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 第120章

作者:天行有道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侍女迟疑着,只觉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凝结成冰,“但,齐王殿下的意思是要您内应,咱们该……”

  “帮,当然要帮。”郁太妃微笑起来,“宫里总算要热闹起来了。”

第172章 贺礼

  直至万寿节的前夜, 楚镇仍惦记着那个秘密, 两人入帐的时候, 他一手搭在林若秋肩膀上,尝试以美色俘虏她——他这几天老想着万寿节的惊喜, 连奏章都没心思批了,好几回连朱批写错了地方都没注意。

  林若秋慢慢擦着头发, 浑身散发出沐浴过后的清香,以此来抵御皇帝攻势。男女博弈,攻心为上,全看谁的意志力更坚强,好歹也相处了这么久, 林若秋的意志力早就锻炼出来了,就算楚镇脱光了站在她面前,她也能做到纹风不动、心如止水。

  她看对面倒有点流鼻血的趋势。

  楚镇亦觉得鼻腔有点热意,只得尴尬别过头, 避免直视那一截光滑雪白的肩膀。不知怎的, 他总觉得若秋的皮肤从生孩子之后好像更好了一些, 从前也没这样肤如凝脂。

  情人眼里出西施,不知是若秋真的越长越美了,还是他眼中的和旁人看到的根本是两个人。

  楚镇正沉浸在哲学思辨中, 林若秋扯了扯他的衣襟, 小声道:“陛下, 该就寝了。”

  她可不想顶着两个熊猫眼在众人面前出席, 虽然重头戏是皇帝, 可她身为皇帝的妻子也不能分毫懈怠。

  林若秋正要吹灭烛火,楚镇却有些心痒痒地望向她,“就这么睡么?”

  都怪她方才洗的澡,这会子穿得又单薄,叫楚镇的眼睛都不知该往哪儿放,总觉得若不做点什么,就好像对不起她这番细致功夫似的——虽然林若秋纯粹是在为明天的大典沐浴净身。

  察觉到身边人悄悄蹭过来,林若秋不禁警铃大作,楚镇已是而立之年,自然不及年轻时那般容易兴起——虽然他年轻时也称不上多么骁勇。这些年里,楚镇虽每夜都在她房中留宿,可也不是次次都得“要水”的,更多的时候,两人只是共被而眠,静静地躺着聊些心事。比起少年时候的热情,如今这种情况更叫林若秋满意,夫妻之间能尽早进入温情脉脉的状态,不是也很好吗?这才叫真正的交心,而非单纯馋一个人的身子。

  当然,适当的磨合还是必要的。要在平时,林若秋或许便答允了他,可今天不行,她已经洗过澡了,总不能待会儿再洗一个,何况……林若秋悄悄捏了把他的手,小声道:“明天再说。”

  楚镇立刻察觉到言外之意,“什么明天,难不成你准备的惊喜就是这个?”

  虽然也不差,但好像太大胆了吧……不过,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呃,这么快就被发觉了吗?林如秋很有些窘,又怕他有所误会,只得小声道:“晚上的话待晚上再说,宴席上的礼物自然是得另算的。”

  而且她对明晚上成功与否不太有把握,事实上她不过手工做了一套现代款式的内衣,准备在楚镇面前炫耀一下身段的,虽然很有可能被他指责为“衣不蔽体”——不过,反正只是私底下穿穿,应该无碍吧。

  真的只是一场内衣秀而已哦。

  楚镇自然想不到这么纯洁,满眼都是激动的小火苗,似乎都要烧起来了。林若秋瞅着他激昂澎湃的模样,很怀疑他是否误解了什么:不过是看场维密秀而已,有必要高兴成这样吗?何况还是她这样不入流的模特。

  算了,懒得管了,林若秋盖上被子,由着他傻乐去。

  楚镇装了满脑子的颜色废料,一晚上都没怎么睡好,次早醒来便有些晕晕乎乎的,用冷水洗了把脸才清醒几分。

  林若秋很怀疑大典上他能否支持得住,可身为主人公不出场当然是不行的,林若秋只得嘱咐他少喝些酒,不行就尽管退掉——横竖他是天子,别人不喝他赐的酒是不给面子,倒过来却是不成立的。

  楚镇点点头,稍稍振作精神道:“朕省得。”

  他还记挂着林若秋将送给他的贺礼,总得亲眼看了才算。

  林若秋这厢也无暇多理会,忙忙地更衣梳妆,早膳也只勉强吞了两个大卷子,连粥都没喝——怕待会子要小解。

  出席盛典就是这样麻烦,上厕所都不方便,令她想起曾参加过的无数次领导致辞。不同的是,这回她成了领导夫人。

  末了两人都收拾好,林若秋方陪着皇帝姗姗来到太和殿中,诸位显要大臣与王室宗亲已提前恭候在此,嫔妃们的位次上亦坐满了人,见帝后携手而来,心里不禁咕嘟咕嘟冒起了酸泡儿,这两人未免太黏糊了,真不知羞!

  林若秋处理过多次类似的场合,心理素质已锻炼得相当强大了,当下泰然自若地入座,让诸位嫔妃上前致礼——她是皇后,自然得留待压轴的。

  谢婉玉送的贺礼是一篇泥金小楷的颂词,她迤逦上前,还抑扬顿挫的对着众人朗读。林若秋从未想过谢婉玉的文思这样精妙,一笔字也很能服人,论造诣比她强得多了。

  林若秋在宫中虽以书法著称,那只因她没有别的拿得出手的才艺,唯有这项能稍稍显摆。如今看来,谢婉玉分明才是卧虎藏龙的高手,可她从前不显露出来,便是志不在此,如今在皇帝的万寿节上以此为贺,仿佛有点和林若秋较劲的意思——她若是在谢婉玉之后也拿出一篇贺词来,便是拾人牙慧,可想而知该多么丢脸。

  看来因失了协理六宫之权,谢婉玉到底恨上了她,此次才稍作挑衅。还好林若秋准备的贺礼与她大不相同,否则真得被打脸了。

  念诵完毕,谢婉玉仍旧默默落座,再无多话。钱太妃虽已下葬,可宫中流言尚未完全平息,她自然不敢引起注意。

  林若秋原本想着万寿节后便可恢复她贵妃的权柄,眼下看来,不妨多冷一冷她。谢婉玉心气太高,也就意味着太容易钻牛角尖,若不磨一磨她的性子,恐怕她就该进一步挑衅皇后权威了——林如秋虽然乐意与此人和平相处,可若此人反骨过重,那她总得防备一二。

  赵贤妃紧随在谢氏之后,抬出一架巨大的玻璃炕屏来,众人又是一阵惊呼。实在是这样巨大的炕屏太过罕见,光运费都能抵过贺礼本身的价值了吧?

  赵贤妃迎着众人羡慕眼光,得意得尾巴都翘起来了,顺便还睨了林若秋一眼,意思很显然:无论皇后在她之后拿出的什么,都不可能敌过这架屏风的价值,看来丢脸是丢定了。

  林若秋则压根没注意她的暗示,只默默思量这架屏风该摆在何处,太和殿显然是放不下来,琼华殿也没多余的位置,思来想去,恐怕只能留在库房中积灰——赵贤妃虽然阔绰,可这礼物未免太不日常、太不实用了,林若秋难免惋惜。

  皇帝则沉着脸静默不言,似乎在从屏风的价值推算赵家有多少体己,又有多少是靠自己挣得,多少是从外头搜刮来的。

  赵贤妃这礼物送得实属不智。

  林若秋则松了口气,还好她送的礼物不是靠银子堆出来的,论风雅不及谢婉玉,论贵气不及赵采薇,这般想来,她准备的东西倒是正正合适。

  赵贤妃见她一脸深沉,只当是心虚了,因笑道:“皇后娘娘的寿礼是什么,不妨让臣妾们开开眼界。”

  立刻有几个位分低的跟着附和。

  林若秋于是拍了拍手,便有四个七八岁的侍童抬着一个沙盘样的东西过来,身后则是景婳、楚瑛二人迈着庄严的步子,神情严肃得跟什么似的。

  众人对大皇子虽不十分熟悉,可小公主却是曾在春耕大典上见过的,当即便有人窃窃私语起来,“那便是无忧公主么?长得多漂亮。”

  “大皇子也很沉稳,颇有陛下昔年的风范。”

  林若秋听在耳里,心里不消说与有荣焉。

  二人到了近前,便齐齐大声道:“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句话还是很容易记的,二人都没有念错,声音虽然稚嫩,听起来亦不乏气势。楚镇便笑道:“你们怎么过来了?”

  又看着那红布裹着的沙盘,猜着是送给他的礼物,遂命魏安呈上去摆在案上。

  揭开一瞧,皇帝的眼睛便亮了。只见那赫然是一座栩栩如生的城镇,城郭屋舍,酒旗迎风,流水绕城,绿树密布,俨然是他们去行宫途中所见的景象。

  林若秋道:“他俩难得出一次宫,总得长些见识。妾让画师将沿途之景一一勾勒,又取来陶土让这两个小家伙照着揉捏,以此汇成眼前这副锦绣山河图,作为陛下生辰之贺,愿陛下如这大好河山,千秋万世,永垂不朽。”

  之所以选用陶土,自然是为了方便操作,旁的他们也做不来。好在景婳跟阿瑛都很聪明,又或者小孩子的天赋点就点在这上头,两人巧手这么一挼搓,竟与画师所绘分毫不差,当然,上色步骤是由林如秋完成的,这个活就偏精细了,而且太容易弄脏衣裳。

  楚镇满意颔首,“皇后巧思,朕感激不尽。”

  又让人将那具模型拿到底下供众人观赏,众人虽有些怀疑是否出自小孩子的手笔,可当着皇帝的面,还是极尽称颂,反正,只要能令皇帝高兴不就成了么?

第173章 思念

  任凭周围人如何奉承夸耀, 林若秋面上只衔着一缕矜持而腼腆的笑, 表示她不会因这些话而自满自得,同时又相信这些话是真的——完全合乎一个皇后应有的仪态。

  赵贤妃就觉得林若秋真是狡猾,拿孩子来当挡箭牌,可不就立于不败之地了么?做得好是她教导有方, 做得不好……反正就这么大点的孩子, 旁人不会有太多指望, 横竖林若秋都吃不了亏。

  何况是陛下的万寿, 有什么比皇帝公主的心意更值得珍视呢?相形之下,赵贤妃那架所费不呰的玻璃炕屏就太过奢华了,倒显得烂俗。

  闷闷的饮下一盏热酒, 赵贤妃望向身侧,只见谢婉玉面上尽管沉默着, 桌子底下的手却悄悄发抖, 不知是冷的还是被那些话给激的。赵贤妃便暗哂,谢婉玉拿一篇颂词去堵人家又如何?林氏照样不上当,却反将了谢婉玉一军——没有比她更擅长出其不意、更会打人家脸的了。

  说到底, 还是没孩子的苦处啊, 但凡有个皇子或公主傍身, 她俩也不至于落到如今凄惨寥落模样。可惜已经晚了,人家那里子孙满堂, 皇帝更犯不着再找别人, 她俩已经失了先机, 便只能继续倒霉下去。

  赵贤妃心绪不宁, 只能靠闷酒稍稍抒怀,手里的酒盏很快就空了,她对着杯底望了眼,便随意的招了招手。

  在她身后的川儿却并不及往常伶俐,仿佛没瞧见似的,也没给她斟上。

  赵贤妃不禁有些恼火,别过头去,却发现川儿杵在那里发呆,跟一缕游魂似的,冷不防问道:“你做什么?菜也不管,酒也不倒。”

  难不成觉得她这个贤妃失势了,连伺候都懒得伺候?

  川儿醒过神来,这才注意到她在叫自己,忙小跑上前,接过侍者手里的小银壶,却仍有些心神不定的模样,给赵贤妃倒酒的时候,险些撒到她那昂贵的衣袖上。

  他从来都没有这样过。

  赵贤妃心下犯疑,这小子莫不是到了思春之年,瞧中了哪宫的姑娘,才这般呆呆傻傻的?想到这个,她心里莫名有些不快,遂冷声道:“下去吧!”

  川儿如蒙大赦,急忙退下,却仍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架势。赵贤妃看在眼中,愈觉古怪。

  饮至半酣,席上的气氛愈发热烈,大抵是所喝的暖酒驱散了秋日凉意,众人的兴致也渐渐高起来。林若秋一面应酬在座的诸位命妇,一面留神皇帝的反应,总觉得他看起来有些奇怪:面带微醺,连步伐都稍稍踉跄——往常可没这般不胜酒力的。

  林若秋便上前款款道:“陛下醉态已显,再喝了恐要误事,不妨由臣妾代劳吧。”

  楚镇面色却有些紧张,急忙将壶中酒夺过,朝她点头道:“朕没事,你忙你的吧。”

  林若秋只好重新入座,心底那缕迷惑却挥之不去,今年这万寿节半点也不像万寿,她可开心不起来。

  又过了半个时辰,皇帝脸上醉意弥盛,径自摆了摆手道:“朕倦了,诸位自便吧。”

  说罢就命魏安扶着他这位寿星回去,再不理会在座宾客,众人不禁面面相觑:皇帝这是怎么了,好歹是他自己的寿宴,难道就这样戛然而止?

  林若秋太清楚楚镇的脾性,若非实在掌不住,不会贸贸然将宾客撇下。眼见众人脸上都是迷惑,林若秋只得出来安抚局势,“陛下想必是醉狠了,再待下去怕要出丑,既然寿星公都走了,咱们留下也没什么意思,既如此,便都聋子放炮仗——散了罢。”

  这笑话虽半点不好笑,众人也只好跟着讪讪的笑了两声,林若秋则顾不上是否尴尬,快刀斩乱麻地率领红柳等人欢送宾客。楚镇不在,她怕一人控制不好局面,索性早早散场的好,反正酒席已吃得差不多了。

  赵贤妃扭头望着谢婉玉,轻快地笑道:“今年的万寿节过得可真没意思,姐姐你说是不是?”

  谢婉玉懒得理她,径自让明芳搀扶自己回宫——皇后虽未严令她禁足,谢婉玉却仿佛在自赎其罪,明面上看是向皇后服软,可熟知她脾气的人却知道她是在示威:她靠这招以退为进给皇后施加压力呢,没准还等着皇后亲自上门赔罪。

  她也不想想,她如今是什么地位,皇后又是什么地位,也太把自己当根葱了。赵贤妃照着谢婉玉的背影啐了口,心底暗暗冷笑:“你神气什么?你如今还不如我呢!”

  转瞬之间,大殿内已变得空空荡荡,只剩下三五个负责清扫的宫人。林若秋松了口气,让进宝看着他们收拾席面,自个儿却来到内室门前,准备看看皇帝。

  魏安却如一尊门神般守在寝殿外头,一见她便笑道:“陛下服了解酒茶已经睡下了,娘娘改日再过来吧。”

  看来是真醉狠了,林若秋皱起眉头,“本宫进去瞧瞧。”

  魏安却斗胆伸出胳膊将她拦住,面上是近乎央求般的笑意,“皇后娘娘,您先回去吧,陛下醒了若想见您,自然会传唤的。”

  红柳在后头瞪大了眼,这人的胆气见长啊,几时连她们主子都敢拦了?

  魏安低着头,仿佛不敢正视她。

  林若秋心知肚明,若没有皇帝授意,魏安是断然不会将她拒之门外的,可既然楚镇不愿见她,她也不能死皮赖脸留着,林若秋只好叹气,“行,那本宫明日再过来。”

  魏安望着两人的背影消失在太和殿外,这才急忙转身进去,楚镇坐在床头,脸上隐隐显出灰败,“走了吗?”

  魏安点头,“走了。”继而却有些迟疑道,“可娘娘似乎并不十分相信。”

  “那也没法子。”楚镇苦笑道,挣扎着坐起身,“去请黄松年过来吧。”

  =

  回到琼华殿中,林若秋的心仍悬着静不下来,她只觉得今年的万寿节过得蹊跷,好像喜气来得快,可一下子就散了,皇帝闭门不见,莫非真是恼了她,嫌她的贺礼送得不够周到?

  不,不会,楚镇不是这样小心眼的人。再说,那贺礼虽是孩子们送的,可也包含了她的心意,皇帝不会连这点面子都不够,可他为何态度这般古怪呢?

  林若秋无奈的向红柳道:“到底魏安跟随陛下多年,陛下总归信任他多些。”

  她倒不至于跟个太监吃醋,不过是借此抒发一点小情绪而已。

  红柳劝道:“兴许陛下真是喝多了,怕您嫌气味腌臜呢。”

  “会吗?”林若秋诧道。不过楚镇就算喝多了吐上一身,她也会乐意帮忙收拾的——夫妻之间计较这种小事做什么,又不是谈恋爱还得注意形象。

上一篇:世家子

下一篇:投胎系统在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