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坐酌泠泠水
依吴宗这阵子观察的情况来看,他家这个小师妹,比他们大理寺许多官员都强不少呢。
赵如熙那边,到了集市她也没下车,只派了青枫下去付钱,她自己则掀起车帘往外瞧。
就见周春点了那四家的男主人下来,女子这边也是孙嫂子叫了几个人,他们的孩子都留在了车上,夫妻俩各领了一队人进了杂货铺和衣料铺。
赵如熙又暗自点心。
这些新买的下人,最怕的就是一不留神就逃跑。周春夫妻只让每家的男主人和女主人下来,人手不够最多再唤一个大孩子,每家都有孩子留在车上做人质。这样有牵绊,下车采买的人就不会起逃跑的心。
这个周春,头脑清醒灵活,心思缜密,倒是个厉害人物。只不知为何只在原主家做了一个小管事。
因为分派得当,又早就做好了统计,东西很快买齐了,大家复又上了车,往田庄去。
“姑娘,他们选的都是比较便宜的布料。”青枫上车后,向赵如熙禀报。
赵如熙点点头。
看来周春还挺会持家,知道帮她省钱。
这些人经过培训,还要分级的。像周春夫妻俩这样能干的,如果没有什么人品上的问题,那必然要做管事的。而有些人脑袋不聪明、怎么教都教不会,只能做一些死事的,那就要做最下等的奴仆。
这些人的月钱、待遇那肯定是不一样的,身上的穿着也不同。到时候她还得给他们重新置办衣物。
这么想着,她交代青枫:“一会儿下车后,你吩咐孙嫂子,让她无论男女,都按短褐的样式给他们做衣服,衣服的长度在臀部就好。两身都做一样的。你跟她说,这是段时间训练时穿的。只要留下了,以后还会给他们做正常式样的衣服。”
现代的学校为什么那么热衷于给学生们搞军训?是因为军训能让人达到“令行禁止”的效果,叫他走就走,叫他停就停。在这单调、反复的动作中,训化掉一切不服从管教的因子,让其成为一个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人。
军训的时间不长,但能在短短的时间里看出一个人身上大部分的品行和智商——是否听从指挥;是否能迅速领悟指令、做出相应判断、想办法达到要求;是否有团队合作意识;是否有毅力能坚持;是否老实完成任务,不偷奸耍滑。
半个月的军训下来,她能挑出最优秀的,剔除最差劲的。
赵如熙做过多年的学生,也经历过几次军训。她觉得除了这些以外,军训中人与人之间那种同甘共苦的经历,能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以后这些人都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了,自然要用军训来打破他们的隔膜,拉近他们的距离。
而现在所买的这些下人里,有的穿着短褐,有的穿长衫,有的女子系长裙。这些肯定是不适合军训的。
她也无需设计衣服,短褐的式样就很好。
短褐就是上衣下裤的式样,上衣长度一般在臀部和膝盖上下。它与常服和礼服有区别,是以劳作方便为目的的便服。
估计像周春这种穿过绸缎长衫的人,或是平常系裙子的女子,对这种式样的衣服有抗拒心理。那么服从,就从穿衣服开始。
一行人到了庄子门口下了车,敲门进去,钱多多闻声赶了过来。
看到赵如熙带了这么多人来,住进了原主人建在后面的下人房里,他又惊又喜。
他不敢去问赵如熙,则是偷偷去问青枫:“姑娘是要住在这里吗?”
青枫失笑:“不住。”
钱多多的眼珠子转来转去,想说什么又不敢说,欲言又止。
青枫本就是个沉默稳重的性子。钱多多不说,她自然也不问,进屋里拿了赵如熙要的那套文房四宝,转身又回到她的身边。
赵如熙把那套文房四宝交给周春,道:“这个你拿着,这段时间的开支你都做个账。这批人由你管着,生活也由你安排,你可以挑几个人来帮你。谁的表现好,谁表现不好,你都仔细看清楚,到时候禀报于我。”
“是。”周春连忙行礼,“姑娘放心,小人一定用心做。”
赵如熙颔首,问他道:“我看你挺能干的,以前怎么才是个管事?”
周春没想到赵如熙会直接问他,而不是去王中人那里了解。
他愣了一愣才道:“原先的主人,家里姨娘比较多。好几个姨娘都是府里家生子提起来的,爹娘兄弟都在府上过活。因此主人重用的这些姨娘的亲戚,其他人都得往后靠。”
赵如熙点点头。
不用去向王中人核实,她都相信他说的是真的。
她道:“不知王中人跟你说过没有。我买你们这批人,并不是放在宅子里做奴仆的,更不会放在这庄子上干活。而是放在铺子里,帮我打理生意的。”
第288章 考验
周春的眼眸顿时一亮。
反应过来,他情绪激动地跪下去给赵如熙磕了个头:“多谢姑娘。”
他们被拉到这庄子上,心里是很不安的。即便被安置在这座主人住的宅子后面的下人房里,心里依然有各种猜测。
尤其是周春自己,他以前跟着主人去过田庄巡视,知道庄仆们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他非常担心主人把他们买来是做庄仆的。
他自己倒无所谓,见过繁华,也吃得了苦。只要日子安稳,怎么都行。但他的儿女们,如果成了庄仆,就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出不去了。
他道:“姑娘,如是这样,您还是把情况跟大家说一说的好。小人看这庄子,连个围墙都没有。要是有人不愿意做庄仆,没准就生了异心,半夜里逃跑。”
刚才他看了这庄子的情况,心里就生起了这样的担忧。如果赵如熙住在这里还好,她家有护院有下人,看管住这些新买来的人,这些人便不敢轻易行动。
但这里根本就没人住,无人看管他们;四处无围墙;庄仆们还住的远。他总担心要出事。
“你觉得会有人逃跑吗?逃跑的人多吗?”赵如熙问道。
周春摇摇头:“有没有人逃跑,小人说不准。但逃跑的人肯定不会多。”
赵如熙也是这般想的。
这庄子没有围墙,庄仆们生活得这么清苦,却没人逃跑,她曾就这个问题问过吴宗。
吴宗告诉她,这些奴仆一旦逃走,就是逃奴。他们身上没有路引,是出不去城门的。
而想在城里找事做,因为无人担保,不会有人用他们。大晋律里,用逃奴的人家跟逃奴同罪,那就是直接被官府抓去挖矿,一辈子不能回来。
所以不是逼到一定份上,又没有很大冒险精神的人,是不会做逃奴的。
“既如此,你就别把刚才我跟你说的事告诉这些人。我倒要看看有没有人有胆子做逃奴。这种人逃了比留在这里好。我宁愿损失些买人的钱,也不能让这种人留在我这里,成为祸患。”赵如熙淡淡道。
周春看向赵如熙的眼眸又亮了亮,拱手作揖:“姑娘英明。”态度比原先恭敬许多。
他们做奴仆的,也很希望能跟一个聪慧明理的主人。
要是糊涂主人,比如他前主人那样,女人在耳边吹吹枕头风,就忘了自己姓啥。遇着这样的主人,他宁愿苟着也不愿意冒头,免得被那些无能却有裙带关系的人当作眼中钉给拔掉。
将这些人安排好,赵如熙站了起来,招呼青枫道:“走吧,回去。”
走到门口,她就看到钱多多站在那里发呆。看到她来,钱多多连忙行礼,问道:“姑娘带的这些人来,是要做庄仆吗?如果是,要不要给他们安排事情做?”
“这些事不用你管。就是你们地里的菜,给他们拔些,到时候我给你们菜钱。”
赵如熙说着,转头交待跟在她们身后的周春:“我只让你们买了粮食和调料,菜并没有买,你到时候直接找钱庄头便可,菜钱青枫会过后再跟他们结。”
至于肉,那是不可能有的。
以前她在小榕村的时候,十天都不一定能吃一次肉。绥平伯府里的三等丫鬟,比如倚翠、点绛这些,如果不是府里有喜事,或主子生日,菜里几乎是看不到荤腥的。钱多多这些庄仆就更加了,菜里连点油沫子都不一定有。
这些人刚刚买来,什么都没替她做过,怎么可能给他们吃肉?买些糙米熬粥,再配着粗粮饼子吃,就可以了。
日子过得太好,怎么还有努力向上的动力?
堕落为剥削阶级一员的赵如熙,虽然很愧对D的教育,但还是坚持这么做,死不悔改。反正想在她这里不劳而获,那是不可能的。
她又对钱多多介绍道:“这是周春。”却没有说明周春的身份。
趁着两人见礼的功夫,她带着青枫出了宅子。
“姑娘,钱庄头似乎很不安。”青枫道。
赵如熙笑笑:“不安也好。人总要有忧患意识,不能太过安逸。”
这些人,都在她的观察之列。
庄子里的人看不到出路也是不行的。今天太晚,明后日她会抽时间,到庄子上挑选一些孩子,让他们加入这批人中,一起学习。而买的人里,如果有太笨或不听命令的,她就会让他成为庄仆。
而如果钱多多思想僵化,执行命令不到位,她也会在这批人里挑选合适的人成为新的庄头。
回到伯府,天色已经挺晚了,进大门的时候都得提着灯笼进去。
“怎么这么晚?你真是担心死我了。”朱氏急匆匆迎出来,责怪道,“有什么事不知道派人回来报个信。”
赵如熙朝她讨好地笑笑:“我没事。就是买了些人,把他们安置到庄子上,耽误了些时间。因为这事劳烦了我吴师兄,我叫马胜去酒楼替我招待去了,所以也没人跑腿。”
她把今天的事说了,又问:“马胜回来没有?”
“回了,也才回不久。”
朱氏说着,就皱眉道:“要不,我再派一个婆子和一个小厮给你?”
赵如熙想了想,点头道:“如果爹爹这几日不出门,就借一个护院给我用用。我买的下人得训一训,马叔要守在庄子里,我身边需要一个护院,替我跑腿传信儿。另外马叔的妻儿我也想用一用。”
她确实需要人。而在如此缺人手的情况下还不用府里的人,她担心朱氏会多想。
朱氏一听果然很高兴,笑道:“你爹现在又不去衙门,整日在家里呆着,高卫强他们呆在府里也是浪费。能让他们出去跑一跑透口气,他们不定多高兴呢。马胜的妻儿你尽管使唤便是,你爹早就说过他们一家都由你差使。”
顿了顿,她又补充道:“另外分家后,主子少了许多,府里的事情也少了。府里好些下人都闲得很。你如果有需要,尽管挑一些好的去使唤。”
第289章 愿意
“这样啊。”赵如熙对这个还真有些想法。
原先老夫人要撑着侯府架子,不敢卖下人。
尽管朱氏通过各种规矩处罚,将一些偷奸耍滑的下人卖出去,这么多年也没有再采买进新的下人。但古人成亲早,三十七八岁就能三代同堂,四、五十岁就四代同堂。家生子一代一代出来,府里的下人还是很多。
虽说府里的下人只有有差事的才会有月例银子,比如父母当差,用月例银子养活不去当差的老人和孩子,府里在这方面的开销是有定数的。但如果下人的月例不丰,没有赏钱,日子过得拮据,养不活家人,心里也会产生不满。
因此府里多多少少得寻点差事出来安抚大家,让大家的日子能过得下去。那么下人一多,开销也就大了。
不分家时主子多,矛盾多,杂事也多。比如每日巡逻、调解纷争的人都需要不少。可现在整个伯府就剩了五个主子,而且个个都是省事的,这些人都闲下来了。如果撤了他们的差事,没了月例银子养家。时间长了,非得闹出事情来不可。
赵如熙虽说天天忙碌,总是天差不多黑了才回府,第二天清晨又走了。但她院里有个小耳报神,那就是点绛那丫头。
那小丫头刚来当差的时候战战兢兢,不敢多说一句话。可本来就是个活泼性子,赵如熙又是个和善的,她便恢复了本性。
她是家生子,家里祖父母、父母和兄嫂都在各处当差,府里发生什么事她都知道。
因此赵如熙对绥平伯府发生的事和各方面的情况都了解些大概。
“娘,如果府里有多余的下人,您看能不能派给我?我给他们发月例银子。”她试探地问道。
“好啊。”朱氏越发高兴。
女儿可是长硬了翅膀才回来的,没什么需要求着伯府的。她就担心女儿跟她不亲,跟府里也有隔阂。现在女儿能用府里的下人,这代表了女儿对他们没有戒心,把他们当一家人看待,这实在让她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