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女主可甜可盐 第75章

作者:花莫见 标签: 仙侠修真 情有独钟 甜文 穿越重生

肖芳去睡了,李妙真洗完脸泡完脚,烤了一会火,把身体弄得很热乎,这才去睡了。

第二天,李妙真和肖芳去了杨振家,已经看到做丧事的棚子搭建起来了,还有灵堂也设起来了,原来是附近几家邻居很早就把白事队给请来了,知道他家里没什么大人,都是教他要做什么,还要注意些什么。

这些事情,李妙真不太懂,所以她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在屋后面找到正在搭棚子的杨振,偷偷地塞给了他两百块钱。

杨振开始还不肯要,说是有亲戚拿钱过来了,但李妙真还是塞他口袋里了,说万一要是到时不够用怎么办,还是先拿着吧,说完,也不管他了,转身走了。杨振还要忙着做事,大把事要做,也没空去理她了。

虽然听杨振说过,他家的亲戚大部分都不怎么来往了,不过,当天下午时候,还是来了十几个亲戚,近亲远亲都有,大概是看他家没了父母,现在又没了爷爷,家里只有一个奶奶和妹妹,他一个人忙不过来,都过来帮忙来了。

一个人生前好不好死后来多少人就看出来了。杨爷爷生前和人没有过什么恩怨,基本上也很少和人红过脸,因此在村子里人缘还可以,人死后最希望的就是身后事办得体体面面,越热闹越好,最后这两三天有这么多人陪着,走也走得安心了。如果谁的丧礼上冷冷清清的,岂不是一片凄凉?所以,有很多人过来都是给他家撑门面来了。

每个人都说这也算是白喜事了,纷纷都来安慰刘奶奶,刘奶奶也只是淡淡地笑着,“是啊,是啊。”是以,整个丧礼上,没有什么人露出悲伤的情绪。

由于天气太冷了,几家邻居们从自家里提来了煤炭炉子,有的还烧起了柴火,有些围着炉火一边烤火一边聊天,如此这样的坐了好几桌。

有人还专门在正屋和杂屋的中间搭了个棚子,专门腾出来这几天煮饭的地方,煮饭的也是请的之前李妙真请的那两个厨师。村子里所有的红白喜事做的饭菜,基本上都是请的他们两个。

当然这并不是吃豆腐的时候,丧事一般都要做三天,放三天的哀歌,唱三天的夜歌,到了第三天晚上,才是吃豆腐的时候,那天晚上有钱的人还要请戏班子来唱戏,为的就是吸引更多的人来看热闹,总之就人越多越好,越热闹越好。所以前面两天过来帮忙的邻居,基本都不会留下来吃饭,而是回家自己吃。

第三天晚上吃豆腐,还要给礼,至于给多少钱礼,就是礼尚往来了。

这两天,李妙真每天晚上都呆到很晚才回去,也是为了给丧礼上增添一点人气吧。杨振有时也会偶尔过来关心她一两句,要她早点回去休息,她总是说好,事后都会呆到很晚。杨振有时候忙着做事去了,偶尔出来看时却看到她还在,但周围人比较多也不好再去劝。

“诶,你有注意那个女孩子吗?她这两天一直呆在这里,是不是杨振交的女朋友啊,长得还蛮漂亮的。”杨家的一个亲戚低声地说。

“不知道啊,我前几年给他介绍了一个女孩子,他不是没看上嘛。”另一个亲戚八卦道,“虽然那个女孩子矮了一点,年纪有点大,不过她会做事啊,性格又好,照顾老人最好了,可惜他就给拒绝了。”

“啊?你介绍的也给拒绝了啊?”

“也?难道你也介绍了?”

“可不是嘛,真不知道杨振这小子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一会都快三十岁了,还不成家,你看吧,爷爷都走了,可惜啊,没看到唯一的孙子成家,没看到曾孙哟,不知道他奶奶有没有这个福分了。”

“谁知道呢!”

“就是,谁知道呢!”

……

他们都以为她是杨振新交的女朋友,不过在此时,他们也只能私底下八卦八卦了,毕竟是在别人的丧礼上,时间场合都不对,当面去问杨振更不可能。

李妙真不知道杨家的那些亲戚是怎么看她的,就是觉得他们一边聊天还一边看她挺不适合的,不过,她一惯是处之泰然,别人要看就让他们看吧。

丧礼的第三天下午,不到三点钟,附近的村民都过来了,此时屋里屋外都多放了几个炭火,村民们围着火炉或坐或站,屋子里屋子外面的棚子里都坐满了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色,人们边吃着瓜子边大声说话,甚是热闹。虽然屋外面刮着冷风,但是大家穿着也多烤着火,并不觉得冷。

等到五点半时,人们开始找位子坐下来,一张桌子四面,每面坐两个人,可以坐八个人,通常要坐满八个人才会开桌上菜,所以都是看哪桌没坐满赶紧去坐满了,到了六点钟准时开桌上菜。

如果人来的比较多,通常还会有第二餐,就是把第一趟吃过饭的桌子快速收拾干净了,等第二波没吃过饭的人再坐下来吃。不过今天来的人,并不算是十分的多,第一波就搞定了,昏黄的灯光下,大家吃着热乎乎的饭菜,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

正吃着热闹,突然灯灭了,人们哗地一声叫起来,可能做白事的人对这个有经验,过了几分钟,灯泡重新又亮了起来,其他的人家里都没有亮光,只有杨振家里有。

饭后,人们还继续坐下来烤火聊天,唱夜歌的要比前两天夜里更加大声,有钱的人还会请唱戏的唱歌的来,主要也是为了吸引大家伙来看,人越多越好。这一次杨振也请了唱戏的过来唱了,看来,他也是不想杨爷爷走得太冷清了。

第八十一章 上山

这个晚上,是守灵的最后一个晚上,所以要比前两天晚上更加的重要,杨家的亲戚一般来说要守通宵的,但架不住有人困啊,到两三点实在受不住直接坐在椅子上睡着的也有。因为第二天就要入土了,是陪着死去的人最后一个晚上了,杨振和杨乐跪在棺材前哭得很是伤心,这让边上看着的人都为之难受。

李妙真在边上陪着,也陪到了十二点多,杨振偶尔回头看了她一眼,李妙真注意到他的眼睛很红,满眼满脸的疲惫之色,是啊,都三个晚上没睡觉了,怎么会不累呢。杨振看了她一眼,又回过头去了,这个时候,他也没办法去顾及别人了。

打着肖芳留给她的手电筒走回去,到了家的后门,轻轻一推便推开了,门后面放着一把椅子,是肖芳故意这样放的,李妙真把门推开一点,手伸进去把椅子拿开,蹑手蹑脚地进了屋,洗了脸泡了脚爬上床睡了。

出殡的日子,大家伙又都来了,送杨爷爷最后一程。

地点就选在后山那块山头上,那里已经有好个坟山了,坑已经控好了,具体是谁挖的,李妙真不知道,这些事情都有专门的人安排,和专门人的去做,反正她以前到别人家的丧礼上去凑热闹,就从来没有看明白过。

这边的人吃过早饭,便是送别仪式开始,杨振跪在棺材前大声念着悼念书,念完之后,便是放鞭炮,七八个孔武壮年抬着棺材就离开了,要围着村子里走一圈,各家各户要准备鞭炮出来放,然后才是抬着到后山。

李妙真跟在后头,随着大队慢慢地走着,一直跟到了山上,又是放鞭炮,又是放火铳,这种是用什么做的,她不知道,不过猜想应该是火药夹了一些其它什么东西,应该没什么伤害,就是声音很大,很刺耳。小时候,一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哪个地方又死人了。她也一直对这个很害怕,听到这个总要找个地方躲起来,如今看来,就只是声音大了点而已。

山上来了很多人,都快要站不下了,还有很多小孩子也过来了。

仪式进行到了最后一步了,那几个人把棺材放进了坑里,开始有人拿着铲子埴坑了,杨乐放声大哭起来,杨振站在边上浑身透着悲伤的气息,杨家其他的亲戚也都脸上凝重地看着那副棺材,直到把土都填上。

埋了,意味着这个人就再也见不着了。

人们慢慢地下山了,到最后,山上没剩几个人了。

李妙真也向山下走去,至于杨振家里的那些后续的事,那些亲戚应该会帮忙的吧,她就不再操心了。

还有二十多天就要过年了,每年年底的这个时候,服装厂是最忙的,有时连着多天要加班两三个小时,赶着缝制出衣服成品,仓库里的人要把每一件衣服打包起来,分门别类,然后要把这些成衣要以最快的速度发放到其它商家。

再来就是盘点仓库里的库存,还有厂里的一些固定资产。不过今年,财务要忙了,因为之前和那些核辞职的员工签了欠条的,他们都回来拿钱了。

李妙真也忙着焦头烂额,这几天忙得甚至没有时间去学画画了。而李群这个大厂长,这次则要亲自出马,年底了,最重要的就是到每个合作过的公司去,讨钱!

她已经把如何进货,去哪里进货教给了李国荣,还带着他到那些店子里找老板混了个脸熟,便放心地把一切都交给了李国荣。自家超市一旦断了货,李国荣就可以自己到县城里去进货了。不过,那些店家都要李国荣把之前的钱都清了,李国荣也只说到时要李妙真过来清。这个事情,李国荣觉得他作不了这个主,万一女儿可能还有别的安排呢。

这天,李妙真在厂子的办公室正忙着看资料文件,然后门口一个门卫上来说,外面有人找,叫什么杨振的。李妙真扔下手里的工作,马上出去看。

“杨振,你来找我,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吗?”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应该不会到厂里来找她的吧。

“上次砸我店子的那几个人被抓了,还有砸我家的王军的家人,听说也被请到派出所了,因为当时你在现场,说是要你也过去指认一下。”

李妙真惊讶道,“全抓到了?”心里却想,这要么就不抓,要抓就全给抓了,是要炖一锅粥吗?

天气太冷,杨振建议道,“你不要骑自行车了,我来带你吧,反正没有多远。”

“好的,”李妙真点头,“总算是抓住了,你知不知道,我这些天一直在提心吊胆,生怕他们会回来砸我的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