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福娃渣爹种田吗 第92章

作者:小小桑 标签: 穿越重生

师爷觉得有理,让人在腰上捆了麻绳再跳到水里,把大绳系到断树上,众人再合力把大树从水中拖上岸。

好不容易把断树拖上岸,眼看之前还堵塞的河水奔涌而下,这边的险情很快缓解了,可万一再有什么被冲下来挡住桥洞,就不知能不能被及时清理。

这回再也没人觉得桥砸了可惜,有人过去拎着大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把桥给砸塌了。

第413章 决堤

将上游的桥砸了,师爷带人很快再赶到下游,因上游之前有座桥拦着,这座桥虽然也堵了些东西,却不似上游的那棵断树那般凶险。

很快,两座桥都被砸了,师爷冒着雨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眼看着不知又从上游哪里飘过来的大树,真是一阵阵后怕,若是水流太急将桥砸坏了还好,可一旦桥屹立不倒堵塞住河道,后果真是不敢去想。

抬头仰望天空,被丝毫不见要停下来的大雨浇了一脸,师爷道:“大人英明啊,若不是大人下令修筑堤坝,今年这场大雨沿岸百姓怕是要危险了。”

身后的官差们也跟着感慨,这场大雨确实是太急太大,即便是桥被砸了,河水也已漫到堤坝下面,若是往年的堤坝还真未必能经得住如此冲击。

再艰难地回到堤坝上,望着没了石桥的阻拦而顺通无阻的河水,大家都是忧心忡忡。

突然有官差急匆匆跑来,拉着人就问,当得知师爷的位置跌跌撞撞跑过来,大口大口地喘着,“师爷,不好了,下游的堤坝被冲出个口子,河水倒灌,咱们宿县怕是也要跟着遭灾了。”

师爷大惊,“下游的堤坝不是今年刚修的?为何才下了一日雨就冲毁了?”

官差只能摇头,刚修的堤坝就被冲毁还能为何?修的不结实呗。

师爷也猜到这样,一边庆幸大人没有贪墨修筑堤坝的银两,一边担心下游的河水倒灌进宿县。

而住在宿县周边的百姓比起县城内的百姓更要危险。

冯光此时也没闲着,县城里如今也都是水,多少年没下这么大雨了,城里的排水都几乎瘫痪了,随便出个门都要淌着没腿肚子的水,一些低窪的地方雨水已经半人高了。

很多人家里都有老有小,冯光一面派人到处清理排水口前堵塞的杂物,一面带着人疏散那些被大雨淹了的人家。

到处都能见到被装在木盆木桶里飘在水面上的孩子,他们的身上有的披着苫布,有的披着落被,被自家爹娘拖着在水里艰难地行走。

有些小的孩子哇哇地大哭,混在风雨雷电声中竟让人听着悲戚。

冯光没有心情去感受这些悲戚,他此时正带着人赶往城外临近河道的村庄,分派人手下去将这些村庄中的百姓都转移到地势高些的地方去。

他刚刚得到信,知道下游堤坝毁了后就立即亲自出城安置附近的百姓。

而在宿县周边地势高的地方也有不少,其中花致远之前买下的那三座庄子以及那里的周边就是,只是不知这场大雨过后丰水庄的水势变大,会不会也泛滥成灾?

但不管怎样,那边地势高,若那里都要被淹没了,别处的人就真没有活路了。

当下游的决堤的水流进宿县时,水势已没那般汹涌,但还是让宿县周边也受了灾,但相比直面堤坝被冲垮还是有了不小的缓冲。

可就是这样,决堤之后上游的洪水都会顺着决堤的口子涌进,临近下游的村庄也不能再住人。

第414章 难民

大雨连下两天时,花记火锅鱼铺子里的积水也已经没了腿肚子,花致远将铺子里的桌子摆在一起,让娘三个坐在桌子上。

开始时,他还挖了土装在袋子里去堵能涌进水的地方,再拿了盆将涌进来的雨水往外泼,可听外面有人大喊下游决堤了,眼看城中越涨越高的水,花致远还是决定带着妻女出城。

庄子里比宿县的地势高,那里应该能更安全一些。

外面的大雨还在下,章琴怀里抱着虎头,花致远背着花盼盼,身后还拖着一只大木盆,木盆里装着一只被吓的咩咩叫的奶羊,可就是害怕,飘上水上时奶羊也是一动不敢乱动,就怕翻进水里。

夫妻俩身上披着蓑衣刚出门不久,就见着旁边的仙来酒家的门也开了,韩孝武从里面出来,比起花记火锅鱼,足有三层楼高的仙来酒家只被水漫进了一楼,倒不怕水位再上涨。

韩孝武见花致远一家这模样是要出城,想了想知道花记这是被水淹了,便吆喝他们到仙来酒家避雨,花致远却充耳不闻,此时也不是出不得城,如今水势大涨,仙来酒家里肯定是不能生火,待章琴之前做的点心都吃完了,总不能让妻儿们跟着一起吃生的?

韩孝武喊了几嗓子,见那家人理也不理,只能叹了口气又回了仙来酒家,他出来原是想着看看花记有没有什么吃的,看样子是没有了。

出城的人并不多,城外积水很快向低处流去,倒不像城里积了很多水,走在路上倒是不用再淌着没腿肚子的雨水。

花盼盼被花致远放到地上自己走,他则抱过章琴手里的虎头,羊也从木盆里放出来,章琴一手牵着羊,一手牵着闺女,头上的斗笠往下滴着水,一家人还真有些逃难的模样。

坐马车要走一刻钟的路,一家人在雨中走起来却足足走了大半个时辰,在终于到了庄子时,看到完全不用担心被水淹着的庄子,花致远和章琴都松了口气。

只是庄子前面人影晃动,还时不时有人群被带着朝这边过来,花致远隐隐有个猜测,脚下的步伐不免加快了。

庄子里,白老头正在与冯县令争取,“大人,你看咱们庄子地方是能装下不少人,可吃的咋弄?还有粮和柴也不够这许多人用啊。”

冯光道:“这些你就不必管了,回头我让人去外面买,你只管让人赶紧把草棚子搭上,将人安置好。”

白老头能说什么?县令大人亲自带过来的人,就是老爷在这儿也不可能赶走,再说自家老爷心善,之前修堤坝时就出钱出力,这回更不可能见死不救。

只是这么多人,乱糟糟的庄子怕是要遭殃了啊。

冯光安稳好白老头,又去别处安置,比起花致远家的庄子,另外几处庄子就没这么配合了,官差去说了庄子里的人也各种推脱,就是担心这么多人涌入庄子,会对庄子不利。

这种担心冯光也明白,但花家的三个庄子就是都塞满了人也装不下那么多,实在不行就得让这些人在庄子外面待着了。

第415章 怎么安排

花致远进到庄子时,白老头正指挥着人搭棚子,有些是被冯光派人带过来的灾民,有些则是自己知道县令把人带到这边安置跑过来的。

白老头急的满嘴都是泡,听人说老爷夫人来了,回头瞧见花致远时差点哭了,赶紧跑过来见礼,“老爷,你可是来了,下游的堤坝毁了,水倒灌进咱们县里,眼下瞧着灾情并不严重,但冯大人怕后面会有更大的洪水,就将临近河道的百姓都撤离了,这些都是安置到咱们庄子的。”

花致远没说什么,他也没什么能说的,人都安置进来了,他还能给赶出去?

点头道:“你找个年轻的人在这里盯着,别把自己累坏了,我先带夫人他们回去换身干的衣裳。”

白老头苦笑:年轻人办事不牢靠,他还怕那些人说话办事不稳妥,再惹出什么乱子,还是自己在这里盯着放心,毕竟这么多人呢。

花致远带着妻儿,牵着羊回了院子。

好在院子的大门还好好地锁着,并没有打开安置难民,想来白老头也是同人说过这院子是主人家的院子,里面有值钱的东西,不好放外人进去。

花致远将大门打开,一家人赶紧进了院子,又将大门从里面插好。

一家人各自回房换了干爽的衣服,花致远去灶间生了火烧了些姜汤。

好在虎头被花致远一直抱在胸前护的紧,身上一点雨水没沾上,此时放到床上还甜甜地睡着。

正在此时,外面的大门被人拍的啪啪响,花致远撑着伞到院中问了声是谁,外面却无人应答,只拍门声还在继续。

屋中虎头被惊醒,哇地哭了起来,花致远猜着许是在庄子里避难的那些人,便有些不悦了,但此时却怎样都不能把门打开,不然这些人闯进来还不知要发生何事。

不多时庄子上的人过来阻止,却听之前拍门的人哭求道:“求求你们了,我家闺女淋了雨,已经发烧了,就让我家闺女进去避避雨吧,不然再这样淋下去,她会死的。”

章琴从屋中出来,听到外面人的求救声,心就软了,对花致远道:“要不就让他进来避避吧,孩子也怪可怜的。”

花致远听了也有些同情,但这院子里住的是他的家人,外面那些人他不了解,若是要对他的家人不利呢?

再者那孩子发烧了,虎头还小,万一给过了病气怎么办?

何况院子就这么大,能住的人也就那么点儿,打开门外面的人都想要进来,到时让谁住,不让谁住?

花盼盼也从屋中出来,低声道:“要不就让庄子里的人都住过来,将外面他们住的屋子空出来,让那些人里的孩子和老人先住进去吧。”

花致远觉得也有道理,但此时他却万万不能将大门打开。

瞧着院角摆着的那架梯子,花致远给搬到大门前,踩着梯子爬上去,当时就被门外挤着的人群吓了一跳,这乌泱泱的少说也有几百上千了,真是庆幸他刚刚没将大门打开,不然这些人一下子涌进来,真不知会发生什么。

第416章 丢菜

花致远扒在墙头上对白老头喊:“白叔,你去找冯大人说一声,就让庄子里的人都搬到这里来,把你们的房屋空出来,让这些人中的孩童和上了年岁的老人住到你们屋子里。”

白老头得了令对门外的人道:“我家老爷的话你们都听到了吧?我这就让县令派人安排,你们别挤在这里,我家老爷心善,将你们收留在庄子里,你们可不能太过分了。”

外面很多人都千恩万谢,却还有人不情不愿,“你们老爷说让老人和孩子安置进屋子里,那我们这些人呢?就该被雨淋着?”

白老头眯着眼向那人看去,“这话你去找县令说去,庄子里就这么大地方,安置不了那么多人,总不能让老人孩子挨浇,倒让你这年轻力壮的进屋里避雨吧?若是对安排不满意,大可离开庄子去别处,外面天大地大,总能找到比庄子里舒服的地儿。”

说完,白老头的目光扫向众人,见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见,心下满意几分,急匆匆地去找冯县令了,不然真让这么多人围在这里,这些人再急了把院门撞开,里面的老爷一家怕就有危险了。

好在冯光一直在外面指挥安顿人,白老头很快就将他找到,将花致远的安排与他说了声,冯光连连道谢,让白老头去安置庄子上的人,他则派人去将难民中的孩子和老人找出来带去安置。

等将老人和孩子都安置好了,难民那边也平静了许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只要老人和孩子能得到妥善安置,哪怕只是大家挤在一间间拥挤的屋子里,这时候只要让老人和孩子不用淋雨,他们就万分感谢了。

这场大雨,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晴啊。

大雨不停地下,县城里的粮食运不过来,庄子里的粮食也不够这么多人吃,只吃了两顿就被吃光了。

这些逃难来的人,因撤离的及时,逃的时候雨虽然大,水却不算深,家中的粮食和值钱的东西却是都带着的。

冯光下令吃饭的人都要交粮,交多少粮就领多少份的号牌,到时凭着号牌来领饭,倒是解了庄子上粮食被吃光的难题。

庄子上的干柴其实并不算少,但要煮这么多人的饭也用不上几天,但好在一场大雨怎么也不会下十天半个月吧?

花致远一家和庄子上的老人每天都在院子里不敢出去,另两座庄子里的人也都挤到修的主人院子里,把他们住的房子留给难民。

白老头每天带着那些年轻人,或是身强体壮的老人在三座庄子里视察,就怕被人趁乱偷了庄子里的东西。

好在风大雨大,也没人愿意冒着被雨淋湿的危险去偷鸡摸狗,可地里的一些菜却遭殃了,总有人想要拔些菜来吃,不过几天,地里的菜就明显秃了不少。

可也没找到是谁偷的,除了和冯光说了一声外,也没别的办法。

冯光这时也分不出人手去查谁偷菜,只是告诉白老头,等这次雨停了,庄子上的损失衙门会照价赔偿。

白老头还能说什么,哪怕冯县令说的就是哄人的话,他也只能这么听了。

第417章 黄家出事了

大雨连着下了七天,雨势时大时小,却没有完全停下来,这几天冯光没有一天歇着,每天最多就睡两个时辰,眼珠子都熬红了。

转移过来的难民越来越多,那边几个不肯让难民住进去的庄子,冯光也亲自带人去说。

县令都亲自来了谁敢不愿意?只是住进去的难民只能住在新搭的棚子里。

师爷每天都会带人去河边看看,见水位一直都没怎么涨高,知道是顺着下游决堤的缺口都流进下游的那个县里去了,那边的堤坝决堤,连带着宿县临近的村庄也被淹了,很多地方大水将整座整座的村庄都淹没了,连个屋顶都露不出来了。

好在冯光疏散的及时,村庄里的人都被转移去了别处,没有一个人是因直面洪水而丧命的,但在这场大雨中,到底还是有一些身体弱的老人和孩子因淋了雨发烧丢了性命。

而下游的那些村庄就没这么幸运,大水直接就将临近的村庄给淹没,很多人都在大水中被冲走了。

当第八天,雨停下来时,很多人还不敢相信这场让人绝望的大雨就这么停了,直到天上的乌云渐散,露出躲在云层后面的太阳时,有人发出欢呼声,有人则掩着脸呜呜地哭了起来。

而在这场大雨中,宿县只死了几个淋了雨的老弱,县令冯光长长地吁了口气,心头的一颗大石也落下了。

这样的灾情,宿县百姓虽也遭了灾,但那灾却是受下游决堤连累,他派人修筑大坝果然是明智之举,这是妥妥的大政绩啊。

雨停了,水势也很快落下,花致远顾不上回县城里看看,带着家人坐上满仓的牛车就回了溪江镇。

比起宿县的灾情,溪江镇这边倒是平静得很,雨下的没那么大,河水虽也涨了,影响却不算大,至少镇上的铺子该开业的也都没有歇业,只是很多田里的作物不是被泡烂了根,就是被大雨冲倒冲走,今年的收成显然也是不成了。

花致远让章琴带着孩子们在镇上歇着,他换了齐五的马车回了趟村子,给花老太太带了些吃用之物,见老太太很是精神,也没什么好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