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 第108章

作者:天行有道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经他一番鼓励,林若秋总算涨了点信心,也是啊,别看谢贵妃离皇后仅有一步之遥,可嫡妻与妃子之间却隔着天堑,自己但凡表现得厉害些,她就无话可说了。况且,像谢婉玉这种人站得越高,就越怕行差踏错,家族虽是护身符,也可能成为催命索,至少在明面上,她不敢不对自己毕恭毕敬,而只要把这个压下去,后头的嫔妃自然而然就宾服了。

  心中有了章程,林若秋渐渐对皇后这个岗位有了更明确的概念,不再如先前般虚无缥缈。只要给她足够的时间,她一定能适应好的,绝不叫楚镇对她失望。

  除夕宴上,皇帝便公布了册立皇贵妃为新后的消息。群臣们照例故作惊愕了一番,继而才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齐齐向皇帝与皇贵妃祝贺——这般做作,自然是为了迎合皇帝的心情,毕竟在皇帝看来这是场惊喜嘛。

  其实事到如今,诸位王爷心中已经没啥悬念了,林淑妃晋了皇贵妃,林家又新封了永昌侯,更别提皇贵妃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孩子,就这样若不立林氏为后,还能立谁?你问问贵妃娘娘,这烫手山芋可敢接下么?

  谢贵妃默默坐在角落的阴影处,仿佛与这一片热闹无尤,至于她心底的滋味若何,却无人能够体会,也无人愿去了解。

  新年过后,立后的典礼便正式操办起来,所幸一切都有定例,自有礼部和尚宫局协同料理,林若秋这个皇贵妃是无需操心的——真操心她也操心不来,挺着个大肚子,她才懒得受累呢。

  册封大典的前夜,皇帝并未来琼华殿歇息,而是留在太和殿独宿。林若秋表示很能理解,哪怕是现代人成婚之前也须稍稍避嫌,倒不是怕人嚼舌根,而是想给彼此留出一点神秘感,这样,到了缔结神圣契约的那刻,双方面对的都是崭新的彼此。

  按照习俗,林若秋去往长乐宫中拜见太后,表明自己今后会做一名最孝顺的媳妇,希望母后予以祝福。其实照楚镇的意思,她若不想去大可以不去,可林若秋想着来都来了,还是老老实实把全部流程走完吧——她现在很幸福,不愿留下任何缺憾。

  大约魏太后终于存了点恻隐之心,并未在典礼前夕难为与她,只是晦暗莫名地望着她道:“高处不胜寒,皇后可不是个好差事,但愿你能承担这份辛苦。”

  这话似祝福,又似诅咒,太宗皇帝的两任妻子皆不得善终,先帝的昭宪皇后更是早早亡故,或许有她们自身的因素在里头,但亦可见得,皇后的确不是好当的。

  林若秋却笑了笑,坦然道:“日子好不好,总得自己过了才算,无论如何,臣妾都谢过母后指点,今后自当善自珍重。”

  魏太后望着她年轻娇艳的面庞,目中若有所思,曾几何时,她也怀着这样真挚的期盼,盼着自己能够嫁给心爱之人,可一直到死,先帝都未肯与她这份荣耀——他所有的温情都给了昭宪,对着旁人却只有冷酷与悭吝。

  林氏终究是比她有福的。

  魏太后轻轻阖目,“哀家乏了,你回去吧。”

  林若秋躬身拜了三拜,方才搀着红柳的手离开长乐宫,初春冷冽的夜风拂在面上,仿佛每一个毛孔都渗透出寒意来,林若秋不禁缩了缩脖子。

  红柳忙为她添上一件厚实的披风,一面劝道:“您别将太后娘娘的话放在心上……”

  绿柳亦撇了撇嘴,“就是,她那是嫉妒呢,巴不得别人好罢了。”

  林若秋差点笑出声,但或许绿柳猜测是对的,魏太后盼了一辈子皇后的名分都没能成功,而林若秋却轻轻松松就办到了,若不说几句酸话,她如何平息得下来?不过林若秋倒是能理解魏太后为何那般讨厌自己了,她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昭宪在世么,除了脸不像,蛊惑皇帝的本领是一样一样的,难怪魏太后看了就生气。

  当然,昭宪皇后红颜薄命,是史书传奇里美人的下场。林若秋既没有一张倾国倾城脸,也没有她那般多愁多病身,一定会和皇帝长久地和和美美下去——祸害遗千年呢,只怕魏太后注定要失望了。

第151章 皇后

  自从月份渐大之后, 林若秋常自神思困倦,每日里睡多久都嫌不够,可次日她却被迫起了个大早——难得的封后大典,正主儿不出场怎么能行?

  用冷水激了把脸, 林若秋总算恢复了些精神, 坐在镜前任由嬷嬷们替她上妆。放在民间, 这些便该是喜娘的职分。

  听说民间的新娘子少说得上十斤粉, 涂成个大白脸, 非得看不清面目才能算得上成功——大约因了这般才能免去容貌的干扰,大伙儿才能不违心的夸一声俊男美女。

  不过皇后的妆容讲究稳重大气, 就无须这些乔张做致了,可能是因太庙本就宽敞, 帝后站在高台上, 臣民们只能远远望着——反正也看不清, 自然无须脂粉来做掩饰。

  当然这样对林若秋而言再好不过,她可不想在脸上糊一层墙,连气都透不过来。况且, 虽说古代的化妆品讲究天然,涂多了没准亦会对胎儿有损害的, 还是小心些为妙。

  嬷嬷们一面为她上妆, 一面夸奖她“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多么有皇后的气度, 林若秋听得眼角直抽抽, 您直接说我脸大不就成了么?其实她之前下巴也没这般圆润的, 无非是孕期吃胖的缘故,脸上难免也多出几斤福肉。

  梳好了头,就有人将一个描金箱笼抬进来,正是已经完工的凤袍。比起楚镇之前让她试穿的样衣,实物的质感明显高出不少。林若秋一边抚摸那柔软的质料,一边感慨绣娘们的技艺精湛,她以为用了这样多的金线,摸上去铁定会硌手,然而面前的衣裳却是浑然天成,甚至看不到针脚与接缝的痕迹——想必都巧妙的隐藏在内里了。

  难怪楚镇说做一件衣裳都得好几个月,若是她亲自动手,只怕十年也做不成呢。

  林若秋小心的将衣裳披于肩上,慢悠悠转了个圈,十分不确定的道:“如何?”

  嬷嬷们自然交口称赞,红柳等人更是将她夸得如嫦娥下凡一般,还好天帝没瞧见她这般美貌,否则定要将她抓回月亮上去。

  林若秋心道嫦娥若是大了肚子,却不知该找谁算账,还好她里头这个是有主的。

  一切装束好之后,林若秋便由绿柳红柳搀扶着,仪态万千的走出琼华殿——看着这副笨重身子,她实在没法用袅袅婷婷来形容,那未免太不要脸了。

  都怪楚镇,说了等几个月多好,这会子却好像母猪上花轿一般,赶着投胎呢。

  不过在见到男人的那一刻,林若秋所有的怨气都消失于无踪。她怎么也想不到楚镇居然就立在门外,这叫她没想好露出何种表情,只能临时低头,佯装羞涩模样,“陛下怎么来了?”

  按说楚镇不是该在太庙候着她么?

  男人笑了笑,兀自牵起她的手,“朕怕等得不耐烦,索性和你一同过去。”

  太不矜持了!林若秋本待说他两句,话到嘴边,却怎么也开不了口,她能说她很欣赏这种做法么?男友力满满有木有?

  虽说略微有些于理不合,但规矩都是老祖宗定的,皇帝的身份却可以无视祖宗规矩。他执意如此,众人也只好当成睁眼瞎子,反正皇帝偏宠皇后也不是头一回了,再来提意见不是太晚了么?

  林若秋牢牢抓着他的手,只觉手心里满是湿汗,却不知是他的汗还是她的汗,可能两人心里都很紧张吧,这毕竟是她的初婚,而在皇帝看来,可能也和新婚差不多——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终究是不一样的。

  行至中途,林若秋停下步子缓了口气,楚镇遂关切道:“可是累了?”

  林若秋笑着摇摇头,她看皇帝的意思似乎要背她过去,那未免太失礼了,毕竟在这样严肃的场合,林若秋不想破坏气氛,况且,那群老古董一定要说闲话的。

  哪怕是坐轿子她也觉得是一种亵渎,林若秋愿意一步一步丈量脚下的土地,看看她是如何走到与皇帝并肩的位置的,这样想着,她心里才有种踏实感,仿佛这一切是真实存在,而非她的妄想。

  楚镇望着她的眼色便愈发温柔,轻轻说道:“好,朕陪着你。”

  好在太庙离得并不远,早晨清冽的空气下,多走几步反而使身子暖和。到达目的地后,林若秋并未如预期那样疲乏,反倒神采奕奕,晨起的困倦一扫而空。

  之后便是一系列冗长琐碎的程序了。

  礼官宣读立后诏书的时候,底下便是一群臣子和王亲宗室在那儿专注聆听。林若秋尝试记住他们的脸,方便日后打交道,可还是无奈放弃,她此刻实在没心思管这些,所有的注意力都倾注到自身和身畔的这个男人中去了。

  仿佛天底间就只剩下他们一对新人。

  但臣子们对她却相当注意,从前见过她的也就罢了,可那些新提拔上来的、刚刚有权利进入大朝会的臣子却不免窃窃私语,“怎么皇后娘娘竟生得这样的……丰硕?”

  陛下这口味未免太独特了吧,难道是天下的瘦人太多,皇帝想纠正这股不良之风,才故意引领新的风潮?

  一旁垂着两条花白胡子的老大人忙赏他一个暴栗,低声叱道:“胡说什么,皇后娘娘那是怀着小皇子呢!这才叫真正的双喜临门,你小子懂得个屁?”

  那人原也机灵,立刻就变换了一副腔调,当场默诵出一篇诗赋来,准备事后抄写下来进献给皇后娘娘,等皇子生下,陛下肯定还会再办一次大宴的,到时他便可借着颂诗的机会跻身其中,寻常路子晋升太慢,若能得皇后娘娘引荐,或许倒能事半功倍——看样子,这位林皇后总还得专宠好几年呢。

  嫔妃们站在另一处地方遥遥观礼,不过太庙就这点大,再远也远不到哪儿去。赵贤妃耳里听着那些大臣的阿谀之语,气得鼻子都歪了,不愧是些墙头草,里头还有好几个跟赵家走得近的,曾经在朝上帮她说话要立她为后呢,这会子却一股脑去捧林氏的臭脚去了,难道皇后的名分就这般炙手可热?

  更可气的是,她发觉林氏并未显得如何难看,虽说挺着个肚子,气色却好得吓人,那件凤袍简直如量身定做一般,衬得她双眸熠熠生辉。上头凤穿牡丹的图样和她那张大方恬静的脸亦是相得益彰,简明,大气,称不上美艳逼人,可若走在大街上,绝不会有人怀疑她皇后的身份,她好像生下来就是该吃这碗饭的。

  不得不说,林氏所选的时机太对了,她若是在最瘦的时候穿这件衣裳,绝不会有这样好的效果。可如今众人都被她的容光所慑,绝不会有人想起她曾经有过狐狸精的恶名——说她是王母娘娘还差不多哩。

  多看一眼便多生气一分,赵贤妃只得别过脸,朝着谢贵妃道:“皇贵妃今日得以封后,当真是众望所归,姐姐想必也很为皇后高兴吧?”

  谢贵妃似乎没听清她的话,却仍是微笑着应道:“自然。”

  她那笑意却十分勉强,肖想了多年的尊位,如今被人一朝夺去,她不发疯都算得有本事了。赵贤妃想着,心里反倒舒坦了些。说也奇怪,知道有人比她更难受,她也就不那么难受了,可见好心情都是比较得来的。

  敬告了太庙,又耐着性子听礼官念完一大篇洋洋洒洒的颂词,林若秋总算等来了大典的结束。接下来就该是宾主尽欢了。

  宗室那头自有皇帝去应酬,林若秋这厢则负责接待内外命妇即可,两人再见面大概等到晚上,那才是真正的新婚之夜。林若秋想到此处,心里难免雀跃欢腾,虽说以她现在的情况是不好做什么,不过成亲的第一晚对于每个女子都意义非凡,光是想想两人彼此对望的光景,林若秋就觉得心潮澎湃——她这会子真像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了,即将坐上花轿去往心上人家中。

  楚镇眸中仿佛亦有些激动,但在大庭广众下还是按捺住了,只深深看了林若秋一眼,低低道:“朕晚上过来看你,你可得候着朕。”

  林若秋微微扬起脸,望着他高大修长的身影,忽然觉得日光从未有过的柔和。两人的手仍紧紧交握着,哪怕站在万人中央,眼中也唯有彼此而已。

  她有点想哭,眼中盈满喜悦的泪,好歹忍下去了——这样众目睽睽下流眼泪肯定很难看罢,而且,她不确定自己能哭得梨花带雨,多半是山洪爆发似的。

第152章 新婚夜

  太恋恋不舍就没意思了, 她自己觉得是新婚, 外人眼里可不是呀——已经生了两个孩子, 现肚里又揣着一个,哪还有这股腻歪劲?

  林若秋于是努力眨了眨眼, 作出一副沙子迷了眼的假象,转而朝楚镇嫣然一笑,表明她这个皇后足够洒脱——配上这身衣裳, 她自己都觉得自己的表情美呆了,就不知在楚镇眼里她是何种模样。

  楚镇微笑, 大约知道这股风情冲着自己而来,于是很捧场的拍拍她的手背, 这才大步离去。

  群臣也随之跪安,多少年没像这样久站过, 两膝还真有点受不住, 何况在场的大多都是老臣。不过看着皇帝这样高兴, 众人的心情也愉快不少,仿佛被感染了一样, 举国之喜, 大概也不过如此吧。

  原本在一旁等得快打呵欠的嫔妃见祭天大典结束, 立刻便有了精神, 团团地过去将皇后娘娘簇拥着,七嘴八舌地道出恭贺之词。众人都不是傻子, 无论从前有多少过节, 新后上任自然是既往不咎, 至于今后的日子过得好不好,就全仗着皇后娘娘肯不肯赏面子罢了——宫里的女人安身立命不就靠着两点,一个是皇帝的恩宠,一个是皇后的赏识,皇帝那么个孤拐性子眼看着改不了了,那么,只能从皇后娘娘身上讨主意。

  林若秋不禁想起魏太后那夜对她说过的话,看来老人言果然是有道理的,这会子她便被周遭的叽叽喳喳吵得头疼,不知宋氏当初封后是否也是这般——再热闹,心底也是寂寞的吧。

  不过宋氏如今与李清双宿双栖,而她也终于与真爱的男人结成伴侣,勉强也算得殊途同归了。

  “娘娘,娘娘!”赵贤妃连唤了两声,才将林若秋从白日梦中叫醒过来,板着脸看向她道:“何事?”

  这是楚镇叮嘱她的一条戒律,身为上位者,万万不能流露出叫人看轻之态,哪怕一时有所疏忽,也务必要装得若无其事——只要她的态度足够自然,旁人就先怯了。

  赵贤妃被她这么一瞪,面上果然流露出怯色,讪笑道:“臣妾们想贺一贺皇后娘娘,不知娘娘是否方便?”

  安然在她身后,鄙薄的扮了个鬼脸,这贤妃娘娘变脸也忒快了,明明之前还在跟谢贵妃一道说皇后娘娘的坏话,这会子却恨不得一个箭步冲上去,瞧她,唾沫星子都能喷到人脸上了!

  林若秋不喜欢太过谄媚的人,但比起谢婉玉那张看不出情绪的脸,她情愿面对赵采薇这样坦坦荡荡的丑恶,至少不会有冷场的风险。林若秋于是微笑道:“没什么不方便的,大家若有兴致,就去椒房殿小坐片刻吧。”

  现在的椒房殿其实就是从前的琼华殿换了个名字,又添了张匾额。林若秋天生有种恋旧的情怀,不喜欢太大的改变,何况她怀着身孕,暂时也不愿挪动,因此与楚镇商议一番后,决定还是以琼华殿作为皇后居所,至于日后要不要再装修扩大,等她腹中的三宝生下来再说吧。

  赵贤妃便悄悄朝谢贵妃使了个含蓄的眼色,仿佛在说:原来皇帝待皇后娘娘不过如此,非但不曾新造宫殿,连琼华殿还叫她住着,不觉得太偏远了点么?

  谢贵妃懒得理她,只默默打量着林若秋那身锦绣庄严的服饰,若是这身凤袍穿在她身上,又当如何?会不会比林氏更母仪天下、气势夺人?

  安然从后方挤了过去,不着痕迹地撞了赵采薇一下,又朝她龇了龇牙,“地方远点怕什么,贤妃姐姐的披香殿倒是近,陛下可有去过么?”

  “你……”赵贤妃本待发怒,却见她亲昵的上去搀扶住林若秋,心底那团乌火只得按捺下来。

  是了,她忘了这小狐媚子多会巴结林氏,还有那李蔷也是一样。如今不止林若秋一举摘得魁首,她身边的亲信亦跟着水涨船高,这两位也都晋了正二品妃位,若再得晋封,就能跟她与谢氏平起平坐了——可见林氏的手腕亦非等闲,这不不着痕迹就把身边的人顶上去了么,用不了多时,兴许就能把她跟谢氏给挤下来。

  赵贤妃心中暗暗起了警觉,拿不定主意是该继续跟谢氏联手还是转向林氏做小伏低,不过谢婉玉如今都自身难保了,哪怕集她二人之力,也不能将林氏的地位撼动分毫吧……

  这宫里的天,终究是变了。

  客人在琼华殿待了没多久,便知趣的告辞离去,连林若秋精心准备的茶和点心也没用多少。说到底,她们不过是凑热闹的,皇帝和皇后才是今日的正主儿呢。

  林若秋便松了口气,她挺怕这些人会赖着不走,那她就没工夫准备晚上的大事了——其实也没什么好准备的,无非调整心情。不过一想到她与楚镇在密闭的房间里喝交杯酒,林若秋便觉得呼吸都急促起来,难得有个圆房的好意头,万一楚镇一定要,她是给还是不给呢……林若秋忙摇了摇头,这似乎太冒险了。

  但是……听黄松年说,后期月份大了之后,胎气其实已稳固,适当来上一两回是不要紧的,如此说来……

  林若秋心底的两个小人激烈交战,始终也没拿定主意,直至进入内室,一股温暖的香气扑鼻而来,林若秋于是注意到两侧新糊的墙壁,诧道:“这是……椒房?”

  红柳点点头,眼睛都笑成了一整条细缝儿,“陛下命人以花椒和泥,取其多子多福之意。”

  当时她跟魏安还笑话呢,说陛下怎么恁般古板,样样都得照着古书上来,如今看来,皇后娘娘分明也是很高兴的,可见这两人的性子本就是一路,难怪能走到一处去。

  林若秋只是感慨,原来楚镇当初所说的以新婚之礼待她不是一句空话。她原以为自己这个继后再是体面尊贵,可制度摆在那里,翻不出新花样去。可谁知楚镇却是认真的翻阅典籍,力图给她一个耳目一新却又意义深远的婚礼,这份心意自是难能可贵。此时此刻,林若秋终于体会到,那种为了心爱之人愿意付出一切的心情,是强烈到什么都阻挡不了的。

  想起方才进门时的所见,林若秋恍然大悟,“这么说来,方才案上摆着的那只雁,也是应了古俗中奠雁之礼?”

  红柳点头,“对呀,否则还能是怎样?”

  林若秋顿觉汗颜,她还以为是楚镇打猎所得、来让自己填补口腹之欲呢,果然吃货的想法难免俗气。

  红柳不愧陪伴她多年,敏感的察觉到她的心事,“娘娘可是饿了?奴婢让人传膳来。”

  林若秋却有些犹疑,现在就吃饱了,等会子皇帝过来难道让他自斟自饮?不过楚镇说不定已在宴席上填饱肚子,未必有心情用膳,再说了,若不填饱肚子,等会儿哪有力气办羞羞脸的事?

  还是先补充体力要紧,林若秋于是让红柳传膳来。厨房是早就预备下的,且以蒸菜居多,为的就是客人来来往往能喝口热汤热饮,又不至于太过费事。

上一篇:世家子

下一篇:投胎系统在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