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福娃渣爹种田吗 第96章

作者:小小桑 标签: 穿越重生

何况家里两个使唤的人,都不像书雪那样娇滴滴的小姑娘,她使唤起来也不心疼,家里里外外都让她们给打扫一新,房屋也是今年才修缮过的,屋子里还砌了暖墙,她也早早让巧月和翠容给烧好,等花致远带着妻儿回来时,屋子里收拾的那叫一个暖烘烘,花致远原本低沉的心在这一刻真是暖了起来。

果然他娘也不是不疼他,就是之前那个书雪太不省心,如今身边安排了两个好人,没人在他娘耳边吹风,他娘也和旁的老太太一样。

花老太太跟在后面,一面让儿子赶紧收拾收拾,一面问今年过年能在家里住多少日子。

见花老太太脸上挂着慈祥又和蔼的笑,花致远心下熨帖,一高兴就说要过了初五再走。

花老太太高兴,忙让翠容和巧月去煮饭,不能饿着她儿子和孙子。

花致远听了稍愣了愣,又加了句:“夫人和姑娘们早上就没吃多少,路上再冷,煮些姜水,多加些红糖,给她们暖暖身子。”

巧月和翠容笑着答应下来,花老太太脸上却僵了僵,知道这是儿子在和她说,他的妻女也很重要,花老太太心里就又不痛快了,回来了连问都没问她一句,就只记挂着他的老婆和闺女,这男人真是没出息。

可再气也知道不能为这个发火,不然儿子一怒之下再走了,明年可能就真不会回来了。

这一年,儿子虽时不时回来给她送东西送钱,可到底连住都没在家住过,她在村子里虽然因富裕被人羡慕,却也总有人当着她的面问媳妇和孙儿们回来没有,这就是故意戳她的心窝子。

其实若是可以,她更愿意跟着儿子去县城里住,听说县城里住的可是大庄子,庄子里光干活的就有好几十人,她真住到那里,个个不都得侍候着?

嗯,今年这个年一定要让儿子过的高兴了,到时她再跟着走,儿子还能硬把她赶回来?

打定主意后,花老太太脸上的笑容那叫一个和煦,儿子不是喜欢孙女吗?那她就对孙女了一点,让儿子怎么高兴怎么好。

在花老太太亲手端着红糖姜水进来后,不多时又端了个炭盆进来,脸上带着笑,嘴上说着让姐妹俩好好歇着,花喜喜不安的脸都要皱成一团了,“姐,奶突然对咱们这么好,我怕。”

花盼盼安慰道:“别怕,有啥事不是还有爹嘛,再说那也是咱奶,还能把咱们咋地?”

花喜喜点了点头,却又摇头,“姐,你说咱奶不会是想要让咱们安心,回头再把咱们骗出去卖了吧?”

花盼盼哭笑不得,虽然她觉得花老太太肯定是打着什么主意,却也不至于把她们姐妹俩骗出去卖了,不然她们的爹还不得和她拼命?

第433章 到底跟谁更好

虽然知道花老太太肯定是打着什么主意,可花盼盼怎么也猜不到,只是摇头,“应该不会,但咱奶肯定是有打算的,咱们当心点儿就是,奶问啥知道怎么说吧?”

花喜喜点头,“知道知道,回来前爹教过了,问铺子里和庄子里的事都说不知道,问钱就说都花了,怎么花的还是不知道。”

花盼盼笑着摸了摸妹妹的头,这小丫头虽说不是那么机灵,但认死理,教的这么明白了,也不怕她被花老太太套出什么话。

花老太太为了表现她是个疼爱孙女的好奶奶,这两日整天围着两个孙女转,花喜喜跑两步她都要喊句慢点儿,生怕她跑摔了似的。

好吃的好喝的,没事儿就往两个孙女面前送,连章琴瞧了都大感吃惊,“他爹,娘这是咋的了?”

花致远站到门前朝外面看了眼,刚好看到花老太太端了一碗炸的酥脆的油渣追着花盼盼要喂,不由得抽了抽嘴角。

或许在村子里油渣那是好东西,一般人家就是熬完油都舍不得吃,抓一把炖到菜里都要省着吃,可对于他们家娃来说,谁会去吃油渣啊,一吃满嘴油乎乎的,还不如炸些酥肉吃呢。

这老太太放着一灶房的上好点心不给孙女吃,却追着喂油渣,看似疼爱孙女,却还是不舍得把好的给她们吃啊。

虽然不知她安的什么心,但显然既是想要做给他这个当爹的看,也还是舍不得把好东西给孙女,老太太还是那个老太太,只是懂得收敛,也改变战术了。

花致远虽然对花老太太还有些不满,却也还是满意了点,毕竟他娘知道改变,这就算是好事吧。

一直到年三十吃了年夜饭,一家人还相安无事,花老太太还给了几个孩子压岁钱,花致远和章琴都松了口气,总觉得这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大年初一,花致远带着孩子们去给村里的长辈们拜年,先去的栾福兴家。

一进门,栾福兴家就热情地将人往屋子里招呼,还要留花致远和孩子们在家里吃饭,花致远说还要去别人家拜年,直到后来答应拜了年晚上再过来陪栾福兴喝一杯,栾福兴才放人离开。

几个孩子则是跟着栾福兴家的小孙子跑出去玩儿了。

大家初一孩子们都是聚在一起,挨家挨户一起去拜年,到了谁家都要给抓一把花生或是炸果子的,有些人家还会给一文两文钱,每到这时候孩子们都很高兴,有好吃的,还有可能拿到钱,可以说是一年到头最盼着的就是大年初一了。

孩子们都穿着新做的衣裳,这时候站在一起就互相攀比谁家的衣服料子好,谁家的衣服做的样式新。

相比之下,花盼盼姐姐几人虽然穿的也是普通的棉衣,但料子却是细棉布的,县城里买的衣服样式也比村子里妇人自己做的好看,姐弟三个也都长得好,小脸都白净净的,站在那里就像三个瓷娃娃似的,不用比村子里的娃娃就知道是比不过。

可这么好看的花家孩子,他们都想要跟着玩,于是,因为花家姐弟三个跟谁更好一点儿就吵了起来。

第434章 花睿发飙

花喜喜和花睿看傻了眼,花盼盼则是一脸无奈,要不怎么说她最怕和熊孩子们打交道了,这吵闹的简直是要人命啊。

最后还是花盼盼拉着花喜喜和花睿朝要去拜年的人家走去,那些熊孩子才停下争吵跟了上来,可互相看着还是不顺眼,虽然不吵了,却还是时不时互相怼上两句。

在村子里拜了一圈年,花盼盼姐弟三人兜里多了些花生、果子,还有一把铜钱,这可是往年少有的,从前在村子里拜一圈年,能给铜钱的人家就那么两三家,给的也无非就是一个两个铜钱,哪像今年几乎家家给的都是铜钱,最少的也是两枚,最多的有一家竟是给了五枚呢,在村子里怕也是头一份儿了。

不过他们也看到了,那些给铜钱的人家给的也只是他们姐弟三人,别人家的孩子也还是一把花生或是一把果子,给他们铜钱的人家很少。

花家姐弟如今都不差钱儿,倒是没对这些铜钱有啥想法,但花盼盼却多想了想,莫非是这些人有求于他们家?不然也不会差别对待了。

可当听人说过年时那些孩子到花家拜年时,花老太太都是每人给十文钱时,她也就释然了,看来是在还花老太太给出的人情了。

花家三个孩子一起出的门,虽然虎头这时候也会走路了,但孩子小,走几步就要人抱,花盼盼他们不能带他出来时间久,就由章琴抱着去同村从前交好的妇人家里转。

花盼盼姐弟三个跟着村里的娃娃们拜年拜到方瘸子家时,章琴正抱着虎头在方瘸子家与方婶子说话,见来了一群娃,方婶子赶忙去里屋拿了松子糖出来,这还是她之前去镇上时买的。

方婶子喜欢孩子,可惜也不知是不是方瘸子当年伤了腿时也落了毛病,这些年他们夫妻也没个一儿半女,方婶子每每看到村子里的孩子都是既喜爱又伤感,就恨不得把好吃的都给装起来。

章琴虽然是在方家,但遇到孩子们拜年也不能没个表示,之前她就想着孩子们拜年,在家里准备了不少漂亮的小点心,但此时她在方家了,只能从腰里取出荷包,里面装着几块碎银子,也装了不少铜钱,每个孩子就给了两文钱。

有孩子拿了铜钱高高兴兴地谢了花婶子,有孩子却撇了撇嘴,“还没有花奶奶大方呢。”

花睿早在听这些孩子说他奶奶都是给十文钱时,就有些不高兴了,他长这么大,他奶奶也没对他们姐弟几个这么大方过,也就今年看着大方一点儿,可给外人倒是舍得。

此时听那小子嫌他娘没他奶奶大方,花睿过来就一把将那孩子手心里儿里的铜钱抢回来,朝那孩子怒吼,“嫌我娘不大方就别找我娘要。”

那孩子被吓了一跳,当想到手心里的铜钱被抢走了,哇的一声就哭开了。

章琴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那孩子的话她也听到了,猜着是婆婆在外面充大方,惯的这孩子看不上她给的两文钱,虽然心里有些恼,但也不好和个孩子计较。

当花睿把铜钱从那孩子手里抢回来时,她心里竟是痛快的。

第435章 爱面子的花老太太

可到底章琴是大人,也不好让人觉得她和一个孩子计较。

而且,那孩子的爹娘不在,她却是花睿的娘,这时候也不能不管,只好将钱从花睿手里拿回来,不大甘愿地放到那孩子的手心里,笑道:“你睿睿弟弟和你开玩笑呢,铜钱你拿着,花婶子出门也没带多少铜钱,回头再去给你花奶奶拜年去。”

那孩子哭也是因为铜钱被抢走,如今铜钱又到手里,又听章琴说还能再去给花奶奶拜年,立即就高兴了,谢过章琴后就同别的孩子一起出了门。

花睿见他娘向着别的孩子心里不高兴,就不想同那些孩子一起玩儿了,被人喊了也不出声,花盼盼也走得有些累,花喜喜也因为那孩子说章琴不大方,不想再和那些娃出去玩儿,姐弟三人就一起留下来陪章琴。

那些孩子喊了几声见他们姐弟三个都不愿意一起去拜年了,猜着他们是不是被刚刚那个孩子气恼了,不想同他们玩了,出门后就把那孩子按在雪地里一顿摩擦。

直到那孩子喊道:“别光欺负我了,花奶奶那儿我们还没去拜年呢,万一待会儿花婶子回家,说给了我们钱,花奶奶不给了呢?”

孩子们一听都觉得他说的没错,花奶奶的手头是松,可也不是那么好骗,去晚了真可能就没了,于是放开他就往花家跑去。

敲门时花老太太正在屋里吩咐巧月和翠容把火墙好好地烧着,他们家可是村子里头一份砌了火墙的,砌的时候好些人都来瞧着,只是砌了火墙显得屋子里小,砌火墙还要用好多砖,砌好了要暖还得烧很多柴,大多人家都舍不得。

结果砌了暖墙冬天里是真暖,这时候又都羡慕起他家来了,花老太太因为火墙在村子里也觉得高人一等。

其实当花致远和章琴分别带着孩子们出门时,她就在家里等着了,今年她和头更宽裕了,那些孩子们登门,她今年是打算每个孩子给二十文的,据说城里的老太太们打赏就是给这个数的。

花老太太的耳朵一直竖着,当门被啪啪啪地拍响时,花老太太立即就让翠容和巧月去把门打开,放孩子们进来。

除了打算每个孩子给二十文钱,这些钱也都是用她在镇子的布庄子里买的小荷包装着。

那些用布头做的小荷包,一文钱一个,并不算精致,却极有面子。

孩子们进来就冲进花老太太的屋子里给花老太太拜年,花老太太慈爱地指着桌上放的点心让孩子们随便吃。

那些点心都是章琴带回来的,虽然是她自己做的,却是在镇子和县城里卖的极好的,就是府城也送去一批,今年只靠这些点心家里就进账了几千两,花致远已经在府城里物色了几间铺子,就等着过了年看看能不能都买下来。

此时孩子们吃着点心,一时竟把过来的目的给忘了,吃的那叫一个忘乎所以,甚至好几个孩子一边吃,一边偷偷地往怀里藏,别的孩子见了也下手极快,抢到了也往怀里藏。

几乎是在花老太太还没回过神,桌上摆的几盒子点心就都没了,花老太太脸上松弛的肉抽了抽,脸上还带着笑,心里却在嘲讽:果然是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娃,见着点儿好吃的就要拼命似的。

第436章 钻空子

等孩子们抢完点心,花老太太已经去匣子里把准备好的小荷包都拿了出来,之前她就装好了,这时候一个个分到孩子们手里,然后看着小匣子里还剩了几十个,那些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只希望老太太能多给两个。

可村子里的孩子们拜年也不都是一起的,玩的好的一起过来,这拨拜年的走了,还得有别的,花老太太这些荷包也是按着村子里孩子们的人头大概包的,虽然肯定会有剩余,却也不会剩下太多,哪能一个人多分几个?

这些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出了门,出去后就有人迫不及待地打开荷包,只是这些孩子年纪都小一些,之前花致远在村子里教书时他们还没去学,韩孝武教书时不用拿束脩,家里大人嫌孩子在家烦的慌倒是给送了过去,可韩孝武也不会教什么,教了几日就找不到人了。

后来请了新的先生来,又要收束脩,收的还比从前多,就更没人愿意把孩子送过去了,这些孩子大多都是六七岁的,会数数的不多,当有两个跟花致远读过几天书的把里面的铜钱数明白了有二十文后,虽然还不大知道二十文是多少,可也知道这是巨款,一个个竟舍不得拿回家给娘了。

但这些钱肯定不可能让他们自己留着,尤其是那些家里孩子多的,一个人二十文,若是家里的孩子都来给花老太太拜年,那不是要抵得上去给有钱人家洗衣服赚的多?

于是有些孩子就跑回家,把家里的兄弟姐妹都喊出来去给花老太太拜年,甚至还有孩子拜过年了,却想着花老太太未必都记得住,又跟着拜了一次。

反正花奶奶爱面子,就算认出他们是来过一回的,为了装大方也不会不给,她又不差那几十文钱。

如此几次,发现花老太太真老眼昏花地记不住人后,越来越多的孩子重新找了伴再来给花老太太拜年。

于是,花老太太在荷包都给出去后,又迎来一群十几个拜年的孩子时,整个人都懵了。

她的荷包准备的很充裕啊,怎么就不够了?可来了这么多孩子,再给她可就没荷包了啊。

当从不同的孩子中发现相同的身影后,花老太太了然,虽然铜钱给出去了,心下却是鄙夷的:果然都是一群见钱眼开的穷鬼,连拜年都懂得钻空子。

花盼盼姐弟几个陪章琴在方婶子这儿坐了一会儿,又去了别人家,章琴有一年没回过村子了,就是去年过年时回来也是匆匆回来又匆匆走,之后不久就去了县里,村子里的人去镇上想找她说说话也找不到人,这时候见她回来,有些就都等在路上,就想和她打听一下有没有啥能赚钱的法子,哪怕只是随口点拨一下,也够他们一家吃喝了啊。

从前就知道章琴做吃食有一手,只是没想到还能赚钱,只后悔当初没在章琴还不知道可以赚钱时,向她多学几手。

于是,章琴从方家出来,走几步路就被突然冒出来的同村妇人给拉到家里,打听的都是她做生意的赚钱法子。

别说是赚到钱,知道她们问的法子其实就是能赚钱的方子,就是从前还不知道做吃食也能赚钱的章琴,也不会随便把自己的拿手好菜教给别人啊。

这些人问来问去,章琴都是守口如瓶,真是把人急死了,却也不敢得罪章琴,谁知啥时候就能用上人家。

第437章 散财童子

于是,在母子几人不知多少次被人硬拉回家后,花盼盼看到这家几个蹲在院子里的雪地上数钱的孩子,在一堆钱的旁边还放着堆一眼看去就不少于二十几个的小荷包,看样式同他们昨晚给花老太太拜年后,花老太太给他们的差不多。

可这家只有五个孩子,那一堆小荷包是从哪儿来的?

花盼盼看到了,章琴自然也看到了,开始时她还没在意,可在注意到大闺女的眼神后,再看过去,瞬间也就明白了,眉头便紧了紧:他们家有个散财童子的老太太,也真是让人脑壳疼。

花老太太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数着匣子里的铜钱,她这辈子就喜欢银子,之前那些铜钱大多都换成银子了。留下包荷包的铜钱还是她存着过年时炫富的,谁想这群小兔崽子真会,来了一次又一次,她给出去的铜钱少说也有两千多枚了,想想还怪心疼的,可谁让她拉不下面子把人轰出去不给。

可想到她富贵老太太的名声会传开,花老太太心里既疼且得意。

章琴带着孩子们回来时,她扒着窗缝朝外看着,见儿子没跟着回来,也就没想出去看看。

这次儿子一家回来,她态度变了,却也不是真觉得媳妇孙儿们也好了,只是明白,她往后的仰仗就是儿子,既然有儿子给媳妇孙儿撑腰,她不能压制住他们,不如就让儿子觉得这个娘也是心疼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