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福娃渣爹种田吗 第15章

作者:小小桑 标签: 穿越重生

只听花致远叹了声,“原本我也以为我会不痛快,可初时得知他要在村里开书塾时,竟是松了口气,心下还有几分庆幸。原本这几日我都在担心你娘带你去镇上卖米线,可他这个消息一传来,我竟觉得是瞌睡就遇到枕头了,你说爹是否不够善良?”

第059章 卖粮难

这次进镇子里,气氛比上次花盼盼独自来时压抑了许多,遇到的农户都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可见粮价很不如意。

相比起把粮都送到米粮店去卖,自个儿推着车、赶着车来卖粮的人多了起来。

农民种出的粮卖不上价,老百姓买粮的价自然也降了许多,这样自己推来卖,虽看似价卖得比给米粮铺高些,可满大街都是卖粮的,买粮的就那些,挑挑拣拣的,最好的粮卖价也不及往年的劣粮。

镇上几间米粮铺的门前可以说是门可罗雀,卖粮的都在观望,买粮的也都不过来了。

花致远路过时瞧着今年生意不如往年,心里还在感叹幸好他们家琢磨出这样一个吃食,不然也得和旁人一样愁眉苦脸了。

不过,制作米线的方法可不能外泄,不然人人都会也就不稀罕了。

没来镇子之前花致远就想过镇子里能摆摊地方也就那几个,到底要在哪里摆摊,还得再看看。

到了镇子里,看到满大街都是卖粮卖不出去的人,花致远突然就觉得真不能只摆摊,不然到时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做米线,就算开始时是个新鲜的吃食,可若是被旁人偷学去了做法,他们家的生意也就做不下去了。

可不摆摊,那就是要租个铺子了,溪江镇虽不是大镇,却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镇上很是繁华,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同样商铺的租金也不低。

问了几间铺子,最便宜的一间每月租金都要五两银子,最低要租三个月,花致远摸了摸来时怀里揣着的五两银子,不由得苦笑,如今家里穷啊,是真穷,做生意租个最便宜的铺子都租不起。

他之前还想着找好了摊位,用这五两银子看看能不能买头牛拉车,不然生意做起来,又是米浆又是汤锅,也不能都用家里的板车推。

绕了一大圈,花致远也没打听到合适的铺子,主要是他认为合适的,价都太高,哪怕不买牛车,他带的银子都不够。

花致远叹了口气,对花盼盼道:“你说爹是不是太没用了?找个能支摊子的地儿都没有。”

花盼盼想了下摇头,“也不是爹没用,就是经验不足。”

花致远闻言挑了下眉,“听我大闺女这话,你是有好主意了?”

花盼盼嘿嘿笑了两声,“好主意不敢说,就是有些想法。”

“说说看!”

花盼盼狡黠一笑,指着不远处一条小巷道:“爹,那小巷口贴的啥?”

花致远顺着花盼盼手指的方向看去,就看到一张民房招租的告示,花致远便眼前一亮。

他是租不起铺面,可镇上的民房还是租得起的,只要在摆摊的地方不远处租一间民房,用来熬骨汤、做米线,到时用小推车送到摆摊的位置就好,若是生意太好,民房还能用来住人,多存些稻米都成。

想通后,花致远心情瞬间明朗,吆喝一声:“闺女坐好了!”

待花盼盼在车里坐好,推着车就朝告示之后的小巷走去。

第060章 憨货

小巷前就有一片空地,虽不是镇中位置,来来往往的人也不多,这里除了一家卖茶水的摊子,就没旁的生意,他们的摊子若是摆在这里,地方却是足够了。

到时把民房租下来,还得置办些桌子凳子,晚上可以都收在民房里,白天摆摊的时候再拿出来。

果然还是闺女聪明,难怪章琴让闺女跟来,不然他这次怕是要无功而返了。

花致远心里没有半点不如闺女聪明的郁闷,反而是满满的得意,自家闺女聪明,那不也是他教得好?说到底还是随了他。

站在院子外面朝里望,民房比花致远想的还要大一些,虽然只是一进的院子,但院子不小,院中有井,门外有水沟,房子虽只有三小间,看起来却不破败,用来存放东西足够。

到时把家中的小磨搬来,摊子就可以摆起来了。

花致远又回到小巷口,向卖茶水的老太太打听去哪里找人租房子。

老太太姓安,正是租房那家的邻居,从年轻时就在镇上摆茶水摊,有三十多年了,自然是认得花致远,花致远也知道她。

听花致远说想要租下那处院子做吃食生意,便笑道:“花秀才想要租牛家的院子啊,往后咱们还能做邻居来着。”

花致远也表示了欢喜,“那敢情好,往后还得安婶儿多照顾。”

老太太笑眯眯地应了,便开始介绍起那处院子。

那家主人姓牛,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在镇子上开了一间小食铺,生意倒是红火,前阵子攒了些银子就在镇西头买了间前店后宅的铺子,因这里是镇东,镇子虽不大,却也不小,每天来来回回也麻烦,一家人就都搬了过去。

这处院子想着往后留给孩子们也是份产业,也就不打算卖。可闲着也是闲着,就想先租出去收些租子,每月租金也才四百文,但前提是租房子的人要干净整洁,不能把院子弄得乱糟糟、脏兮兮。

“那院子花秀才想是瞧过了,要说这周遭可算得上是最好的,价却是比铺子低许多,租下来摆摊倒是不错。若不是怕随便租了人坏了院子,一早就租出去了。旁人租牛老大还要考虑考虑,若说是花秀才租,他多半是愿意了。”

在很多人眼中,读书人就是比庄户人整洁,花致远又是个秀才,自然更爱干净。

“这倒不必担心,不论是租的院子还是自家院子,都是要打理的干净了才住得舒坦,这点主人家还是不必担心。”

安老太太一说,花致远便明白,但这对他来说都不算事儿,章琴原本就是爱干净的,家里一向打理的干干净净,可以说是擦的一尘不染,租房子还真不怕被主人家嫌脏。

姓牛那家花致远知道,说是食铺,其实就是间点心铺,生意倒是不错,夫妻二人也和善,租他家院子倒是不怕会有糟心事儿。

安老太太闻言连笑着点头,她就是顺便帮着牛家人看看房子,话说到这份上就够了。

朝小巷子里喊了一嗓子,“五壮!”

不多时,一个身材高大,膀大腰圆的年轻后生从小巷里跑出来,一出来就瓮声瓮气地对安老太太道:“娘,喊我啥事?”

“花秀才想要租你牛哥家院子,你去把你牛哥喊回来。”

安五壮看着花致远呲着嘴笑,“好咧,往后咱们家旁边住着秀才,到外面和旁人吹牛,也能说咱是被书香薰过的了。”

“憨货!”安老太太笑骂了句,催着他快去。

安五壮一边跑还一边回头朝花致远笑,“秀才哥,你坐着等会儿,我去去就回。”

花致远看着好笑,这安五壮倒是个有趣儿的。

第061章 租房子

花致远带着花盼盼就坐在安老太太摊子上的矮凳上,一边同安老太太闲聊些生意上的事情,安老太太倒是热情,还给花致远出了不少主意,花致远听得认真,也在心里记下了。

不过小半个时辰,牛家男人被找了过来,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名叫牛来财。

一见花致远就带人去院子里看了一圈,除了屋子因为很长时间没人住落了不少灰,其余半点毛病都挑不出来。

看完院子,因为到处都是灰,几人又回到安老太太的茶摊,边喝茶水边聊,牛来财表示愿意把院子租给花致远,连里面的家具物件都留给花致远用。

花致远连声道谢,谈好每月四百文的租金后,牛来财把钥匙交给花致远后就匆匆告辞。他家食铺的生意红火,只有他们小夫妻二人,眼看要到午时,生意最忙的时候,他还要赶回去帮忙。

收好钥匙,花致远同安老太太告辞,打算和花盼盼再去小院转转,最好再简单地收拾一下,安老太太让花致远有什么事儿就找安五壮帮忙。

安五壮在县里的铁匠铺做工,这几日趁着铁匠铺里活不多,回来瞧瞧,刚好遇上花致远来租房子,显然是很高兴,“秀才哥,往后你们来镇上做生意,我家里不知能否劳秀才哥帮着照应一二。”

听安五壮提起,花致远才知道,安五壮虽然叫安五壮,上面四个哥哥却只剩下一个哥哥叫三勇,其余子女都在多年前的战乱中没了。

安三勇是个脑子活的,原本在镇子上也开了间茶肆,生意很是不错,安老太太这个茶水摊纯是摆着打发时间。

可前几年,那时候安五壮还小,安三勇起早到城外山上取山泉水时被人打动,安三勇受了重伤,被人用车拉回来时奄奄一息。

为了救安三勇的命,家里能卖的都卖了,连安三勇的那间茶肆也卖了,虽然最终把命保住了,但到底伤了根本,这些年药不离口,原本只是老太太打发时间摆的茶水摊,倒成了一家人的生活来源。

安五壮只能早早出去学徒,眼看就要学成出师,对未来安五壮斗志昂扬。

“五壮兄弟放心,大家往后就是邻居,互相照顾也是应该的。”

花致远自然不会拒绝,不管安家人对他的热情,是因为他是读书人而生出的敬意,还是想得到他的照顾,安家人的热情都是发自真心的,在想要得到他的照顾的同时,安家人对他的照顾也不是假的。

安五壮得了花致远的保证,脸上的笑容更真切。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给花致远又介绍了这附近的一些事情,以及往后摆摊时要注意的事项。

花致远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若不是五壮兄弟说起,我都不晓得这些。”

安五壮受到鼓舞更是把他知道的、能想起来的统统说给花致远听。

牛来财家搬家时,除了锅碗瓢盆一些用具外,家具物件都没有搬走,还有一些旧的也都留在这里,花致远找来一只旧水桶和一只旧盆,牛来财帮着一起把几间屋子都简单地打扫了一下。

这边正干得热火朝天,安三勇过来敲门,还给送来一桶面。

第062章 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安三勇三十左右,个头与安五壮差不多,却瘦得惊人,一身青衫穿在身上空荡荡的。脸色也苍白没有多少血色,说话时中气不足,连说几句就要喘一喘,显然当年的重伤让他伤了底子,这么多年也没养过来。

听安五壮说他的身子若想好,就要常年参汤养着,可家里这情况哪来的银子买参熬汤?安五壮在县里做学徒的那点儿工钱都去药材铺换了参须子,虽比不得整参熬汤,但也聊胜于无。

虽身子弱,但安三勇为人和善,说话时嘴边都带着一抹温和的笑,很有些书卷气。

安五壮对花致远道:“秀才哥,你别看我哥身子不好,我哥当年也是读过书的。”

话中颇为自豪,引得花致远对安三勇又多看了几眼,连花盼盼都停下手朝安三勇看去,还别说安三勇这人长相普通,但斯斯文文的,人虽温和无害她却能从他身上看到几分独属于文人的傲气。

文人的傲气与温和的气质很完美地集于一身,让人见了就心生好感。

若非突遭变故,这人前程不可限量啊。

花致远可以说是与安三勇一见如故,与安家兄弟二人边吃边聊了起来。

花盼盼一边吃面一边听几人聊天,安三勇的厨艺还算不错,面的味道着实不错,只是能用的调味料不多,味道还是稍嫌寡淡,但对于这个时代里的大多数人家来说,这味道也是足可以去开食铺的了。

与花盼盼把关注点都放在面上不同,花致远关注更多的则是安三勇的见识上,越聊越让花致远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吃过饭,安家兄弟都留下来帮着收拾屋子。

安三勇身子骨不好,做些简单的事情却是无妨,和花致远越聊越是投机,眼看日头往西斜了,花致远还是没有要回家的意思,花盼盼直接喊人:“爹,再不回去,娘要担心了。”

花致远这才瞧向外面的天色,不知不觉竟是这么晚了?好在倒是把新租来的小院里里外外都打理的干净了,今日回去,明儿就能带着孩子娘来看看了。

花致远与安三勇依依惜别,推着板车朝镇外走,路上精神还有些亢奋,“盼盼,你这三勇叔若非身子拖累,绝非池中之物,今日与他一席话,让为父受益匪浅。”

花盼盼嘻嘻一笑,“还‘为父’?爹,你和三勇叔聊着聊着,说话都文绉绉的了。”

花致远闻言失笑,自打他开始种田后,以往的同窗好友都渐渐与他疏远了,他也没那么多闲心与他们谈古论今,越发的像个地道的农夫。

安三勇与旁的读书人不同,虽有志向,却不拘泥,不然之前也不会在镇上开茶肆为生。

而他这些年看惯了人情冷暖,对人生的感悟比很多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高上太多,二人可以说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一路上,花致远都在与花盼盼说他从安三勇那里悟出的一些道理,花盼盼都静静地听着。

别看花致远如今还只是个种田的秀才,但人家可是会成为首辅的人,哪怕这辈子的轨迹改变了,但见解却非一般人可比。

就这样父女俩一个说一个听,在黄昏时分回到家中,章琴早已做好饭菜等着了。

第063章 人情往来

吃过早饭,花老太太提着个装满鸡蛋的小篮子站在花致远面前,“昨日你二姨母让人给带了信,家里的三儿媳妇生了个大胖孙子,娘去给下奶,你看着给带多少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