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芳 第28章

作者:须弥普普 标签: 穿越重生

  而今他被迫由武转文,仓促之间,来不及招揽,手下能用的门客自然不够。

  郭保吉做这监司官已经大半年,并没有能立稳脚跟,当地州县官员为了架空他,平日里没少使绊子,眼下正值年底,事情又多又杂,为防被人算计,他早已忙得团团转,手下得用的人几乎全被打发到外头跑腿去了,剩得这许多书信便没有合适的人来管。

  拜帖还算了,私人相交的信件当中往往藏着许多隐秘之事,不能随意叫人去翻。

  幸而他还有个儿子。

  郭安南得了父族荫庇,眼下正在清池县做个户曹小官,他向来是个上进的,难得今日休沐,特地便来为父分忧,帮着拆看信件。

  攒了几日的文书,郭安南花了半日功夫才看完,他捡出其中要紧的,趁着来汇报事务的官员退得出去的功夫,装了半匣子要紧的信件便去同父亲说事。

  “二姑父说寻到两个从前同窗,虽是多年不第,却也有些才干,原是给楚州通判做门客的,因其门下人口太多,受了委屈,便辞了事,眼下正在另找生计,他已经同他们说了父亲在此处监司官,那两个十分愿意,说是过了年就来投。”

  郭保吉点了点头,问道:“那两人是个什么情况?”

  郭安南便照着书信里写的,把来人背景、籍贯、出身,擅长之事一一说了。

  郭保吉端起面前的茶,抬头打量儿子说话、行事。

  他听得长子说完,复才问道:“你觉得这两个人怎么样?”

  郭安南想了想,还是道:“爹,二姑夫的同窗,而今少说也当有四五十岁了罢?虽说给旁人做门客也是谋生之举,可做到这个年岁,竟是还没能混得出头,最后只能自己辞了事,想来是两个混日子的,未必能有什么才干。”

  郭保吉见儿子欲言又止,便道:“此处只有你我父子二人在,有什么话不能直说?”

  郭安南得了父亲发话,也不再犹豫,直言道:“我作为晚辈,不好说长辈的不是,不过二姑夫一向也是个好人,旁人求上门,少有不应的,若非如此,又怎会数十年间,少有建树?今次他荐人过来,信上说的,未必是实际,也许夸大了几分,又添有许多褒扬。”

  郭保吉看着儿子在此处分析,心中忍不住生出几分叹息来。

  他一直对这个长子抱有很大的期望,对方相貌、性格都与他肖似七八分,眼下虽然并未完全成才,行事时已经很有架势,能当大半个人用了。

  不过毕竟年纪太小,见识有限,许多想法还不成熟,得要好好调教才是。

  “咱们府上而今有几个门客?”郭保吉问道。

  郭安南一时愣了,心中默默数了数,竟是有些答不上来。

  郭保吉便道:“你叫得出名字的有几个?知不知道他们各自是做什么的?”

  郭安南便一一数了,到头来发现自己数得出来的,许多已经走了,有些记得名字的,居然也不知道其人负责的具体事情。

  郭保吉笑道:“寻常做官的,谁家门客不是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我自雅州转过来,虽是愿意出钱养着,手下许多人也不肯再跟,毕竟再无用武之地,但凡有些气性的,都不愿意吃干饭,旁的地方尽能出头,何苦耽搁?”

  又道:“你那考量却也没错,只是想错了几点,其一,楚州乃是大州,做通判不同做知州,专管实事、杂事,能在通判手下干活,做得多年下来,便是老油条也能有二两面来吃,没吃过猪肉,多少见过猪跑。”

  “我而今手头缺人缺得厉害,便是当真不中用,过来帮忙回个帖子、陪个客也是好的,实在不行,跑跑腿也能叫得用的腾出一两个来。况且你二姑夫虽然官途不怎么顺,却也一直平平稳稳,行事很有把握,实在不靠谱的,不会荐来,最多也就白养两个人罢了——难道我郭家竟是养不起?”

  郭安南听得十分惭愧,道:“是儿子想得短浅了。”

  郭保吉便道:“我儿才几岁,能想到那许多,已是很好,不必妄自菲薄。”

  又道:“你且代我拟信,谢过你二姑夫,再叫人送些仪礼过去。”

  此事便告一段落。

  那郭安南取了另一封信,道:“大伯那一处来了信,说是向北而今年纪已经不小,趁着他手头还有空缺,想帮忙荐个差遣……”

  郭保吉皱了皱眉,道:“你那弟弟实在不像话,若是送到你大伯那一处,还不晓得会长成什么模样,此事不妥!”

  说到此处,他抬头问道:“上回我听说你去了宣县找谢处耘?他那一处怎么说?”

  郭安南道:“本是想去衙门劝他回来,只是人不在,又去了裴家,也没见着人,我只好留了些礼,想着下回有空再去好好劝一回。”

  郭保吉便道:“劝不动便算了,他同你弟弟在一齐,闹得十分难看,那谢处耘在州学里头也没学成什么样子,想重新塞回去,又要费些功夫,而今去了宣县县衙,倒是正经几分,我现下没空理他,若是白晾着,耽搁了人也不好。”

  对郭保吉来说,养个继子,并不费什么力气,也花不了几个钱,若是那人成器,他是愿意拉扯一番的,可谢处耘看着就不像是个成器的样子,便也懒得去理会了。

  “只是如若不管,怕是对向北名声不好。”郭安南忍不住帮弟弟考虑。

  当时众目睽睽之下,两个人在州学打了一架,到得后头,谢处耘停了学,直接被发遣去了宣县做个小吏,郭向北倒是安安稳稳地读书,旁人看了,难免会说郭向北心胸狭窄。

  “另还有,那裴家不知怎么的,忽然住了个女子,若是传进府里……”

  郭安南没有把话说完,可那话中之意,明明白白就是暗示给廖容娘晓得了,定然不能善了。

第60章 小吏有什么好做的

  听得说裴家住进了一个女子,郭保吉立时就想起上回裴继安来时说的话。

  “是不是个小姑娘,姓沈的?”他问道。

  郭安南吃了一惊,道:“大人怎么会知晓?”他把当日情况说了,又道,“那河间府的沈家仗势得很,若非我当时正好在,怕是人都要被捉走了。”

  郭保吉不由得叹道:“你见的那一个,怕是沈轻云的独生女儿了,想那他英明一世,其妻冯氏也不愧乃父之名,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偏偏夫妻两最后连个女儿也护不住。”

  郭安南听得当日见得女子竟有如此身份,一时怔住,喃喃低语道:“怪不得遇得那样的场面,她却是临危不惧,说话、举止俱是与众不同。”

  他回想当时场景,忽然觉得有些不妙,忙道:“大人,不若还是把谢处耘接回来吧?给后头知晓了,怕是要不高兴——听闻正想要给他说亲呢。”

  郭保吉不以为然,道:“你母亲心中自有分寸,不会乱来的。”

  郭安南却不敢抱有这种期望。

  郭保吉原配死后没多久,就续弦了廖氏。

  廖氏嫁进郭家的时候,三兄妹都已经懂事,本就抱有成见,又因各种原因,两边处得很一般。

  想是知道以后很难养得熟继子继女,廖容娘虽没有死心,却也做了两手准备,正好此时郭保吉调任宣州,她便把同前夫生的亲生子接了过来。

  谢处耘相貌姝丽,比貌美的女子还要更美三分,他到了郭家之后,旁人还罢了,郭向北是个挑事的,见不惯继弟,又兼两人性格不合,几乎隔三差五就要闹出事情来。

  廖容娘就在其中和稀泥。

  她心中明显向着亲生子谢处耘,偏偏又要做出公平的样子,还要在面上显得更倾向郭向北。

  郭安南作为知礼的长子,对继母自然是以礼相待,却也不怎么看得上她素日行事,只觉得这一位虚伪且势力,又因见识过她张牙舞爪的样子,更有些担忧。

  他想起当日沈念禾那比巴掌还小的脸,身材也是瘦瘦小小的,眼睛却又亮晶晶。

  这样一个人,身世却是那般可怜。

  给廖氏知道了谢处耘住在裴家,家中除却裴三同老婶娘,还有一个同龄女子,怕是屁股都要坐不稳,立时就要跑去裴家闹腾着要把儿子接回来。

  廖氏那个嘴巴,说话难听得很,又不知那沈家女儿的身份,若是对方遭了羞辱,实在不好。

  毕竟是沈氏夫妻的女儿,合当要尊重些。

  郭安南忍不住劝道:“上回已经去找过一次,听闻谈得不是很好,不然那裴三也不会特地跑来找大人说话,再去一回,还不知闹成什么样子。”

  他说到这里,忽然想起另一桩事,忙从匣子里取了一封书信出来,道:“正好裴三来了信,说要安排谢处耘去麻沙县办差,同行也有镖师跟着,因怕家中担心,特来信同大人说一声。”

  郭保吉诧异道:“给我来了信?”

  不给廖容娘来信,却给自己这个继父来信?

  郭安南点了点头,道:“只有给大人的,没有给后院的。”

  郭保吉老于人事,只略想了想,很快醒悟过来,登时失笑道:“这个裴三!”

  若是给廖容娘知道自己宝贝儿子要去千里之外的小镇公干,她怕是当场就要跳起来,哪里肯让。

  裴继安这是不愿意同廖容娘打交道,却又想做事有个首尾,干脆就给自己来信了。

  一下子就把同廖容娘沟通的事情丢到了自己身上。

  偏生他那信还写得十分郑重,又表明自己已近成人,不好同内宅有交,理由冠冕堂皇,叫郭保吉半点挑不出毛病,还要夸他行事知礼。

  想到裴继安,又看着面前沉稳却仍需锤炼的儿子,郭保吉暗暗叹了口气。

  出身不同,经历不同,自然没法比。

  儿子并不差,只是不够好,如若能有那裴三一半的精明能干,自己也能省下许多力气。

  要是谢处耘同裴三一般,他也愿意多扶植一把。

  可惜廖容娘肚皮不行,生不出那样好的儿子,不然也算是自己的半子,多少能派上些用场。

  郭保吉心中稍作权衡,想到当日自己打探出来的裴继安行事同裴家人脉,忍不住有些眼热起来。

  能不能拿来用一用?

  宣州官场实在复杂,比起他原本预计的更为麻烦。

  最难办的是,他由武转文,又是个北人,乍然到得南方,人生地不熟的,半点根基也无,很多时候已经看到了机会,偏偏碍于不敢轻举妄动,眼睁睁看着旁人占了上风。

  若是能有个熟悉宣州本地情况,又有人脉的人帮着梳理一番……

  郭保吉细细琢磨起来。

  他所担忧的,不过是裴继安同沈家的亲事罢了。

  既是像儿子所说的一般,那沈家女儿年纪还小,那两人结亲想来还远着,只要消息不胡乱往外传,两人一日不成亲,一日就不是什么大事。

  先等等看,那裴继安正管着公使库,如果他当真能在期限前,给宣县筹够上缴的银钱,那说明果真是个人才,自己也愿意舍点本钱。

  虽然裴家落魄了,他毕竟也是个世家子弟,户曹小吏有什么好做的。

  倒不如来自己这里做个幕僚,等宣州事了,最多一二年,只要当真能帮得上忙,又有功劳,等到天子驾鹤,太子登位,自己愿意保举那裴三一个官身。

  ***

  郭保吉算得有滋有味的,宣县里的裴继安却是毫无所觉。

  他正同郑氏商量事情。

  “……说是想要同我一并入京,虽那话也有些道理,可她毕竟体弱,我又着急赶路,若是半路生了病,或是出得什么事情,我一时留意不到,却是十分麻烦。”

  郑氏听得沈念禾要入京,又得知了原因,倒是没有十分反对,道:“难为她一直在家中等着,不晓得心里怎么挂念父亲呢,去京城也好,多少能打听些消息……”

  又道:“也不怕,虽是不能叫她同你单独去,另还有个办法——我陪着一同走一趟罢!”

第61章 孬知县

  裴继安得了郑氏的应承,终于放下了一半心。

  如果有婶娘跟着,走到一半遇见什么不妥,还能得个人帮忙打点,实在不行,就叫两人在驿站住下,他回来的时候再接上便是。

  此去京城毕竟不急,他放在一边,先回衙门给谢处耘开了路引并驿券,又同彭莽要了给麻沙衙门的公文,为表郑重,还特地跑去州城加盖了宣州府衙的印。

  彭莽也不多问,见得裴继安拟来的文书,略扫了一眼,就老老实实在上头签了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