农忙时节都是完全不惜力气的,便是农忙结束了,那也可以闹腾菜园子。再不济,有其他人家需要盖房子的,去搭把手就能吃上两顿饱饭,还有结伴去秃头山深处砍木头的等等。

  当然,也有少数人骨子里是惫懒的,农忙时节没办法,等到了农闲时,就会忍不住蹲在家里或者村道上,靠跟人闲磨牙混日子。

  所谓闲汉便是如此。

  很多时候,大家其实缺的就是一个契机,更确切的说,就是个领头人。在所有人都优哉游哉的过日子时,自然没人会主动跳出来搞事的。

  可眼见魏家哥俩每年都跑出去,跑大老远不说,还一跑就是好几个月时间,回来不是大包小包的满载而归,便是攒下钱来盖青砖瓦房……

  羡慕不?

  羡慕就对了。

  想学不?

  那必须的呀,谁不想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就有那胆子大的,唤了自家兄弟并堂兄弟,十来人一起出门,去的却不是镇上,而是径直往县城去了。

  杨冬燕听人说了这些事儿,不禁露出了迷之微笑。

  “树挪死,人挪活。都是年纪轻轻的壮小伙子,哪儿能窝在这一方小天地的呢?多出去走走看看,就算不能闯出一番事业来,涨点儿见识也是好事。”

  魏家大院里,这会儿没其他人。

  除了杨冬燕和她怀里的猪崽外,也就是他们家养的大黄狗了。

  去年的小狗子,隔了一年长得可结实了,平常不声不吭的蹲在角落里,一旦有脚步声传来,立马警觉的站起来,若是熟悉的,它又会继续安静的蹲回去。

  反正,杨冬燕觉得自家啥都是好的,连养的狗子都比别人家的强一些。

  “猪崽你说对不?多出去走走,能涨见识肯定不是坏事!”

  猪崽张开嘴巴,吐字清晰的道:“吃!”

  杨冬燕一头黑线,心说这崽子也真是没救了,教了她那么多话,唯独这个“吃”说得是又快又好又清楚。

  “不是‘吃’,是‘事’!”杨冬燕纠正道。

  猪崽迷茫了一瞬:“不给吃?”

  行叭,不给吃就不吃呗,猪崽是个好猪崽,今个儿天气很不错,阳光灿烂万里无云的。既然不给吃,猪崽就两眼一闭,一秒入睡。

  杨冬燕:……

  她终于感受到了两辈子的倒霉儿媳妇面对她时的那种无力感。

  道理讲不通,又不能骂人,更不能上手抽她。

  还能咋样?

  憋着呗!

  “猪崽哟猪崽,奶觉得你就是替你娘来报仇的。”杨冬燕嘀嘀咕咕的说着,又开始盘算倒霉儿子啥时候能把她要的书供上。

  饶是她没念过书,也知道抄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当然也不难,主要就是费时间。

  也因此,这不春耕都结束了,她都没急吼吼的捞供品,为的就是多给倒霉儿子一点儿准备的时间。

  至于会不会耽搁了儿子的正事……

  她死了才两年呢!就算所谓的三年孝期是按照二十七个月算的,那永平王府也还没出孝。

  孝期之中能有什么事儿?哪怕是为了儿孙的婚事,那不是还有她儿媳妇在吗?

  儿子不忙,闲得很呢!

  被杨冬燕单方面的定性为闲得很的永平郡王以及他二弟,这会儿正在书房里用功呢。

  抄书这回事儿,严格来说确实是没有任何难度的。只要本身识字,抄写哪来的难度?且不说二老爷本就是二榜进士,单说王爷好了,他是擅武,那也是好好念过书的,哪怕文化水平不算高,但誊抄绝没问题。

  就是累。

  又累又枯燥。

  这个时候,王爷就想起了他兄弟。

  不是二老爷,是三老爷。也就是永平王府里唯一的一个庶出老爷,刘三老爷刘诚。

上一篇:重生在七零年代

下一篇:仵作娇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