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 第115章

作者:大河东流 标签: 爽文 种田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同样期待的样子。

  “是谁给你的包裹,你爸妈的前不久才收到吧?”

  他们的信件几乎都是共享的,好家伙,在一堆家信中,刘维志的家信格外引人注目。

  因为实在是太厚了。

  他爸写的,妈写的,爷爷奶奶写的,还有舅舅……啧啧啧,看了就称奇。

  这写的也太多了吧。

  刘维志有个猜测,不过没有看到的时候,他也做不了准。

  相比起爸妈寄来的那个大包裹,这个就小了,不过看到张保国这几个字,他就裂开了嘴。

  “张保国?这个是你什么人?”

  “不是你亲戚吧?”

  “不是我亲戚,是我朋友。”说到朋友这两个字,刘维志的语气格外与众不同。

  回到宿舍,一堆人围了过来。

  “看看、看看,给你寄了什么,肯定不止有信。”

  “我这就拆,别急啊。”事实上最急的就是他了。

  包裹不大,里面有一封信,两个罐子,一个纸包,还有一本小人书,一个五彩缤纷的鸡毛毽子。

  他送了两瓶酱,自己做的,还有一包驱蚊药,自己配的,小人书,自己临摹的,鸡毛毽子,自己用山鸡尾巴毛做的。

  “这个是香菇?”

  “这个是大豆!”

  “给你送吃的啊,我闻闻?”

  说起这个,刘维志不自觉舔唇,馋的:“他家的酱,很香!你们闻闻,等回去食堂我们一起尝尝,你们就知道了。”

  有人打开了盖子,凑近一闻:“真的很香!”

  “拌馒头好吃!”

  “拌饭也会好吃!”

  “这本小人书我之前没看过,等你看完了借我们看看。”

  “我们可以一起踢毽子了。”

  大家都在看其他的,信有志一同的没有提起。

  这信肯定是要主人先看的。

  信的内容不多。

  张保国特意把字写大,堪堪写到第二页。

  这样刘维志也满足了。

  在他这里,张保国一直就是个话不多的人,要是他写了满满几页的纸,他才会觉得奇怪。

  没什么不能给别人看的,他把信给其他人:“要看吗?”

  他们彼此的家信,都是互相传阅的。

  “要要要,我看看,你朋友这字可以啊。”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张保国那一笔端正的字。

  “对,他的字一直写的很好。”

  “也没写什么啊,看你脸上的笑容还以为写了什么呢。”

  “哈哈哈,他给我回信了,不该开心吗哈哈哈。”

  等到他们开饭,刘维志把香菇酱带了过去。

  一开,立刻迎来疯抢。

  “你们省着点,就这么多,吃完就没有了,哎哎哎,说你呢,太多了太多了……”

  毫无疑问,来到部队,他适应的不错,跟其他人也相处的不错。

  用他爸爸的话说,他既然不知道该怎么说,那就不要说,听别人说就够了,少说家里的事,多听。

  在这个陌生的、没有人认识他的地方,目前为止,他过的还不错。

  除了张保国之外,他也有其他的朋友了。

  虽然认识的时间还不长,但是接下来,他们还有很长的时间一起相处。

  …………

  今年的冬天比以往更加寒冷。

  他们这里地处南方,一年四季,冬季是最短的,雪也很少下。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有些庄稼来不及,都被冻死了。

  寒风吹过,路上几乎看不到小孩子。

  棉花太难得了,冬衣不够,很多家庭,就一件冬衣,其他人在那难捱的时间,就躲在家里,待在床上,不是必要,根本不出门。

  哪怕是火力壮的小孩子,也在大人的管束下乖乖的待在家里烤火盆。

  他们这里没有北方的炕,想要取暖,除了被子之外,就是火盆了。

  还有的,是煤炉子,不过煤炉子很少,他们这里烧煤的不多,不过煤炉子改一改,下面用碳的不少。

  天气寒冷的时候,还有一样东西很受欢迎,那就是暖水袋。

  不过暖水袋不便宜,有的会去搜集药水瓶等等玻璃瓶来做暖水瓶。

  倒入热水,自己动手做个活塞,就是一个别样的暖水袋了。

  张根有一个暖水袋。

  老人上了年纪气血不盛,在冬天寒冷的时候,睡一晚上说不定手脚都是冷的,睡的极不安稳,有一个暖水袋把手脚捂热,那一晚上都会好过很多。

  不是每一家都有的,大部分人,都是在睡前,泡一泡热水,然后趁着热乎,钻进被窝里。

  南方的冬天,不比北方的干冷,它是带着湿气的,仿佛能够冷到人的骨子里。

  尤其是在下雨的时候。

  一场雨下来,又冷了几度。

  苏茴家里有一个小炉子。

  下面放木炭,上面能够放几个红薯、香芋慢慢的煨熟,也可以放一壶水,这样只要注意添加木炭,水随时都是热的。

  不过相比起放到上面,张保国他们更愿意把红薯放到木炭里面,这样熟的更快、更香。

  张安国拿着根小木棍戳了戳里面烤的发红的红薯,给它翻了个身。

  另一面还是原来的颜色。

  张定国伸出两只手,放在炉子前烤着,享受着暖暖的温度。

  张卫国蹲在旁边,脸被火光映的红红的,低头看着地上的小人书。

  张保国在他的旁边,坐的端正,一脸严肃的……发呆。

  苏茴没有围坐在炉子前,她坐在桌子旁,在织毛衣。

  她的动作飞快,张保国就是看着妈妈手上的动作,表情慢慢凝滞的。

  这也太快了吧?

  看大哥一直看着妈妈手上,张卫国侧头,脸上有着吃惊:“大哥,你想织毛衣吗???”

  张保国听到这话,转头:“???”

  一脸的莫名其妙。

  他盯着毛衣,就是想织毛衣?

  苏茴听到这话,停下动作,嘴角勾起:“好啊。”

  好啊?

  好什么?

  张保国和张卫国一起收到了妈妈递过来的两根竹竿。

  竿子圆圆的,头部尖尖。

  “你们刚学,我教你们简单的,就学织围巾好了。”

  张保国和张卫国对视一眼,连忙出声:“等等,妈妈,我们不是……”

  苏茴眨了眨眼睛:“我给你们织毛衣,手很累了,围巾很简单,你们也没别的事做,帮我分担分担?不是有句话叫做技多不压身吗?保国,以后你去部队了,部队里可没有人帮你做这些,改天我再教教你针线好了,免得你衣服掉线了都不知道怎么补。”

  张保国:“……”

  张卫国:“……”

  有哪里不对,但是又说不出是哪里。

  张安国把烤熟的红薯从炭堆里划拉出来,默默的吹气,什么技多不压身,其实,妈妈就是想偷懒了吧。

  张定国也默默的划拉红薯。

  织毛衣、织围巾……虽然说毛线很珍贵啦,但是这种一般都是女人做的吧?不过大哥想去部队,部队基本没有女人,这样的话学一学针线也挺有必要的。

  这一年,他们四兄弟都得了一件毛衣背心,是羊毛线的,穿在身上暖烘烘的,寒风吹来,也不怕冷了。

  就在寒风中,七四年的新年到来了。

  随着年末的到来,大家的兴致也高昂了起来,寒风也吹不掉大家的热情。

  这一年,大雨,庄稼受损,大家分到的粮食都没有上年多,但是今年分到的钱比去年还要多。

  今年,苏茴他们家就分到了二十七块多,而今年张保国张卫国的学费,一学期二块五,一年五块,张安国张定国小学,一学期一块五,一年三块,四个人加起来一年的学费支出是十六块,算上其他杂七杂八的支出,一年二十块。

  不过下一年,张安国他们两个就上初中了,他要上高中,高中的学费还要更贵一些,要三块五,那下一年的话学费就要十九块了,算上其他杂七杂八的支出,也要二十多。

  张保国算了一下,看样子,下一年,也要把两个小弟也拉去干活了。

  过了这一年,双胞胎也满十岁了,可以算工分了,现在他们村的工分可值钱了,在附近几个村里,是头一份,还有其他村的人想要取经,学怎么烧瓦,不过他们村至今瞒的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