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第69章

作者:华卿晴 标签: 生子 女强 穿越重生

  当然,小桂子不可否认的,语气里也有些唏嘘。

  就是玉荣听了,也是唏嘘不已。

  正统帝啊,这一位帝王的狠心,玉荣是真真见识了。

  其时,贤妃的求情,人之常理。

  而且,贤妃求情的对象,也是情有可原,可以体谅的。

  贤妃就给娘家的侄子,一个八岁小儿求情。

  这等未成年的男丁,按说了,法外开恩,也不是不可以的。

  可正统帝偏偏就没有松口的打算吗?

  玉荣不知道应该说啥了。

  “算了,这事情不必再打听了。”

  玉荣摆摆手,她表示这等事情听多了,心情容易郁闷了。

  她都懒得多打听。

  “奴才明白。”

  小桂子应了话。

  事情的进展,那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乾清宫那边正统帝一直没一个准话。

  至于贤妃娘娘就是跪晕厥了,来回晕了几回后。

  还是乾清宫的李公公让宫女搀扶着贤妃坐了撵,给送回了承乾宫。

  至于贤妃娘娘求情?

  这表示没了下文。

  贤妃的娘家,那是成年的男丁尽数的在秋后要问斩。

  未成年就是流放。

  可说实话了,这流放几千里的,这等未成年的男丁能受得住吗?

  还是炎炎的暑季,就要流放了。

  这跟要人命没甚的区别了。

  特别是那流放的地点,可是南边的瘴气之地。

  那等山高水远的,那等蛮人还聚集的地方,真不是什么好地儿。

  玉荣可是听过一些传闻的。

  真实不虚的,有些上任的官员都是受不了当地的气候与环境,那落了病,然后,任上病逝的。

  这等官员都可能丧了小命。

  何况流放的孩童?

  可话又说回来了。

  这封建时代嘛,就是如此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那么,一旦有人犯了事儿,也是牵连家族。

  这犯罪的成本还是挺高的。

  福享了,罪也要同受的。

  想一想,玉荣也知道的,盐铁里面的利益,可关乎了重大。

  若等着秋季时,真问斩了,这除了贤妃的娘家。那些一起牵连下水,可真是要论一个人头滚滚。

  就是不知道这里面啊,这些人贪的时候,那是爽歪歪。

  现在落网了,有多少人在后悔没有?

  肉食者鄙。

  官员不当好,下头的百姓会受苦。

  而这一个时代里,百姓更苦,跟草芥没什么区别。

  说实话,玉荣会想起来这些,完全是因为她想起了原身的一些记忆。

  那些小山村时,那些幼年时的记忆。

  百姓更苦。

  这些罪臣官员的亲眷,至少还享过福。

  那些百姓,无辜者,才是真正的可怜人。

  玉荣想一想,把本来不多的同情心便是收了。

  当晚。

  晚膳时。

  玉荣用得不怎么香。

  好歹,还是吃了一小碗。

  就是玉荣的晚膳结束时。

  突然宫人传了话,皇帝来了。

  玉荣有点儿小惊讶。

  正统帝这些日子,打从贤妃娘家这一桩的案子落网后。

  正统帝貌似真的很忙。

  倒了台的官员,那空出来的位置,正统帝忙着安插心腹。

  有空闲时时候,正统帝很乐意了歇在永和宫。

  原来还掩饰些什么。

  可现在嘛,正统帝可谓是撕下了一些伪装。

  甚至于玉荣都是听到了朝堂上的一些风声,大皇子要立为了储君的事情儿,都是吹起了风来。

  玉荣有时候,真是在想着正统帝的打算。

  若是大皇子立为了储君啊。

  那么,都当为大皇子养母的甄皇后、德贵妃,这二人如何相处?

  “妾参见圣上,圣上万寿无疆。”

  “平身。”

  玉荣在见着正统帝时,还是赶紧的行礼问安。

  正统帝搀扶了玉荣,帝妃二人落了坐。

  “圣上,您今个儿怎么想着来探望了妾?”

  玉荣笑着说了话,还道:“可是圣上思念了妾腹中的皇嗣?”

  玉荣随口一说。

  正统帝听了,笑回道:“倒真是思念了你腹中的孩儿。”

  “圣上这般说,妾就是信了的。”

  玉荣捂嘴笑了。

  稍倾,她又是收敛了笑容,问道:“圣上,可是用过了晚膳?妾这让人传了晚膳,再是陪圣上用些,可否?”

  正统帝颔首,说道:“朕真是饿了。”

  得了正统帝这话,玉荣便是吩咐了话。

  然后,秋兰就是得了吩咐,去御膳房那边办了事儿。

  此时,玉荣就是邀请了正统帝一起的到了花厅。

  帝妃二人落了座。

  玉荣又吩咐几句。

  随后,有宫人就是摆了小幕,然后,唱起了皮影戏来。

  “这是妾让人新排的戏曲,还请圣上品一品。咱们听一曲后,这晚膳肯定就能传上来了。”

  这算是中间歇一歇。

  玉荣笑着提了话头。

  正统帝没拒绝。

  这新排的戏曲,也是玉荣在孕期时的无聊,那是打发了时间的。

  正统帝听了,倒真来了兴趣。

  这戏曲唱的跟以往可不一样。那是借了太宗年间的使臣西行,还是唱起了西行趣事。

  要让玉荣来讲,那便是大魏朝的《西游记》。

  当然,夹杂着神话、西边的一些传说。

  在本土加工了以后,还别有一翻韵味的。

  至于原本的《西游记》,玉荣肯定不能直白的翻译过来。

  毕竟,两个世界,这历史不同,人文不同。

  一切差异,总要改一改,更合适这一个时代。

  一曲唱了落幕。

  这晚膳也是让宫人摆上了桌。

  此时,正统帝还是意犹味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