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妆 第83章

作者:姚霁珊 标签: 欢喜冤家 穿越重生

  是故,若诸位看官于下文中再读到种种违和之处,便权当此乃徐玠老头儿的宣扬之功罢。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

  却说徐老头儿,在发现行宫走水乃重要节点后,便产生了一个终极疑问:

  建昭帝为什么生不出儿子?

  按理说,天子如今尚未满四十,正当壮年,平素吃用皆是世间顶好的,身边又有数不清的美人儿,何以就弄不出一个儿子来呢?

  不说别处,只说他们郡王府,王妃朱氏那般防贼似地防着,也没防住王爷到处播种,徐珩、徐瑞并徐玠这三个庶子便是这般来的

  由此可见,只要男人家肯用功,总能生下一两个儿子来,可建昭帝辛勤劳作多年,却只得三位小公主,这就很让人奇怪了。

  须知皇族子嗣乃关乎国运之大事,设若前世建昭帝有子,且立下储君,则诚王根本登不了基。因为,储君的身后,必有一方势力护持,储君之命运亦与其紧紧相连,这些人亦多半是文人或官员。

  到得那时,诚王上位名不正、言不顺,他最多也就混个摄政王当当,而有此缓冲,文官集团内部亦会因立场不同而产生分歧甚至割裂,很难如前世那般铁板一块。

  所以,仍旧回到最初的那个疑问:

  建昭帝为何没儿子?

  天意,还是人为?

  徐玠更倾向于后者。

  且,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加以猜想。

  而经过七天的苦苦思索,他得出了一个相对合理、亦相对较为骇人的推断:

  有人长期地、有针对性地在后宫投毒。

  因为身中毒药,诸嫔妃即便有孕亦无法顺利生产,便如去年德妃小产时,男胎都已经成形了,却还是一尸两命。

  徐玠认为,她被毒杀的可能性极大。

  由此,便又牵出了另一个疑问:

  太医们都是干嘛吃的?

  虽然最喜开平安药,但太医们的医术无疑是高超的。

  可是,以他们的医术,竟也瞧不出中毒身死与病死的区别么?

  如此大批地、长期地有嫔妃小产,他们就不觉得奇怪?

  于是,徐玠又得出两个推断:

  一,太医之中,必有问题;

  二,嫔妃们的身体,应该多少会有点共同的常见毛病,比如宫寒之类的。

  而导致她们有此疾患的,想必便是毒药之功了。

  因都是常见病,故纵有某些太医怀疑,只消有个合理的解释,则他们自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徐玠甚至猜想,会不会后宫的大部分嫔妃,甚至是每一位嫔妃,都中了这种毒。

  至于建昭帝的身体,徐玠倒没觉出太大问题。

  陛下身边有两卫高手护持,投毒难度太大,若诚王及其党羽有这本事,建昭帝早就死了,不会拖了整整五年。

  至于诸位嫔妃,因她们身边有婢仆,而这些人来历各异,若是被人重金收买,未必不会铤而走险。

  为此,徐玠还特为学着梅姨娘的法子,以行宫走水为起点,将前世诸事按时间先后连接起来,画了一条事件线:

  首先,行宫走水,天子受惊导致无法临朝;

  其次,御史进谏劝天子禁欲,致使天子越发郁结,病情加重,朝堂亦渐渐向文官集团倾斜;

  第三,此消彼长之下,两卫被文官集团打压,呈势微之势;

  第四,天子好容易身子渐好,小太监却忽然身死,陛下伤心过度,再度病倒;

  第五,新任小太监上位,天子心情好转,身子亦渐有起色,然而没过多久,他的病情便又加重,此后便开始不停地反复,每一次发病都比前一次更重;

  第六,因天子精力不济,两卫力量被进一步削弱,文官集团重权在握。

  接下来,尚还有数件大事,每一桩皆会令建昭帝病体加重,而朝堂的力量亦越发难以保持平衡。

  最后,天子终是于建昭十八年病重驾崩,诚王登基,许承禄、潘体乾先后被赐死,两卫仅余其一,后延康朝时,两卫被彻底废除,文官集团成为最后的赢家。

  厘清此间关系之后,那个离奇身死的小太监,便令徐玠极为在意。

  当然,后来填补的那个小太监,他更是无法不去注意了。

  这个填补进来的小太监,也许、可能、大概……是个暗桩。

  君不见,自他到得建昭帝身边,皇帝的身体便每况愈下,即便略有好转,也是很快反复。

  徐玠觉着,失去两卫严密保护的建昭帝,打从那时起,便也被人下了毒。

  而这个填补进来的小太监,很可能便是投毒之人。

  当然,这也仅仅是他的推测,也有一种可能,那投毒之人一直隐藏在建昭帝身边,见时机成熟,才开始下毒。

  徐玠也曾想过,是否就让一切按前世轨迹发生,看看那填补来的小太监,到底是何方妖孽。

  然而,思忖再三,他还是没敢冒这个险。

  此刻的朝堂,力量对比也只堪堪为平手,建昭帝一方随时有倾塌之险。

  说到底,他手头只有两卫,区区数千人而已,而全大齐的读书人,却是数以万计、十万计。

  这些读书人便是未来的文官,虽然其中亦不乏有志、有识之士,但是,文人之间的同门、门生关系,委实是盘根错节,想要从内部打破,目今尚不可能。

  而仅靠皇权与两卫,维系平衡已是万般艰难,若再错上一点半点,便是万劫不复了。

  是故,徐玠才会当着李进忠的面“天人感应”,将此事点明,以引起建昭帝的重视,最好将那个枉死的小太监救下。

  不过,此计是否得成,徐玠却并无把握。

  他对皇城及后宫所知甚少,且人手欠乏,无力施为。

  花重金收买的人手,他不放心,更何况,谁又能保证他收买的人,便不是旁人派去的眼线?

  于他而言,皇城太陌生、太遥远,亦太危险,不将情形摸清,断不能草率行事。

第132章 寿礼

  在纸上落下最后一字,徐玠抓了抓乱如稻草的头发,又闻了闻自己身上的味道,决定先去净房洗个冷水澡。

  这是他从前世带来的习惯,一年四季皆以冷水冲澡,用以强健体魄。

  而在洗澡的当儿,他仍在思考着那小太监之事。

  说来,那小监身死的具体日子,徐玠并不知悉,只知他是死在今年冬天的。

  故徐玠此前留的也是活话,就是怕万一因他的重生而有了蝴蝶效应,导致这小太监根本不曾遇险,那他这卦就算卜错了。

  神算的名声,他还想留上一段时间。

  一身清爽地离开净房,又细细将诸事回思一遍,理清脉络,徐玠便销毁了所有书面记录,结束了闭关,开门唤进小厮元贞,问他:“我没出门的这几日,可有什么事?”

  元贞闻言,小脸登时皱成了苦瓜,小声儿回道:“回爷的话,别的事儿倒是没有,就是三爷和四爷来过几回,奴才们都给拦下了。您要再不出来,三爷还好说,四爷那神气……”

  他缩了缩脖子,没敢继续说。

  徐玠不由摇头失笑。

  他四哥那小爆脾气,寻常人确实是瞧着怕。

  “罢了,这是我没安排好,你也别怕,四哥虽然爱动拳头,却也并非不分好歹之人。”徐玠笑着安慰元贞。

  元贞强挤出个笑来道:“四爷当然是好人。”

  可好人的眼睛能这么凶?

  好人会一边瞪眼一边把拳头捏得“咔巴”响?

  他弟都快吓尿了,他自个儿也是靠一口气撑着,才把人给拦住的。

  “成,我这就去会会他们,你和利亨把屋子收拾收拾,真是的,一股子味儿。”徐玠嫌弃拿手在鼻边扇着。

  元贞很想提醒他,那味儿都是爷您身上的好不好?

  整整七日足不出户,吃喝拉撒都在一间屋,那味儿能小了?

  别人还没说什么,他自己倒嫌弃起来了。

  正想着,蓦觉眼前银光一闪,元贞下意识闭起眼,脑瓜顶儿上便多出了一只温暖的手:“这个予了你们,和你弟弟平分了,可不许贪墨。”

  将两枚银角子搁在他发髻正中,徐玠偏头看了看,笑起来:“银角大王啊你这是。”

  说完了,背着两手慢悠悠晃了出去。

  元贞抬手摸了摸,便将银角子抓下来,冲着他的背影道:“奴才谢爷的赏,爷中晌回屋吃饭不?”

  “不回了,去四哥那里吃去,你们把饭菜领来自己吃罢。”徐玠头也不回地道,身形一晃,转出了夹道。

  元贞撅起嘴,愀然不乐。

  爷见天不见人影,他就想好生服侍,也没个机会。

  愁死了。

  小老头似地叹了一口气,他也学着徐玠的样儿,背着手踏下了台矶。

  出了影梅斋后,徐玠便加快了脚步,不想,才穿过第一重庭院,迎头便见徐珩、徐瑞皆披着鹤氅,联袂而来。

  “嚯,道士出山了。”一见徐玠,徐珩当先打趣。

  徐瑞则面无表情地望着徐玠,并不说话。

  徐玠见状,一时倒也有几分慨然。

  前世时,他与兄弟们都不大亲近,嫡出的两个也就罢了,徐珩和徐瑞倒是曾拉他一起玩过,只他那时候委实太不成器,总惹事儿不说,且因嫉恨他二人在朱氏跟前有几分脸面,竟还与外人合起伙来对付他们。

  也不知那时他是如何想的,魔障了一样,越是被朱氏冷落,便越是对“母慈子孝”渴盼得不行,为了得她一句温言,无所不用其极,实是卑微到了极点。

  如今想来,他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

  少年时的徐玠,还真是可怜、可悲、可叹、可哀啊。

  嗯,活该他活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