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会种田 第248章

作者:饭在锅里 标签: 爽文 系统 穿越重生

  谭新国闻言也是激动不已,他贪心得很,直接就道:

  “你那梯田里的六万斤粮食,我这边全要了!”

  姜沁渝笑了笑:“你好歹再等等吧,这可都还是湿稻子,等晒干了再说吧。”

  稻谷刚收回来毛重肯定要重很多,但晾晒过后肯定就要轻不少。

  现在姜沁渝的系统仓库里已经囤积了很多碧梗米了,到时候这些也是要出手的,这么多稻子,光是谭新国的店肯定吃不下。

  她打算将空间里的稻子换出去,替换到谭新国的店里,因为东川食府对食材的要求相对较高,来吃饭的绝大部分都是老餮,若是忽然从空间食材换成普通食材,很容易就能让人吃出区别。

  至于剩下的,估计用不了多久,到年节的时候,就会陆陆续续地有线下订单前来订购了,不说多了,光是刘业那边的师大附小,要的肯定就不是小数目。

  当然,因为是明罗村的普通种植的兰苕米,和空间产出的碧梗米口味上稍微有一点差异,姜沁渝准备在价格上给与刘业一定优惠,不过就算只卖八.九块一斤的价钱,对姜沁渝来说,这些大米也绝对有得赚。

  而且到时候这些大米的价格摆在这儿,村里人看到价格后,也绝对会受到刺激和鼓舞。

  要知道村里产的杂交水稻,脱壳后也顶多卖到两块四五,而未来如果他们种植这种兰苕米,却能卖八.九块一斤,就算少一些,卖个七八块,对村民们来说也绝对是一个高到完全无法想象的价钱了。

  而且碧梗米的产量高,目前分田到户,人均分到的田差不多都是八分到一亩左右,良田的种植产量肯定比梯田高,再加上碧梗米不像杂交水稻,早稻和晚稻的品质有那么巨大的差别,上半年和下半年的两季种植,差不多能为村里人均增产三千斤粮食。

  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按照一斤碧梗米最低卖七块一斤的价格来算,单是靠种田,这些村民一年的人均收入,都能达到两万五以上,甚至更多。

  两万五看似不多,但这是人均,村里正常的家庭,最少也是三口之家,有的甚至达到了七八口人,每个人两万五以上的收入,算下来每个家庭年入就非常可观了,甚至比村民们外出打零工几年赚得还多。

  所以姜沁渝不愁这些村民们不动心。

  当天晚上,刘子叔就号召村委干部开会,把姜沁渝还有姜爸都给叫过去了。

  而且父女俩一进村委办公室,就被奉为了座上宾,这还是姜爸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受到这么高的待遇,这让他整个人都有些飘飘然,乐得找不到北。

  有女如此,他与有荣焉,哪怕对于自家闺女搞的这什么兰苕米,他一问三不知,甚至能听得懂的部分都不多,他依然十分骄傲和自豪。

  村委的人这会儿把姜沁渝简直视为了香饽饽,生怕给出来的条件会让这姑娘不满意,所以村委提前就给出了各项福利还有优惠政策,甚至还提到了姜沁渝家之前在祠堂和姜老大一家起争执时提到的那个水库承包续约问题。

  那会儿,村委干部们生了心思,于是顺从了姜老大的刁钻提议,根据村里的规矩,把姜沁渝这个外嫁女排除在了优先续约承包的行列。

  但这会儿,这些村委干部却不得不旧事重提,表示明天全村开大会,现场就进行表决,就姜沁渝这个优先承包续约的事儿进行投票,现场如果超过一半的人同意她可以继续续约,之前在祠堂里的决策就不算数。

  这也是在卖姜沁渝的人情面子,因为这些村委干部心知肚明,当日提出姜沁渝是外嫁女这个论点,也不过是姜老大故意刁难而已,但如今村里绝大部分人都知晓这里面的利害关系,都巴望着从姜老二家拿到良种开年种植新型水稻,因此哪怕是为了讨好姜沁渝,这些人就不会投反对票。

  也就是说,这项投票决议,实际上就是走个过场,哪怕还没开始,这些村委干部其实就已经知道会是个什么结果了。

  姜沁渝当然不会拒绝,这种好事儿,当然是不拿白不拿,况且她要真不拿这些福利,估计村委的人甚至包括村里的人反而还会觉得不安,以为她心里对村里的决议有疙瘩芥蒂,说不定要怀疑她跟村里人不是一条心了。

  不过,在此之前,姜沁渝还是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村里人要种植兰苕米可以,但需要村里人签一份协议,那就是等到村里粮食收割的时候,这些村民必须优先把粮食卖给她,当然价钱方面也肯定不会亏待村里人就是了。

  村委的人听到这话后,还有些迟疑,怕到时候粮食只卖给姜沁渝的话,会被她垄断,趁机压价,对村里的利益受损。

  不过在刘子叔问了一句:“那你预计能给出什么价格?”

  姜沁渝给出的回答,就让村委干部们都愣了,紧接着,他们彼此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和狂喜,一个个脸色涨得通红,恨不得立马就答应下来。

  “我就是做农庄这一块的,所以未来我肯定希望能够经营我自己的农庄品牌和产业,第一个试验的,就是兰苕米这个产品。”

  “兰苕米我是要当做主打招牌和高档产品来做的,既然是做高档农产品,价格肯定就低不了。”

  “目前我线下接了几个单,价格基本上都在十块往上走,当然收购价格肯定要比我卖出去的价格要差一点,毕竟这里面涉及到包装运输销售等成本,我不可能亏本做生意。”

  “我只能跟大伙儿保证一点,那就是这个收购价格,我绝对不会低于七块,这是底线,如果低于这个价格,村里大伙儿想怎么卖就怎么卖,就算不卖给我姜沁渝,我也无话可说。”

第190章 前任

  七块的收购价, 比日常村里人自己一块多零卖的杂交稻谷要高出了四五倍不止。

  而且, 正常情况下, 像东川这边, 一年种植的两季水稻,上半年因为雨水日照不够充分的关系,会让早稻的口感明显低于下半年的晚季稻。

  但根据姜沁渝的说法,这个新型兰苕米水稻,两季种植结出来的稻子质量差距不大,都是能够收购加工成为日常使用级大米的。

  这对村里人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点,他们无法抗拒这个水稻良种的吸引力,因此哪怕姜沁渝提出的要求苛刻了些,村委也不认为这个事情不可以协商。

  村里人对于良种水稻卖给谁并无所谓, 只要到时候这些兰苕米最终能给他们带来大笔的钱就行。

  所以第二天召开全村代表大会,当姜沁渝把自己的条件提出来,并且开出了最低七块的收购价格后, 全村都沸腾起来了, 这个时候哪里还有人会不乐意啊。

  为了做出明罗村的示范效应,目前情况下姜沁渝并不打算把稻种四散到其他村里去, 因此除了要求她这边优先收购粮食之外, 还有一点也是需要强调的。

  那就是良种有限, 村里人要种可以,凭各家的户口和田地薄到村长那儿登记,一家一份协议, 签字画押后,等开春后才能够领取各家的良种,根据各家田地的标准尺寸来计算良种的多少,不能多领,也不能为其他外村的人来领。

  这个要求,让村里人瞬间明白了姜沁渝的意思。

  她不希望这个稻种流到外村去,一旦流出去了,她要把明罗村打造成为独一无二的兰苕米之村的计划,就要直接流产了。

  村里人都有外村亲戚,尤其是那些妇人们,往往都会多多少少地偏向娘家,很多时候会不自觉地就想要为娘家谋福利,现在明罗村里有这样的好事儿,难保这些村里妇人不会动心思,说不定就会想要伸手也拉扯自己娘家一把。

  但目前的情况下,姜沁渝还没那么大的能力,可以把那么大一片的乡镇甚至县市都顾忌到,她的良种,也都需要从系统商城购买,要满足村里人自己的碧梗米种子需求,就已经需要耗费不小的积分了,别的村的村民,她管不了。

  好在村里人更看重自己的利益,在有多余份额的时候肯定会考虑到拉扯一把自己的亲戚,但在仅够自己用的情况下,村民们又都会变得自私警惕起来,基本上这种消息都不愿意让周边其他村子里的亲戚知道,就怕那些亲戚跑到自己家里来打秋风。

  姜沁渝传达了自己的意思,村民们就算有意见,也不敢真站出来表示反对,毕竟人家提供的种子有限,你如果不满意,那你自己把自己家的份额让出来就是了。

  但真的有人这么蠢,肯把眼看着就要到手的利益让出来吗?只要不是脑子被门夹了,就没人会这么干。

  都不用姜沁渝过多解释和宣传,这些村民就知道怎么选择,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要去刘子叔那边登记,生怕登记得晚了,轮到自己的份额就没了。

  剩下的事儿就交给刘子叔去忙活,姜沁渝也不管了,她这会儿的所有心思,都在这次碧梗米收割结束后,空出来的那些梯田上。

  十二月底就要开业,她打算在这一批梯田里搞大棚种植一批草莓和蔬菜瓜果,这样等到过了年到春耕之前,这些梯田里的草莓和蔬菜瓜果能够成熟,一方面可以给民宿带来宣传噱头,供前来民宿居住的人进行采摘,另一方面,也能利用这其中的空余时间,让这些梯田得到合理利用。

  其实,真要算起来,这个时候种草莓和蔬菜瓜果已经有些晚了,尤其是草莓,很多种植草莓的大棚里,草莓苗都已经长出来一大截了。

  但姜沁渝有系统空间作为苗圃培育皿,自然是没这方面的担忧。

  在收割完最后一批水稻后,当天晚上姜沁渝就从系统商城里购买了大批量的草莓和蔬菜瓜果种子,并且吩咐傻大个将这些种子都种植下去了。

  密集的排种,相比排眼撒种肯定要生长缓慢些,但对姜沁渝来说却正合适。

  三天时间,足够让这些草莓苗刚刚长到十公分的长度。

  十公分的长度刚刚好就是眼下其他正常种植草莓的农户大棚里草莓苗生长的进度,这个时候再将草莓苗移栽到梯田里,正合适。

  所以,在给那批插秧客结算完工资后,姜沁渝就又开始忙着找人耕地排眼并预装大棚了。

  如今姜老二一家在村里名声大振,村里人以前不喜欢姜爸这一家子,都是因为姜奶奶对外各种宣传惹的锅,但这一回,因为知道姜老二不是姜奶奶的亲儿子,再加上姜沁渝为村子里谋福利,所以几乎没人再跟姜老二家过不去。

  就连村委干部们提出来的让姜沁渝拥有优先续约承包水库山林的建议,也都是全票通过,没人敢在背后捣鬼。

  这次听说姜沁渝要把那些梯田搞成大棚,村里人也都争相跑来帮忙,大有要在姜沁渝这儿提前露脸打好关系的意思。

  姜沁渝手里正好缺人呢,这些人愿意来帮忙,姜沁渝当然不会拒绝,而且把她请人的标准说了,工钱比一般的零工市场价还要稍微高一点,这些来帮忙的村民一看这价钱,自然更是乐意了,一个个帮忙干活都十分卖力。

  耕地排眼施肥加上安装大棚,这些工作忙活了三天,总算是全部完工了,光是大棚的材料就耗费了姜沁渝好几十万,不过这些东西是可以循环反复利用的,至少接下来的七八年内,不用再重新购置了。

  装好大棚,姜沁渝的草莓苗也由傻大个帮忙全部扦出来了,姜沁渝找了个借口去了县城走了一趟,然后把这些草莓苗和蔬菜苗都运回了村里,再找人把这些草莓苗和菜苗全部移栽到了大棚里。

  这个时候,真正的农忙时节就来了,各家各户都开始收割水稻,村里来了好几台收割机,对各家各户的良田稻穗进行收割。

  姜沁渝晾晒在晒谷场的那些稻子正好都已经晒干了,她又去县里走了一趟,租了一个仓库准备专门囤放她的这些碧梗米,然后用货车分几次将晒谷场的稻子全部运走了。

  谭新国那边,姜沁渝则是直接给他送去了一大批空间产的碧梗米,几万斤稻谷挪出去,整个系统仓库都空了不少,剩下的那些,也就差不多够姜沁渝自家嚼用了。

  不过过不了多久,新的碧梗米水稻又能成熟,迟早那半亩水稻田的产出,又能将这整个仓库都堆满。

  除了梯田种植草莓之外,姜沁渝还准备把她从彭万里手里买的那些龙虾养殖场都利用起来,那些养殖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用良田深挖后改出来的,她现在不打算再养殖小龙虾了,要回填也麻烦,所以她考虑等开春之后,在这些养殖池里种莲藕,这样到夏天的时候,村里就有开得鲜艳的荷花了,说不定能吸引到不少游客前来拍照留影。

  除此之外,她也在号召村里人等收获了今年的晚季稻后,把农田利用起来,撒上油菜种子,这样等到开春,整个村里到处都能看到金黄一片的油菜花了。

  如果村里人自己嫌油菜籽收割麻烦不想自己动手的话,姜沁渝这边也可以照盘全收,油菜籽她高价收购,按照面积来结算,并且她自己招人来机械收割。

  姜沁渝出钱,村里人当然乐意按照她的意思来做,很快在晚季稻收割结束后,整个村子里的人就开始忙活起来。

  油菜籽种植要比水稻种植简单,水稻田甚至都不需要重新翻耕,直接把菜籽撒下去就行,也费不了多少工夫。

  但对姜沁渝来说,种植油菜,却是能给她的农庄带来品牌效应和实实在在的利益价值的,大面积的油菜花可以为她吸引更多的游客,所以她愿意为此多支付给村民们一部分金钱,以此来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

  村里的这些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姜沁渝自己的那个农庄的建设,除了吊脚楼的软装硬装之外,姜沁渝还将水库还有后面的山林划为了重点。

  水库养殖的鱼虾苗已经在她多次放养后趋近饱和,每天光是水草就消耗不少,因为姜沁渝坚持不喂养饲料,所以草料的尽够都是个不小的开支。

  为此姜沁渝还专门跟附近乡镇一个专门种植草料的农户家签订了长期订单,基本上每个星期这个老板会给姜沁渝送一批鱼草来丢进明罗山水库里,就只为了能让水库里的这些鱼更纯粹,味道更鲜美。

  水库里的鱼养得不错,等到民宿开业的时候,这些鱼就能成为垂钓者眼中的好东西了,正巧傅老爷子的两艘游艇也已经下了订单,游艇厂家还主动给姜沁渝这边取得了联系,大概还有半个月就能送来,到时候有了游艇,正好就可以给游客提供一个垂钓休闲的好项目了。

  后山的松林,姜沁渝也打算利用起来。

  不过因为松林里都是老木料,哪怕是姜沁渝承包了下来,也是不能随意砍伐的,但不允许砍伐并不意味着这个山林就只能闲置着了,山里的资源是很广阔的,姜沁渝准备在山林里人工撒种,利用松林针叶的充足养分,在山里种一批菌子。

  在系统商城里就有菌类这个分类,像木耳、香菇、红菌、羊肚菌、鸡枞菌等基本上都有,其实这类菌种在云川交界这一带的山林里基本上都有野生生长,不过因为环境和气候的问题,野生菌越来越少了,以前姜沁渝小时候能在山里轻易就采摘到一大箩筐的物种,如今需要很细心地翻遍整个山头才能找得到。

  姜沁渝也不确定这些菌种是因为什么原因逐渐消失了,但眼下她承包的这一片树林里面,可食用的野生菌是真的很少,所以她不得不另外想办法。

  系统商城里的菌种,都是经过基因筛查之后留下来的适应性更强可以抵抗更多环境变化的菌种,这样的菌种不像现在野外的那些菌子那么脆弱,更适合用来培育种植。

  所以姜沁渝打算从系统商城里面引进一批菌种,把孢子撒到水库后面的松林里面去,这样等到开春之后,细雨绵绵,山里的那些菌类就会快速地生长了,到时候,这片山林就能成为游客们另外一处乐趣所在,可以随便进山采菌子了。

  本来姜沁渝还想着要不要在山林里放养一批走地鸡的,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姜沁渝自己给否了。

  走地鸡确实是美味,但真要养到了山里,肯定会破坏山林里的灌木植被,还会让整座山头变得十分邋遢,到时候游客肯定会觉得体验感不好,不太愿意进山了。

  而且鸡养太多了很容易得瘟病,太难管控和护理,姜沁渝自己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对此完全不懂,真要养的话出了问题完全不知道怎么处理,所以这个方案走不通。

  不过姜沁渝倒是给村里人提了个醒,让村里的那些大妈和老太太如果得闲的话,可以各家多养一点鸡鸭鹅,到时候农庄开业后,她的民宿无限期收购村里散养的家禽,价格绝对不比市场价低。

  这个提议立刻就得到了村里的诸多阿姨奶奶们的强烈支持和响应,很多农妇都指望着靠这个来增加额外收入。

  十一月底,民宿的硬装软装部分全部完成,姜沁渝找顾胖子帮忙,由顾胖子手底下的一个学徒雕刻的“姜小鱼农庄”牌匾,也顺利送到了明罗村,在村长和很多村民的帮助下,这块牌匾被小心翼翼的挂到了吊脚楼的椽梁上。

  因为还没开业,所以牌匾挂上去后,彩绸就将匾额全部遮挡住了,就等着剪彩那天正式亮相。

  这段时间姜沁渝也在紧锣密鼓地招聘工作人员,做民宿是需要很多服务人员的,包括保洁、领班、厨师、前台,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保洁工作倒是简单,村里的阿姨们都很勤劳,报名也十分踊跃,姜沁渝在姜妈的建议下,把周亮他妈招来当保洁领队,又在村里挑了四个勤快的大妈,在找了一个酒店保洁阿姨培训了几天就基本出师了。

  厨师也好解决,杜瘸子和谭新国知道她这边缺人后,二话不说就把手里面主厨的一个得力徒弟给调过来了,两个都算是在各自的师父手底下即将出师的高手,被调到这种乡下农庄里面来当主副厨师,自然是不在话下。

  因为来之前就被各自的师父仔细叮嘱过,甚至把这整个事情都掰碎了给他们分析过,在知道这位农庄老板的具体身份和来历后,这两个厨子心里都明白,这次调遣到村里这事儿听起来不太光鲜,但实际上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绝佳的飞升机会,如果干得好,未来飞黄腾达的前程指日可待。

  正因为这样,在来到这个姜小鱼农庄后,这两个厨师一点都没消极怠工,反而干劲儿十足,甚至还隐隐地有了几分较劲儿的想法。

  姜沁渝就不怕他们较劲,就怕这两个厨子嫌弃她这穷乡僻壤的不肯好好干活,但在观察了几天后,她就发现自己想多了,谭新国和杜瘸子都不是那种办事儿不靠谱的人,真要是拎不清的,他们也不会派过来膈应她。

  这两个厨师找得不错,做出来的菜姜爸姜妈尝了都赞不绝口。

  厨师和保洁人员倒是搞定了,但是领班还有前台就不是那么好找了,就在姜沁渝为这件事感到犯难的时候,明斯年那边就忽然给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