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福娃渣爹种田吗 第36章

作者:小小桑 标签: 穿越重生

安柳觉得大姑娘别看年纪小,见识却不小,尤其是听说那些吃食多是她提点夫人做出来的,让安柳对花盼盼打心里佩服。

安柳家老娘就是厨娘,她自幼跟着娘学了不少厨艺,原想着她长得不好,有个手艺,将来主家看不上她的模样,她也能做个厨娘度日,可自打见识过章琴的好厨艺后,她再也不敢对自己的厨艺自夸了。

每天仔细观察章琴的做菜手法,时不时再向章琴请教,虽然往后主家不把她卖出去,她这辈子就是主家的人,但练好厨艺也能得主家的重用,趁着主家还没发迹,她不努力地在主家面前刷存在感,难道要等主家发达了,她再悔不当初?

安柳从未想过,主家这辈子也就开间米线铺子的本事,章琴的厨艺,大姑娘的聪慧,安柳认为只要她们母女齐心,将来必然成就惊人。

至于别人眼中学问好、有本事的花秀才,安柳却觉得他这个位置换个人都能做,真没人雇就是了,还真不是必不可缺呢。

章琴做好了饭菜,亲自端了一份到前面店里,见花致远正和安三勇坐在柜台里面数铜板,将饭菜往柜台上一放,“也不急于一时,先吃了饭再数。”

“有劳嫂子了。”说完安三勇有些激动地道:“看着生意比摆摊子还好,我和致远哥怕钱不及时数出来,等晚上打烊了再数要数到太晚了。”

章琴有些无语,从前只听人说数钱数的手抽筋,她还没这感觉,可自打摆摊以后,她每天数钱都要到很晚,从开始的激动兴奋到现在还是激动兴奋。

许是数的是自家钱,又许是数的时候还少,她是没体会到数钱数到麻木,若是让她天天给旁人数钱,她肯定是不耐烦的。

这哥俩显然是数钱数到兴头了,章琴又叫了几次,他们最后还是坚持把钱数完了再吃饭。

章琴也不管他们,又去取了一份饭菜给前面木屋里卖茶水的安老太太送去,结果老太太面前也堆了一小堆铜钱,一枚一枚地数着,瞧这模样也有些兴奋的过了头。

好在老太太的铜钱少些,数了一会儿就数完了,端过章琴送来的饭就吃,边吃还边同章琴闲聊,“说了你可别笑,我老太太活了也快五十多年了,还是头回瞧见来钱这么快的生意,别看是小本买卖,这赚头真是不小。”

章琴也笑得脸上要开出一朵花儿,“不瞒老太太,我也是头回见。”

想到刚刚瞧着花致远和安三勇面前堆的那些铜钱,这才一早上,瞧着却是不比平常摆摊少了,中午还不知要怎么忙呢,看来待会儿去后面还得让人赶紧再杀鸡熬汤才行,不然供都供不上,食客就怕要骂娘了。

第149章 好气

安老太太吃过饭,又让章琴陪着她把钱数好,这才不到一上午,也有四百多文钱了,老太太道:“除了铺子里的人喝,过路的也有来喝的,本来身上冷,喝一碗就暖了呢,还都夸咱们这茶好滋味。”

一碗还是卖两文钱,四百文钱就是两百碗,想到这些里面有三成是自家的,章琴之前还觉得花致远有些不近人情,这钱本不该收。

如今想想,哪有人嫌钱多的?

收好碗筷带到后院,立马有人过来接过去,“夫人喊一声,这回小的就做了。”

章琴还有些不适应,突然就成了主家,手下这么多帮工,一个个还怪有眼力见儿的。他们家这算不算是要发达了?

越想越觉得日子好过了,她也真正的扬眉吐气了。果然大闺女说的没错,女人只有自己立得住,旁人才不敢轻视她。

往后若是婆婆再想为难他们母女,也是要想想花着谁赚来的钱,若真再作,她就说赚不来钱,万万没有花着别人的钱,还要骑到别人脖子上作威作福的。

她是媳妇,不是儿子,真惹恼了她,她就带着孩子们离开,另起炉灶就是。

反正铺子都是她家盼盼的名字,还怕被净身出户不成?

韩孝武三天没吃米线,心里想的慌,算着时候今日米线铺子要开。既然是从摊子到铺子,想来种类也是要加一些,没准就能给他个惊喜呢。

为此,他早饭都没吃,只等着中午多吃一碗。

车夫老李赶着车,在路口遇到方瘸子赶的马车,车上五个妇人在寒风中瑟缩着身子,对比韩家这虽不算豪华,却能挡风的马车,有个年纪大的妇人拿手上的伞把去戳方瘸子的腰,“瘸子,你这马车啥时候也加个盖,夏天晒,冬天冷,哪是人坐的?”

方瘸子被戳了一下腰眼,身子一麻,险些从马车上掉下去。冷风呼啸就是方瘸子也懒得开口说话,只是被这么一戳,到底是有些来气了,回头呛道:“不是人坐的,大嫂子你也坐了这么多年。”

妇人被呛了一句,回头对车上的人道:“你们瞧这瘸子,嘴上从来都不吃亏。”

车上几人都笑了起来,可这一笑,寒风吹进嘴里,身上似乎更冷了,几人干脆闭了嘴挤在一起互相取暖。

一路上两架马车一前一后,方瘸子的马车走在前,时不时回头看看后车上的老李,因妇人们的话,这赶车的竟似有些得意,见方瘸子回头看他,还朝方瘸子扬了扬下巴。

方瘸子朝他嗤笑,“这人啊,赶辆带棚的马车,就真当自己也了不得了,不也还是坐在车外面赶车?有本事坐到马车里去。”

老李听得脸都黑了,可仔细一想还真就是,韩少爷坐在马车里,腿上盖着锦被,怀里抱着汤婆子,每天风雪无阻地去镇上吃米线,哪想过他赶车的辛苦?

前阵子刚下雪那会儿,雪到身上就化,他来回一趟镇上到家时衣服都湿透了,冻成冰坨儿了,幸好他婆娘给他煮的姜汤,要不非得风寒了。

可第二日呢?这位大少爷还不是又让他送去镇上吃米线?

他一个下人,谁管他死活呢?心里好气啊!

第150章 捎带谁呢

老李听了方瘸子的话心下不平,瞧着路上有块石头,若是平时赶着马车就绕过去了,今日不知怎么就想让车里的人坐的不那么舒服,愣是避也未避直接就压了上去。

车里的韩孝武听方瘸子嘲笑老李并挑唆老李的忠心,原想让老李骂回去,他韩家的仆人岂是这些乡野村夫能奚落的?就是他在京城时,王孙贵族家的子弟也不是没骂过。

却不想还未开口,马车猛地颠了下就朝一边倾倒,任是韩孝武有些身手,不防之下也随着马车倾倒下去。

车厢里的人不知怎样,但赶车的老李摔倒时被车辕压住了脚,叫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

方瘸子这人就是嘴欠,要说人心确实不坏,见此情形立马拉停了马车,从车上跳下来就朝后跑去。

还没把老李从马车下面拉出来,韩孝武已经自己从马车里爬出来了,看模样有些狼狈,额头都肿了一块,显然是撞伤了额头。

而老李更凄惨了点儿,一条被压过的腿动也不敢动,嘴里哎呦哟地叫着疼。

显然赶车是不能赶了,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也不能扔他一个人在这里。

方瘸子车上坐着的五个女人也下车跑过来瞧。

“这人腿怕是压断了吧?还得赶紧把他送到镇上医馆里瞧瞧,可别和方瘸子似的再落下毛病。”

方瘸子刚将人从车底下拽出来,听了这话回头白了那妇人一眼,“说话就说话,这捎带谁呢?”

妇人干笑两声,接着又说起老李的伤势。

方瘸子到底不懂医,无论碰哪里老李都喊疼,也不知他伤的到底咋样,倒是韩孝武学武多年,受过不少伤,对一些简单的伤也有些了解,蹲下来在老李的腿上捏了几下,大概猜到结果,“他这腿骨多半是折了,得送去医馆正骨。”

“我瞧着也是。”方瘸子点头,他虽不会看,但老李这模样多半也是骨头折了,刚想说把老李抬到他的车上,就见韩孝武指着他道:“你先和我一起把车扶起来。”

方瘸子一愣,可他一个瘸子自个儿行走都费劲,咋想的让他帮着扶车?他也得一条腿使得上力才行。

不等方瘸子拒绝,妇人中有人道:“这事哪能用个瘸子,婶子们帮你。不过车扶起来了,你让婶子坐你的车咋样?”

这些人虽都是妇人,可农忙时也顶一个劳力了,力气可非一般妇人可比。

不过是让她们坐自家的马车,韩孝武倒不觉得有何不妥。

得了韩孝武的应允,韩孝武去拽马,妇人们合力已经把马车扶了起来。

好在那马虽摔倒了,却没伤着,扶起来后晃了晃也就站稳了。

方瘸子依然在前赶着车,车上躺着受了伤也没能坐进车厢里的老李。

后面韩孝武赶着自家马车,车上坐着五个叽叽喳喳的妇人,这个问韩孝武今年几岁,家中可定了亲?那个问韩孝武的学问到底是同谁学的,又学了几年?

还有问韩孝武姑姑家的闺女为何和韩孝武都姓韩,莫不是姑姑招了上门女婿……

哪怕韩孝武绷着脸,妇人们也浑不在意,一直就这样来到镇上,韩孝武把车一停,等妇人们都下了车,总算是长出一口气。

若他将来成亲要娶这么聒噪的女人,他真宁愿单身一辈子了。

第151章 坏名声的由来

方瘸子把车赶到医馆门前,喊来医馆里的伙计帮着把老李扶下车,回头这才想到他是拉了五个妇人进城,可半路上五个妇人坐了韩孝武的马车,那他这个车钱该找谁要?

嗯,他是送了韩孝武家的仆人来医馆,这个钱该韩孝武给。

结果一转身,哪里还找得到韩孝武的人影?再想到医馆里的老李,方瘸子也顾不上要车钱,反正都一个村住着,也不怕韩孝武跑了,车钱回头再要就是。

但眼下若不赶紧离开,没准待会儿还得出老李的医药钱,路上他可是问过,老李身上一文钱都没带。

方瘸子感叹有钱人家的仆人日子过得也不见得好,兜里比他还干净,却不知老李生怕哪天他们家少爷钱花光了,不够再向他‘借’,真就借几文钱,少爷就不提还,他还能找姑奶奶要?

不知真相的方瘸子感叹:家中仆人受了伤,当少爷的却跑了,这人是真狗啊。

而韩孝武是真的跑了吗?还真是!

他来镇上目的就是为了吃米线,今日虽出了意外,可米线总得吃不是?

再说,就算不吃米线,他身上这五十个铜钱也不够给老李看病,还不如吃饱了米线再去医馆接人,反正怎样钱都不够,医馆真不放人那就再回去取呗。不过是吃碗米线的时间,前后也差不了多久。

想得很美,韩孝武便顺着之前在小巷看到的告示上面的位置找去。

只是他对镇上到底不熟,等终于找到时,发现自己竟绕了一大圈,而此时的方瘸子早已坐在米线店里,桌上摆着一碗米线,一边吃一边大骂好田村新搬来的那个韩的少爷如何扔下重伤的仆人跑了,这是人干的事儿吗?

韩孝武摸了摸鼻子,突然觉得他虽不完美,在京城名声也有点坏,但在人生地不熟的好田村,能如此之快地将恶名远扬,肯定与这个瘸子脱不开干系。

别看韩孝武才搬来不久,镇上认得他的人可不少。

提起第一天搬过来就掀了十五两家肉摊子,虽然后来十五两家找过去,韩家也赔了银子,但敢在溪江镇上直接和十五两家硬刚的不多,那时镇上的人都道他是路见不平的小英雄。

可接下来再出名就是与锦乐坊的姑娘们大吵,以一己之力舌战群雌,还被人抓了送去县里,看笑话的居多。

而到了前两日为了一碗馄饨与卖馄饨的吵起来,大家只觉得这人就是个被家里宠坏的混小子,他搬到好田村,却是溪江镇的不幸。

当韩孝武迈着六亲不认的步子进到米线铺子,原本的哄笑声都停了,齐刷刷地目光投在他的身上,又几乎是同时都收了回去,只低头吃碗中的米线,生怕惹了这个祖宗不悦。这人不知是何来历,可看不惯了张嘴就骂,抬手就打,他们可不敢惹。

方瘸子心里叫苦,单看小祖宗冷的能冻死人的目光,也猜到他听到他说的话了,都怪他一时得意忘形,就没想到这小祖宗也是爱吃米线的,不然大冷的天往镇上跑啥?

铺子里几乎都坐满了,只有一张桌上还有两个空位,韩孝武走过去坐下,照着墙上挂的价目牌看了又看,多了不少新品种,看着他都想吃,可想想身上的那点儿钱,韩孝武只能点了三碗新品种,反正有啥慢慢尝,今天尝不完明天再来就是。

第152章 这位少爷不善良

很快米线上来,韩孝武吃得倒是优雅,好似对之前事全无觉察,而这份优雅在一众贩夫走卒和平头百姓中更显得气质卓然。

花盼盼跟着章琴从后面出来,前日就定了不少腌咸菜的坛子,说好今日做好,花致远忙着铺子里的事儿,章琴就想去瞧瞧,若是满意就让人给送到小巷那边去,等人都招好了,咸菜就可以开做。

谁想一出来,就看到韩孝武面前摆着三碗米线,虽然姿态优雅,却不能掩盖他能吃的事实。

章琴摇了摇头:“这位韩家少爷看来是真爱吃米线,才开张他就又跟了过来呢。”

花盼盼笑,“他吃米线又不是不给钱,爱吃就来呗,咱们家开门做生意,还能拦着人不让吃?”

章琴‘嗯’了声,小声道:“我就是一瞧着他就觉得他没安好心,谁知又要使什么坏呢。”

“管他呢,他家是有钱,可我爹是秀才,他做事总要琢磨一下,真闹到官府里去,我爹还真不怕他。”

想到自家男人的秀才身份,章琴不由得后背挺直了些,在外面别人见了她,都是一口一个秀才娘子叫着,这象征的可是她的身份,比那些乡下妇人自是不同。

方瘸子那边刚吃过一碗米线,见花盼盼从后面出来,对她招手,“盼盼丫头,你家这米线比之前味更地道了。”

花盼盼得意地道:“我娘厨艺好,这也是我娘又琢磨出来的,保准往后米线只会越来越好吃。”

方瘸子点头,“对,你娘那厨艺在咱们村可是头一份儿了,你婶子从前就没少夸。”

吃米线的人也连连称是,若是这手艺还不算好,至少他们没吃过手艺更好的了。

“是怪好吃的。”就是韩孝武也不得不承认,就是放眼京城,也没有哪家吃食能让他连吃一个多月还不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