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 第3章

作者:天行有道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第4章 侍寝

  自那日闹过一场,之后林若夏便再未来过,林若秋知晓她是真怕了自己——万一林家真出了个宠妃,那昔日那些得罪她的人可就有苦头吃了。

  毕竟谁也不知皇帝其实不能生呀,甚至不能人道。

  就让她们抱着这些前途无量的遐想好了,林若秋只付之一笑,她入宫不过为寻一张长期饭票,至于吃肉还是吃菜,其实没多大差别。

  林若夏不敢扰她,又惦记着婚事,只得蝎蝎螫螫的求到王氏那里去。可林若秋这位嫡母性子虽软,却也不是好糊弄的,从文从武两兄弟将真相一剖白,王氏多嫌了这庶女,又怎肯插手其中?便只借口要为林若秋置办入宫的行装,无暇分身。

  至于林若夏是自认倒霉或是不肯死心另谋出路,林若秋都管不着了,她这几天忙得很,宫里派了嬷嬷来教她规矩礼数,务必要使每位新人在入宫之前先受一番熏陶,省得她们没头苍蝇般惹出乱子。

  林若秋觉得自己真是运气爆表,负责教导她的正是那位对她青眼有加的方姑姑。方姑姑将其视为奇货可居,对她尤其亲热体贴。

  林若秋觉得她就是老派人那种“屁股大能生养”的观点,所以才觉得自己定然能为建昭帝诞下子嗣吧。可惜众人皆蒙在鼓里,问题不在她们这些妃嫔,而在于建昭帝自身——难怪都说统治者是头等的大骗子。

  但这秘密不能明说,林若秋也只好心安理得享受方姑姑对自己的趋奉,她也趁机打听了一些消息,诸如这次都有哪些秀女入选,各自封了什么位分。

  方姑姑对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何况并没什么可隐瞒的,不过是提前几日知道。

  林若秋由此对宫中局势有了大致了解,原来她和安然一样封了正六品的选侍,高思容因为父亲身份的缘故,倒封了正五品美人——要说她运气也不坏,那日虽御前失仪触怒了太后,可户部尚书高大人立刻上了一封诚惶诚恐的奏章,言说自己教女无方。皇帝舍不得心爱的臣子,自然得多加抚恤,高思容也就顺理成章地得以册封。

  林若秋对此并不意外,但凡有点眼力劲的人都看得出这场选秀其实是按家世来的,各人的表现影响不大。而建昭帝在原书里就是个工作狂魔,绝不会为儿女私情所影响——谁叫那玩意儿不争气,他没办法享受男欢女爱呀!

  令林若秋诧异的却是另一件事,她听着方姑姑念至末尾,不由得瞪大眼珠,“魏雨萱只封了最末等的更衣,姑姑,您没看错吧?”

  多亏安然上次的提醒,林若秋对这个魏氏格外留神。论相貌,魏雨萱的确是她们之中最出色的了,何况又和太后沾亲带故,怎么也不至于封得比她还低。

  方姑姑板着脸道:“陛下圣意如此,岂容咱们妄论。”

  林若秋弱弱的缩起衣领,“但,魏姑娘出身承恩公府,总不至于如此吧……”

  天真的女孩子总是容易博长辈好感,方姑姑见她听话受训,难免多提点她些,因伸出一根指头望东虚晃两下,轻轻摇头道:“有那一位在,承恩公府的人想出头才难哪。”

  林若秋情知她指的是谁,魏昭仪就住在御花园东边的昭阳馆,可即使知道魏昭仪暗地下绊子,林若秋心中的疑惑却不减反增:就算魏昭仪与娘家有何龃龉,到底是一家子骨肉,不会不知道同气连枝的道理,她若真这般颟顸无知,也不可能稳坐昭仪之位许多年了。

  尽管如此,她却一意孤行的打击娘家举荐来的新人,难不成其中有何隐情?

  林若秋苦思了一阵,也就抛开不管了。不关她的事,自己又在这里瞎操心些什么劲?她们斗起来也好,有人吸引火力,自己就能更安心的当个米虫度日了。

  方姑姑大致授完了课,即将转道去往吏部侍郎家,林若秋便托她将一篓沉甸甸的东西带过去,道:“我与安家小妹偶然有些交情,还请姑姑代我向她致意。”

  方姑姑赞许的看着她,“懂得笼络人心,姑娘已初见成效了。”

  她人在宫中浸淫多年,自然而然的炼成了一副宫斗脑,林若秋也没法向其解释。可当方姑姑将罩在竹篓上的蓝布掀开一瞧,却见里头净是烧饼肉包一类的街边小食,另有几个精巧的小匣子,装着京中酒楼食肆盛产的各样点心,皆是随处可见却懒得费功夫去搜罗的。

  方姑姑不禁向她投来疑惑的目光,笼络人心也不至于就用几个包子吧,她是不是傻?

  林若秋只好胡乱掰扯一通,弱弱的道:“我是想,安小姐正在长身体的年纪,多给她送些吃食,她便没心思邀宠了。”

  原来如此,若能趁机让安氏吃成一个大胖子,可不就无形中除去竞争对手了么?方姑姑恍然大悟,赞许的拍拍林若秋的肩膀,“姑娘懂得因地制宜,已经可以出师了。”

  林若秋:“……”

  这人还真信啊?到底是她天真还是宫里的人天真?

  看着方姑姑脚底生风地挎着提篮出去,林若秋忽然觉得巍巍皇城并没那么可怕。其实细想想,原书里的宫斗也并没多么惨烈,许是因为大家伙儿都生不出孩子,再多的口角也像小打小闹;至于原身,若非耐不住寂寞跑去跟侍卫私通,还结下珠胎,也断不会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林若秋吸取经验教训,自然会安安分分的,尽量不去作死。说起来原身大约从未见过皇帝的面,才会看得上一个侍卫,但就林若秋之前偷瞄的一眼,建昭帝的确风姿非凡,秀色可餐——见过了大鱼大肉,人自然就瞧不上小虾米了。

  她相信今后的生活定会是一潭死水般的安心。

  三日之后,宫中的辇轿便上门来相迎,亲人们免不了又是一阵哭闹。老太太瞥见林若秋笑得山花烂漫的模样,亦不免忧形于色,“哎,这丫头就是个没心眼的,换了若春进宫,或许更能保全自身。”

  站在廊下的林若夏则暗暗腹诽:你就装吧!连老太太都被哄过去了,唯有她最清楚,这个仅比她小两个月的庶妹其实是头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谁要将她当成小白兔,那才有得苦头吃呢!

  她自己的姻缘出了纰漏,自然将满腹怨气撒在别人身上。

  林若秋浑然没当回事,反而眼波流转投去一瞥,林若夏顿时滴溜溜打了个寒噤:差点忘了,万一林若秋飞上枝头变凤凰,兴许倒要寻她算账的。

  她只好勉强挤出一个笑脸来。

  林若秋满意颔首,今儿是她的大日子,自然得高高兴兴、团团圆圆的。就连王氏经过她这几日劝说,心情已平静许多,可以含笑送她出阁了,却在林若秋坐上软轿后,背转身悄悄淌眼抹泪。

  林若秋只能无奈的装没瞧见,心中亦是唏嘘。她若是真能光宗耀祖,兴许会好好为王氏挣一个诰命,可惜情势如此,她唯一能做的只有偏安一隅,那么,便只有祈求佛祖保佑,愿王氏长寿康健了。

  辇轿悠悠起步,林若秋这回却顾不上小憩了,脑中思绪纷纷,一会儿想她会住哪间宫室,一会儿想她是否有幸再见到皇帝——进了宫也并非个个都能得见天颜的,虽说按礼新人入宫都会有一次侍寝的机会,可落到实处,还是得看皇帝的意思,万一皇帝并不中意这些佳丽呢?就算建昭帝遇上一两个心仪的,郎情妾意,也不能盖着被子纯聊天……可怜的陛下。

  一路伴随着这些奇思妙想,林若秋很快来到宫中。用不着她多加指挥,抬轿子的内侍自会将她送往应去的宫室,她只需付点赏银即可。

  尚宫局为她安排的住所是位于御花园西北角的琼华殿,虽然偏远了点,胜在地方宽绰,且清净爽利,林若秋十分满意。

  其时已是晌午,早就过了送膳的时辰,晚膳又还太早,好在林若秋从家中带了些干粮应急。折腾了大半天,林若秋也没心思认识殿里的宫娥侍从,只草草点了遍人数,反正皇帝第一夜不可能来她这里,大可以休整过后明日再说。

  然而令她始料未及的是,黄昏时分便有内侍过来传旨,说皇帝今夜宿在琼华殿。

  林若秋:???

  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拔得头筹,该说是运气爆表……不,不对,建昭帝又没法那啥,所谓的侍寝恐怕也是个幌子,顶多就说说话而已,等于她承担了出头鸟的风险却享受不到出头鸟的好处。

  皇帝心思不好猜呀。

  虽然不知建昭帝怎么挑中她的——兴许是抓阄,指到哪就是哪——不过林若秋还是很快镇定下来。既来之则安之,就算天阉之人做不成夫妻,她也可以跟皇帝做好姐妹嘛。

第5章 赏赐

  皇帝身边的近侍传了口谕,按理说琼华殿就该准备起来了。可林若秋却半点不着急,反而慢条斯理的吩咐底下人将晚膳送上来——鬼知道建昭帝几时能来,她并不想饿着肚子空等。

  琼华殿的侍女见她这般悠闲,却替她着急起来,委婉催促道:“选侍,婢子替您梳个髻,再另换一身衣裳吧?”

  林若秋淡淡抬了抬眼皮,“慌什么,不填饱肚子哪来力气伺候圣驾?”

  侍女:……

  她怀疑这位主子在开车,尽管没有证据。

  须臾送上饭菜,林若秋美美地饱餐了一顿,又招手示意殿中的几个年轻姑娘一同过来用膳。

  为首的一个高大妹子却劝阻道:“选侍,还是留点给皇上吧。”

  虽说皇帝一般不会空着肚子去嫔妃宫里,可劳碌了一整天,万一皇帝想用点夜宵怎么办?

  林若秋不禁哑然失笑,“你想给陛下吃剩的?到时候再叫不就得了。”

  就算她只是一个小小选侍,支使不动御膳房,难道皇帝的面子还不能让那帮人警醒起来——其实她不过是因自己食量惊人,想狐假虎威沾些皇帝的光罢了。

  侍女一想也是,只好听她的话走近来,却并不敢僭越,只规规矩矩的挑了两筷子就不再动了。

  林若秋知道平等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后宫便是这封建制度下的一个显著缩影,等级尤其森严,她硬逼着几个丫头跟她称姐道妹反而不现实。

  林若秋饶有兴致的观察这些人的举动,忽然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侍女微垂着头,恭谨回道:“娘娘若愿意赐名,婢子荣幸之至。”

  琼华殿空置许久,只零零散散留了几个侍卫看守,她们这些人亦是从别处调来的。正如各宫的主子都对仆婢抱有戒心,她们同样会观察新主子的资质——若是聪明能干而又前途无量,她们或许忠心耿耿,如若不然,那另谋出路亦是情理之中了。

  当然观察需费时日,一开始最好是按兵不动。

  为首的侍女这么一表明立场,剩下几人也都随在她身后跪下,准备看看这位主子是贤是愚。

  林若秋却无所顾忌,草草瞟了几眼,便伸手道:“那就红柳、绿柳、白柳、青柳,先这么叫着吧。”

  不知家中的柳儿丫头怎么了,她还真有点想念那傻乎乎的肉脸蛋姑娘,林若秋眼中流露出怀念来,瞳孔微微凝聚。

  她这番模样落在众人眼里却成了严厉的审视:不曾想这位主子看着脾气软和,原来胸有丘壑,当下亦不敢再存轻慢之心,而是齐声道:“谢选侍恩典。”

  显然,这场改名风波在她们看来是类似下马威的举动,几个柳儿哪晓得,林若秋不过是懒得费神记那些繁冗丛杂的名号,图个叫着顺口罢了。

  林若秋感觉侍女们忽然对自己客气了许多,心下虽然奇怪,倒也不曾多想,而是指着红柳道:“你来为我梳妆吧。”

  她看出这丫头是个领头的,手艺想必也比其他人更好。

  红柳则心中一凛,暗道这位主子懂得擒贼先擒王,果然是个宫斗能手,不知林家是怎么培养出这种人才的,不过……她要效忠的对象看来能够确定了。

  按捺住复杂的心绪,红柳恭恭敬敬的上前为她妆饰,因是私下陪王伴驾而非正式见客,红柳只为她挽了个松散简单的垂云髻,恰到好处的烘托出她朝气蓬勃的面庞。

  至于衣着,林若秋沉吟片刻,还是挑了件水绿色的简单宫装,她想建昭帝这种身有残缺的男人,一定不会喜欢那种浓妆艳抹气势强大的女人,就算无法承宠,总不能一见面就坏了皇帝的心情,还是谨慎些好。

  红柳则在心中暗赞:这位主子颇懂得万红丛中一点绿的道理,果然是个中老手,自己这条路算选对了。

  妆饰完后,红柳将铜镜举到她面前,“选侍觉得如何?”

  林若秋满意看着镜中自己,眉毛细细描画,呈现出温婉的柳叶状,脸上未曾傅粉,只施了花露调和,两腮则扑上些淡淡的胭脂,活脱脱一个青春正茂又没什么心眼的小姑娘,属于男人就算不喜欢亦绝不会讨厌的那类。

  一切都很完美,就等着面圣了。

  未免忙中出错,林若秋提前蹲好了马步,到时只需将一条腿往前伸伸,她便是再郑重不过的接驾姿态——林若秋承认,自己还是有点紧张的,那人可是杀伐决断的天子,轻轻松松就能祸祸掉她的脑袋,说不害怕才是虚伪。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林若秋准备的过程太漫长,而皇帝又是个不守时的,以致于当太监尖利的嗓子响起“皇上驾到”时,林若秋却因膝盖太过酸麻,险些栽倒过去。

  还好一只有力的大手将她搀住,还打趣道:“怎么,见了朕高兴得站都站不稳了?”

  林若秋记得这声音的主人,建昭帝的嗓子还是很有辨识度的,低沉而醇厚,不去做歌手真是可惜了。

  林若秋笑了笑,借势站直身体,语气轻快的道:“原来陛下您这般促狭。”

  接着才再度屈膝施了一礼,“妾身参见陛下。”

  此时她方有功夫细细打量建昭帝的容貌,那日虽坐在高台上,林若秋已觉得他体貌甚为英伟,如今更觉得此人身材高大,都快比她多出一个头了——林若秋在家中姊妹里也不算矮的。

  而与她想象不太相符的,则是建昭帝楚镇竟生着一副风流多情的相貌,面如傅粉,唇若涂朱,鼻梁挺直,两道漆黑的剑眉下,水汪汪的桃花眼里仿佛藏着星星。

  的确是个美男子,可惜不能人道,可见上天毫无好生之德。

  想起书中对建昭帝的描述,林若秋难免叹息,但失望却是极少的,从来没期待过的事,怎么会失望?

  她想她可以放心将皇帝当成好姐妹了。

  此时此刻,建昭帝亦在端详着她,不过他的目光就纯洁多了,只在脸上驻留了片刻,便含笑道:“你今日倒算得肤色白皙。”

  原来皇帝还记得殿选那日的她?林若秋有些惊讶,也有些不好意思,弱弱的辩解道:“妾这几日不曾出门,蓄养些时候便好多了。”

  她可不想让建昭帝误会她在脸上擦了粉——本来她也不算黑妞嘛,那都是晒出来的!

  楚镇的笑容愈发含蓄且微妙,不知是觉得她太好面子,还是得意这小姑娘逗弄起来十分有趣。

  楚镇顺势牵起她的手,“别在门口站着,咱们进去吧。”

  呃,这样面对面说话的确是有点尴尬,林若秋不禁老脸微红,尽管已做好为人妃妾的准备,到底没摆脱家中习气。

  皇帝反而很照顾她的面子。

上一篇:世家子

下一篇:投胎系统在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