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 第17章

作者:捂脸大笑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羊师爷连忙躬身:“有劳夫人移步。”

  伏波从容起身,含笑还礼:“府尊深明大义,我家主人定然记得这份情谊。”

  她连“恩情”都没用,可是曹县令又哪里在乎呢?这种瘟神,赶紧送走才好啊!

  不过临到头上,他又想起一事,小心翼翼问道:“还要烦劳夫人带一句话,我这东宁县地贫人穷,能不能请贵主人稍稍抬抬手,换个地方就食?”

  他正想转任呢,突然冒出海盗,还攻打了村落,这事也不好跟上面交代啊。若是能跟赤旗帮达成协议,让这群海盗转而袭击别县,他不也能落点政绩?

  伏波闻言挑了挑眉:“府尊哪里的话?动手的可不是赤旗帮,我们都是本分生意人。不过最近贼子阻了商道,还频频上岸袭扰,吾等也不会坐视不理。”

  这不是一帮人?听口气,还要火并?曹县令立刻打住了话头,堆笑道:“贵帮果真仁义,本官钦佩啊!”

  该说的都说了,该收的也都收了,客客气气把两人送出门,曹县令这才用袍袖擦了擦额上汗水。亏得他果断,直接送走了这俩灾星,在东宁任职四五载,他可比旁人更清楚这些海盗的狠辣。那真是破家灭户,杀官夺城,就没有不敢做的。当年有邱晟在这里镇着,他还勉强能过几天安稳日子。现在邱晟都死了,他又逞什么强呢?早早走人才是啊!

  只是那该死的张县丞,竟然给他惹出如此大的祸事!他倒要看看这厮捞了多少好处,才有这样的熊心豹子胆!

第二十八章

  阴暗的牢房里,李牛趴在草垫上,双目紧闭,头脑发昏,虚汗一阵一阵,混着鲜血打湿了稻草。每天一次笞挞,就算再强健的汉子都熬不过,可李牛不肯张口,甚至连个“冤”字都不曾喊过。

  他没有私藏逃犯,但是私贩了不少货物,一样犯了朝廷禁令。是他莽撞大意,害了村人,就绝不能再从他嘴里透露出船队的消息,不能再害了其他两村!

  在那浑浑噩噩中,李牛都说不清楚,自己胸中究竟是愤怒多些,还是懊悔多些。他们明明已经脱离了困境,甚至有了粮道和即将建成的作坊,谁料踏错一步就万劫不复。他对不起村人,对不起一起被抓的兄弟,对不起船上的同伴,也对不起那个把他们拉出泥潭的少年。

  若是可以,李牛恨不能找出陷害他的贼子,与他同归于尽!可惜,如今他只能趴在草垫上,紧闭双目,紧咬牙关。村里绝不能乱,绝不能因他浪费钱财。他这样的人死便死了,只要那少年还在,李家就不至于陷入绝境。

  伏波绝不会坐视不管的,他应能像撑起林家一般,也撑起整个李家,自己却连声谢都来不及说了。

  喉头滚动,如吞下了苦酒。李牛没再强撑,指望着能再次陷入黑蒙,人事不知。偏偏这时,牢门外传来了声响。

  “对对,李家人就在这里!”

  那是牢头的声音,李牛浑身都绷紧了,绷得背上伤口渗出血来。是害他的人来了吗?若是能离得近些,他定能一口咬死那人!

  也不知是不是神佛听到了他的心声,锁链一阵“哗啦”作响,牢门当真被人打开了。李牛拼命睁开了眼,想趁着昏暗的天光瞧准方位,来个出其不意,却不料先听到了一个声音。

  “阿牛,别乱动,这就带你出去。”

  李牛一下就僵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竟是孙二!他怎么来了?难不成要救他们出去?就算有了死志,绝处逢生,谁能克制的住?李牛强撑着身子想要爬起来,却被孙二郎一把按住了,附耳道:“是公子安排的,你老实趴着。”

  孙二郎嘴里的“公子”还会是谁?这下,心头最后一点担忧也散了个干净,李牛跌回了草垫上,双目赤红,忍不住淌下泪来。他闯了这么大的祸,伏公子也未放弃他们,这等大恩若是不报,他还算是个人吗?

  见李牛肩头抖动,孙二郎也是一长叹,没再多话,让牢头帮着往外搬人。明明是张县丞送进来的,现在却要府尊身边的羊师爷亲自来捞人,这里面的水可就太深了,几个牢头连个屁也不敢放,小心翼翼把那几人搬上了大车。

  孙二郎上车前,还扔给了羊师爷一块碎银,换来了点头哈腰,热情恭送。他也没搭理,直接上车走人。

  此刻伏波也在车中,不过已经带上了帷帽,瞧不清楚脸色了。孙二郎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李牛他们没事,不过真要直接出城?万一有人跟着呢?”

  也不怪他多心,这次实在是太顺了,他哪能想到县太爷这样的大人物也会被话唬住。这要是派一队人马跟上,他们岂不是麻烦了?

  “直接回东沟村,先去李家那边。”伏波随意道。

  孙二郎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话里的意思。反正李家已经暴露了,回东沟村自然是最稳妥的,之后随便上个船,还能知道他们去哪儿了?不过其实这些也不重要了,他们赤旗帮的名号已经打了出来,被官府察觉是迟早得事情,唯一值得庆幸的可能就是镇海大将军刚死,朝廷没功夫剿匪吧。

  想到这里,孙二郎点了点头,坐在了一边。马车飞驰,又行进了一段路,他终于还是憋不住问道:“东家,你就不怕那县令翻脸吗?”

  前来县城这两天,可以说每一步都险之又险。夜探品芳阁也就罢了,直入县衙,跟县令要人,可就是另一码事了。“破家知府,灭门县令”,一县之主是能随意摆弄的吗?而伏波之前对东宁县毫无了解,也没见过县令,怎能猜出他的反应,且全身而退?

  “曹县令已经在东宁待了五载,这么个老油子,哪会不知海盗的厉害?若是男装,可能还有一两分危险,毕竟抓了帮主的子侄、副手,多少也能购成点威胁。但是一个海盗的姬妾……”伏波冷冷一笑,“只要不傻,都不会轻易动手。那还有什么可怕的?”

  当年东宁县是实实在在闹过匪患的,在船上时,她也没少听那些船员唠嗑。杀官造反,攻打州郡,闹得百姓内迁,朝廷还派来了大军。这样的恶贼谁能不怕?更重要的是,现在是海防的真空期,镇守海疆的大将军都被天子卸磨杀驴了,谁还敢管海上的事情?非但不敢管,说不定还要欺上瞒下,掩盖贼人出没的迹象。要不然功臣一死,海上就乱,这不是打天子的脸吗?

  种种相加,对付一个贪财惜命的昏官足够了,加上一个女儿身的掩护,更能把安全系数提到最高点。说到底,县令也不过是个基层官僚,且县衙只有二十来个衙役,这就相当于一个只能调用二三十人警力的小县长,还不是本县出身,没有宗族背景。平时鱼肉乡里,欺压良善也就罢了,真遇上兵匪,那肯定是避之不及的。

  孙二郎可没想到,一个女子的身份,竟然还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然而仔细想想,一般人还真会被唬住,那可是见到县官也不胆怯的女人啊,背后站着的人,又该是何等人物?

  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你说的攻打贼子,也是吓唬他们的?”

  如今的赤旗帮,根本无力讨伐罗陵岛那群海盗。这么说是不是虚张声势,用来震慑县官的?

  谁料伏波却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不过迟早要有一战。”

  孙二郎闻言一怔,刚刚放下的心顿时又悬了起来。他们真要跟那群贼匪交战了?能赢吗?

  然而看到薄纱下平静的面容,他又嘘了口气。这种事情还轮不到他操心,关注眼前就好。

  ※

  在品芳阁折腾了一个多时辰,张县丞也没问出个所以然。不敢在青楼多待,他洗漱一番就去了衙门,李家人还关在牢里呢,怎么也要再问个清楚才行。

  结果到了衙门,还没坐定,一脸山羊胡的羊师爷就摸上门来,冷笑道:“张县丞,大人有请。”

  张县丞心里“咯噔”一声,今天不是上衙的日子啊,曹县令怎会起的如此早,还要羊师爷来堵门?觉着有些不妙,他陪笑道:“师爷可知道是什么事情?可否通融一声,我心里也好有个底儿。”

  说着,他从袖中摸出了一块碎银,讨好的塞了过去。

  有钱拿,勉强让羊师爷的脸色好看了些,掂了掂银子,他冷哼一声:“你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也敢乱往牢里塞人?行了,赶紧走吧。”

  难道真是李家的事儿?张县丞暗道不妙,赶紧跟着往书房去了。等到了书房,见到一脸阴沉的县尊大人,张县丞心头怦怦,强撑着堆笑:“大人找下官来,可是有事吩咐?”

  曹县令冷哼一声:“看你做的好事!现在海边是何情形你不知道吗?还敢乱抓人,什么罪名都往上套。藏匿逃犯?难不成藏的是邱大将军的亲眷?”

  听到“邱大将军”几字,张县丞差点没吓跪,赶忙辩解:“是下官糊涂,听信了旁人谗言。等会下官就去查实,若真没犯案,这就放人……”

  “人本官已经放了。”曹县令冷冷打断了他的话。

  张县丞一口气差点没上来,已经放了?这是不但找了县令,还使了通神手段啊!那他们昨晚为何还要杀鸡杀狗放话威胁?等等,不会是真动了杀机吧?张县丞额上的汗都出来了,也不敢擦,颤巍巍道:“大人英明,下官自愧不如。”

  这屁话是曹县令要听的吗?他板起了脸:“本官可指着明年迁升呢,结果可好,下面人正事儿不干,添乱倒是起劲儿。张廉啊,你说说,本官待你如何?”

  张县丞低头哈腰:“大人对下官多有照拂,恩重如山!”

  曹县令呵呵一笑:“既然你也知道,本官就不多言了。今年县里亏空的厉害,还请县丞多多操心,把账给平了。”

  这当然不是让张县丞做账的意思,而是让他想办法,让人把吃进去的给吐出来。衙门里上上下下多少张嘴啊,这窟窿哪是好补的?然而把柄被人捏住了,他也不敢推脱,只苦哈哈道:“下官遵命……”

  又好好敲打了一番这不省心的家伙,曹县令才把人放走了。其实他也没多大损失不是?还白收了一箱胡椒,承了人情,倒也因祸得福了嘛。

  曹县令心情大好,张县丞却面如锅底。这简直是无妄之灾啊,就那点好处,不但让贼人惦记,还被县令训斥。而且连县令都能买通,他得罪的到底是何方神圣?

  这通邪火,自然要找人发作才行,于是中午前来打探消息的万铨,就被喷了个狗血淋头。

  “光想着抢人家的生意,不想想海上闹得厉害,人家是怎么运粮过来的?”张县丞边骂边拍桌,恨不能直接抽这便宜妹婿两个大耳刮子。

  万铨都被骂懵了。早上被吓得昏了过去,他一上午都心悸的厉害,也是坐不住才来探探口风,谁料之前还颇显城府的便宜舅兄这就翻了脸。

  “这,这李家不过有几百石的粮食,还只卖给海边的穷户,我以为……”

  万铨忍不住解释,然而话还没说完,就被张县丞骂了回去:“你见过有这样做买卖的吗?说不好人家就是为了拉拢那些愚民呢?这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

  若是说别的,万铨可能还不放在心上,这话却让他心头一突。是啊,这真不像是做买卖的样子,有钱不赚不是傻吗?难不成人家真的大有来头?

  心里顿时又慌了起来,万铨赶紧道:“那,那咱们把人放了?”

  “还用的着我?县尊就直接把人给放了!”张县丞啐了他一脸唾沫。

  万铨这下肝儿都颤了,这是跟县太爷都有交情?李家这跑海的渔户啥时候也有这通天的本事了?急得声音都发颤了,万铨哆哆嗦嗦问道:“那,那现在该如何是好?”

  “得让县尊息怒才行,你先准备些钱粮,到时候我帮着说些好话,把人哄住了。”张县丞这才图穷匕见。让他来填账是不可能的,总得罪魁祸首掏钱才是。

  一听这话,万铨两眼都要发黑了。连个实数都没说,要准备多少才能让县尊老爷息怒?而且光是县太爷息怒也不够啊,他还被人威胁,要鸡犬不留呢!

  “那李家……真不派点兵过去?这等贼匪,万一生出歹心,岂不要害人性命?”万铨还不死心,巴巴说道。

  张县丞这次是真跳起来了,指着他的鼻子大骂:“你以为县里有多少兵?县尊如今都不敢跟上面报匪患,难不成还要请卫所的人马过来?你是成心想跟我过不去是吧?!”

  万铨眼前一黑,直接扑倒在了张县丞脚下:“舅兄啊,我不是这个意思。这不是人家都要我一家老小的性命了,总得求个活路吧?”

  “你这是求活路?你这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啊!想求饶还不简单?送钱道歉,跪下来跟人磕头,装孙子不会吗?”张县丞骂道。

  “这,这要是求饶,不漏了身份吗……”万铨喃喃道。他害李家可是背后使坏的,哪能冲在前面?

  “人家狗头都放在你枕边了,还猜不出是谁使得坏吗?是不是想等县尊动怒,判你个私通贼寇,抄没家产!”张县丞简直恨铁不成钢,这时候还瞻前顾后,你夺人田产时的魄力呢?

  私通贼寇可是死全家的重罪,万铨吓得泪都飙出来了:“舅兄,舅兄你可不能不管小弟啊!”

  “滚滚滚!再嚎我就让衙役把你叉出去了!”

  骂骂咧咧和哭声纠缠在一起,闹个不休。

第二十九章

  从牢里出来,李牛就昏了过去,等他再次醒来,已经回到了家中。明明还是那熟悉的房子,却让人生出了隔世之感。在一阵恍惚后,李牛抓住了枕边人,急急问道:“伏公子在哪里?我要当面拜谢!”

  见李牛终于醒来,他那婆娘险些没哭了出来,哽咽道:“伏公子就在前院,你莫慌,好好趴着,我去请人……”

  李牛却强撑着下了地:“不,带我去见他!”

  如今伏公子是他的救命恩人,也是他们东沟村的救命恩人,该是他请罪谢恩才是!

  于是正在前院跟孙二郎商议的伏波,就瞧见了一瘸一拐从屋里走出来的李牛。还没等人开口,李牛“咕咚”一声跪在了地上。

  “都是小的鲁莽,险些坏了大事,亏得伏公子搭救,小的,小的愿做牛做马,报答伏公子的救命大恩!”七尺多的汉子,此刻声音都哽咽了,包着白布的肩背抖个不停,亦如他此刻的心绪。

  伏波叹了口气,过去把人扶了起来:“当初也是我想的简单了,没能提前防备。你受伤不轻,不要想那么多,先卧床静养吧。”

  这个时代的皮肉伤可是能要人性命的,更别提还被关在大牢里折磨了几天,磨去半条命都是轻的。

  李牛却不愿起来,红着眼睛连连摇头:“这次为我不知折了多少钱财,我哪还敢有脸留在村中?若伏公子不弃,小的愿为公子奴仆、死士……”

  他的话还没说完,伏波就笑着摇了摇头:“你想多了,这次没花多少钱,说不定还能再赚一笔。”

  一箱胡椒不过八十两,加上品芳阁的酒席,买衣裙脂粉,甚至连行贿的钱都算上,恐怕也不到一百二十两。换回来六条人命,加上县官的“情谊”,算得上贵吗?而且这还不算完,被连番惊吓的万铨万员外,恐怕还要倒贴钱来消灾。到时候人脉打通,隐患消除,甚至连粮道都能推进,称得上收获不菲了。

  这话是啥意思?李牛一愣,满头的雾水。好在一旁有孙二郎,简单给他讲了讲这次进城的经历。什么夜半摸上青楼,给万铨来了个“鸡犬不留”;什么独闯县衙,威胁县官,用一箱胡椒换了众人性命;什么打个时间差,让张县丞和万铨心存忌惮,不敢追究。

  饶是孙二郎说的简单,也听得李牛目瞪口呆。这是三五天就能干出来的?这是三五人就能办成的?使出这些的伏公子,又得有什么样的心思手段?!

  像是惊吓还不够似的,伏波又笑着补了句:“如今吾等也成立了船帮,名曰‘赤旗帮’。你可得尽快养好身子,帮着操持才行。”

  船队竟然成了船帮?李牛张了张嘴,一时都说不出话来。只是被关了几天,外面怎么像是过了几年呢?然而他很快又回过神,赶忙道:“这帮主之位,非伏公子莫属!”

  这是表忠心呢,一直没吭气的林猛不由翻了个白眼:“废话,除了恩公,还有谁能担起个这名头?”

  被人呛声,李牛却也不恼。他这次是真的险些丧命,还害了村人,谁料这必死一局,竟然被人轻轻巧巧就给化解了。李牛从没服过谁,但伏公子不同旁人,若真要认个老大,肯定非他莫属!

  不过再怎么认定了,此刻他也没有起身的力气。这一趟,李牛是晕乎乎的来,晕乎乎的走,连众人讨论的帮中事宜都没搭上话。

  然而还不等他静下心来养伤,又有访客到来,是万铨派来的,还带了个被打的半死的管事。说是此子为人歹毒,蒙蔽了家主,这才让万老爷行差踏错,误会了李家的朋友。为了致歉,万铨还送来了三百两银子和不少金疮药、补药,只盼李家兄弟大人大量,别跟他这种土财主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