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第126章

作者:宝妆成 标签: 女强 爽文 穿越重生

  最后还是李氏给她吃了颗定心丸:

  “莫要担心,等卿哥乡试后,我为她们姐妹保媒。”

  横竖都是已经耽搁了,早几个月出嫁和晚几个月出嫁有什么区别吗?

  李氏倒有合适的人选,不过姻亲求的是强强联合,程卿只有一个秀才功名还是差了些。

  叫李氏这么一说,柳氏也没那么慌了,一家人就盼着程卿乡试顺利!

  家里没给程卿压力,程卿自己心里明白。

  七月,南仪书院就给所有乙字班的学生放了假。考籍在外地的学生提前两三个月就动身回乡了,考籍在本地的也需要去府城准备应试。

  乡试连考三场,每场都考三天,每一场都不再单独放榜,考中举人的就登“乙榜”,因为放榜之时桂花飘香,又称为“桂榜”。

  乡试第一场在八月初九。

  但在七月底,程卿就已经到了府城做准备。

  这时候,谁要是水土不服生个病,就要再等三年,大家都是小心又小心,情愿早早来府城备考,也不想出个什么意外。

  司砚和司墨都放下了别的事,一起到府城陪考,此时任何事都是次要的,唯有程卿的乡试才是最重要的。

  去年从京城回来,程卿就经常收到孟怀谨的信了。

  考前最后一封信正是七月初收到,给她说了许多应考的心得嘱咐她静下心应考。

  这一次,族里来应考的也有好几个,程珪、程瑁皆在其中,都与程卿一起住在五房安排的房舍里。

  周恒也不必去挤喧闹的客栈,作为崔家的准女婿,崔家也在府城给他安排了清静的小院应考,虽然还不知要娶崔家哪位小姐,这准女婿的待遇周恒是提前享受到了——按崔彦的说法,这一次乡试周恒若是不中,就将崔家的庶女许给他,若是一下中举,结亲照旧,结亲的对象却换了崔家嫡小姐!

  崔彦还说过,若是周恒在乡试中排名靠前,不仅要嫁嫡亲妹子给他,还要想办法带周恒一起去国子监。

  这令程卿极为羡慕。

  商人身份地位虽不高,钞能力却十分管用,她若是像崔家一样有钱,也能给自己定制养成三个姐夫,还怕姐姐们嫁的不合心意么?

  现在倒稍有家底了,却哪里还能再等几年呢,可恨刚穿过来时不仅穷,还有令人退避三舍的坏名声,求着别人收她当小弟都机会渺茫,别说她自己去收小弟了!

  程卿羡慕崔彦。

  崔彦此时在老家,正在和崔老爷提要求。

  崔老爷长得白白胖胖,圆圆的肚子让身上的绸衣高高顶起一块,看上去十分和气,崔彦没减肥前就和他爹宛如一个模子印出来的——现在站崔老爷身边就没那么像了,但崔老爷还是最疼他。

  原来疼,是因为崔彦是嫡子。

  重庶轻嫡是乱家的祸头,稍微有点见识的人家都不会那么干,崔老爷能把生意做这么大自然也不糊涂,美妾是纳了一堆,却最敬重正妻,也最看重嫡子。

  不过那时候疼崔彦,是因为崔彦占了嫡子的位置,就是换了别人投胎到崔太太肚子里,崔老爷也一样疼。

  真正待崔彦不同,还是崔彦表现出读书的天赋。

  承平七年给崔家考回了一个‘秀才’,如今更要下场考举人,崔老爷颜面有光,又指着崔彦以后为崔家改换门庭,现在自然更疼他。

  崔彦说要去国子监,崔老爷一口同意。

  国子监好啊,比南仪书院更能结识到有来头的同窗。

  崔彦说要带周恒一起去,这下崔老爷没有一口答应:“一省一府的‘贡监’名额都有定例,把你送去国子监还行,再送一个周恒……有点难。”

  困难是困难,崔彦让他爹想想办法,崔家资助周恒,一百步至少走了九十步,难道还差最后一点?

  “那可是我嫡亲的妹夫!”

  崔彦这样给他爹施压,崔老爷马上反过来哄他,“好好好,为父想想法子,你先专心应考。别管你还是周恒,都得中举,不当举人,崔家再有钱也花不出去。”

  安抚了崔彦,崔老爷一面托人打听“贡监”的事,一面与崔太太商议嫁女的事。

  听崔彦的意思,周恒这科应是能中举。

  若能中举,崔老爷就打算把嫡出的崔五娘嫁给周恒。

  若不得中,就嫁庶出的崔三娘或者四娘。

  嫁嫡嫁庶,嫁妆标准都不一样,崔老爷自然要与管理中馈的崔太太商量。

  崔太太也愿意见着周恒考中,好把自己嫡亲的崔五娘嫁过去……崔家是有钱不假,官宦之家却轻易不与商户结亲,富商家的女儿不愁嫁,但想高嫁也是很不容易的,像周恒这样年轻有前途的读书人,在崔太太眼里也是很好的女婿人选了。

  好女婿当然要留给亲女儿,难不成要留给小妾生的?

  这边崔老爷和崔太太商议,不慎就被来给崔太太请安的王姨娘听见了。

  王姨娘就是崔三娘和崔四娘的生母,早些年是极为得宠的,还生下了崔老爷的庶长子崔大郎。

  听见崔老爷在里面说周恒中了举就娶五娘,没中就在三娘和四娘中挑一个嫁过去,王姨娘气得手抖——她儿子是庶出,所以不如崔彦,她忍了。如今女儿嫁夫婿,也要捡正房挑剩的是什么道理?

第190章 :轻松乡试游(2更)

  王姨娘忍着气,说自己给太太做的抹额忘了要回去取。

  回到自己院子后才忍不住哭了。

  崔家姨娘和崔家的小姐们并不住在一起,到了晚上,崔三娘和崔四娘来看生母才得知了这件事,母女三人说起来,少不得抱头哭一场。

  王姨娘就怨自己不该做妾,让儿女都矮人一头,崔四娘替生母拭泪,恨恨道:

  “与姨娘何干,是正房欺人太甚!”

  嫡母待她们都是面子情,平日里她们如何恭敬孝顺都没用,有好的婚事还是会留给嫡出的五娘。

  女人只会怨女人,这事儿让崔家大郎听说后又是截然不同的感受了。

  根源不在崔太太,在崔老爷。

  是崔老爷太偏心了。

  原本就常说,他们这些庶出的将来都是帮扶崔彦的臂膀,等崔彦展现出读书的天赋,更是不得了。

  崔彦若能科考入仕,他们更不配当崔彦的兄弟了,全是给崔彦干活的掌柜!

  崔大郎冷笑,“等那周恒中举,父亲把三娘、四娘许给他也罢了,若不然……”

  王姨娘被儿子两句话说的心惊肉颤,她直觉儿子要做些不好的事,她本想开口阻止,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老爷实在偏心啊!

  做妾的让着正妻是应当,她生的儿女也姓崔,凭什么也要事事相让?

  正室有正室的立场,小妾也有小妾的想法,任何妄想着妻妾和美的男人都是天真,妻和妾的矛盾永远无法调节,不为自己争,也会为儿女去争。

  崔家的隐患早已埋下,嫁女争夫一事只是提前让隐患浮起。

  崔彦对此一无所知。

  崔老爷答应要把他和周恒弄去国子监,崔彦就安安心心备考了。

  八月初九为乡试第一场,八月初八就要提前进场。

  乡试的验身也比之前的考试都严格,崔彦提着考篮进场,小小一个号间,三面遮挡,正面无墙。

  两张木板横在号间,高的是答题放试卷的桌子,矮的那张则是凳子。

  晚上睡觉时则将两张木板拼在一起当床。

  要在这样逼仄的小号间里前后呆上九天,崔彦第一个反应是“幸好老子减了体重”,第二个念头则是“程卿那身体可熬得住”。

  ……

  同一时间,程卿也在打量着乡试号间。

  白天不透风,热的要命,晚上又连门都没有就那样倒在木板上睡觉。

  难怪要说科考是寒窗苦读,可不就是苦么!

  这样的环境下考三场,程卿只能庆幸自己是穿到大魏三年后才来经历这一遭,如果是刚穿越那时,她估计会直接死在乡试考场上了。

  不要紧,她已是锻炼了三年的身体,穿上衣服显得单薄,还没胸没屁股的,脱了衣服胳膊和腿却都是有力的,瘦是瘦,身上的肉比较紧实。

  三年磨一剑,她躲过了验身的危机,熬过了县试、府试和院试,没理由倒在乡试。

  程卿放下考篮,将挂在脖子上的卷袋解下。

  这是一个布袋子,中间夹着油纸,可以防潮防湿,入场时通过点名就会领到答题纸,如今答题纸就装在卷袋里。

  程卿学着其他考生一般将卷袋钉在了墙上,这东西是万万不能被脏污的。

  考场会给每个号间提供一盆炭火,一支蜡烛,剩下的东西就要考生自己带了。

  考虑到这鬼天气,程卿让家里准备的是米和腊味,两把米加点水,扔点切好的腊肠腊肉在上面,只要一口砂锅就能解决一顿饭菜。

  此外还备了用核桃、松子、板栗、芝麻和米一起炒香磨成的粉,早上用热水冲一碗就算早饭。

  别的食材她不敢带,怕变质吃坏肚子。

  这是有条件的,没条件的只能啃馒头,每顿用热水泡一泡熬过这三天了。

  这一晚,程卿睡在号间的木板上,盖着轻薄保暖的羊毛毡毯,梦里是她前世柔软的大床。

  第二天没有鼻塞头痛想象,程卿认为这是个好兆头,要是感冒了就太影响发挥。

  她冲泡了一碗热热的五香芝麻糊吃过,又从容的洁牙洁面,才带着好心情开始答题。

  还有些考生就颇为狼狈,睡了一夜起来打了两个喷嚏就吓得要死,都不知要先洗脸还是先吃饭。

  又恐耽误答题,手忙脚乱,全无时间规划。

  程卿早上吃五香芝麻糊,中午和晚餐都是腊味煲仔饭,香味把隔壁号间的考生勾得肚子咕咕叫,真恨不得翻墙过来打程卿一顿——这是乡试,你他娘的当是秋游呢?

  程卿才不管别人怎么想,卯时一刻起床,亥时一到就准时入睡,坚持5点起床9点入睡,让她精神饱满,在考完乡试第一场时竟没觉得太难受。

  最难熬的其实就是气味。

  第一天还不怎么样,后两天那种酸爽无法用言语形容,程卿直接扯了点衣服边角的布料塞了鼻。

  没闻见,就当不存在。

  什么在号间里上厕所这种事,她真的不想回想啊!

  如此考一场就歇一天,考完最后一场,程卿都感觉到虚。

  她出了考场连话都不想说,在司砚司墨的搀扶下,一头就栽在了马车上睡得人事不省。

  司砚两个吓了一大跳,赶紧把程卿送回落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