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是朵黑心莲 第92章

作者:寒小期 标签: 打脸 爽文 宫斗 穿越重生

  这些都是千金难买的!

  谢昼特别想当然,关键在于,换做别人这么敢想,估摸着早就被人打死了。可偏生,他是皇帝。

  行叭。

  显然,谢昼的行动力远比雅妃想象中的要更快。等到了十一月初,就有消息传来,一切就绪,只等着冤大头上门缴学费了。

  于是,一道圣旨,就将这一特大好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

  满城哗然啊!

  因为是公示的圣旨,再加上这事儿太神奇了,以至于短时间内传遍了各大酒楼饭馆,连说书先生如今都不说七侠五义三国传了,改给谢昼吹彩虹屁。

  造书院好啊!

  你说收费很高?那就说明人家本来就不是为你而建的。

  你说上得起这种书院的,只能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那又怎样?人家本来就有家学、族学,如今换了个地方上学罢了,你有意见?

  ……

  广大平民百姓是没有意见的,毕竟这事儿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了,绝大多数的人连普通老秀才开的私塾都上不起,这种事情不过就是凑个热闹听个乐呵。

  这就好比,安雪莲上辈子和平年代里,有人说某某人家的孩子上的是一年几十上百万的贵族学校。然后呢?听过就忘呗,这事儿还没猪肉又贵了两块钱来得刺激。

  平头百姓是凑完热闹就散了的,深感震惊的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公子哥儿们。

  这是什么意思?

  皇上他想干啥?

  平常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公子哥儿们,生平头一次感受到了何为恐惧。他们立马聚在了一起,讨论起了这事儿对自己这些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最终,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不去不就好了吗?

  想得真美。

  功勋人家、世家大族们基本上都已经讨论完毕了,得出的结论也是大同小异。

  从今年正月里,谢昼命令皇后之父编撰《五年科举三年模拟》开始,到后面陆续下达的命令,包括往届科举题库以及优秀赋文选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一个铺垫。

  他们认为,谢昼是一个非常深谋远虑之人,所做的一切事情全都是有预兆的。

  如果说,前头那些事儿仅仅是个信号,那么后来关于识字板的推出,还有千秋节皇后赏赐给宗妇、命妇的那些精装书籍,无一不预示着将要有大事发生。

  还有,安府从开春就开始沉寂了,所有的子嗣都在努力上进,不是看书就是做文章,逢五休沐日还要考试。身为皇后娘家,他们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

  再看今年最得圣宠的雅妃娘家,韩家似乎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前雅妃的亲弟弟一贯都是好吃懒做,酒楼茶馆的常客,结果仔细一算,似乎已有好长时间没看到他出来浪了。

  这些都是预兆啊!!

  有人提出一个观点,纵观千年历史,几乎每一朝每一代,在刚建国初期,都是重武轻文的。毕竟,新朝尚未稳固,必须倚靠着武将们。

  可后来呢?

  无论是哪朝哪代,到了后来都会演变成重文轻武的,这是历史的规律,想来北周也不能例外。

  所以,结论就是谢昼处心积虑的谋划了一整年,甚至极有可能在更早以前就开始铺垫了。至于那些提到很多事情是皇后所言,压根就没人相信。

  谁不知道皇后最听皇上的了?若是皇上想做什么,让皇后出面,她会拒绝?底下臣子也经常这么干的,很多话他们不好说,就会让女眷代为传话。

  这就是个套路!

  ……

  鸾凤宫里,安雪莲听着锦绣转述迟来的八卦消息,惊呆了。

  万万没想到啊!

  事情竟然还能发展到这个地步。

  让她不禁开始怀疑,以前在历史书上看到的,某些皇帝拥有着雄才伟略,一生开疆扩土、推行良政……这些该不会都是误会吧?

  再听说,如今整个京城都在歌颂谢昼时,安雪莲放下了手里的糕点,就感觉有点儿反胃。

  “所以,皇上要弄得那个什么书院,真的会有学生吗?”

  “有的啊!”锦绣猛点头,还两眼放光的道,“听说申请入学的名单已经有老长老长了,还在等皇上批复呢。好像要经过筛选,明年正月十六开学呢。”

  这玩意儿还要筛选?

  不是交了学费就能上的吗?

  安雪莲还是太单纯了,善良如她怎么会明白这人心有多险恶。

  谢昼就不同了,他深知随随便便就能得来的东西,压根就没人会珍惜的。所以,他决定每次只放出一定量的名额,哪怕有钱,也得排队来交钱!

  忙活这个,忙活那个,一直到腊月初八,安雪莲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皇上。

  咋说呢?

  太久没见了,她差点儿忘了谢昼的音容笑貌了。

  不过身体的本能还在,她麻利的给谢昼行了礼问了安,又唤锦绣赶紧上茶点。

  “不必忙活。”谢昼明显不是跑来喝茶吃点心的,摆了摆手,命其他人退下后,他一脸正气昂然的道,“皇后,朕这段时间实在是太过于忙碌了,有个事儿都没跟你仔细说道说道。”

  都第三回 了,安雪莲太熟悉这个开场白了,不就是来求个授权吗?没问题,给了!

  给是给了,吐槽也没少就是了。

  安雪莲就不明白了,谢昼是皇帝啊,皇帝亲自跑来跟她要授权,她还能不给还是咋的?况且您用都用了,这啥事儿都办完了,再来做这个表面功夫还有意思吗?

  话虽如此,她还是摆出了一副贤妻的模样,皇帝说啥都成,不光成还要昧着良心猛夸,夸完了她再表现出适当的怀疑。

  “有个事儿还请皇上解惑。”

  “你说。”

  “据说,皇上新建的那个书院束脩收得极为昂贵?虽说京城并不缺有钱人,可真的会有人主动报名缴纳束脩吗?尤其皇上的本意是针对那些纨绔子弟,他们能愿意吗?”

  谁知,听到这话后,谢昼突然仰头大笑,差点儿没给安雪莲吓趴了。

  就在安雪莲目瞪口呆之时,谢昼心情十分舒畅的给解了惑。

  “皇后你居然问那些纨绔子弟愿不愿意?哈哈哈哈!朕没问。”谢昼一脸“他们愿不愿意跟朕有什么关系”的表情,特别自信的道,“朕不需要知道他们的想法,朕只需知道为人父者,纵使儿子再没出息,心底里也是盼着他们好的。”

  搁在以前那是真没办法,毕竟国子监是有很多限制的,允许个别人萌祖荫入学,却不会允许他们在里头胡闹的。

  而如今,有了这么个好去处,只要交钱就能将自家的混账玩意儿丢进去,虽说要排队,但那也是迟早会轮到的。而且,新的书院里,先生都是经过选拔的,想来多少都能有所改进。

  尤其这事儿是谢昼倡议的,等于说谁都不能明着反对。也因此,那些备受家里老太太宠爱,以至于当爹的都没办法好好管教的孩子,就有福了。

  “当父母的其实都是一个想法,盼着自家孩子长进。眼瞅着他们愈发不长进,心里只会难过不已。如今,朕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把孩子丢进去,学好了当然是再好没有,真要是朽木不可雕也,也不过是浪费些钱财。”

  “可皇后你想想,这些人不去书院,难道不浪费钱财了?左右不过是浪费,在书院里混时间,总好过于去花街柳巷厮混来得强。”

  这些话简直振聋发聩。

  安雪莲听得热泪盈眶。

  她算是知道了,为啥上辈子和平年代全球有那么多的贵族学校,以及为何有钱人都爱把自家孩子送到外头镀金。敢情学没学到知识不重要,重点是让小孩崽子有地方混时间,是吧?

  “皇上您说的太好了,不过皇上您考虑过没有,您要新办的这个书院它不是住宿制的。”所以该混的还是会混。

  “这个问题朕考虑过,可因为这所学院是不分年纪的,很多人已经成亲了,总不能彻底不管妻儿老小吧?”

  这个简单啊!

  “皇上,我有个法子。咱们可以弄个积分制度。比如说,认真听讲主动回答先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给多少积分。按时完成先生布置的功课,给多少积分。还有额外大儒著作,完成历届科举题库等等,这些都可以给,酌情酌量给,由先生决定。而这些积分,就可以兑换外出时间,也可以兑换其他东西,皇上您看着办。”

  安雪莲心说,以你的脑洞,你一定可以的!

  可以逼死那帮混账玩意儿。

  果不其然,谢昼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他是不知道啥叫积分,可安雪莲这么一解释,大概也能明白了。至于会不会有些倒霉蛋,宁可一辈子不离开书院,也不想认真读书上进……

  这种情况肯定是有的,可这种人,成什么亲生什么娃!还不如勒令妻子和离呢!

  安雪莲怎么都不会想到,谢昼竟然已经凶残到了这个地步,不过就算她知道也不会阻止的。

  记住,办法是谢昼出的,事情是谢昼办的,跟她安雪莲没有半点儿关系。

  **

  只这般,轰轰烈烈的富二代改造计划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事实证明,谢昼远比安雪莲想象的还要更加丧心病狂,他不仅完善了安雪莲提出的那个粗略的计划,还顺便强化了一番。

  比如说,学得好的配合度高的,可以得到积分。积分攒到一定程度,非但可以换取自由,还能直接进入官场。

  当然,进入官场所需的积分几乎称得上是天文数字,以谢昼的估算,就算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好好学习,差不多也要二十年才能攒够。假如真的有人有这样的毅力,他绝对不吝啬给个官儿。

  另外,还存在积分倒挂的情况,也就是非但没有好生学习,还要惹事生非的,这种人绝不姑息,到时候丢到军营里,好生改造,直到将积分重新恢复到零,方可回到书院。

  至于军营里要如何赚积分……

  操练、跑圈干啥不行呢?大不了跑一圈留给一个积分,就那帮小兔崽子,一天都跑不了十圈的。

  谢昼想的很明白,假如真有那种文的不行,武的却很行的,他也不介意帮忙转校。只要能有出息,给个武官当当也无妨。

  等到腊月末,所有的规章差不多都完工了,第一批入学的名单也已出来。其中就有千秋节当晚,安雪莲提到的那位强抢民女的倒霉蛋。

  也因此,安雪莲强烈建议谢昼给广大倒霉孩子们来一个过年福利。

  这大过年的,还不兴让人家提前高兴高兴吗?第一批入学名单赶紧公布啊!像这种大喜事儿,怎么能拖到明年再说呢?必须得赶在大年夜之前让人家知道!

  谢昼欣然应允。

第091章

  已是腊月末了。

  京城位于北方, 比起南方要冷很多。早在十月初,就已经下了第一场雪。至腊月末, 整个京城早已是银装素裹,处处都是雪景。

  可惜,对于很多人来说,雪景再美, 他们的心中却只剩下寒风凛冽。

  在很痛快的接受了安雪莲的建议后, 谢昼就命人将第一批入学的名单公布了出去。

  因为是头一年,有幸入学的人数并不算太多, 仅仅只有不到百位。毕竟,这学堂好办, 可因为后来又临时增添了宿舍问题,加上天寒地冻的,重新盖屋子十分得费事儿。受这些所限, 头一批的人数没办法再增加了。

  不过,谢昼也宽慰了那些不幸没能入选的人,他的意思是,等春暖花开,到时就会派人重新盖屋。人多力量大, 再说还有整个朝廷作为靠山, 想来不出两三个月,就又能招一批新学生了。

上一篇:恶毒后娘的亲儿子

下一篇:朝花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