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福娃渣爹种田吗 第88章

作者:小小桑 标签: 穿越重生

穿过丰田庄去了丰盛庄,这里的小鸡已经有巴掌大了,在山脚下跑来跑去,好像一刻都不愿闲着。

那边建的猪圈里面养了几十头猪,都是半大的猪崽,之前的卤肉不能卖了,也不用养太多猪,这些猪倒是刚刚好。

看着在地上跑来跑去的小鸡仔,虎头急的嘴里直喊‘要’,花盼盼跑去给他捉了一只,婆子却不肯让虎头拿,“大姑娘,二少爷还小,手上没准,鸡仔给他怕掐坏了。”

花盼盼就试着把鸡仔送到虎头面前,虎头高兴地伸手去拿,小手一掐就掐住了鸡仔的脖子,眼看鸡仔翻起白眼,吓的花盼盼赶紧扳虎头的手指抢下小鸡一命。

放到地上,小鸡撒腿就跑得没影儿,生怕再被人掐脖子。看小鸡跑了,虎头倒也不哭,只拍着手嘴里哇哇地叫,好像在问小鸡怎么就不跟他玩儿了。

庄子里好久都没有这么小的娃了,又知道是主人家的,不管是真喜欢还是想要讨好主家,很多人都围过来逗虎头。

花盼盼一直防着有人下黑手,好在这些人只是在旁看着,没有人真伸手,就是有人伸手要抱虎头,没有花盼盼发话,抱着虎头的婆子也不敢把虎头递给旁人,就怕真有个闪失就要了她的命。

虎头倒是不怕生,被人围着,觉着大家都稀罕他,竟然耍起了宝,看着谁都呵呵地笑,笑完了再做鬼脸,把人逗的忍俊不禁。

眼直虎头打起瞌睡了,花盼盼想带着婆子回去,可来的时候穿过三座庄子,这时候回去要走的路就有些远,便有人提议先在丰盛庄歇歇,等虎头睡醒了再回去。

花盼盼觉得倒是可行,刚好满仓的媳妇在那里,花盼盼就说带虎头去满仓家,毕竟年轻的媳妇身体好,家里也收拾的干净些。

满仓的爹娘就是丰盛庄的老人,老两口也只生了满仓一个孩子,原本是要跟着裴家人做事的,但满仓不放心爹娘留在庄子上,当时裴越认为庄子上也不能一个年轻人也没有,不然有个什么跑腿的事儿都不方便,也就让满仓留在庄子上,如今就是与庄子一起都成了花家的。

满仓家收拾的很干净,床上的被褥也看着整洁,但是满仓媳妇还是怕花盼盼嫌弃,就去箱子里取了新的被褥给铺到床上,刚铺好被褥把虎头放上去,虎头笑了两下就睡着了。

外面阳光正好,花盼盼就与满仓媳妇到外面说话。

满仓媳妇是个三十出头的妇人,嘴很巧,说的话不逾矩,还让人听着顺耳,花盼盼被她逗的直笑,心里有几分喜欢这个妇人。

只是说着话,满仓媳妇时不时朝屋子里看看,显然对虎头很上心,眼里也都透着喜欢。

花盼盼知道满仓夫妻成亲多年一直没有孩子,药吃了不少也没用,这辈子怕也难有孩子,但从她的眼神里看,显然是很喜欢孩子的。

那边虎头睡的香,时不时就把盖着的薄被给踢了,满仓媳妇立即跑进去给他把被子重新盖好,生怕他受一点点的凉,盖被子时低头看孩子的眼神里也带着喜爱。

第394章 送请帖

虎头睡的时间不长,不过小半个时辰就醒了,睁开眼睛四下看时还愣了会儿,直到看见进来的花盼盼才对她笑了,“家,抱……”

好吧,有姐姐就有家,花盼盼觉得这个弟弟还是很会讨人欢心的。

虎头醒了也不能立即就走,满仓媳妇去箱子里翻出个刻得圆润又打磨的很平滑的木老虎,用热水煮过,又用凉水冲了下才递给虎头玩。

这里的小孩子长牙时爱咬东西,家里人就会买些木头做的小玩意儿让孩子啃着玩,这只木老虎被满仓媳妇放到箱子里,也不知多少年了,可见她有多想生个孩子啊。

虎头拿了木老虎,立即就放到嘴里咬,木老虎在热水里煮过,也不怕脏,木头也不是很硬的那种木头,却又不用怕会被啃掉渣,小家伙啃的倒是很认真,一直到花盼盼要带他回去了,虎头还抱着木老虎不肯还给满仓媳妇。

满仓媳妇笑,“小少爷喜欢就让他拿着玩儿吧,放我这儿也没什么用。”

看满仓媳妇虽然笑着,却难掩眼中的落寞,花盼盼也就没拒绝她的好意,何况虎头这么大正是需要磨牙的时候,不给他个木头块儿咬,他可是要咬人的。

之前的婆子花盼盼已经让她回去了,满仓媳妇就抱着虎头把姐弟两个送回去。

送到地方,离开时满仓媳妇还不住回头,满脸不舍的样子。

成亲多年她也没生个一儿半女,公婆虽然也着急,却也没逼过她,毕竟他们都是奴籍,生了孩子也是奴籍,世代都是要给人当奴才的,没有好的门楣可光大,生不生孩子倒没那么强的执念。

可到底是没有孩子,夫妻俩虽看着也恩爱却总是少了些什么。

花致远这回来庄子就没打算再回去,铺子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但总还是要有些跑腿的事情需要花致远去做,比如开业当天要请些人来暖暖气氛,送请帖就不能以章琴的名义来送。

冯县令,县衙的师爷,柳老爷等人都要送,镇子上的黄贺秋、梁里正也不能少。

给房府送帖子时,花致远是想让以章琴的名义来送,但之前她给房夫人送了两回帖子,房夫人都以太忙为由给拒绝了,章琴对与这位房夫人来往的心思也就淡了。

甚至花致远提议要给房夫人送帖子时,章琴都是不大愿意的,要说花家与房家原本也没什么交情,不过就是铺子是从房家手里买来的。

甚至因为买铺子之前还闹出一些不愉快,章琴心大,心眼却不大,尤其是女人与女人之间的一些事情很不好说,她就是觉得房夫人对他们家的态度很不寻常,打心里不想花致远与她走得近。

花致远倒无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可一旦与这个朋友来往会影响到家的和睦,花致远还是会注意的,更何况房夫人一个女人,风评又不大好,与她走得太近也怕惹来闲话。

不送就不送吧,免得送了再让人觉得是要贺礼。

第395章 道贺

四月二十八,花记火锅鱼开业,一早起来鞭炮齐鸣,县令带着县衙众人一出现就让县城里很多人都见识到这间铺子的老板有后台。

县令没有空手而来,带的贺礼还是县令夫人亲手准备的,一见花致远就笑道:“今早我过来时我家夫人还说,开个点心铺子不好吗?咋就想开什么火锅鱼,她近来一日不吃弟妹做的点心就浑身不自在。”

花致远笑,“冯夫人喜欢回头就让我娘子做好送去,不开点心铺子也不会让冯夫人吃不到点心。”

冯县令哈哈大笑,笑过之后道:“说真的,前些日子城里几位夫人到县衙做客,都说那些点心好吃,还向我家夫人打听来着,若是你家开个点心铺子,就卖那些小点心,还有肉干什么的小吃食,生意也不会差了。”

花致远有些为难,“倒不是不想做,只是做这些小东西耗时又耗力,也太琐碎了,事事都要内人张罗,这火锅鱼就简单多了,她只要将酱料做好,别的交给旁人弄就好。”

冯县令也清楚这些,反正他家的点心都有花家给送,近一个月了,除了他家夫人说特别想吃的都没重样过,只是怕这样白吃白拿被外人见了说闲话。

就是平常收些孝敬,那也是悄悄地,哪有像这样隔天就送去一回的?所以这次来祝贺花家火锅鱼开业,他让夫人备的这份礼还是颇为丰厚的。

要知道平常县里谁家买卖开业,他要么派人送几句贺词,要么去也是空手去,去就是给了天大的面子,哪像今日这样还带贺礼的?

今日火锅鱼铺开业,早早就将食材都准备好了,共三间铺子,从中间打通了个月亮门,上菜时直接从中间院子过来,两边的门和院子则都上了锁,也防止有客人乱闯。

县令带着人来了,也不能让他坐在前面与百姓们一起闹哄哄地吃,花致远一早就在后院最里面的那处院子当中摆了三张大桌,桌上坐的都是县里有头有脸的人,除了花致远下了帖子请的柳老爷,其余人则是冯县令派人去送的信。

还有从溪江镇赶来的黄贺秋与梁里正,这二人县令也认得,一个是因公事时常要到县衙办事的里正,一个是同窗喝过酒的黄贺秋,县令朝他们招手,直接将人叫到自己这桌,口中叫着贤弟,在县里这些大人物面前可是露了回脸。

早在与章家的官司过后,花致远就在县城里出了名,知道他家要开铺子,很多人都盯着这边,今日开张又引来不少人,闻着从里面飘出来的香味,很多人就想进来尝尝。

这里的人都极少喜欢吃鱼,可这味儿闻着太香了,不尝一下总是觉得会后悔,结果一进来,进伙计介绍大都点了招牌火锅鱼,虽然分为微辣、中辣、重辣,但味道吃起来都相差不大,一口鱼肉入口,不但没吃到鱼刺,肉质细嫩肥美,还带着汤汁里的香辣,真是太美味了。

这回开铺子吸取头一次的不足,章琴和花致远将食材准备的足足的,光是鱼就用半人高的大木桶装了五大桶,随时用完了还能去庄子里拉,结果还是低估了县城的客流量,那真不是镇子上可比的。

第396章 这不是给人难堪吗

不但铺子里坐满了人,外面还等了不少人,原本只需要在屋子里收钱的安三勇,不得不让人在门前搬了张桌子,他坐在桌子后面一边收钱,一边给人用裁好的纸写号牌。

有些人见等的客人太多,实在是等不起就向安三勇打听有没有可以带回去吃的?

安三勇便向人介绍:“外带每满一百文减十文,自己带锅的不用押金,若是用铺子里的锅,一口锅押金二百文,吃完送回来后返还押金。”

“啥叫满一百文减十文?是说外带的还给便宜呗?”有人不懂就问,很多人都伸长了耳朵听。

安三勇解释,“是每满一百文减十文,满二百文就是减二十文,就是怕铺子里坐不下,又要让诸位久等,给诸位让些利带回家去吃。”

“还有这好事儿?那还在这等啥?我带回去吃,锅是押金二百文,送回来就返是吧?”

安三勇点头,“不过锅要快些送回,超过三天不送回,押金就不返了。”

“成,谁家吃个锅子还能吃几天?再说我看你家那口锅也不错,自己去打也得一百文也下不来。”

安三勇笑,“那也得铺子里有那么多锅,还是得劳驾吃完了早些送回来。”

排队的众人哈哈大笑,一些就住在县城里的就都选择了带回家去吃,离的近的不想还锅麻烦,还回家去取了锅。

也有人离家远回去取锅还麻烦,选择留下押金带锅回去吃。

安三勇向那些选择外带的客人介绍回去该怎么做,还可以往锅里加些什么食材。

听说还能往锅里加自家的食材,很多原本没想着带回去吃的人也选择带回去吃,只是让多给加些汤,别吃一半儿汤给熬干了。

眼看五大桶鱼一点点见少,为免不够卖,花致远赶忙让今天过来等消息的满仓回去拉鱼。

一来一回又小半个时辰,本来是觉得鱼未必用得完,备着也不会死掉,结果外面一听说可以外事,卖的就更快了,等满仓又拉着两桶鱼回来,之前的五大桶差不多都卖完了。

几个片鱼片的妇人忙个不停,头一回觉得原来在厨房里也能忙的人手抽筋。

倒是白老头找来签了十年约的大厨站在那里很茫然,开张有大半天了,他就上了一次灶,还是给隔壁院子里的那些大老爷们做的,外面的客人竟是一道菜都没点。

刚刚他也悄悄去瞧过了,火锅鱼吃的一锅又一锅,他做的那些菜竟都没怎么动,若不是被章琴点拨过后他知道自己的厨艺非从前可比,真要以为菜做的太难吃了。

大厨心里腹诽:既然卖火锅鱼都能卖这么火,还找啥大厨啊?这不是给人难堪吗?

他在这里无所事事地,若是被老板发现了,会不会就要把他赶走?

这段时间同老板娘学了不少做菜的方法,若真就这样走了,还怪对不住老板一家的,可不走,他也不能啥也不做白拿老板家的钱啊。

大厨这边纠结铺子里生意这么好,却没他什么事儿,旁边院子里却已经吃过几轮,桌上的炒菜都没怎么动,火锅里的鱼却加了几回了,吃掉的鱼都有二十几条了。

有的人辣的嘴巴都木了,脸上的汗哗哗地往下淌,却完全顾不上是不是在县令大人面前丢脸,实在是太好吃。

第397章 真想去隔壁尝尝

花家的火锅鱼从开业那日起生意就好的不得了,仅隔了一间铺子的仙来酒家的客人却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了。

原本因仙来酒家的大厨是从京城请来的,慕名而来的食客很多,都以能在仙来酒家宴客为荣,哪怕仙来酒家的菜肴都贵的离谱,却总有人认为越是贵些,越能显出档次来。

何况在仙来酒家的菜肴也确实比宿县其他家酒楼的味道好上很多,每日来吃饭的不说座无虚席,那也是生意十分红火了。

可此时,仙来酒家的掌柜站在门前,朝旁边的火锅鱼铺子瞧去,那边排着长队,这边却只有几桌之前定了席的客人,甚至有几桌客人宁愿定金不要了,也跑去那边吃了。

不过就是三间铺子,哪有在酒楼请客有面子?这些人真不知怎么想的。

可那边传来的香味真是太浓郁了,掌柜忍不住小心地将流出来的口水咽下去,总算没让人看到他口水泛滥的窘态。

“伙计,隔壁那家的火锅鱼不是可以外带嘛,你去给我们买一锅他家的招牌菜,剩下的银子归你了。”

那边一张坐了五六位客人的桌子,有人高喊伙计,并在桌上重重地拍了一锭有五两左右的银子,拍完银子又骂了句娘:“这也太香了,是要馋死谁啊。”

伙计看着桌上那锭银子,脚是往前挪了,可又胆怯地看向掌柜,见掌柜无奈地点了下头,伙计揣起银子朝外跑去,生怕晚一步客人就要反悔了。

掌柜无声地叹口气,这都是第三桌了,好像来仙来酒家吃酒,不点一道隔壁的招牌火锅鱼就是罪过。

这还是早就定了席的,等之前定了的酒席都吃完了,明日他们还能有客人了吗?

唉,他咋就是这仙来酒家的掌柜呢?不然真想去隔壁尝尝。

韩孝武这两日闲着无事,既不用去书塾了,他就整日到处闲逛,韩氏管不了他,也就懒得再管了,只是每次他出门只给几百文钱,反正没钱他也翻不出啥风浪。

今日韩孝武身上揣着近些日子攒的一两多银子,也没用韩家的马车,自己雇了辆马车来到宿县,想着找些乐子,饿了就去仙来酒家吃,还能省顿饭钱。

早上出门时只吃了一碗粥,到县城时就已经饿了,干脆就直接去了仙来酒家。

还没到仙来酒家跟前,远远的就看到外面挤满了人,好像是在排队,韩孝武都震惊了,没想到仙来酒家生意这么好,韩氏却还总说不能坐吃山空,限制他的用度,这个姑母是多抠啊。

谁想走到近前才发现,原来挤满了人的那里却不是仙来酒家,而是一间新开的火锅鱼铺子,上面匾额上写着花记火锅鱼。

韩孝武摸摸下巴,总觉着花这个姓和他犯冲。

可这香味真是太浓了,韩孝武的两只脚不由自主地就朝那边迈去,然后就被门前挤着的人给赶了出来,“挤什么挤?没看这边排着队呢?要吃火锅鱼,先去拿号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