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 第175章

作者:坐酌泠泠水 标签: 爽文 女强 穿越重生

第374章 别急嘛

  刚才看到郭季同,萧令衍直觉里觉得这人没准就是三皇子在户部埋下的一颗棋子。而他的一切行径,都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真正目的。

  只是这些剧情他不能跟萧令谱说,猜测没有了缘由,他也不好跟萧令谱提起。

  他转移话题道:“哥,那铁柜子既然是父皇的买卖,咱们要不要去买两个支持一下?”

  为了保险起见,赵如熙的存在,萧令衍没跟萧令谱提起半分。

  一来是他不想把赵如熙卷入夺嫡斗争来,她做的事,萧令谱不知道最好,以后萧令谱真做了皇帝,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再跟萧令谱提也不迟。二来他也没办法跟萧令谱解释他跟赵如熙之间的关系。

  “自然要支持。差人去买吧,咱俩一人买一个。”萧令谱道。

  柜子买多了,反而让父皇怀疑他们有钱。所以多买是不可能的,只能每人一个。他们要在衙门里当差,自己当然不能去,否则又有小辫子给人抓,只能派人去。

  北宁的绿蕉院里,周春正在问赵如熙:“姑娘,保宁轩的买卖咱们真不用管么?”

  赵如熙摆摆手:“不用。”

  当吴宗说皇上也入股的时候,赵如熙就决定不在这桩生意上出头了。

  人都说“天塌下来由高个儿的顶着”,皇上的形象如此伟岸高大,在他面前,赵如熙觉得自己渺小得像颗尘埃。那这个挡箭牌由皇上来做,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她这小胳膊小腿的,还是乖乖做个隐形人最好。

  所以当即她当即就把史超叫回来,好好叮嘱了一番,把他和几个伙计、账房都打包送进了城南的那个铺子,又去跟宋卓老先生说了其中缘由。

  她也没说多,只说这东西利润太大。现在皇上也入了股,不管谁来问起,让他们都说是皇上的生意,别的什么也别提。

  一听说可以用皇上来做挡箭牌,宋卓和史超哪有不愿意的?这样一来,任何人,包括太子、皇子、王爷等人都不敢往里伸手了,不知道少了多少麻烦。他们管理这个店铺也轻松许多,自然没口子地答应下来。

  赵如熙觉得,就是可惜了城南的那个铺子。

  皇上送给她的这个店铺可是座二层小楼,又是在京城最繁华、档次最高的地段,属于挥舞着银票想买都买不着的好铺面。

  她原打算在那里开银楼的。

  在她的计划里,保险柜用个小铺子就够了。毕竟这铺子没多少货可摆。反正她现在做的第一批保险柜就是一种款式,就外面漆的油漆颜色不同而已。到时候店铺里只需把四个不同颜色的柜子摆上就可以了。

  现在用两层小楼来做店铺,简直是暴殄天物。

  只是这个小楼原就是皇上的。皇上虽赐给了她,别人也知道皇上赐了她一个铺面。但具体赐了哪个铺子,除了康时霖和吴宗,谁也不知道。

  现在既要让皇上做挡箭牌,那用这个铺子做来开保险柜铺面再好不过了。

  当然,破绽还是有的,而且还很多。有心人想要查,她要掉马也是分分钟的事。

  她就赌一点,大家一听到这是皇上的买卖,知道不能往里伸手,就歇了要去调查的心思。而且他们也不敢查明摆着是皇上的生意。否则传到皇上耳里,那就是对皇上有异心,想要调查皇上。皇上的小本本上非得给他记一笔不可。

  而事情也正如她所预料的那样。大家买保险柜,就只派人去买,并不敢多问一句话,就生怕皇上误会了去。

  所以史超和宋卓的活计轻松的不行。

  保险柜的宣传做得如此好,原先存的那几十个自然不够卖,不消两天功夫,就销售一空,那个本来就显得空空荡荡的店铺,现在干脆就啥都没有了。

  史超急得不行,让伙计暗中送了两次信给赵如熙,催着把货给摆上。

  赵如熙却是不慌不忙。

  慌也没法子。

  锁头倒是挺多,就是这铁柜子做起来有点慢,主要是她的人手不足,只让李铁匠和他的三个儿子做,其他铁匠都做别的零件,所以产能跟不上。

  “姑娘,要不让其他铁匠都停下手头的活儿,一起来做铁柜子吧。”周春出主意道。

  赵如熙摆摆手:“不用。”

  除了两个锁匠和葛五,其他人的家眷因为还需要做别的营生,都没有搬进这些宅子里,而是呆在自己家里。赵如熙又每旬给他们一天的假期,匠人们自然要回家去探亲。

  虽说匠人们进作坊时,赵如熙都让他们签了个保密协议,表明一旦泄露作坊的秘密,就要赔付五千两银子。

  但现在铁柜子在外面的名声实在太响了,到时候哪个铁匠忍不住吹牛,说铁柜子是他们做的,那她的马甲分分钟就掉了。

  只李铁匠四人就好把控多了。

  当然,这不是重点。

  “那咱们这有生意不做,实在是太可惜了。”周春道。

  “等一等,看看情况再说。”

  周春正想问看什么情况,就见昭明领着吴宗进来了。

  “师兄。”赵如熙站起来,望着吴宗的眼神亮晶晶的,表情十分期待。

  吴宗指指她,鼻子里“哼”了一声:“什么情况都给你料准了。”

  他道:“皇上让人给你找了二十个铁匠,问你还缺不缺,缺的话他让人再找。”

  “够了够了。”赵如熙道,“场地有了吗?”

  “没有。”吴宗面无表情,“你在城北租个院子不就完了?莫不是院子还想让皇上出?”

  “嗯嗯,我这就叫人去租。”赵如熙笑嘻嘻的,显得十分好说话。

  旁边的周春听得目瞪口呆。

  这铁匠还需皇上给找?自家姑娘简直是……他真不知要说什么好。

  “行了,我直接帮你把院子租好了。”吴宗对自家小师妹也是服气的不行。

  生意这么好做,可就是货源跟不上,他们这些入股的都未免着急。可小师妹却稳如泰山,说锁好办,就是打造铁柜子的速度跟不上,让他们别急,这生意慢慢做就是。

第375章 分红了

  可能不急吗?

  没有皇上这个招牌就算了。可有了这个招牌,那些高官勋贵买铁柜子就不是出于实际用途,而是打着照顾皇上生意、卖皇上一个人情去的,结果却买不到货。

  要是大家都买不到倒也罢了。可有些手快的人买到了,他们却没买到,心里未免打鼓,唯恐自己表现不积极,被皇上知晓,拿小本本给记下来,只待有机会秋后算账。

  于是大家都跑到皇上面前抱怨买不到保险柜,顺便表明态度——不是臣妾不去做,而是臣妾做不到啊。

  萧圪虽身为皇帝,却被御史管头管脚,手里的私房银子并不多,时不时还要拿出去打赏,日子过得也是蛮艰难的。

  偏作为皇帝要讲究平衡,尤其是已立太子的情况下,他不能在明面上偏向除了太子之外的任何一个皇子或某方势力。所以不好参与什么生意。

  但这一回不一样。

  康时霖不属于任何一方,他的小徒弟自然跟他一样。另外入股的张常慎、吴怀寺、龚城、吴宗这些人都跟康时霖一样是保皇党,真正是属于他这一派的。他入个股赚点小钱,无论是太子、皇子都不能说他偏心;再加上做的是奢侈品生意,赚的都是豪门大户的银子,御史也不能说他与民争利。

  这简直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买卖。

  可这会儿见大家来跟他抱怨,说有钱都买不着铁柜子,他这个着急啊。

  那个赵家小师妹果然年纪太小做事不靠谱,怎么能有钱不赚呢?大家这一波抢购铁柜子,可是冲着他的面子来的。等这事缓下来,没准大家就不买了。

  他当即派太监去问张常慎,得知是因为缺信得过的人手导致的产能过低,他立刻调了修皇陵的铁匠来给赵如熙用。

  反正他现在吃麻麻香,身体硬朗得很,一时半会儿死不了,皇陵慢些修也不打紧。还是先抢钱……哦不,先赚钱要紧些。

  赵如熙早就叫木匠打造了许多模具,只等皇上下令,她好奉旨做铁柜子。

  于是那二十几个铁匠到了之后,她立刻井井有条地安排起来,将李铁匠和李大、李二、李三分开,让他们各自带着一队新来的铁匠,以流水线作业的模式,每队干着不同的活计。不过几日工夫便做出了一些铁柜子来。

  等那些新来的铁匠熟练起来,铁匠作坊的生产速度就更快了,一天起码有十几个铁柜子往铺子里送。

  抽斗锁原先就有些存货,大的零件赵如熙又分派给了城北作坊的几个铜匠,胡锁匠和江锁匠只做关键部位的小零件,他们一人又有两三个手下,因此抽斗锁的速度完全跟得上。

  虽说还可以再找些铁匠来,提高产能,但赵如熙觉得保持这个速度就可以了。

  虽说要趁热赚钱,但饥饿营销是必须的。反正京城的这些人不敢不买保险柜,等得再久他们也得买;可用饥饿营销的方式出售,这影响力就大多了。

  她不光要把京城人的钱一网打尽,她还要赚外地富户们的钱。

  京城的保险柜,如今虽说还供不应求,每日还有许多下人在铺子门前排队购买,但至少货源是源源不断的。大人、老爷们又无需亲自去靠队,大家也就不焦躁了。

  有萧圪做背书,京城里没有哪一个是敢赊欠的,都是银票交易,且大家的银票还半点不敢作假。

  保险柜每个售价八百两银子,一天卖十七八个,钱都是有数的。钱收到后直接送到吴宗手上,吴宗再悄悄派人送给赵如熙。赵如熙早就运了几个保险柜回绥平伯府,除了没有多少私房钱的赵靖泰,老夫人、赵元勋和朱氏她都各送了一个。

  这生意牵扯太大,家中长辈听说后肯定会有操不完的心,生怕她出岔子,生怕她招人恨,担心那些银票不安全,等等;另外她赚的这些钱,大部分都打算送到萧令衍那里改变政局,她自己只留一成的辛苦钱。这些不好跟家里人交待。

  因此她根本没跟家人说这生意是她的。

  如果说,刚穿越过来时,她对环境还不熟悉,对未来命运的掌控力不够,没安全感,也不清楚老夫人、朱氏等人的秉性,对人有防范。那么现在她是完全放下了心防,把他们当成真正的家人了。

  所以在她心里,她的钱就是家人的钱。

  她要用钱来生钱,她还要去江南置产,将家里人都迁过去。所以这些钱她暂时不会交给家里人。

  如果这辈子她会成亲,等她离开家时,她再把一半家产留在家里。

  不到十天的功夫,赵如熙装银票的小匣子就快满了。

  账目是她亲自记的。每日发出去多少铁柜子,收回多少钱,一清二楚,钱数虽然多,账目却简单的不行。十天能赚多少钱,她早就心里有数。

  现在她决定进行第一次分红。

  开业的第一天铺子存下的二三十个保险柜就销售一空,后来就断了三四天货,新铁匠来了后,前两天因不熟练产能低,后面每天保持在十七、八个的数量上。这十天里售出的保险柜共有一百五十二个。

  刨除成本,每个保险柜净赚六百两,一百五十个就是九万一千多两银子。零头抹去,用来奖赏工匠,赵如熙决定拿九万两银子来分红。

  皇上原先占两成股子,但他调了修皇陵的铁匠过来,赵如熙可不能当这事没发生过。要是皇上小心眼儿,这生意可就做不下去了。

  这门生意,皇上的活招牌好用,挡箭牌也做得好,还主动找了人手,表现十分良好。赵如熙从这次的合作里尝到了甜头,她还打算等翡翠回来后,也能跟皇上再合伙做生意哩。

  所以她将那二十几个铁匠也算皇上入的一股,算他占股三成,能分二万七千两。

  他入股的六千两银子,十天不光回本,还翻了两番有余。想来他对这桩生意还算满意吧?也不枉他辛苦当挡箭牌,还把修皇陵的铁匠送过来了。

第376章 好多钱

  便是入股银子交得多、占股最少的吴怀寺和龚城,这次都分到了四千五百两,收回了本金。

  赵如熙把萧圪、张常慎和吴宗该得的银票数在信封里装好,里面写上“十天分红”的字样,便让人送去给了吴宗。

  康时霖和吴怀寺、龚城那里,是她派人直接送去的。

上一篇:撩神

下一篇:重生后我竟然旺夫