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皇妃升职记 第23章

作者:天行有道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和 穿越重生

  夏桐心道您都天天过来了,这还不算频繁?她倒是希望皇帝少来,这样也好自在些,不然天天跟班主任谈话似的,换谁不紧张?

  但毕竟皇帝是在关心她,夏桐也承他这份情,乖乖点了点头。

  觑了眼皇帝神色,夏桐小心问道:“陛下,倘若妾真有了孩子,您会将他抱去别宫抚养么?”

  这也是大周朝约定俗成的一条规矩,低位嫔妃所生的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前,都须交由高阶嫔妃抚养,自然是为了防范未来天子与生母太过亲近,引得外戚乱政;可从人情天伦的角度而言,骨肉分离又怎能好受?

  蒋太后昔年就吃过这苦,亏得她为人决断,后来有了第二个儿子,便将全部的母爱移情到幼子身上,但也正因如此,与皇帝的母子之情就更淡了。

  夏桐之所以害怕怀孕,也是由于前车之鉴。

  刘璋淡淡道:“你很喜欢孩子?”

  夏桐默然,这个,也谈不上喜不喜欢,但将来若是失了宠,能有人作伴当然会好些,好歹日子不那么孤单;至于指望儿子继承大统,这样的念头从未有过——她这人天生缺乏雄心壮志。

  刘璋的目光忽然柔和了些,拉起她的手道:“行,朕答允你,若真有了孩子,你可自行留下,不必过问朕的意思。”

  皇帝说了再多的情话,也不及这句来得动人。夏桐只觉胸中鼓涨,忍不住埋首下去,在他脸颊上啪嗒亲了口。

  夏桐自己也惊着了,她会不会太放肆了些,那可是皇帝呀……

  刘璋却微微一笑,扣着她的后脑勺,两人来了个热情的深吻。

  夏桐被他亲得迷迷糊糊,脑中不自觉地想着,皇帝真是越来越会撩了……造孽呀!

  *

  在宫中,礼尚往来是王道。对于送了贺礼的嫔妃,夏桐都一一去信感谢,还得是自己亲笔书写,这样才显得有诚意。

  至于蒋碧兰那里就更不能马虎了,尽管皇帝说不必将她放在心上,但那可是贵妃——皇帝不怕她,夏桐却怕。在宫里要想过得好,光有宠爱是不够的,还得尽量避免树敌,否则,那些女人一人一口都能将她给咬死。

  然则还未等她想出一个妥善的方式来奉承蒋碧兰,蒋太后却传了口谕,再度召见她。

  夏桐只好单枪匹马去往宁寿宫,她哪敢通知皇帝,若再让皇帝抢一回人,她这祸水的名头必得坐实了。

  蒋太后的确存了为难之心,可见识过那夜皇帝激烈的反应后,蒋太后亦有些露怯,唯恐自己手段太过,会引来皇帝儿子的反扑——那她这张老脸就真保不住了。

  因此蒋太后仍采用钝刀子割肉的方案,迂回进攻。

  夏桐进门先行了礼,“太后万安。”

  抬头瞧时,却发现蒋太后身边另有几个上了年纪的贵妇,估摸着是先帝后宫嫔御——难道蒋太后认为一人之力不够,还额外找了帮手?

  这也太瞧得起她了!

  夏桐有点想笑,念及长辈在侧,只好忍着,但她并不认识那几位太妃级别的人物,只好负手站到一旁,等着蒋太后来招呼。

  蒋太后看她这副气定神闲的模样就冒火,不就是仗着皇帝撑腰才有恃无恐?尽管后来夏桐送了经书弥补,可只要想到皇帝夜闯宁寿宫抢人的情境,蒋太后便觉脸上被人扇了重重一巴掌,火辣辣的烧。尤其夏桐如今搬进了关雎宫,俨然便是照着雪贵妃专房之宠的例子,她哪配?

  蒋太后在先帝一朝也算得宠,可比起夏桐在皇帝儿子那里的待遇,却差得远了。

  人比人,气死人。也难怪蒋太后看她不顺眼。

  在座的淑太妃与德太妃对视一眼,二人各自会意,看来蒋太后叫她俩来助阵,是想为难夏氏——看不出来,这人倒是块难啃的骨头,蒋氏一大家子都忌惮她。

  淑太妃便盈盈笑道:“早就听说夏美人婀娜多姿,美艳无双,如今瞧着的确不凡,咱们陛下的眼光果真是极好的。”

  夏桐心道你这话说着不脸红么,明明眼前的这位比她生得还美呢——当然能进宫的女人都不会差。

  但这位的意思自然不是夸她,而是变相骂她红颜祸水、迷惑圣心。夏桐便装作听不懂,羞赧地低头,却拿眼神请示蒋太后。

  蒋太后只好为她介绍,“这位是淑太妃,这位是德太妃。”

  夏桐各自施礼,又展颜说道:“不敢当太妃娘娘谬赞,妾看着您倒想起一句诗,‘皑如山间雪,皎若云间月’,娘娘气度高华,远非旁人所能及,妾实在自愧弗如。”

  淑太妃昔年的确是闻名天下的美人,但自从先帝去世后,幽居深宫,甚少有人再称赞她的美貌。如今得夏桐夸奖,淑太妃亦有些飘飘然起来,“你这丫头,嘴倒挺甜。”

  夏桐娇憨一笑,“妾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

  一旁的蒋太后早已面如锅灰,这两人怎么转眼就打得火热了?

第25章 能人

  淑太妃转头看见蒋太后不悦的神色, 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飘了”,忙讪讪道:“臣妾们不过蒲柳之姿,哪比得上太后凤仪万千,荣光绝世。”

  蒋太后这才有机会表示谦虚, 淡淡道:“行了, 在哀家面前还不老实, 先帝那么多嫔妃, 就属你长得最好,得先帝的疼惜也最多——都是过去的事了,哀家岂会计较这个?”

  人老如灯灭,至少现在入住宁寿宫的是蒋太后,其他不过是仗着她指头缝里漏下的过日子。想到此处,蒋太后顿感浑身轻松。

  淑太妃则是暗暗着恼, 心想过了这些年,蒋凤娇还是一样的脾气,真叫人讨厌!

  德太妃中庸惯了, 此时便出来打圆场,柔柔地朝夏桐一笑, “听说前阵子你忍着辛苦, 给太后娘娘抄了百十篇佛经, 手上都起了燎泡。”

  夏桐忙说不辛苦, 为太后娘娘做事是应该的。

  德太妃笑道:“那也是你的心诚,若换了旁人, 坐都坐不住, 哪里有闲情抄经?”

  蒋太后心想请来的这两个真不给力, 个个都顾着和稀泥, 话也说的不痛不痒的, 还得她自己扮恶人,遂咳了两声道:“你的心意哀家自然明白,只是有一点不解,那上头的字格外宽绰,一篇妙法莲华经就占了十来页,敢情是为了在哀家面前表现,好叫哀家称赞你能者多劳么?”

  之前王静怡将厚厚的一沓纸送来时,蒋太后倒唬了一跳,心想又不是烧给死人的东西,哪用得着这么些?及至摊开一瞧,却发现上头的字有寻常两倍大,怪不得格外占位置。

  蒋太后就疑心她是故意弄些假把式,专精表面功夫来唬人。

  夏桐真是比窦娥还冤,“妾不过是想着太后年纪大了,目力恐有所不及……”

  蒋太后支棱起双目,“你当哀家是瞎子?”

  淑太妃和德太妃都有些无语,这不明摆着找茬么?人家一番好心被你当成驴肝肺,没见过这样颠倒黑白的。

  可巧常嬷嬷捧着一本账册过来,“太后,这个月的节礼送来了,您可要盘点一下?”

  蒋太后用力瞅了两眼,只觉上头的字如同蚂蚁一般,无奈说道:“去取哀家的西洋镜来。”

  夏桐:“……”

  这打脸来得真是猝不及防。

  蒋太后也顾不上修理夏桐了,还是拾掇她的小金库要紧。

  淑太妃和德太妃闲着没事,一面聊天,一面等着人奉茶来。

  满屋里就她一个小辈,夏桐只好承担起端茶倒水的责任,将那紫砂壶里的残茶倒掉,另加水在炉子上一煨,将旁边的茶包拣了一个扔进去,也不管是什么茶叶——反正蒋太后这里的茶总不会难喝到哪儿去。

  如此兑满一壶后,夏桐便颤颤巍巍捧着茶盏过来,谁知那杯壁格外地烫,蒋太后年老了皮糙肉厚不觉得,她手上却马上起了一圈红印。

  本想忍着疼,谁知到二人跟前时,地上恰有一滩溜滑湿渍,夏桐足下一歪,托盘滴溜溜落到地上,虽然没烫伤人,淑太妃的裙摆却溅上了不少。

  蒋太后这下可来了精神,故意没叫人把地拖干净,就为了等夏桐出洋相。

  她当即呵斥道:“夏氏,你怎么做事的,太妃面前也如此莽撞?”

  淑太妃忙道:“不碍事的,我又没受伤。”

  蒋太后只恨她不配合,“老姐姐,何必光顾着息事宁人?你在我宫里出了事,我怎能置之不理?”

  “太后您别这般疾言厉色的,仔细吓着孩子。”淑太妃嗔道,一面笑吟吟地搀起正要请罪的夏桐,“夏美人,陪我进去换件衣裳吧。”

  夏桐温顺的应声诺。

  蒋太后气得干瞪眼,这淑妃赵宝宁从前可不是这副脾气,先帝在时惯会掐尖要强,得理不饶人的,怎么对着一个小小后辈忽然慈悲起来?简直匪夷所思。

  等进了内殿,淑太妃脸上再无方才的窘迫,反而兴致勃勃挑起蒋太后衣柜里的东西,跟逛集市似的。

  夏桐:……合着您进宁寿宫就为了这个?

  淑太妃明知她在旁看着,竟也不觉得尴尬,反而笑眯眯的同她解释,“这蒋凤娇为人最小气的,什么好东西都紧着自己用,专会克扣咱们的份例,衣裳更不用说,她老人家一年有四季不带重样的,我和德妃却只有两季。今儿多亏你洒的那杯茶,我可得好好挑几件回去——横竖蒋氏自己理亏,怪不得我。”

  夏桐只好说,“太妃放心,我不会说出去的。”

  淑太妃神情轻松,“你说了我也不怕。”

  蒋太后虽然位尊,淑太妃倒也不怎么畏惧她,大家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还能斗出什么花样?再说,淑太妃的儿子虽远在边陲,大小也是个藩王,蒋太后还不敢让她出事。

  夏桐就觉得这位娘娘真是个妙人。

  等淑太妃换好衣裳出来,蒋太后就感觉胃里隐隐作痛,这赵宝宁竟挑走了她最好的一件雪缎!蒋太后自己都没穿过几回呢!

  淑太妃犹自笑着,“娘娘,您看这件衣裳可行?”

  的确很合淑太妃的身量,衬得她苍白脸上都有了几分红晕。蒋太后心头滴血,却也只好假装宽宏大量,“很不错。”

  “那我就先穿回去,等洗好了再拿来还给姐姐。”淑太妃道。

  蒋太后当然不能表现得太过小气,况且,被人穿过的衣裳也觉得膈应,她只好强支出一副笑脸,“不必费事了,就当哀家赏你的吧。”

  淑太妃轻巧地施了一礼,“谢姐姐。”

  便转身去跟德太妃炫耀起来,又朝夏桐递来一个得意的眼色——瞧瞧,就知道蒋凤娇会这么说的。

  蒋太后虽然恼恨赵氏,可赵宝宁素来是这么个性子,她也习惯了,唯独夏桐令她觉得晦气——若非她不小心打翻那盏茶水,赵宝宁还占不了便宜。

  这时候蒋太后已浑忘了自己本就是来看夏桐出丑的。

  生怕再留她下去会生出更多乱子,蒋太后做出疲倦的模样,“哀家乏了,你先回去吧。”

  夏桐自然遵命。

  淑太妃和德太妃见蒋太后神色不愉,也都知趣告退。

  宁寿宫外,淑太妃唤住夏桐,“今日的事无须放在心上,她是太后,怎么为难你都是应该的,不闹出格就好。你只要记住一样,握住了皇帝的心,也就掌握了在这宫里安身立命的根本,旁的不过是小事罢了。”

  这应该是淑太妃的切身经验。

  夏桐洗耳恭听,“谢娘娘提点。”

  等她去后,德太妃不解的看着淑太妃,“你干嘛要帮她?仔细惹恼那一位。”

  指了指身后的宁寿宫。

  淑太妃不屑道:“就算你我帮着太后把夏氏踩下去,太后难道会给咱们好处么?她一向小气,又爱使左性,仔细得罪了皇帝就不值了——到底内务府还是得看皇帝的意思呢。”

  又嫣然一笑,“况且,夏氏越壮大,正好可以给蒋凤娇添堵,你难道不想看看这份热闹?”

  一席话说得德太妃心胸舒畅,“还是你足智多谋。”

  蒋凤娇跋扈了这些年,也该她尝尝苦头了——这就叫恶有恶报。

  *

  夏桐回到关雎宫,就发现安如海已候在院里,跟串萝卜似的,身后站着一溜宫女,一溜太监。

  夏桐有些惊讶于安如海的办事效率,“这么快人就挑好了?”

  还以为总得花十天半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